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教案模板(精選7篇)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1
活動目標:
在說說、玩玩的游戲中,繼續體驗開心、生氣和悲哀的情緒。
活動準備:
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車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以邊念兒歌邊開火車的形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邊念兒歌邊開火車入場,引發幼兒的興趣。
2、認識情緒火車。
3、讓幼兒數數有幾節車廂。
第二環節:師生互動說說表情,感知開心、生氣、悲哀的情緒。第一次讓幼兒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體現了層次的遞進性。
1、坐上情緒火車,請幼兒找自己的照片,說說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說說自己的表情,并說出原因。
3、試著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情緒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誰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樣
(3)猜猜為什么會這樣
5、讓幼兒按哭、笑、生氣給車廂起名字。
第三環節:選取表情,鼓勵開心。以開火車的游戲離開活動室,鼓勵孩子做一個開心寶寶,起到了升華的作用。
請你選取最喜歡的車廂,快樂的開火車退場。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2
設計意圖
情緒管理是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受到一些負面情緒的困擾,如生氣、難過和害怕等等。孩子由于年齡小,往往不會向大人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也不能很好地自我化解。當孩子處于害怕這種情感狀態中時,我們往往簡單地告訴孩子“要勇敢”,而對于孩子為什么害怕,害怕時怎樣做才可以讓自己“不害怕”卻少有關注。
本次活動借助于繪本《我好害怕》中的小熊,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有害怕的情緒,不要擔心,不要覺得難為情;鼓勵幼兒討論如何讓自己遠離害怕,從而幫助他們學會化解這種情緒,樹立自信心。
整個活動,我讓孩子依據自身的經驗,說出害怕的感覺,并想出辦法,讓自己不再害怕,最終體驗到“我不害怕”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會有。
2.能夠想辦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學會戰勝害怕。
3.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繪本《我好害怕》。
2.情景,事先讓幼兒和家長合作記錄下自己最害怕的事物或場景。
活動過程
1.小熊的害怕 看看誰來了?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它有多害怕呀?猜猜小熊可能遇到了誰?可能發生了什么事情?(猜測。)
活動實錄:小熊來了。它很害怕。小熊可能遇到怪獸了;它可能遇到大灰狼了;有大老虎想吃它……
揭示謎底:遇到什么了?
活動實錄:是一只大狼狗。它在汪汪汪地叫。
提問:這是什么時候?聽,這是什么聲音?你聽到這個聲音有什么感覺?
活動實錄:天黑了。是風的聲音。很冷,很害怕。
小結:是呀,遇到惡狠狠的狗時,小熊會害怕;天黑了,一個人在家,小熊心里也很害怕。
2.我的害怕 有的寶寶把他們的害怕都畫了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如果有你畫的害怕的場景或動物拿過來,跟旁邊的伙伴說一說。(幼兒討論。)
你害怕的是什么?為什么會害怕?害怕的時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覺呢?
活動實錄:我害怕大灰狼,因為大灰狼會咬我們。害怕的時候很不舒服。
還有誰也是害怕這種很厲害的動物的?
活動實錄:我怕的是老虎,我怕的是蛇。
你怕火,為什么呀?
活動實錄:因為火會燒傷我們的。
你們為什么害怕這些東西呢?(水、電、刀。)
活動實錄:大的水會把我們沖走,房子也會沖走的;用剪刀時不注意會剪到手的;這是插座,有電。
你害怕的又是什么呢?為什么?還有誰也是害怕這種很響的聲音的?
活動實錄:我怕打雷,會有轟隆隆的聲音;我怕的是氣球爆炸的聲音。
看看他害怕的是什么?為什么?
活動實錄:打針,因為打針很疼。
小結:每個人都會害怕。害怕是種冷冷的、緊緊的、不舒服的感覺。害怕時我會哭,我會躲起來。你喜歡這種害怕的感覺嗎?
3.我不害怕
(1)討論 怎樣才能讓我們不害怕呢?(看圖片,一一對應想辦法。)
動物:遇到這些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找警察幫忙:躲起來;趕快跑回家。
水、火、電、刀:這些東西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會受傷,怎么做呢?
