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媽媽》(通用7篇)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媽媽》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平時如何關愛自己。
2.培養孩子關心自己媽媽的良好品質并能用語言來描述:如何關心自己的媽媽。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用語言來描述:如何關心自己的媽媽。
活動準備
媽媽關愛自己的孩子的課件;歌曲:《我的好媽媽》。
活動過程
一、播放媽媽關愛自己的孩子的課件,孩子們看后,也紛紛爭說出自己的媽媽如何關愛自己的事例。
二、師相機提出問題:你愛你媽媽嗎?你是怎樣愛你媽媽的?
幼1:我吃果時,分一半給媽媽吃。
幼2:媽媽做工回來時,我搬小凳子給媽媽坐,并倒一杯水給媽媽喝。
幼3:早上起床時,我自己穿衣服、鞋子,不用媽媽幫穿。
幼4:我吃生日蛋糕時,先給媽媽吃。
......
三、播放歌曲:《我的好媽媽》(歌伴舞)讓孩子跟著老師一起做關心體貼媽媽的動作。
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有三點體會:
1.通過創設情境,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如親臨其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通過老師的點撥、提問,能震動孩子心靈的大門。
3.適時播放恰當的音樂,活躍了學習氣氛,增強孩子尊敬長輩的意識。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媽媽》 篇2
教學過程:
今天,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三八婦女節,每一個同學有沒有想過,我們平凡的母親每天都在做著不平凡工作——為了在坐的每一位未來的國家棟梁,付出了多少辛勞。為此,讓我們以“我愛媽媽”為題,上一堂班會課。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先講一個動人的故事:《燭光里的媽媽》
據說,在日本遠古時有個風俗:風燭殘年的老人要被丟棄,因為那時人類生產力水平低下,無法贍養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喪失了勞動能力的老人。一個兒子背著老母親艱難地在山路上跋涉,準備將她棄于深山。但他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背上的母親不時地折一截樹枝拋在地上,感到很奇怪,就問母親為什么要這樣做。老人回答:“有這些樹枝做標記,你回去時就不會迷路了。”老人的回答令兒子放聲大哭。他拋棄了沿襲已久的風俗,又把母親背回了家,更加盡心盡力地孝敬她。
在即將被拋棄的最后一刻,母親心里仍然只有孩子。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親情——母愛。(掌聲)
母愛貫穿我們一生,閃現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我們能為母親做點什么嗎?(學生回答)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去做了,目標一致,但是方式不同,效果自然也各有千秋,我從中選取了一份與大家分享其中的甘甜,先請聽《給媽媽洗腳》。(掌聲)
給媽媽洗腳
我坐在火爐旁,媽媽正在洗腳,我突然想起了我應該做的事——為媽媽洗腳。
我請求媽媽讓我為他洗腳,媽媽問我為什么,我當時只覺得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業而已,同時也是我一直想做的,老師給了我這個機會,于是我順口便說:“沒什么,因為你是我媽媽。”在我的央求下,媽媽答應了我。
我又燒了些熱水,倒入洗腳盆內,準備為媽媽洗腳,我覺得我有點難為情,但似乎又不是,那是一種對長輩的敬和愛,我不應該難為情,于是,我鼓起勇氣把手慢慢伸入水中,為媽媽洗腳。
媽媽的腳趾上有很多老繭,那是辛勞的歲月留下的痕跡,是這些堅硬的老繭換來了我和弟弟的學費,換來了全家的一切開支……
許久,我竟忘了是在給媽媽洗腳,直到媽媽叫我,我才猛然反應過來,這時眼淚已濕潤了我的眼框,為了不讓媽媽看到,慌亂中打翻了盆,褲子都被弄濕了,媽媽馬上過來問我怎樣了,還叫我快找褲子換,怕我生;我卻站在原地看著媽媽離去的背影,久久不能移動腳步……
師:我隱約看到有的同學眼里噙著淚水了,是啊,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生硬的做秀,他就這樣感染了我們,他做到了!
