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戴口罩》小班教案模板(精選3篇)
《大家戴口罩》小班教案模板 篇1
教學設計:
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孩子不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感冒的時候,把擦鼻涕的紙和口套到處亂丟,打噴嚏的時候也不用手捂住嘴巴,有的幼兒甚至覺得好玩,還故意向其他小朋友打噴嚏。于是,我們通過“小河馬戴口罩”這個故事,告訴他們由于不注意衛生導致了疾病的傳播,把病菌傳給了其他的小動物,故事中沒有正面描述小動物的生病的原因,而是通過第二天早上森林醫院門口的病人真多呀!側面告訴幼兒。
教學目的:
1、掌握故事的情節內容,能夠說出感冒的基本情況。
2、懂得如何預防感冒。
3、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
教學準備:
口罩、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口罩,引入活動。
老師:老師給大家看一個東西,你們猜一猜是什么呢?這個東西使用布做的,可以戴在嘴巴上面,上、下班的人戴的比較多。
幼兒回答:是口罩。
老師:小朋友們見誰帶過口罩?他們為什么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防止灰塵和吸進進到我們的嘴巴里,講衛生。
老師:在森林里有一只小動物也戴上了口罩,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呀?
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請幼兒回答。
二、看圖理解故事情節內容。
原來呀,是小河馬感冒了,為了講衛生,他戴上了口罩,可是發生了什么呢?
1、觀看圖片一:
老師: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結果.....(把大口罩打的不見了)小朋友們這個噴嚏怎么樣?(很大)那他會是怎么打的呢?誰想學一學?我們來一起學一下吧!你們的`噴嚏可真厲害。
不可以對著別人和食物打噴嚏,否則會傳染細菌,而且是不禮貌的。
老師:小河馬打噴嚏把口罩都給打飛了,它的口罩會飛到哪里去了?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吧!
2、觀看圖片二:
老師:大口罩飛到了草地上,大家猜猜誰來了?她看到了地上的口罩會用來做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小兔要拿口罩當籃子,小朋友們說一說這樣可不可以?為什么呢?小兔子把蘑菇放進了口罩籃子里,你們猜一猜小兔會碰到誰呀?
3、觀看圖片三:
到家后,小兔把蘑菇放在了桌子上面,她把大口罩怎么樣了?
4、觀看圖片四:
小兔子把大口罩扔出窗外,誰又發現了它口罩?瞧!小松鼠又把大口罩當成什么了?
過度:大口罩成了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好幫手,小兔子把大口罩當成了籃子,小松鼠把口罩當成了吊床,可是,第二天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小朋友們猜一猜發生了什么?我們繼續來聽一聽故事吧!
三、教師完整講故事,提出問題:
1、故事聽完后,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呢?
2、第二天醫院門口的病人為什么會那么多呢?
3、帶病菌的口罩飛到了哪里?誰見過?他們都把口罩當成了什么?
4、帶細菌的口罩到過這么多地方,是誰讓口罩沾上病毒的?(小河馬)
5、帶完口罩能亂放嗎?應該放在哪里呢?我們可以隨便撿地上的東西來用嗎?為什么啊?
6、小朋友們都得過感冒嗎?你們感冒時是什么感覺?如果你是醫生,會如何幫助小動物?
可以打針吃藥,多喝點水,多吃點水果和蔬菜。
教學結束:
小朋友們真厲害,知道這么多知識,小動物聽了你們的話,病很快就好了。我們快點告訴身邊的人,讓他們知道如何預防感冒吧!
《大家戴口罩》小班教案模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執教的課《小河馬的大口罩》是大班上冊主題三《多彩的秋天》次主題一《秋景》中的一個活動,下面我來談一下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小河馬的大口罩》這一活動所選故事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生動有趣!幼兒教育發展綱要》中語言領域中強調“在傾聽的過程中理解故事情節,清楚地說出幼兒想說的事情,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本次活動旨在為幼兒創設了一個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在這一活動的參與中“培養幼兒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讓幼兒具有初步的健康知識!
