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種子(精選10篇)
科學的種子 篇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拿出幾顆種子,說出這些種子的名字,老師還帶來一些“科學的種子”,科學的種子是什么呢?它是不是也能生根發芽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不丟字,不加字。)
2、指名讀。(糾正學生的字音,能夠讀出自己的語氣。)。
3、小組互相讀一讀。
4、個別生讀一讀。
(二)學習生字。
1、誰愿意把認識的.生詞朋友讀給大家共同分享。
2、在預習中,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起來有困難?自由發言。
3、指導“乘”和“將”的書寫。
4、試著把本課的生字都寫一寫,著重練習寫“乘”和“將”。
(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四)辨析形近字。(投影出示)
槍( ) 桿( ) 馳( ) 探( )
搶( ) 竿( ) 池( ) 深( )
生:認讀形近字。
指名讀,并組詞。
三、練習朗讀:多種形式讀(自由讀、小組讀)
自選段落與大家共同分享。
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1、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及詞語,選擇一個造句。
3、聽寫。
板書設計:
1、科學的種子
乘 牧 探
槍( ) 桿( ) 馳( ) 探( )
搶( ) 竿( ) 池( ) 深( )
科學的種子 篇2
1、教學過程: 一、導入:拿出幾顆種子,說出這些種子的名字,老師還帶來一些“科學的種子”,科學的種子是什么呢?它是不是也能生根發芽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二、新授(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不丟字,不加字。)2、指名讀。(糾正學生的字音,能夠讀出自己的語氣。)。3、小組互相讀一讀。4、個別生讀一讀。(二)學習生字。1、誰愿意把認識的生詞朋友讀給大家共同分享。2、在預習中,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起來有困難?自由發言。3、指導“乘”和“將”的書寫。4、試著把本課的生字都寫一寫,著重練習寫“乘”和“將”。(三)聽寫本課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四)辨析形近字。(投影出示)槍( ) 桿( ) 馳( ) 探( ) 搶( ) 竿( ) 池( ) 深( )生:認讀形近字。指名讀,并組詞。三、練習朗讀:多種形式讀(自由讀、小組讀)自選段落與大家共同分享。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1、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抄寫本課的生字及詞語,選擇一個造句。3、聽寫。板書設計: 1、科學的種子 乘 牧 探槍( ) 桿( ) 馳( ) 探( ) 搶( ) 竿( ) 池( ) 深(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情感。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講給小伙伴聽,對科學產生興趣。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我”想像的美好,并且能夠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地去奇思妙想。教學難點:品讀課文,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學的種子”,而且種子已經萌芽。教學過程:一、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科學的種子這篇課文。二、新授:1、自由讀課文。2、思考: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1、那么“我”的奇思妙想是什么?讀課文,自己在書中畫畫,說說。(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2、爸爸為什么說我愛奇思妙想,媽媽為什么說我膽子太大?(結合課文理解,小組討論交流。)3、對于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我的奇思妙想有可能實現嗎?自由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師指導:重點指導朗讀。4、誰愿意讀讀這首詩?要讀出自己的語氣。(指名讀,評讀,自由體會讀,同桌對讀。)5、試著背誦課文。四、啟發想象,口語表達。1、想想你的奇思妙想是什么?2、小組交流。3、匯報:自由發言。五、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六、作業:把收獲說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1、科學的種子爸爸:木槍耍 媽媽:布娃娃我:奇思妙想
科學的種子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情感。
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講給小伙伴聽,對科學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我”想像的美好,并且能夠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地去奇思妙想。
教學難點:品讀課文,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學的種子”,而且種子已經萌芽。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科學的種子這篇課文。
二、新授:
1、自由讀課文。
2、思考: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1、那么“我”的奇思妙想是什么?讀課文,自己在書中畫畫,說說。(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2、爸爸為什么說我愛奇思妙想,媽媽為什么說我膽子太大?(結合課文理解,小組討論交流。)
3、對于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我的奇思妙想有可能實現嗎?自由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指導:重點指導朗讀。
4、誰愿意讀讀這首詩?要讀出自己的語氣。(指名讀,評讀,自由體會讀,同桌對讀。)
5、試著背誦課文。
四、啟發想象,口語表達。
1、想想你的奇思妙想是什么?