小心點;不玩兒。
聲響:像這樣突然發出很大的聲音時,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捂上耳朵不聽;讓媽媽抱抱;搭積木不聽。
邊說邊進行記錄。
小結:遇到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司以離它遠一點,保護好自己;像打雷一樣有很大的聲音時,我們可以捂上耳朵,也司以找些事情做一做。而水、電、火、刀等,我們要小心使用喲!
(2)情境表演
你怕不怕打針呀?打預防針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棒棒的,能不能因為害怕我們就不打針了呢?怎么做才能讓自己不害怕呢?
活動實錄:有的幼兒怕,有的不怕。打針的時候不看;打針的時候我就趴在媽媽身上。
我們一起來學學打預防針的樣子:袖子卷一卷,手臂彎一彎,腦袋歪一歪,告訴我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
今天護士阿姨要給寶寶們打預防針,你們準備好了嗎?
小結:原來有些害怕的事情,我們可以躲起來,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但有的害怕,像打針我們是必須要戰勝它。
4.小熊不害怕 你們都想到了好辦法,變成勇敢的孩子了,小熊有沒有變得勇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想到了什么辦法。
活動實錄:它抱了個小熊玩具;它趴在奶奶肩膀上;它在看書。
現在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呀?小熊很開心,因為它知道害怕的時候該怎么做了!
今天一下子面對那么多不認識的人,老師心里也有點害怕,你們愿意幫我變得勇敢一些,一起去和客人老師打打招呼、抱抱客人老師嗎?
活動反思
對于小班的孩子只要歸結兩類就可以了,一個是害怕兇猛的小動物,一個就是害怕打針,這兩點最符合他們的實際,大概可以分成四個環節幼兒教育,第一環節就是繪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緒,第二環節就是經驗遷移,進行兩點歸類;第三環節就是客服害怕心理的體驗——打針,第四環節是繪本回歸,教師進行總結,最后的延伸就是與生活相聯系,抱抱客人老師。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內涵。
(2)確立保持與增進身心健康的正確態度與行為方式。
二、教學重點: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表現形式
三、教學步驟:
(一)健康的概念:
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狀態。
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的,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還有人沒有疾病、身體強壯就是健康,這種理解當然進了一步,但還是不夠完整。健全的身體狀態除了身體無疾病、無缺陷外,還應包含體格健壯,各器官系統機能良好,有較好的適應外界環境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等。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健全的精神是指心理方面的狀態。
盡管心理健康的標準因社會、時代、文化傳統和民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但人們認為以下三條應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共有的:
(1)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為一點小事而激動,不會一遇問題就緊張、慌亂,更不會任憑情緒發泄做出越軌的行為,而是沉著、冷靜,善于理智地處理各種事務和問題。
(2)能正確對待外界的影響:一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有成功,也會有挫折和失敗,外界的影響也是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的人總是能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對待外界各種影響,既不因勝利而沖昏頭腦,也不因挫折而灰心喪氣,能恰如其分地估計周圍發生的一切,應付自如。
(3)保持內心平衡的滿足狀態:心理健康的人有自知之明,處事樂觀,從不提出超越現實條件的過高要求,知足常樂。另外,從社會交往的角度看,一個健康的人總是樂于同他人交往,在群體生活中能協調相處,互相尊重,樂于助人,態度熱情,關系融洽。健康的人還總能從容地承受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疲勞。
(三)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1)身體健康是心理和社會交往健全狀態的物質基礎。一個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纏身,自然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其他兩個方面。心情不好、社會交往不正常或在群體生活中關系緊張,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
(2)人們要維護和保持自己的健康,除了注意身體健康外,還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精神狀態和健全的社會交往。
(3)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進身心健康,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在家庭、學校、社會與人的交往中要嚴天律已,寬以待人;要善于正確地理解對方,并建立起協調融洽的生活氛圍;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碰到的挫折和失敗,做到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勇于進取。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會有,愿意大膽說出自己內心的恐懼。
2、能夠想辦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嘗試戰勝害怕。
3、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繪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讓幼兒和家長討論并記錄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3、打針情景。
活動過程:
一、繪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1、出示繪本,大膽猜測小熊害怕的原因。
——你們看,誰來了?(小熊)
——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不高興、生氣、害怕)
——猜猜小熊可能遇見了誰?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大灰狼、怪獸、大老虎,要吃它……)
2、繪本繼續,揭示謎底。
——到底遇見了誰?我們來看看。
“發生什么事情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可以省略,停頓一下,教師直接跟孩子說,
——原來是一只大狼狗,還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你會害怕嗎?
