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行心理教案(通用4篇)
我能行心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借助視頻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讓幼兒懂得遇到困難時不害怕,開動腦筋不放棄,告訴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
2.在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力量,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困難獲取成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相信自己我能行”故事視頻、“相信自己”歌曲、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觀看視頻“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一部分。
討論:小動物學校里小動物都畫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小鹿老師夸獎大家都畫得很棒。可是小熊米卡怎么啦?為什么米卡不開心呢?后來米卡成功的畫好了小飛機了嗎?他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如果你是米卡,你也不會畫飛機的翅膀,你會怎么辦?
二、以“戰勝困難的魔法歌”激發幼兒欣賞視頻中歌曲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跟唱。
三、觀看視頻“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部分。
討論:小動物們在玩羊角球,小兔子妞妞為什么不敢參加?你愿意幫助小兔子勇敢地參加嗎?小熊米卡和小鹿老師怎么幫助小兔子的?小兔子能勇敢地玩羊角球了嗎?為什么?
四、幼兒牽手圍成圓圈齊唱“魔法歌”。
討論: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應該怎么辦?感受自信的力量。
五、討論
有什么奇妙的方法怎樣讓自己變得自信?幼兒每人一面“魔鏡”,用最自信的笑容,用最洪亮的聲音,說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幼兒自由結伴向同伴說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六、“自信寶貝”自由結伴魔法
遇到困難不害怕,告訴自己我能行。開動腦筋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行。遇到困難不害怕,告訴自己我能行,勇敢嘗試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行。我是自信寶貝,耶!
七、播放樂曲
相信自己,幼兒自由結伴舞蹈,結束活動。
我能行心理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自信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確信,是堅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一種情感傾向。自信可以使人產生積極向上的行為,增強進取心,激勵人們運用自己的智慧,堅持不懈地完成既定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這種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萌芽時期,是個性形成的最初階段。這時的幼兒常常對自己的力量和自己可能達到的目標估計不準,對許多事情都表現得信心不足,再加上獨生子女對成人的過度依賴,致使幼兒的獨立意識較差,缺乏獨立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不敢自由表達自己的愛好和愿望,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差,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去認識和探索事物。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這個年齡段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考慮到該年齡段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積極為幼兒創造機會和條件,鼓勵他們勇敢地去嘗試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當孩子成功時,我們送上祝賀;當孩子失敗時,我們送去鼓勵;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送去指導和幫助。幫孩子樹立起堅強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為將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于以上理由,特設計以下活動。
二、活動名稱:
《小燕子學飛翔》
三、活動目標:
1、在現實生活中,當幼兒遇到困難時,讓其遠離“我不行”,幫助幼兒樹立“我能行”的信念。
2、鼓勵幼兒增強自信心。
3、引導幼兒大膽嘗試,體驗取得成功后的喜悅。
四、重難點分析
重點:創設大膽嘗試,遇到困難不灰心,不喪氣,不氣餒,要有自信心的心理氛圍,通過故事、游戲引導幼兒體驗成功后的喜悅。
難點:如何引導幼兒擺脫“我不行”的信念,使幼兒增強自信,堅持到底。
五、活動準備:
故事《小燕子學飛翔》,實物投影儀,故事圖片,玩具若干。
六、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與幼兒一起邊唱歌邊表演動作《小燕子》,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二)活動展開:
1、教師邊放圖片邊講故事《小燕子學飛翔》。
2、教師提問:
(1)小燕子一天天長大了,媽媽對它說了什么?
(2)小燕子是怎樣回答媽媽的?
(3)小燕子第一次時飛起來了嗎?
(4)它是怎么對媽媽說的?
(5)媽媽和朋友是怎樣幫助和鼓勵它的?
(6)最后怎么樣了?
3、總結故事,教育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面對,大膽地嘗試,自信地說“我能行”。
4、教師將故事引申,發散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回憶成功的經歷。
5、游戲《我能行》
玩法:小朋友平分成兩組,由出發點走到對面,再重新返回來,途中經過許多障礙點。當回到出發點時,輕輕地拍下一個小朋友的手,游戲繼續。最后看哪一組小朋友先完成。
規則:每個小朋友必須都經過障礙物,回來后輕輕拍下一個小朋友的手,以示繼續。
(三)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通過游戲體驗、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活動延伸:
家園滲透,家長可為幼兒制作一個“我最棒”的卡片,記錄幼兒的大膽嘗試的事件,以激發幼兒的興趣,更加增強自信心。
我能行心理教案 篇3
【活動對象】
小學五年級學生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自信對人的重要作用。
2、通過活動,感受到“我能行!”,肯定自我,悅納自我。
3、通過學生對自己特長的小結和肯定,以及通過同伴的積極評價,加強學生的自我認識,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4、使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時要學會自信,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困難。
5、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增強自信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
輔導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心理體驗和感悟。
【活動重點】
啟發學生充分認識,并感受自己值得欣賞的地方。
【活動難點】
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欣賞自己的活動。
【活動準備】
b故事《田忌賽馬》,各色花朵,果樹(卡紙做),歌曲《相信自己》《你的名字叫什么》。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測一測:你有多自信!