2、小組交流。
3、匯報:自由發言。
五、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把收獲說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1、科學的種子
爸爸:木槍耍
媽媽:布娃娃
我:奇思妙想
科學的種子 篇4
設計背景
春天來了,種植角又要開始種植了,為了讓中班的小朋友能認識更多的植物,認識種子,我收集了很多種子,都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一些植物,但又不知道的一些植物種子,從而萌發幼兒對植物的興趣,對勞動果實的愛惜,設置這次有趣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植物的名稱,顏色、形狀。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種子的果實。
重點難點
讓幼兒能按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來進行分類,并掌握一些種植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植物實物圖片、視頻。 2. 一次性塑料杯。 3. 各種種子,如:蠶豆、黃豆、綠豆、紅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錄象讓幼兒認識實物,并能說出實物的名稱
1.幼兒觀看視頻自由討論,并小聲說出實物的名稱。
2.教師提問,讓部分幼兒說出看到了哪些實物。
3.說出這些實物的種子。
二、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種子,并講出種子的名稱
1.提問,你看到了哪些種子寶寶?
2.讓幼兒挑自己喜歡的種子,并告訴同伴你喜歡的種子寶寶叫什么名字?
3.幼兒挑種子,要求每樣挑兩粒。
4.教師小結:原來種子有大有的、有小的、有穿著各種顏色的衣服、有各種樣子的、有的還可以吃呢,好玩嗎?
5.教師出示自己挑的兩種種了,讓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是誰?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三、讓幼兒按一種特征去選種子。
1.幼兒自由選取。
2.互相說出自己選取種子的特征。
3.說出自己選出的種子長大后什么樣子的.?
4.再放視頻讓幼兒加深印象。
四、你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什么嗎?
1.簡單介紹植物的生長需要泥土,水,和光。
2.介紹種子種植的簡單過程。
五、為了讓我們班的種植園更漂亮,我們把這些有趣的種子寶寶種到地里好不好?
六、帶幼兒到種植園進行操作。
七、活動結束
在這一活動課中,我的取材來源于幼兒身邊的事物,平時幼兒能容易接觸到的材料,讓幼兒感受知科學就在身邊。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特別是在看視頻教材的時候,看到了很多都是身邊的植物,讓幼兒有很大的興趣。在操作過程中,有些亂,有的幼兒沒能按照老師的指令挑選種子,由于太興奮了,選了很多的種子混合在一起。在說出種子名字的時候,有的孩子選出了自己喜歡的種子,但是說不出它的名字,在我的引導下,讓孩子們能夠認識了它們的名字。在按種子的特征來選取種子的時候,個別孩子沒能按照特征來選取,還是選取了自己喜歡的種子,可能是教師引導的不夠,總之整個活動層次清楚,層層遞進,從易到難,逐步解決教學重點,讓幼兒在與種子寶寶交朋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中班科學“有趣的種子”教案與反思》摘要:動準備 1.植物實物圖片、視頻。 2. 一次性塑料杯。 3. 各種種子,如:蠶豆、黃豆、綠豆、紅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錄象讓幼兒認識實物,并能說出實物的名稱 1.幼兒觀看視頻自由討...