3、繪本繼續,引出害怕的聲音。
——咦?這是什么時候?(晚上、天黑)
——聽!這是什么聲音?(刮風)
——你聽到這個聲音有什么感覺?(很冷、很害怕)
小結:是啊,遇到惡狠狠的狗時,小熊會害怕;我們也會害怕。天黑了,小熊一個人在家,心里也很害怕。
藍色部分都為省略 繪本只是植入,不用過多地去分析繪本,只要引出“害怕”這個點就可以了,害怕大狼狗孩子應該有經驗,但對于黑暗,因為都是小班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陪伴著的,很少有害怕黑夜的感覺。因此,我覺得這部分可以省掉。
二、經驗遷移,說出自己的害怕。
1、根據記錄圖,討論自己的害怕。
——除了害怕大狼狗,你還害怕什么呢?你有害怕的時候嗎?(有)
——昨天寶寶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已經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輕輕地從小椅子下面取出圖片,和身邊的朋友說一說。(老師巡回傾聽)
2、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大灰狼)
——為什么會害怕?(因為大灰狼會咬我們)
——害怕的時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覺?(不舒服)
3、經驗歸類梳理。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厲害的動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總:原來你們都害怕蛇、虎、大灰狼這類厲害的動物。(教師邊說邊出示展板)
——你害怕的是什么?(火)
——為什么?(因為它會把人燒死的)
總:原來還有一些小朋友害怕火、水、電、刀等這類東西。(老師邊說邊揭示第二部分展板)
——你們為什么害怕這些東西?
(因為水會把房子沖走;插頭有電要電死人的;剪刀碰到別人也會受傷的) 這幾點小班的孩子應該想不到,因為他們沒有生活經驗,即使有畫著的,也是家長的經驗,與幼兒的實際脫離,建議可以省去。
——你害怕的是什么?(打雷)
——為什么?(很響,很嚇人)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很響的聲音的?(我怕氣球爆炸、風聲)
總:原來那些很響、很恐怖的聲音也會讓我們害怕。(出示展板第三部分)
——我們來看看他的害怕是什么?(打針)
——為什么?(打針很疼)
——也有很多小朋友因為怕疼,害怕打針。(揭示展板第四部分。)
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害怕,害怕是種冷冷的、緊緊的、不舒服的感覺。害怕的時候我們會哭、會躲起來。你喜歡這種感覺嗎?(不喜歡)
三、討論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結合展板,討論解決的辦法。
——怎么樣才能讓我們不害怕呢?
——遇到這些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可以怎么做?(逃跑、躲起來、找媽媽。。。。。。)
總:有了這些好辦法,我們就不怕這些兇猛的動物了。(將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臉)
——水、電、火、刀這些東西,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會受傷,那該怎么做?(小心使用、不玩電和火、請爸爸媽媽幫忙)
總:你們真會動腦筋,這樣這些東西我們也不怕了。(翻轉笑臉)
——聽到可怕的聲音怎么辦?(捂耳朵、放音樂、讓媽媽抱)
總:原來我們也可以想辦法分散注意,戰勝這些可怕的聲音。(翻轉笑臉)
2、情景表演,積極面對害怕。將這部分作為重點,前面都可以短一點,讓孩子從害怕打針到不害怕打針,有一個明顯的心理變化過程。
——打針你們怕嗎?
——打針可以治療疾病;打預防針可以讓我們身體變得棒棒的,能不能因為害怕就不打針呢?怎么做才能讓自己不害怕?( 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針的時候不看,躲在媽媽懷里……)可以讓孩子們都來說一說,或者教師找一個不怕的孩子來說一說他打針的時候為什么不害怕,是怎么做的?