二、學情分析:
學前后期的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的求知探索態度,他們不但愛問是什么?還想知道為什么,渴望得到科學的答案。我們希望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對現象能進行客觀描述,以事實為依據得出推理。
每個孩子都經歷過感冒,對此有切身的感受。大班幼兒從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健康知識,語言活動《小河馬的大口罩》既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托,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幼兒最近發展目標:
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能說出感冒的一些癥狀。
2、了解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學會預防感冒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
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
2、能說出感冒的一些癥狀。
五、教學難點:
1、了解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
2、知道預防感冒的方法。
六、教學準備:
1、空間準備:幼兒雙排、半圓座位。
2、物質準備:課件PPT、大口罩、噴嚏蟲布偶、電話。
3、經驗準備:幼兒生活中感冒時的經驗。
七、教學過程:
本次教育活動,我設計了六個環節,分別是游戲導入——森林怪事—生病謎團——口罩主人——趕走病毒——神奇寶盒。
第一環節:游戲導入——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
我用“噴嚏蟲來了”的游戲和幼兒互動,組織教學,激發幼兒的興趣,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建立良好的開端。(本環節預設3分鐘)
第二環節:“森林怪事”——了解故事情節。
興趣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動力,幼兒一切自主選擇的活動無不始自興趣。本環節我通過森林里發生的奇怪事情創設情境,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通過傾聽故事和直觀的PPT演示,從形式內容上吸引孩子,由于電腦提供的課件不僅形象直觀,色彩鮮艷,而且富有動感,尤其配上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更能使語言和形象有機結合、直接作用于幼兒的感官,生動地形成語言表象,進而了解故事內容,熟悉故事情節。通過這一環節突破教學重點: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本環節預設6分鐘)
第三環節:“生病謎團” ——了解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
幼兒總是愿意做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本環節緊承上一環節,通過幼兒猜想問題,進行小動物生病原因的探究,然后進行自由的交流討論,互相碰撞自己的發現。然后教師再通過出示課件中的病毒自述,把教學過程融合與多媒體課件中,化枯燥為樂趣,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讓幼兒在活動中更興趣盎然。教師順勢引導幼兒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歸納,了解病毒的傳播途徑。在幼兒對病毒有了一定知識經驗后,教師總結:病毒是傳染的,只要接觸到帶有病毒的東西,就很容易生病感冒。完成教學難點1、了解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本環節預設6分鐘)
第四環節:“口罩主人”——幼兒在偵察游戲中了解感冒的癥狀。
這是本活動的重點。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教師引導幼兒“到底是誰感冒了,戴過這個口罩?”以此來激發幼兒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同時通過課件展示,讓幼兒在看一看,想一想的過程中,判斷口罩的主人是誰。幼兒回憶自己生活中感冒時的經驗,交流感冒時的癥狀。同時教師和幼兒玩“我做你猜”的游戲,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再次體驗生活中感冒的癥狀。此環節承載了教學重點2了解感冒時的癥狀。(本環節預設5分鐘)
第五環節:“趕走病毒”——幼兒在游戲中學會預防感冒的方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這個環節通過“趕走病毒”的游戲讓幼兒對如何預防感冒有了更系統的認識。通過課件再加上幼兒對生活經驗的提升交流,使幼兒對預防感冒增強體質,有了多方面更深層的了解。在游戲中不僅完成了教學難點2知道預防感冒的方法,而且避免了單調、枯燥的說教,幼兒最終趕走病毒,也讓他們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本環節預設7分鐘)
第六環節:“神奇寶盒”——體驗運動的樂趣。
本環節通過小動物送來“神奇寶盒”答謝小朋友,與幼兒一起感受運動的快樂!(本環節預設3分鐘)
我對本次活動充滿了熱情和信心。相信,我和孩子一定會在活動中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大家戴口罩》小班教案模板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2、認識感冒的癥狀,懂得預防感冒。
3、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河馬、熊醫生、小白兔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森林里怎么安靜,小動物們到哪兒去了?他們怎么都戴上口罩了?
(幼兒紛紛回答)
師:小朋友,你感冒過嗎?感冒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如果感冒了,怎樣做?
森林里小動物到怎么了,我們一起看一看。
二、欣賞掛圖,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一幅掛圖
小河馬怎么了?小河馬得了什么?小河馬戴口罩發生了什么事?
2、出示第二幅掛圖
小河馬的口罩到哪兒去了?誰撿到小河馬的大口罩
3、出示第三幅掛圖
幼兒說說后面發生的事
4、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師:為什么小動物最后都感冒了?
小結:小河馬的大口罩上有病菌,別的小動物撿到拿來用,就把病菌給它們了。那咱們小朋友的口罩不能互相帶著玩了。
三、拓展活動
小朋友說說怎樣預防感冒,如果自己感冒了,應該怎么做呢?
互相回答,交流評價。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并且很容易通過唾液和空氣傳播,幼兒通過理解故事,基本都能了解了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感冒的方法。在學習講故事的環節與教師互動較好。但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解釋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時語言不夠簡練準確,應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多注意提問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