科學的種子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種子生長在植物的不同部位,多感官感知種子的形狀與特征。
2.樂于發現,會比較生活中事物的特征并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發現。
3.樂意動手操作,體驗發現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稻子、蘋果、向日葵、花生等圖片、
2、各種種子的ppt
經驗準備:認識一些植物的種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尋找種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植物王國派人給我們送來了一封邀請信,邀請我們參加他們的"種子大聚會",你們想不想參加?不過他們給我們出了許多難題,答出來才能參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記錄表猜想有沒有種子師:國王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種子的圖片,他想讓我們猜猜,這些植物和果實有沒有種子,有的話在后面打√,沒有就打×。并且動動小腦筋想一想他們的種子藏在哪里?把它的種子畫在前面的圖上。(發記錄表)選幾張記錄表來點評,但不作判斷師:我看到小朋友們都把自己的猜想認真的記下來了,那你們的猜想正確嗎?現在我們跟著圖片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到底正不正確。
三、探索"種子在哪里"
1.向日葵師:了解向日葵的種子師:向日葵的種子在哪里?(花心里)那你們知道還有那些種子是藏在花心里的?說完看ppt
2.探索蘋果的種子(點擊蘋果)看這是什么?它的種子又在什么地方呢?剖開蘋果了解:請幼兒上來找一找。
師:原來蘋果的種子是藏在它的果肉里的,還有哪些植物的種子也是藏在果肉里的。幼兒說完看ppt
3.花生的種子師:花生的種子藏在哪里呢?
師:剛才我們看了那些植物的種子呀?你們有什么發現嗎?
師小結:我們發現許多植物都有種子,它們生長的部位也不一樣,有的長在果肉里,有的長在花心里,有的是在殼子里。
4、香蕉的種子師:香蕉有種子嗎?他的種子藏在哪里呢?
5、比較植物的種子:
師:我們小朋友前段時間,帶來了好多的.種子,我都把它放在后面的桌上了,請小朋友們去看看,想想他們都是誰的種子,他們長得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比較各種種子的特征)。
教師小結:每種種子的顏色、形狀、大小各不相同。
四、種子連線師:這里還有一些種子,請小朋友們來連連線。
五、了解一些特殊的種子。
師:今天我們認識的種子他們都藏在果肉里,果殼里還有花心里。其實在植物世界里還有一些特殊的種子,你們想不想知道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如松樹的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著,還有不結種子的植物呢,如蘑菇、海帶等。
六、活動延伸:
師: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這些沒有種子的植物是怎么長出來的呢?(鼓勵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查查資料,這些沒有種子的植物是怎么長出來的)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是主體,把“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貫穿科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情景等設計問題,它有利于激發幼兒“樂學”、“會學”。如在大班科學活動《種子藏在哪里》,活動目標是:1.知道植物的種子有很多種類,它們各不相同,生長在各自的果實之中。2.能探索發現幾種常見植物的種子且其生長于植物的不同部分,3.樂意動手操作,體驗發現的樂趣。
開始我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植物或果實,在找種子的活動環節,我提出問題先讓幼兒猜一猜:種子會藏在植物的什么地方呢?小小問題把幼兒引入到找種子的活動中來。接著,再讓幼兒展示找到的種子、交流是怎樣找到種子的。因為幼兒親歷了搜集的過程,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是怎樣找到種子的講給大家聽,幼兒在交流、匯報之中,掌握了一些找種子的途徑和方法,在親歷的活動中積累了經驗、豐富了情感,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我再次把問題拋給幼兒:如果今年這些果實吃好了,明年還想吃怎么辦啊?這時有的小朋友說去超市買、有的說去菜場買,我又一個問題,那菜場和超市里的菜啊什么的是哪里來的?這時有人說,可以種在菜地上,明年就會長出來。我馬上表揚了這個小朋友,并總結說,是啊,這些果實都是由他們的種子種出來的,這樣我們才能吃到他們的果實。那你們知道他們的種子都在哪里嗎?