(1)師:每人手中都有一面小鏡子,請拿出鏡子,看看鏡子里的自己長什么樣?(生說)
(2)師:那么,你敢不敢對著鏡子說“我真帥!”或者“我真漂亮”呢?(生說)
(3)師:好,這些同學真勇敢,老師也覺得你們長得很好看,可是,我發現還有一些同學靜靜地坐在位置上,不敢說自己好看,還一些同學說是說了,但不夠響亮,你們說,這是什么原因呀?(學生談自己的看法)
師小結:從同學們的看法中,有自信的人與欠缺自信的人有著很大的區別,大家都希望做一個自信的人,希望通過這節課能幫助大家種下自信的種子,開出自信的花朵。出示板書:自信花兒朵朵
二、說一說,議一議:
1、出示一些同學的特長圖片,讓學生看
2、小組議一議:從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跑步很認真,寫字很好看......
師:同學觀察很仔細,很認真,真厲害。老師從你們的回答中,看到你們很有自信。其實,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信心,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
師:自信對一個人來說是重要的,它會影響甚至改變人的一生,不信,請看視頻〈田忌賽馬〉。不過看的時候,請大家注意看看人物的表情。
3、觀看視頻《田忌賽馬》
師:同學們,剛看完的一段動畫片,你們能說一說,在當時的情況下,(誰)自信,(誰)沒信心。(誰)自以為是。
生:在當時的情況下,(孫臏)自信,(田忌)沒信心。(齊威王)自以為是。
4、自卑、自信、自大的區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人在什么情況下會自卑,什么時候會自信,什么表現是自大的嗎?生:像田忌那樣,遇事失敗,沒有信心就是自卑,孫臏對事情有信心是自信,而像齊威王那樣覺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別人,就是自以為是。
師:小結
同學說得真不錯,
人輕視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人自以為了不起,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輕視了別人,做事就會有偏差。只有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從而揚長避短,獲得成功。
三、樹立自信,活動(夸夸自己、別人)
第一活動:夸夸我自己
師:《你的名字叫什么》,讓我們跟著歌曲一起說。
1、出示活動要求:
a、把學生分成五組,并安排好組長,每組成員在自己的花朵上寫一條自己的優點。
b、寫完后由組長指揮,每人把自己的優點說出來。
c、如果組員遇到困難,互相幫助,不能取笑同學。
2、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活動成果。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盆自信花,它現在生長得特別好,快要長出美麗的花朵了,讓我們一起培育,使這盆自信花開出燦爛的花朵。
a、提出規則:火車火車哪里開?每組同學舉起自己手中的花朵,輪流說出自己的優點,然后把自己的花朵貼到黑板上。
溫馨提示:在聽的過程要認真,不能隨便說話。
輕松一刻:夸夸我的朋友
1、游戲:看誰反應快。要求:老師說一二三后,誰舉手最快的就說一個同學的優點,說完后寫一寫并把它貼到花瓶中。
2、學生活動。
3、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特長,關鍵是自己是否能認識到并把它們發揮出來,經常想想自己的優點,不管是什么,都有助于自己個人的提升。
四、活動升華。
師:在這次的活動中,大家感覺怎樣?可以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
生:我覺得,自信可以,我以后會......
1、自信拍拍拍(讓學生擺出自己自信的姿勢,感受自信)
師:通過活動,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現在請大家一起站起來,當老師喊到三,請大家擺出自己覺得最自信的姿勢,讓老師留下你們最自信一刻。
2、大合唱《相信自己》
師:自信不僅可以在行動上表現,還可以通過語言等其它方面來表現,現在讓我們一起唱響自信。一起高唱《相信自己》
我能行心理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應充滿信心,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2、體驗自己解決困難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童話故事(附后)的電腦課件。
2、立體環境:一棵大樹、樹洞、樹樁(小樹桿內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鐵鉤、救生圈、磁鐵、透明膠、樹葉、塑料瓶子、竹棒、繩子、船、浮板、地板膠。
4、頭飾: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鳥各三個。
三、活動過程
1、借助童話故事,把幼兒引入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
(1)在茂密的樹木里,生活著許多動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動物呢?(激發幼兒的興趣)
(2)有一天,小動物在樹木里玩,你看他們發生了什么事情?
(3)結合電腦課件,教師有表情地講述童話故事,然后提問:樹木里有什么動物?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2、鼓勵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l)激發幼兒解決困難的信心。
如果你們遇到了像小動物那樣的困難,你們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它嗎?請你們幫助小動物,你愿意幫助誰?
(2)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困難的方法。
把幼兒帶到預先設計的“樹林”環境中。
第一組: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第二組: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第三組: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