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音樂教案(精選5篇)
春天的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小雨沙沙》,認識音符1和2,學習前兩句旋律。
2.在情景創設中充分聆聽,體驗歌曲《小雨沙沙》音的高低、節奏的變化、歡快的情緒。
3.喜歡參與歌曲《小雨沙沙》的學唱和表演等系列活動,感受通過音樂活動帶來的藝術美以及大自然的春天美,并愿意把這份感受自然、大方的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有表現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教學難點:認識兩個音符1和 2。
教學過程:
一、聽《小燕子》——走進春天
1. 欣賞《小燕子》,律動進教室。
2.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小燕子飛來了,現在是什么季節了?
師:春天,我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師生簡單說說春天。
3.聆聽模仿:風聲雨聲。
師:你聽,這是春天在召喚我們呢!
師:轟 隆 |轟 隆 |這是誰的聲音?----春雷
生模仿雷聲:轟 隆 |轟 隆 |(要求聲音低沉地,有強弱。)
師:“你聽,誰也來了?呼 —|呼 —|”----春風
學生模仿。
師:“真棒,誰能模仿春雨的聲音?”
生1:沙沙 沙| 沙沙 沙|
生2:淅 淅 淅|淅 淅 淅|
師組織整理:春雨(輕柔的感覺)。
4.二聲部創作:風聲雨聲。
師:“春天多熱鬧呀,風聲雨聲交織在一起。我們也一起來模擬春天熱鬧的情景吧!”
師生合作,進行兩聲部節奏練習。
學生1 呼 — |呼 — |
學生2沙沙沙 | 沙沙 沙|
(師:真動聽,老師把雷聲也加進來,那我們就是雷聲、風聲和雨聲三種聲音交織在一起了。
看學生的掌握程度,可加上老師的雷聲:轟 隆|轟 隆|,形成三聲部節奏練習。)
二、唱《小雨沙沙》——歌唱春天
1.出示課題。
師:真動聽,你們看,小雨點真的來了!(出示課題《小雨沙沙》),我們來歡迎它,念:“小雨沙沙”(要求聲音親切、干凈)。
2.聆聽歌曲伴奏。
(1)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師:“你聽,小雨點還在唱歌呢!”
(2)學習1和2,接唱歌曲旋律。
a.介紹后跟琴唱1和2。
師:“小雨點的肚子里還裝著美妙的音符呢,你們認識嗎?”
b.師生接唱前兩句旋律。
師:“認識了小音符以后,老師想跟大家合作一下,我唱其他的音符,你們來唱小雨點肚子里的音符(11 1與22 2)。”
3.聆聽歌曲原唱。
師:小雨沙沙沙地下下來,躺在泥土里的種子喝到了雨水,你猜,它會怎么說?
生聆聽歌曲原唱后有感情地念歌詞。
4.師表演唱。
“是的,種子的生長離不開雨水,老師也想來唱唱這個故事,請你仔細聽。”
5.跟原唱表演唱。師:“請你們也來感受一下種子的心情吧!
6.初步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跟琴來唱唱小雨和種子的故事吧!”生跟琴初步唱歌曲。
7.處理歌曲情緒。
A、第一段
師范唱第一句,學生聽辨。——“沙沙沙”應該輕輕地唱。
我們把這一句再唱一次(老師指揮:小雨 小雨 沙沙沙 沙沙沙)。
師:小雨下下來,種子要怎么樣了?(師提示要張大嘴巴喝水了——哎呀呀,雨水真甜)
如果你是種子,你會用怎樣的心情唱?(對小雨的喜歡)
請你用歌聲告訴大家你的心情。——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呦呦,我要發芽。
“小雨點聽了真開心,讓我們完整地來唱唱第一段,第二段請你自己來學習。” ——跟歌曲原唱來唱。
B、第二段
師:“種子喝到了甜甜的雨水,它還有什么愿望呢?”---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呦呦,我要長大。
(1)“讓我們把種子的愿望先悄悄地告訴你身邊的朋友!”
(2)“讓我們把種子的愿望告訴窗外的小樹、小鳥,讓它們都知道!”
C、完整演唱歌曲。師:“讓我們完整地來唱一唱小雨和種子的故事。”
D、分角色演唱歌曲。
8. 歌表演。
三、演《春天來了》——展現春天
師:小朋友們甜美的聲音,仿佛把我們帶入了春的世界。老師提議:我們一起來表演一個關于春天的音樂劇。題目就叫做《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春風妹妹和春雨弟弟來了,春風妹妹把綠綠的小柳樹吹得搖搖擺擺,春雨弟弟“沙沙沙”地跳起了舞蹈,雨點滴落在嫩綠的小草、鮮艷的小花身上,風和雨交織在一起……,地里的種子在努力地向上生長著……歡迎春天的到來。師生歌表演《小雨沙沙》。
四、賞《嘀哩嘀哩》——拓展春天
1.欣賞歌曲《嘀哩嘀哩》。(機動,律動出教室。)
“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去迎接美麗的春天吧!”