有的說絲瓜的種子在絲瓜里面,有的說水稻的種子也在水稻里面,我說你們都有這么多的想法,那么你們想不想自己去找答案啊,小朋友齊聲喊,想。小朋友爭先恐后的在找答案這樣在愉快的氛圍中,大家都找到了答案。最后我請還有不知道種子在哪里的果實的小朋友把果實拿出來大家來探討。這樣一個一個的問題都被小朋友自己來解決了,小朋友很開心,因為自己能來解決問題了。這也正是綱要中說的幼兒是主體,教師主導作用。最后,引導幼兒對種子做進一步觀察,說出種子的顏色、排列以及用途。問:“我們知道了有的種子是藏在果肉里的,有的是藏在果殼里的,有誰知道這些種子是什么顏色的,他們在果實和植物里面是怎樣排列?幼兒觀看圖書。我問:”通過看書,你發現了什么?“幼兒自由討論,同時提出問題:“種子還有哪些用處。”其實我們的生活中,種子的用處有很多,比如:有的植物或果實的種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工藝品、有的可以做種子……等很多的用處,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植物和果實的種子的其他用處。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在活動中興趣很高,能用自己的方法來發現各種種子的不同,能主動與他人交流,并積極說出自己的想法。整個活動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孩子們發言也較熱烈,總體效果較好。
科學的種子 篇6
活動意圖
黃豆是怎樣變成豆漿的呢?稻谷外面毛毛的殼是怎樣去掉的呢?孩子們每天在品嘗豆漿或吃飯時,總會竊竊地討論著。然而,現代科技產品——豆漿機、碾米機那飛快的速度,導致我們只能向孩子們說教其中的原理,孩子們也只能似懂非懂地眨巴著小眼睛。沒有了探索、發現的過程,以致老師的說白顯得那么無力和飄渺。于是,我組織了本次活動,旨在利用較“原始”的工具,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究和體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比較、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
2、能根據操作結果進行記錄,并能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對探索活動感興趣,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干、濕黃豆、花生米、稻谷若干(幼兒參與浸泡)。
2、石臼、石磨和搟面棒每組若干。全自動豆漿機一臺。
3、“種子變變變”記錄表人手一張。一張“種子變變變”操作結果匯總表。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看、摸摸,比較干、濕種子的不同
1、師:今天老師在你們的桌子上準備了兩盆種子,請你去看看是什么?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為什么種子會變得胖胖的?
二、第一次操作:使用工具后,發現種子的變化
1、分別介紹石臼、石磨和搟面棒及其使用方法。
師:你認識這種工具嗎?你在哪里看見過?你知道怎樣使用它嗎?
2、幼兒操作、發現、交流種子的變化。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各種工具給沒種子帶來不同的變化。
師:剛才你用了什么工具?你發現了什么?
師:浸泡過的.種子容易碎,所以磨豆漿及花生奶一定要浸泡,而為稻谷膠皮應該先把稻谷曬干,不然磨出來的米粒就不完整了。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并記錄操作結果
1、兔媽媽打電話來說,秋天到了,他們收獲了許多黃豆、花生米和稻谷,她想請朋友們到家里來喝豆漿、喝花生奶、品嘗白白的大米飯,但不知使用什么樣的工具才合適,請小朋友她。
2、幼兒猜測:你覺得兔媽媽使用什么合適的工具,才能喝到香香的豆漿和花生奶?為什么?
你看兔媽媽使用什么合適的工具,才能吃到白白的大米飯?為什么?
3、幼兒操作:
(1)講解記錄要求:
請小朋友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操作,如果成功了就在相應的格子里打√,如果使用的那種工具沒有取得成功,就在相應的格子里打×。
(2)幼兒操作并記錄
4、匯總記錄結果,比較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1)幼兒相互講解自己操作的記錄結果。
(2)統計每樣工具操作成功的人數。
師:用石磨使黃豆變成豆漿,請取得成功的小朋友舉手。師幼一起數數后把總數記錄在匯總表上。
同樣的方法完成其他操作結果的匯總。
(3)根據統計數字的不同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師:請小朋友比較一下,要使黃豆變成豆漿,用哪種工具成功的人多?
要使黃豆變成豆漿,你覺得用哪種工具最合適?
同樣方法比較花生及稻谷,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
(4)師:兔媽媽,這下你該知道使稻谷變成大米應該先把稻谷曬干,然后再用石臼最合適;
而磨豆漿及花生奶用石磨最合適,但黃豆和花生米應該先浸泡,你可別忘了,磨好后還得煮熟了才能請客人喝!