——我們一起來學學打預防針的樣子:袖子卷一卷、手臂彎一彎、腦袋歪一歪,告訴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你們真勇敢!翻轉表情)讓幼兒大聲地說出來:打針我不怕!
小結:原來有些害怕的事情,我們可以躲起來或者做其他事情,但有的害怕,像打針我們必須勇敢戰勝它。但有的害怕,只要我們勇敢面對,也就不害怕了,就像打針一樣。
四、繪本回歸,生活應用。
1、回歸繪本,了解小熊的克服方法。
——你們都想到了好辦法克服了害怕,變成了勇敢的孩子。小熊有沒有變勇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多媒體)
——它想到了什么辦法(抱小熊玩具、躲在奶奶肩膀上、自己看書)
——現在小熊臉上是什么表情?(開心)
——是啊!因為它知道害怕的時候該怎么做了。
2、生活應用,克服害怕 ——今天來了這么多不認識的客人老師,剛才進來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敢大聲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呢,有點害怕吧?那現在,你還害怕嗎?為什么?那讓我們大聲地去跟客人老師打打招呼,去抱抱她們,好嗎?謝老師心里也有些害怕。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和客人老師打招呼、抱抱客人老師嗎?
活動反思:
我覺得對于小班的孩子只要歸結兩類就可以了,一個是害怕兇猛的小動物,一個就是害怕打針,這兩點最符合他們的實際,大概可以分成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就是繪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緒(2分鐘),第二環節就是經驗遷移,進行兩點歸類(8——10分鐘);第三環節就是客服害怕心理的體驗——打針(4——6分鐘),第四環節是繪本回歸,教師進行總結(2分鐘),最后的延伸就是與生活相聯系,抱抱客人老師(2分鐘)。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5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畫畫中知道如何讓不愉快的心情變好。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活動學會關心他人,萌發互相關愛的情感。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小兔布偶一個、一棵大樹、各種樹葉狀的彩紙、記號筆、PPT、人手一份笑臉和哭臉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小兔子的心情圖片,談話引入
師:昨天小兔子去公園玩了,它好開心啊,它的心情是愉快的(笑臉)
可是今天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難受啊,它的心情就是難過的(哭臉)
小結:每個人都會有這兩種情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兩種心情圖片,幼兒自由選擇
師:每個人的書袋里面都有兩個心情圖片,請你選擇一種心情卡片來代表你今天的心情
三、分析并找尋辦法
(一)分析原因
師:班級里有這些小朋友選擇了哭臉,說明今天他們的心情很不好,我們來聽一聽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心情不好,好嗎?
(二)找尋高興起來的方法
1.師:如果心情不好,不開心,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問題(出示圖片)。那我們趕快來找個讓自己開心起來的辦法吧?如果你心情不好了,你會用什么辦法呢?(請幾個幼兒回答,為了下一環節做鋪墊)
四、關心小朋友
(一)聽聽小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
(二)幫助小朋友找到快樂起來的辦法
師:把你找到讓她快樂起來的辦法畫下來。
(三)把這些辦法編成一首詩
師:每個人總會碰到心情不好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我可以吃上一顆糖果,讓自己的心情變得甜甜的
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讓自己的心情也變得美美的
我還可以……
五、延伸環節:
把心情樹放到班級的心育墻上,當小朋友不高興時,可以過去看一看,這樣心情就會變得好起來。
活動反思:
該節課程是個完整的教案,拿到教案后我做了些許修改:首先引出哭臉和笑臉,告訴孩子笑臉和哭臉分別表示人們的兩個情緒:開心和難過。讓孩子初步感知人們的情緒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也了解有這種情緒都是非常正常的。其次引出什么時候會哭,會難過,并告訴孩子們如果哭了難過了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了(生病,做不好事情,很郁悶)。讓孩子通過圖片了解不好的情緒會帶來那么多負面的影響。接著告訴孩子們我們班的一位小朋友近期不是特別開心,可以用些什么辦法來幫助她。最后把辦法都畫在樹葉上,并黏貼在心情樹上。環節間還是有一定的小結語,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經驗積累。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6
活動目標:
1、懂得情緒愉快有利與身體健康,初步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2、引導幼兒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活動過程:
一:感受快樂
拍手入場,進行開心碰碰碰的游戲。
二、開心與煩惱
1、 剛才玩的真開心,你們想想平時你還遇到過什么開心的事?