春天的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夠注意傾聽歌曲,感知歌曲的.優美旋律。
2、能根據歌曲的內容自己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歌曲《春天》的磁帶或CD,和春天有關的圖片。
重點:能聽出歌曲的內容,感知歌曲的優美旋律。
難點:自己根據歌曲內容創編動作。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歌曲
"春姑娘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小朋友你們仔細的聽一聽,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啊?"
2、出示圖片,看看圖片中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春姑娘送來了柳樹……)熟悉歌詞。
3、欣賞歌曲,范唱時要注意:唱出三拍子的重音規律,唱出歌曲的優美,輕快。
4、學唱新歌,用連貫優美和活潑輕快的唱法表現歌曲。
5、演唱歌曲,啟發幼兒配上動作,表情等來演唱。
6、師幼唱著《春天》的歌曲,一起到戶外感受春天的美麗。
春天的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完整演唱歌曲《春雨娃娃》。
2、用橡皮泥作畫、捏造型。
活動準備:橡皮泥
活動過程:
1、演唱歌曲《春雨娃娃》。
教師彈琴,請幼兒演唱來進行比賽。
2、嘗試制作小雨滴春雨下到這,下到那,叫醒了種子,染紅了花朵,染綠了大地。我們也來試著做做小雨滴吧。這次我們要嘗試一種新做法,那就是用橡皮泥來做。想不想試試看?
教師示范,幼兒欣賞,觀察怎么捏好看。
幼兒嘗試用橡皮泥捏畫。
3、交流展示作品。
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橡皮泥所捏出來的作品。
活動延伸:在區角活動中,開展橡皮泥變變變的游戲。
春天的音樂教案 篇4
一、課題:中班音樂:《春天沙沙》(幼教、中班下學期)
二、教材簡解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借助于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并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三、目標預設
《綱要》中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工具。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歌曲的內容。
2、能用自然聲音唱歌,學習用不同方式變化演唱。
3、嘗試將新編的詞替換到歌曲中,喜歡演唱歌曲。
四、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變化演唱。
難點:創編歌曲。
五、設計理念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歌曲的意境是春雨的美,因此通過演唱來感受這個意境,因為對歌曲比較熟悉了,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仿編,從多個角度來感受春雨的美。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采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熏陶幫助他們輕松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采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并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下雨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六、設計思路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采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相互交流。
師:春天來了,我們身邊都有哪些變化呀?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它帶來了許多它的好伙伴,就連小雨也迫不及待的唱起了歌,你們聽……
第一環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討論"春天來了,身邊的變化"同時,為下面創編歌曲做了鋪墊。幼兒觀看課件,體驗感受歌曲的活潑優美的情趣,把握歌曲的情感線路,使幼兒能進入春雨美的意境中來。
(二)欣賞歌曲
1、完整欣賞
師:剛才你聽到誰在說話?它說些什么?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春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第一段與第二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第一段。
2、再次欣賞
師:下了春雨后,種子就好像喝了水,很快就發芽就長大了,這時候種子心里怎樣的?引導幼兒表現活潑優美的情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三)學唱歌曲
1、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第一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2、分組對唱歌曲(幼兒兩兩結伴,分別扮演春雨和種子)
問答式的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采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老師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孩子扮種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發芽。" )
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后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歌曲的節奏。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采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松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回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春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歌詞的內容,巧妙地借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并熟悉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
(四)體驗感受
師:下雨了,除了種子,還有誰也會很開心呢?你猜它會怎么說?引導幼兒嘗試進行仿編。
在進行仿編的過程中,體驗不同角色表演時的不同心情。
第四環節是體驗感受,通過用活潑優美的情趣演唱歌曲來感受春雨美的意境。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并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春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復的練習機會。
附歌曲: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春雨,春雨,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春天的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體會歌曲活潑歡快的氣氛。
2.完整演唱歌曲《春雨娃娃》。
活動準備:錄音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春雨娃娃》。
聽歌曲錄音。
這首歌聽起來感覺怎么樣?歌里講了件什么事?春雨是怎樣下的?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你能用動作表現一下春雨的樣子嗎?
2.學唱歌曲《春雨娃娃》。
教師清唱歌曲《春雨娃娃》,幼兒欣賞。
幼兒跟唱歌曲《春雨娃娃》。
教師伴奏,幼兒嘗試完整演唱歌曲《春雨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