四、認識全自動豆漿機
1、米飯、豆漿非常有營養,以前的人們就是利用石臼來使稻谷脫皮,變成大米的;用石磨來磨豆漿,然后把豆漿煮熟后再喝。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已經發明了碾米機和全自動豆漿機。人們想喝豆漿,只要把浸泡的黃豆放進去,一會兒就能喝到香香的豆漿。
2、示范磨豆漿,讓幼兒了解高科技產品的先進,從而知道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發明更先進的科技產品,使人們的生活更方便。
科學的種子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一些藏在果實里面的種子,知道它的作用。
2、探索發現種子生長在不同部位,感知種子是各種各樣的。
3、樂意動手操作,體驗發現的樂趣。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的各類秋天成熟的瓜果,農作物,干果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植物的果實,引起尋找種子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帶來了這么多的植物的果實,誰給大家介紹一下?(講述名稱及外形特征)
2、教師:這些植物的果實生長在哪里?(土里、水里或植物不同的部位)
二、引導幼兒探索種子藏在哪里。
1、教師:你們帶來的植物的果實,它們里面有種子碼?找一找它們的種子在什么地方?
2、在幼兒自由探索尋找種子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發現什么果實的藏在了哪里?
3、教師:你們發現這些種子長在果實的哪個部位呢?(果肉里、果核里、果殼里、果皮里等)
三、觀察種子的異同,探索發現種子的排列形式。
1、教師:這些種子它們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對各種種子做進一步的觀察,說說對種子的新發現。(從形狀顏色大小數量幾方面講述)
2、教師: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數量都不一樣,它們還有不同的地方嗎?教師幫助幼兒切開部分果實,引導幼兒觀察果實中的種子是怎樣排列的。
3、教師小結:果實里面都藏著各種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種子;有的果實里藏著許多種子,它們的排列順序也不同;有的橫排、有的豎排、有的排成圓圈狀。
四、認識種子的用途。
1、教師:這些種子長得不一樣,可為什么都叫種子呢?啟發幼兒回憶過去的種植知識,知道種子放在泥土或水里,天天澆水,適當施肥,就會慢慢的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長出一棵新的植物來,所以我們把它們叫做“種子”。
2、教師:種子有什么用途呢?有了種子就能長出各種新的更多的植物來嗎?
五、了解一些特殊的種子。
1、在植物世界里還有各種各樣的種子,如松樹的種子外面沒有果皮包著,也有不結種子的植物,如蘑菇、海帶等。
2、鼓勵幼兒主動去尋找各種不同的種子。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幼兒是主體,把“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貫穿科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情景等設計問題,它有利于激發幼兒“樂學”、“會學”。如在大班科學活動《種子藏在哪里》,活動目標是:1. 知道植物的種子有很多種類,它們各不相同,生長在各自的果實之中。2. 能探索發現幾種常見植物的種子且其生長于植物的不同部分,3.樂意動手操作,體驗發現的樂趣。
開始我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植物或果實,在找種子的活動環節,我提出問題先讓幼兒猜一猜:種子會藏在植物的'什么地方呢?小小問題把幼兒引入到找種子的活動中來。接著,再讓幼兒展示找到的種子、交流是怎樣找到種子的。因為幼兒親歷了搜集的過程,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是怎樣找到種子的講給大家聽,幼兒在交流、匯報之中,掌握了一些找種子的途徑和方法,在親歷的活動中積累了經驗、豐富了情感,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我再次把問題拋給幼兒:如果今年這些果實吃好了,明年還想吃怎么辦啊?這時有的小朋友說去超市買、有的說去菜場買,我又一個問題,那菜場和超市里的菜啊什么的是哪里來的?這時有人說,可以種在菜地上,明年就會長出來。我馬上表揚了這個小朋友,并總結說,是啊,這些果實都是由他們的種子種出來的,這樣我們才能吃到他們的果實。那你們知道他們的種子都在哪里嗎?有的說絲瓜的種子在絲瓜里面,有的說水稻的種子也在水稻里面,我說你們都有這么多的想法,那么你們想不想自己去找答案啊,小朋友齊聲喊,想。小朋友爭先恐后的在找答案這樣在愉快的氛圍中,大家都找到了答案。最后我請還有不知道種子在哪里的果實的小朋友把果實拿出來大家來探討。這樣一個一個的問題都被小朋友自己來解決了,小朋友很開心,因為自己能來解決問題了。