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紀
《存真》、《輯!窊T所引文,析并為兩條,其一作‘十七年,西征昆侖丘,見西王母,西王母止之,曰:“有鳥○人!薄湟蛔鳌魍跄竵硪,賓于昭宮’。
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二二云:‘“王見”至“○人”,此魏史附紀所聞之詞也!赌绿熳觽鳌凡惠d其事,蓋竹簡薶沈,韋編希落,非完籍矣!岸∥,天子飲于溫山”,下有“考鳥”二字,郭注引此傳文謂疑說此鳥,脫落不可知也。愚案:“○”字本或作“○”,字書無此字!稜栄拧め層枴吩唬骸爱j夆,掣曳也!彼抉R相如《上林賦》曰:“適足以甹君自損!睍x灼注曰:“甹,古貶字!比粍t○或是○,即古砭字,謂以喙刺人如針石也,否則即掣曳之矣。蓋王見西王母,猶欲西征,故西王母止之曰:“有鳥○人”,而王始由西而北也!洞嬲妗吩疲骸謺鵁o“○”字,疑“○”之訛。《說文》:“○,使也!蓖ㄗ鳌爱j”!稜栄拧め層枴罚骸爱j夆,掣曳也。”’
。垡痪牛萘衾姟都o年》!赌绿熳觽鳌纷
案:《存真》列于穆王,作‘【留昆氏來賓】’!遁嬓!纷鳌衾ァ,附于‘無年世可系者’!赌绿熳觽鳌罚骸衾w玉百枚。’注即引《紀年》以釋‘留昆’,郭璞往往以《紀年》證《穆傳》,此所述自當為一事。今本《紀年》作‘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來賓’!洞嬲妗窊恕,F姑次于穆王西征之后。
。鄱0]《紀年》曰:穆王十七年,起師至九江,以黿為梁!稄V韻》卷一(二十二元)
《紀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師,至于九江,比黿鼉為梁。《藝文類聚》卷九水部
《紀年》曰:周穆王七年,大起師,東至于九江,架黿鼉以為梁!短接[》卷七三地部
《紀年》曰:周穆王四十七年,伐紆,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比黿以為梁!短接[》卷三0五征伐部,北龜為梁!都o年》!侗碧脮n》卷一六帝王部
《紀年》云:周穆王伐大越,起九師,東至九江,駕黿鼉以為梁也!侗碧脮n》卷一一四武功部
《紀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東至于九江,比黿鼉以為梁。《初學記》卷七地部下
《紀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征伐,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叱黿鼉以為梁!段倪x·江賦》注
《紀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紂,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叱黿鼉以為梁!段倪x·恨賦》注
《紀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伐荊,東至九江,比黿鼉為梁而渡!栋资狭骂惣肪砣龢
《紀年》:周穆王東至于九江,叱黿鼉以為梁。 《事類賦》注卷六江
《書紀年》曰:穆王三十七年,起師,至九江,以黿為梁也!短接[》卷九三二鱗介部
《汲冢紀年》曰:(穆王)三十七年,(王起六師,至于九江,伐楚)!锻ㄨb外紀》卷三
案:《事類賦》注所引,《存真》、《輯!贰ⅰ队喲a》失收。諸書所引,年次或作‘七年’、‘十七年’、‘三十七年’、‘四十七年’,地名或作‘越’、‘楚’、‘荊’、‘紆’。除其間有訛舛外,如《輯!匪队[》卷三0五之‘伐紂’,據鮑刻本、影宋本‘紂’作‘紆’,以此證《文選·恨賦》注所引‘紂’亦當為‘紆’字之誤。然‘越’、‘楚’、‘紆’之間,決無致誤之理,其歧異當為所據本釋文之異。
《存真》云:‘“紆”當作“紓”,形近而訛,“紓”、“舒”通用。(《周禮·士師 》釋文:‘紓’本亦作‘舒’。《詩》‘彼交匪紓’, 《荀子·勸學篇》作‘匪交匪舒’。)’洪亮吉《春秋 左傳詁》卷二0云:‘《史記·齊世家》:“常執簡公 于徐州”,索隱:“徐字從人!薄墩f文》作“□”, 音舒。《戰國策》:“楚威王戰勝于徐州!备哒T注“徐州或作舒州,是時屬齊!卑甘、徐、□古字通。’ 是穆王之伐紆當即伐徐。
《史記秦本紀》:‘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囤w世家》:‘造父幸于周繆王,造父取驥之乘匹,與桃林盜驪、驊騮、綠耳,獻之繆王。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而徐偃王反,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瘎t《紀年》所記穆王之伐徐,或即攻徐偃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