2、 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表現)
3、 除了開心的事,我們還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誰來說一說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開心的事?
4、 不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表現)
5、 你喜歡開心的自己還是不開心的自己?
小結:不開心就是生氣,生氣不僅不讓人喜歡,還會對我們身體產生壞的影響。生氣的時候,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身體越來越差,所以我們要盡量不讓自己生氣,把生氣這個壞習慣消滅掉。
三、化解不開心 如果你生氣了,你會想哪些辦法讓自己消氣呢?
小結: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你生氣的時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電視或者大聲的哭一哭,這樣你就能消氣,讓自己快樂起來。
四、讓自己開心
1、 介紹開心枕。
2、 傳遞開心,讓每個幼兒和“開心枕”抱一抱,親一親。
3、 說一說抱著“開心枕”有什么感覺?
4、 把開心枕送給其他人來感受一下開心的滋味。
活動反思: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文明人的一個重要標志。《綱要》指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應該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教案模板 篇7
班會目的:
通過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針對本班一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經常不完成作業進行分析,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告訴學生應該珍惜今天的學習環境,嚴格要求自己,激發學習熱情。慢慢摒棄厭學這個壞習慣,使同學們明白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是成功的前提,命運在自己手里,未來的路要靠自己創造。若想自己的夢不再是虛幻,就要先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路,就在我們腳下,一直通到我們的夢想之顛!現在還小,應該從小養成習慣。
班會形式:
讓好學生們自己發言,說說自己對于學習的認識,然后再叫不經常完成作業的人談談
班會主題設計:
讓學生們從自己的身邊搜集例子,用于班會中。
班會準備:
1、召開班干部會議:針對班上所存在的問題,確定以《如何解決厭學問題》為主題。
2、收集資料:圍繞《如何解決厭學問題》收集相關資料(例如:厭學導致的嚴重后果的案例;厭學心理的心理測驗題等資料)。
3、確定主持人:王思睿
班會過程:
一、班主任致辭:
我們班是一個團結友愛,上進的班級,經過了四年多的努力大家都有所進步。但是有一部分的同學還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厭學的現象,不完成作業。為了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學習,深刻了解厭學的危害性及其自信的重要性,我們班特地搞了這次的主題班會。下面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二、主持人發言:
“每個人的一生中有許多個階段,小學階段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養成良好習慣的開始,然而,有些同學從現在起就不完成作業,有厭學的現象,這些可怕的困惑圍繞著大家,使我們離學業的成功越來越遠,最后就影響到我們今后的人生道路。接下來,我們來看兩個很典型的小學生因厭學問題而導致犯罪的案例。”
典型案例1
林某學習基礎差,上課聽不懂,下課不想學,導致對學習沒有信心。而且學習目的不明確,容易受網絡、游戲的影響,把本來應該集中在學習上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愛好上。再加上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不忍心對孩子嚴格教育,對孩子的管教和約束力度不夠,導致林某出現厭學心理。于3月11日晚,林某在網吧里玩一種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戲時,由于他技術欠佳,每次都被人捅倒。坐在林某旁邊的一名年齡相仿的少年陳某也在玩同一游戲,陳某忍不住對林某冷嘲熱諷。在網絡上殺紅眼的林某當即火冒三丈,因他平常專打血腥暴力的游戲,操起網絡刀劍或槍炮,沖上去就殺他個天昏地暗,鮮血淋漓,不殺死對方就決不下網線。沉浸在暴力游戲中不可自拔。結果抓起網吧老板的菜刀,砍斷陳某的脖頸、砍斷網吧老板手臂,致使一死一傷殘,鑄成悲劇。最后直到警方趕到現場,林某才驚醒:“我是不是殺了人。會不會坐牢?”