這也正是綱要中說的幼兒是主體,教師主導作用。最后,引導幼兒對種子做進一步觀察,說出種子的顏色、排列以及用途。問:“我們知道了有的種子是藏在果肉里的,有的是藏在果殼里的,有誰知道這些種子是什么顏色的,他們在果實和植物里面是怎樣排列?幼兒觀看圖書。我問:”通過看書,你發現了什么?“幼兒自由討論,同時提出問題:“種子還有哪些用處。”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種子的用處有很多,比如:有的植物或果實的種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工藝品、有的可以做種子……等很多的用處,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植物和果實的種子的其他用處。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在活動中興趣很高,能用自己的方法來發現各種種子的不同,能主動與他人交流,并積極說出自己的想法。整個活動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孩子們發言也較熱烈,總體效果較好。
小百科:種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它由胚珠經過傳粉受精形成。
科學的種子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了解植物種子的幾種傳播方式。
2、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想像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反思
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貼近生活,對植物奧秘的探索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著許多的奧秘,其中種子的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幼兒知識經驗中,對種子的傳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記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漫天飛舞的柳絮,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但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其實這些現象就是植物在傳播種子。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認識并了解植物的種子及其傳播方式,建構孩子的知識結構,拓展他們的視野。
科學的種子 篇9
課題
讓科學的種子播撒心田
課型
新授
備課人
學習
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進一步感受科技進步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熱愛科學,自覺破除封建迷信。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搜集、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自覺用科學知識破除封建迷信。3、知識目標:了解科技對對社會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執教人
孫寶偉
備課
時間
2月24日
授課
時間
2月28日
重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課時
1課時
難點用科學知識破除封建迷信。
教學
用具
多媒體
學案內容
教法學法
課
前
預
習
素
材
搜
集
互聯網(internet),就是利用通信技術把許多計算機聯系在一起形成的因特網。全世界的電腦能夠通過互聯網聯系起來,進行通訊或分享訊息資源。它的形成不但能使計算機處理信息、獲得信息和傳遞信息,而且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空間,對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具有深遠的影響。多媒體技術就是把聲、圖、文、視頻等媒體通過計算機集成在一起的技術。即通過計算機把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綜合起來,使之建立起邏輯連接,并對它們進行采樣量化、編碼壓縮、編輯修改、存儲傳輸和重建顯示等處理。
關鍵
詞語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迷信
問題
提出1.為什么要增強科技意識?2.迷信活動的危害?3.面對迷信活動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預習
反饋(5分鐘左右)
檢查
的
問題
迷信活動的危害?
存在的
問題
現代迷信還有哪些表現形式?