讓我們再來聽一篇。
澄清的洗腳水
今天,平常的洗腳盆,裝著溫溫的水,母親從床上慢慢地下來,坐在我為她準備好的凳子上。
一瞬間,母親的眼光全投在我的身上,然后是她把她胖乎乎的腳放在盆里,當我正準備伸手去洗時,盆里的那雙腳不知怎么的突然從盆里伸了出來,我驚惶失措的問母親怎么了,母親說:“我……我的腳……有點臭,你不怕嗎?”我笑著搖了搖頭說:“沒關系”,母親看見我又搖頭又說沒關系,她這才把腳伸進盆里,我很有耐心地為母親搓著腳,不管哪個部位,我都是仔仔仔細細地去洗,非常用心,不知不覺水都快涼了,母親問我洗好了嗎?可我卻沒有聽見,因為我發現水都快涼了,可是水還是澄清的,沒有一點渾濁,而且水里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氣味,母親看著我在發呆,于是她便悄悄地上床去了。
當我反應過來時,發現那雙腳卻已經不在盆里了,我往母親的床上看去,她已經睡了;這時,哥哥正好推門進來拿東西,他問我蹲在洗腳盆邊做什么,我滿得意地說:“我在為媽媽洗腳”,哥哥邊拿東西邊笑我,他對我說:“小笨蛋,媽媽早就洗過腳了。”我這才恍然大悟,為什么給媽媽洗腳的水總是澄清的,我望著媽媽的背影,頓時思緒萬千,眼淚不知不覺順著我的臉頰流了下來,心想媽媽可能早就知道我要為她洗腳的事吧,但對我觸動最深的是: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不知媽媽為我洗了多少次腳,然而我今天長大了,才給媽媽洗了一次腳而且是多余的。
雖然這樣,但這次多余的洗腳卻讓我體會到了媽媽用心良苦,母愛如斯,我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掌聲)
今天,我們許多同學有“少爺作風”和“小姐脾氣”,捫心自問這對嗎?
在家都為父母做過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我跟大家一樣也是走過花季、雨季的人,也曾無知和沖動過,對待父母的愛未能理解,總認為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想自己作主了,憑著一時的沖動,常常做錯事;等真正長大了,工作了,對母愛的理解稍有進步,但還遠遠不夠,對事物的理解常產生分歧,導致和父母不能進一步溝通,認為他們的想法過時了,內心開始瞧不起他們,現在想來真是內疚;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當初我的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我又是什么態度,真是無地自容了;這就是“不當家不知鹽米貴,養子才報父母恩”,為此,作為今天的我不希望你們象我當初一樣,讓父母不但為你們操心,還要對你們的不懂事而傷心、生氣。剛才從同學們的發言和表現可以看出,我的目的將要達到了,我很欣慰。
愛,人間充滿了愛,其中最無私、最博大、最讓人刻骨銘心的愛就是母愛,母愛跨越了國界,閃爍在地球每一個有生命的地方,母愛是綿長的,無論你走遍萬水千山,她卻圍繞在你身旁,母愛像大地,像海洋,像空氣,只要你有呼喚就會有回應。在這愛的呵護下我們漸漸地長大,建功立業,出人頭地,而付出愛的人,卻一天天的衰老,我們該做點什么……?其實,前面幾位同學的行動就是很好的回答。
今天這個話題并不輕松,也許有人覺得略顯沉悶,但我想那是同學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剛才我在一旁也陷入了沉思,同學們,來日方長,作為兒女的我們將怎樣做?我相信你們每一位同學會給這個問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成長還在繼續,回報也在繼續,讓我們下次班會課再見。
下課!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媽媽》 篇3
《我愛媽媽》十分鐘隊會方案
三(1)中隊
活動目標:
1、以母親節為教育鍥機,提高對母愛的認識,培養學生搜集處理資料信息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語言修養。
2、開闊文化視野,激發學習興趣,積累有關母愛的故事,格言、詩歌、散文等。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踐能力、理解能力、演講能力、合作能力。培養用多種形式來表達母愛。
活動準備:凡有關歌頌女性的詩詞、歌曲、散文、詩歌都可以搜集,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一、中隊長主持:
母愛無私,母愛無言,母愛是最偉大的愛。人生下來就沐浴在母愛之中,母愛就在默默無言中,一粒糖果,一杯清茶,一碗熱湯,同學們就讓我們在母愛的長河中掬一朵浪花,獻給我們最親愛的母親吧!
