卷六十二 志第十四
陽江,(下。)陽春。(下。)
封州,(下。)唐改為臨封郡,后復為封州。元至元十三年歸附。明年,廣人叛,廣西宣慰司以兵定之,遂隸西道。十六年,立封州路總管府,后又降為散州,仍屬東道。戶二千七十七,口一萬七百四十二。領縣二:
封川,(下。)開建。(下。)
新州,(下。)唐改為新昌郡,后復為新州。元至元十六年,置新州路總管府。十九年,降為散州。戶一萬一千三百一十六,口六萬七千八百九十六。領縣一:
新興。(下。)
桂陽州,(下。)本桂陽縣,唐、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內附。十九年,升桂陽縣為散州,割連州陽山縣來屬,為蒙古忽都虎郡王分地,元隸湖南道宣慰司,后隸廣東道。戶六千三百五十六,口二萬五千六百五十五。領縣一:
陽山。(下。唐屬連州,宋因之。至元十九年割以來屬。)
連州,(下。)唐改連山郡,復改連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直隸行中書省。十七年,廢安撫司,升為連州路總管府,隸湖南道宣慰司。十九年,降為散州,隸廣東道。戶四千一百五十四,口七千一百四十一。領縣一:
連山,(下。)
循州,(下。)唐改為海豐郡,仍改循州。宋為博羅郡。元至元十三年,立總管府。二十三年,降為散州。戶一千六百五十八,口八千二百九十。領縣三:
龍川,(下。)興寧,(下。)長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