教學內容
教 法 學 法
二次備課
導
學
過
程
(15
分鐘左右)
一增強科技意識(一)1情境活動:(見教材p8頁)2探究討論:上述材料中的數字變化說明了什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3共同歸納:上述材料中的數字變化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4學生閱讀課本第一段(二)1情景活動:(見教材p9頁)
2探究討論:網絡學校的發展將會給人們的學習方式帶來了哪些變化?舉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3共同歸納: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4學生閱讀課本
(三)1情景活動:(見教材p8頁)2探究討論:如果你是小明,該怎樣說服媽媽支持自己參加科技夏令營?3共同歸納: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公民的科技素養,直接關系到民族的強盛和社會的進步。活動:簡略地講述討論“增強科技意識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國家強盛的要求”。表一:
對比近年各國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
貢獻率國家美國日本歐盟中國科技貢獻率90%87%82%47%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發言,培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師巡視指導點播,自學和點播相結合學生發言為主,教師講解為輔,并選出最佳發言人,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表現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用辯論的方式完成這次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發言,培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師巡視指導點播,自學和點播相結合
教學內容
教 法 學 法
二次備課
導
學
過
程
(15
分鐘左右)
中國發達國家差距空間技術載人飛船XX年前蘇聯1961年42年嫦娥一號探月XX年美國1969年登月50年最先進的飛機殲10美國f-22,f-35相差一代信息技術最快的計算速度4000億次12萬億次30倍最先進的cpu主要在美國4年電視、手機、dvd的“心臟”幾乎全是別人的。全依賴國外的核心技術生命科學人類基因組中國只完成了1%97%在發達國家96%其他我國的汽車、機床、紡織行業所需要的先進設備70%需要進口;集成電路設備90%要靠進口;高端醫療設備95%以上依賴進口;光纖設備100%進口根據材料分析以下問題:(1)兩組數據說明了什么問題?(2)我們青少年該怎么辦?學生:獨立思考、共同討論、典型發言:我們應增強科技意識,了解現代科技的發展狀況,積極參加科技活動,努力學習和掌握現代科學技術,養成愛科技、學科技和用科技的良好習慣,提高自己的科技素養。教師:總結放眼古今中外,縱觀上下五千年,人類社會的每一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部人類文明進步史,就是一部科技進步的歷史。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永無止境的發展及其無限的創造力,必定還會繼續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
測試內容(主要典型性、代表性、開放性) 注:此頁不足,可添加附頁。
達
標
測
試
(15分鐘左右)
1多年來,我國農業的新品種每5年更新一次,每次增產糧食10%以上。目前,科技進步對我國農業增產的貢獻率已超過40%。以上數字材料說明了(a). 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b、現代科技在身邊. c、科技的進步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d、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2.新科技革命使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已由20世紀初的5%—10%提高到20世紀80年代的60%左右。這充分說明(a) ①科學技術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②科學技術是經濟增長的唯一因素.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④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回顧歷史,中國的科學技術曾長期位居世界前列,明朝之前,中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科學最發達的國家,在世界上約300項的重要發明創造和重大科學成就中,中國有175項,占57%以上。到了封建社會末期,中國的科學技術已全面落后于西方。新中國成立后的50多年,中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某些領域特別是高科技領域處在了世界前沿地位。但是,從總體上看,中國的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了科教興國戰略,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國為什么要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
板
書
設
計
讓科學的種子播撒心田
一增強科技意識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3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的進步
二崇尚科學反對迷信1危害
2青少年應怎么做
教學反思
評價
反饋
備 課 組
分 管 領 導
科學的種子 篇10
教學目標:
1、知道種子的作用,了解種子傳播的幾種方式和特點。
2、愿意積極地參加探索種子的活動,對活動有濃厚的興趣,并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教學準備:(認知準備)初步了解植物生長的條件
(材料準備)童易軟件(植物下——小傘兵和小刺猬)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了解種子傳播的幾種方式
(活動難點)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探索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會發芽的'種子
提問:種在泥土里的植物為什么會發芽?
泥土里的種子,怎樣才能發芽、長大,種出新的植物?
小結:種子在一定的條件下(空氣、水、溫度)能發芽長成新苗。
二、種子的好朋友
·欣賞故事《小傘兵和小刺猬》
提問:植物媽媽的孩子是怎樣傳播到各個地方?(豐富詞:傳播——傳送、播送)
小結:有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有的種子是靠動物傳播的。
·說說不同的植物
提問:植物還有那些傳播方式?
小結:水能傳播,蓮花的種子——蓮子,生在蓮蓬上順水安家
種子自身彈射傳播,鳳仙花
人工傳播,稻、麥、豆類等
活動重點:了解種子傳播的幾種方式。
三、我找到的種子
提問:你在什么地方找了植物的種子,它是靠什么來傳播的?
小結:植物的種子有多種傳播方式,有的靠風,有的靠水,有的是自身彈射,大多數種子是靠人或動物來進行傳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