1、朗誦小組(以詩歌、散文為主)
游子吟
媽媽,我愛您
致母親
2、歌詠小組
《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
3、說一說歌頌母愛的名言、古詩。
二、小結
大家一起背誦《游子吟》,結束隊會。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媽媽》 篇4
目標活動:
了解媽媽辛苦的勞動與自己的關系,愛惜媽媽勞動成果。愛媽媽,樂于幫媽媽做力所能及事情。
經驗準備:
1、觀察媽媽下班回家及雙休日一天都做什么。
2、家庭配合:為媽媽拍照,拍攝作家務照片,布置“好媽媽”園地。材料準備:紙、筆、錄音機、廢舊材料、手工操作。
過程提示:
1、引導幼兒共同欣賞,觀看照片,回憶媽媽的勞動,進行討論,提出問題:“媽媽下班后或雙休日為你和爸爸做什么事?”“如果不干這些事情行不行,為什么?”“媽媽趕了這么多活,會怎么樣?”“你是怎樣想的,用什么方法去愛媽媽?”“怎樣讓媽媽知道你愛她,你懂事了?”
2、教師幫助、支持幼兒用自己喜歡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如:為媽媽畫畫、制作禮物、寫祝福話、錄音等)
3、相互交流與欣賞,并討論今后自己幫媽媽做什么?”
觀察重點:
1、觀察幼兒在活動對媽媽辛苦勞動態度
2、不同表達方式、技能與情感體現。延伸:開展媽媽節日親子活動,“夸媽媽”“我幫媽媽做……”主題活動。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媽媽》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媽媽養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對孩子的愛。
2.愛媽媽,會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ppt、視頻《世上只有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以兒歌引出主題
師:我們小朋友都學過一首兒歌叫《我愛媽媽》,你們會念嗎?那我們一起來念一念。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今天老師這里有一位小朋友叫紅紅,她也說非常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和她媽媽之間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一至四
師:紅紅生病了,躺在床上難受極了,你們猜,誰來幫助她?
媽媽看到紅紅生病了,是怎么做的?(媽媽抱著紅紅去醫院,急的滿頭大汗)
紅紅躺在醫院的床上,媽媽是怎么照顧她的?(媽媽一直不敢睡覺,陪在紅紅身邊,還喂她吃藥)
紅紅的病好了,媽媽變得怎么樣了?(媽媽變得很高興)
2.小結
師:紅紅的病能夠好的那么快,全靠媽媽及時的送她去醫院,而且還很細心的照顧紅紅,所以紅紅的病才會好的那么快,她的媽媽對她那么好,紅紅可愛她的媽媽了。
三、師幼集體交流
1.媽媽對你的愛
師:紅紅很愛她的媽媽,她的媽媽也很愛她,那小朋友,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你們的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會為你們做什么事?(洗衣服、洗碗、給孩子洗澡)
2.寶寶對媽媽的愛
師:媽媽愛你們,那你們愛媽媽嗎?那你們是怎樣愛你們的媽媽的,你們可以為
課后反思:
本次我教壇新秀開課,我收到的開課內容是小班社會《我愛媽媽》。媽媽,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也是最懂我們,最愿意為我們付出的那個人。所以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為兩點:1、感受媽媽養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對孩子的愛。