典型案例2
周某是個自控能力差,學習目的不明確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睡覺,作業拖拉,敷衍了事,甚至出現抄襲現象;常常考試作弊,違規違紀,對老師的批評和教育無動于衷,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其家長希望子成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學習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夠考出好成績,能夠超越別人。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紅皂白,也不管是客觀上還是主觀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罵,給孩子增加了心理壓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壓,自尊心受損,厭學的情緒隨之產生,對其家長的嚴加管教不服,不僅厭學,而且產生對抗心理,最后一氣之下,選擇了向這世上最親的家人投毒。”某日晚上,他用牙簽瓶裝了甲胺磷,趁母親切土豆時,將甲胺磷倒進燒肉的鐵鍋中。最后導致一死一重傷。
“從上述兩例血淋淋的鐵證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面對社會上普遍的厭學現象,再針對我們班的厭學現象,進行分析
三、班主任發言。
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
①來學校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②如何認識讀不好書的問題
四、班干部就我們班所存在的一些厭學情況進行分析。
①學科厭學
我們班的某某同學因為不喜歡某中學科,而導致學習成績一直下降,一直培養不出學習興趣。
②過敏性厭學
過敏性,即一種在學習情境刺激下產生的下意識的較強烈痛苦的情緒反應行為。有過敏性厭學的學生對上學接觸老師、提問、父母嘮叨等,常常是過敏的。
過敏性厭學的學生在其所厭煩的學科學習過程中,一般都能體驗到極大的過敏性痛苦情緒。多發生于上進心強,學習自覺性高的學生身上,其中又以女生居多。她們一般是那種積極努力學習、急于取得成效的學生,當其產生厭學行為后,一方面感到很深的恐懼、擔憂,另一方面總是逃避對自己厭學的學科的學習。而恐懼擔憂與逃避行為又加深了這種厭學行為的痛苦體驗。
③潛意識條件性厭學
我們班某某學生,身高體健、性格開朗、精神飽滿并情緒樂觀。就這樣一個身心健康得讓人羨慕的學生,上課總是不能專心聽講,老師講課他做小動作,回家不認真完成作業。
④非過敏性厭學
某某在一開始就是那種典型學習困難學生,學習成績在班級后面波動。起初她想要奮起直追,可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后來成線連連下跌。分數一次比一次低。
非過敏性厭學不只是對某個學科表現出輕度的不適反應,多以心煩為主要體驗,但體驗不到極端的痛苦。這類學生中有一部分是長期學習落后并比較認同現狀的學生;另一類是在經過長期努力之后進步不明顯或有所退步,信心不足而情緒低落者。
五、主持人發言:
“看到大家總結的幾種厭學現狀,我深感痛心,我們以后是繼續這樣渾渾噩噩的過去還是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經過老師和班委的商討,我們總結出了幾條緩解厭學情緒的措施。現在與大家分享:
①緩解學業焦慮
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
未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去。我們還小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如果現在不學習,產生厭學心理,對我們今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②正確看待信心問題
1、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
2、體驗內心的喜悅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敗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夠或無效努力。
3、制定階段性目標。
4、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5、增強自信心。
6、樂觀、平靜地對待挫折,因為挫折對于成功同樣是必要的。
③怎樣克服精力分散
第一步,當出現某種厭學情緒時,應敏感地意識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為情緒的俘虜。
第二步,盡快著手擬定一份復習計劃學習。
第三步,努力學習,養成良好習慣
六、主持人小結:
“通過今天的班會,我們受益匪淺。再大千世界里,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數不勝數,那么我們是渾渾噩噩的度過呢還是該以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它呢?現如今我們這一代普遍與家長存在著代溝,所以建議大家多坐一坐,與班主任聊一聊。通過這次班會課,我們班又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面貌去面對以后的課程,我們拭目以待,期待著轉變。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把我們班建成一個優秀的班級體。
七、班主任評價班會:
我們的這次班會非常成功,希望同學們一起努力!
厭學現象導致的后果是很嚴重的,如果不好好學習,沒有文化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我們班是個優秀的班集體,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讓厭學現象遠離我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