2、愛媽媽,會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根據活動的預設,我采用《我愛媽媽》這首兒歌來導入主題,用一組簡短的圖片故事:紅紅生病了,她媽媽很擔心,帶她上醫院看病,辛苦照顧她來引出媽媽養育孩子的辛苦,從而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接下來,我針對兩個方面和孩子展開討論。首先是媽媽對孩子的愛,讓孩子說說自己的媽媽是如何愛他的。有的孩子說媽媽會陪我一起玩、有的孩子說媽媽會做好吃的東西給我吃、有的孩子說媽媽會給我買衣服和玩具。然后我再讓孩子說說自己對媽媽的愛,情孩子說說,自己該如何愛自己的媽媽。最后以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來結束本次活動。
可能小班小朋友由于年齡特點,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所以他們總是會比較經常性的重復一樣的回答。而且我的本次活動中,對于說教的部分有點偏多,對于小班孩子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動一動,像動手畫一畫自己的媽媽等環節也是非常不多的。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媽媽》 篇6
教學過程:
今天,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三八婦女節,每一個同學有沒有想過,我們平凡的母親每天都在做著不平凡工作——為了在坐的每一位未來的國家棟梁,付出了多少辛勞。為此,讓我們以“我愛媽媽”為題,上一堂班會課。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先講一個動人的故事:《燭光里的媽媽》
據說,在日本遠古時有個風俗:風燭殘年的老人要被丟棄,因為那時人類生產力水平低下,無法贍養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喪失了勞動能力的老人。一個兒子背著老母親艱難地在山路上跋涉,準備將她棄于深山。但他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背上的母親不時地折一截樹枝拋在地上,感到很奇怪,就問母親為什么要這樣做。老人回答:“有這些樹枝做標記,你回去時就不會迷路了。”老人的回答令兒子放聲大哭。他拋棄了沿襲已久的風俗,又把母親背回了家,更加盡心盡力地孝敬她。
在即將被拋棄的最后一刻,母親心里仍然只有孩子。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親情——母愛。(掌聲)
母愛貫穿我們一生,閃現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我們能為母親做點什么嗎?(學生回答)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去做了,目標一致,但是方式不同,效果自然也各有千秋,我從中選取了一份與大家分享其中的甘甜,先請聽《給媽媽洗腳》。(掌聲)
給媽媽洗腳
我坐在火爐旁,媽媽正在洗腳,我突然想起了我應該做的事——為媽媽洗腳。
我請求媽媽讓我為他洗腳,媽媽問我為什么,我當時只覺得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業而已,同時也是我一直想做的,老師給了我這個機會,于是我順口便說:“沒什么,因為你是我媽媽。”在我的央求下,媽媽答應了我。
我又燒了些熱水,倒入洗腳盆內,準備為媽媽洗腳,我覺得我有點難為情,但似乎又不是,那是一種對長輩的敬和愛,我不應該難為情,于是,我鼓起勇氣把手慢慢伸入水中,為媽媽洗腳。
媽媽的腳趾上有很多老繭,那是辛勞的歲月留下的痕跡,是這些堅硬的老繭換來了我和弟弟的學費,換來了全家的一切開支……
許久,我竟忘了是在給媽媽洗腳,直到媽媽叫我,我才猛然反應過來,這時眼淚已濕潤了我的眼框,為了不讓媽媽看到,慌亂中打翻了盆,褲子都被弄濕了,媽媽馬上過來問我怎樣了,還叫我快找褲子換,怕我生。晃覅s站在原地看著媽媽離去的背影,久久不能移動腳步……
師:我隱約看到有的同學眼里噙著淚水了,是啊,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生硬的做秀,他就這樣感染了我們,他做到了!
讓我們再來聽一篇。
澄清的洗腳水
今天,平常的洗腳盆,裝著溫溫的水,母親從床上慢慢地下來,坐在我為她準備好的凳子上。
一瞬間,母親的眼光全投在我的身上,然后是她把她胖乎乎的腳放在盆里,當我正準備伸手去洗時,盆里的那雙腳不知怎么的突然從盆里伸了出來,我驚惶失措的問母親怎么了,母親說:“我……我的腳……有點臭,你不怕嗎?”我笑著搖了搖頭說:“沒關系”,母親看見我又搖頭又說沒關系,她這才把腳伸進盆里,我很有耐心地為母親搓著腳,不管哪個部位,我都是仔仔仔細細地去洗,非常用心,不知不覺水都快涼了,母親問我洗好了嗎?可我卻沒有聽見,因為我發現水都快涼了,可是水還是澄清的,沒有一點渾濁,而且水里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氣味,母親看著我在發呆,于是她便悄悄地上床去了。
當我反應過來時,發現那雙腳卻已經不在盆里了,我往母親的床上看去,她已經睡了;這時,哥哥正好推門進來拿東西,他問我蹲在洗腳盆邊做什么,我滿得意地說:“我在為媽媽洗腳”,哥哥邊拿東西邊笑我,他對我說:“小笨蛋,媽媽早就洗過腳了!蔽疫@才恍然大悟,為什么給媽媽洗腳的水總是澄清的,我望著媽媽的背影,頓時思緒萬千,眼淚不知不覺順著我的臉頰流了下來,心想媽媽可能早就知道我要為她洗腳的事吧,但對我觸動最深的是: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不知媽媽為我洗了多少次腳,然而我今天長大了,才給媽媽洗了一次腳而且是多余的。
雖然這樣,但這次多余的洗腳卻讓我體會到了媽媽用心良苦,母愛如斯,我感到非常驕傲,因為我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掌聲)
今天,我們許多同學有“少爺作風”和“小姐脾氣”,捫心自問這對嗎?
在家都為父母做過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我跟大家一樣也是走過花季、雨季的人,也曾無知和沖動過,對待父母的愛未能理解,總認為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想自己作主了,憑著一時的沖動,常常做錯事;等真正長大了,工作了,對母愛的理解稍有進步,但還遠遠不夠,對事物的理解常產生分歧,導致和父母不能進一步溝通,認為他們的想法過時了,內心開始瞧不起他們,現在想來真是內疚;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當初我的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我又是什么態度,真是無地自容了;這就是“不當家不知鹽米貴,養子才報父母恩”,為此,作為今天的我不希望你們象我當初一樣,讓父母不但為你們操心,還要對你們的不懂事而傷心、生氣。剛才從同學們的發言和表現可以看出,我的目的將要達到了,我很欣慰。
愛,人間充滿了愛,其中最無私、最博大、最讓人刻骨銘心的愛就是母愛,母愛跨越了國界,閃爍在地球每一個有生命的地方,母愛是綿長的,無論你走遍萬水千山,她卻圍繞在你身旁,母愛像大地,像海洋,像空氣,只要你有呼喚就會有回應。在這愛的呵護下我們漸漸地長大,建功立業,出人頭地,而付出愛的人,卻一天天的衰老,我們該做點什么……?其實,前面幾位同學的行動就是很好的回答。
今天這個話題并不輕松,也許有人覺得略顯沉悶,但我想那是同學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剛才我在一旁也陷入了沉思,同學們,來日方長,作為兒女的我們將怎樣做?我相信你們每一位同學會給這個問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成長還在繼續,回報也在繼續,讓我們下次班會課再見。
下課!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媽媽》 篇7
《我愛媽媽》十分鐘隊會方案
三(1)中隊
活動目標:
1、以母親節為教育鍥機,提高對母愛的認識,培養學生搜集處理資料信息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語言修養。
2、開闊文化視野,激發學習興趣,積累有關母愛的故事,格言、詩歌、散文等。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踐能力、理解能力、演講能力、合作能力。培養用多種形式來表達母愛。
活動準備:凡有關歌頌女性的詩詞、歌曲、散文、詩歌都可以搜集,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一、中隊長主持:
母愛無私,母愛無言,母愛是最偉大的愛。人生下來就沐浴在母愛之中,母愛就在默默無言中,一粒糖果,一杯清茶,一碗熱湯,同學們就讓我們在母愛的長河中掬一朵浪花,獻給我們最親愛的母親吧!
1、朗誦小組(以詩歌、散文為主)
游子吟
媽媽,我愛您
致母親
2、歌詠小組
《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
3、說一說歌頌母愛的名言、古詩。
二、小結
大家一起背誦《游子吟》,結束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