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塑料袋》(精選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塑料袋》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塑料袋大小、顏色、軟硬,及發出的聲音。
2.體會“玩中學”科學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材料準備:
不同大小、不同顏色、軟硬的塑料袋等。
活動過程:
一、用各種感官感知塑料袋
1.直接引入塑料袋,吸引幼兒的興趣
2.運用看、聽、摸等感官,感知塑料袋的材質和聲音。
(1)摸一摸、看一看,講一講。
(2)互相摸一摸、看一看感受塑料袋的不同。
自己摸摸和看看言語介紹
比較大小
讓塑料袋發出聲音
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讓塑料袋發出聲音
借助音樂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已有經驗,體會游戲的樂趣。去戶外和塑料袋做游戲。
二、了解為什么塑料袋是不同的
塑料袋是干什么的,利用比賽的形式讓小朋友用塑料袋裝東西。在裝東西的時候,有的小朋友的塑料袋破了,從而引入探索為什么會破。
通過探索出的結果,引出下一個問題:為什么在同樣的力度下塑料袋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小朋友利用塑料袋不同的聲音給歌曲有節奏地伴奏跳舞。
活動反思:
活動中給了幼兒充足的時間來體驗,并有充分時間表達的機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化的科學讓我感受到,不僅材料能給幼兒帶來快樂,而且情景和游戲也能給幼兒帶來快樂,讓幼兒在游戲和情景中開開心心地學到了本領。科學教育的玩中學就是指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提出問題、猜想預測、動手操作、記錄信息、解釋討論、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發展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塑料袋》 篇2
活動總目標:
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學會圍繞塑料袋進行簡單的談話,說出自己的發現。通過運用塑料袋開展多種游戲活動,引發幼兒愿意嘗試多種新玩法,讓幼兒了解使用塑料袋的有關安全常識。認識到它與人與環境的關系,愛護環境。
游戲活動
(一):玩水
目標:通過用塑料袋玩水的活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體驗游戲的快樂。
準備:塑料袋若干、其中有的袋子上事先扎好大大小小的孔、較深的水盆
過程:〈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許多塑料袋,你們想不想玩兒呀?”
〈二〉幼兒在布置好的場地中玩水,進行探索活動。
1幼兒自由用塑料袋玩水。
2觀察有漏洞的袋子裝水的情形,玩“噴泉”游戲。
3討論為什么有的噴泉大有的噴泉小呢?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水多→水流快,水少→水流慢;洞大:水柱粗,洞小:水柱細。
4幼兒再次玩水。
游戲活動二:玩色
目標:
通過玩色活動,了解塑料袋透明的特性,探索顏色由淺到深的變化過程。
感受色彩對比。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準備:
白塑料袋若干、彩色水筆墨水、水盆
過程:
〈一〉 幼兒用袋子蒙在眼睛上,觀察周圍事物,感受塑料袋透明的特性。
〈二〉用袋子玩水、玩色,觀察色彩變化。
1、由少到多地往袋子里滴入墨水,引導幼兒觀察水中顏色由淺到深的變化。
2、將袋子中的水倒掉,觀察白塑料袋變成了有顏色的塑料袋。
3、排筆蘸上各種顏色的墨水涂刷在塑料袋上。
待晾干后透過染色后的袋子觀察周圍的景物。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幼兒園小班教案《塑料袋》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塑料袋人多種玩法,利用塑料袋進行跑、跳、投、拋等多種活動
2、感受在活動中與同伴合作帶來的樂趣
3、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人手個一個塑料袋、教具地球媽媽、活躍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活動"地球媽媽"導入活動的開展
1、師帶領幼兒去地球媽媽的家,并跟地球媽媽打招呼。(提前布置好地球媽媽家的場景)
2、引導幼兒看地球媽媽身上怎么有這么多的塑料袋?并提問:這么多的塑料袋壓在地球媽媽身上它會覺得怎樣?(不舒服……)
二、師帶領幼兒撿起塑料袋,進行熱身運動
1、引導幼兒怎樣處理這些塑料袋呢?(扔掉……)
2、請幼兒說一說塑料袋可以用來干什么呢?(裝垃圾、玩游戲……)
3、師給幼兒發一個塑料袋,進行熱身運動。(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幼兒熱身活動)
三、分組討論塑料袋可以怎么玩?再將討論的`游戲進行比賽
1、師想出一個游戲,并請幼兒一起玩一玩。
2、教師帶領幼兒分組討論,并請小代表上來說明。
3、將討論的玩法進行比賽
四、嘗試讓塑料袋做成環保服飾進行走秀,結束活動
1、師幼共同設計環保服裝
2、等幼兒穿好環保服裝,教師播放音樂進行走秀
幼兒園小班教案《塑料袋》 篇4
目標:
1、 大膽探索使塑料袋發出聲音的辦法,如,搓,揉、甩、拍、捏等。
2、 借助音樂發揮想象,并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已有經驗,體會游戲的樂趣。
3、 能大膽創編動作并在集體面前表現。
4、 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準備:
1、 各種塑料袋若干(每個幼兒兩只以上)
2、 用于律動表演的音樂磁帶,如《下雨》《小小云朵》等。
活動過程:
1、 會變魔術的塑料袋
(1) 組織幼兒玩手指游戲“小孔雀”,在游戲的最后將手放至背后巧妙地引出塑料袋。
(2) 塑料袋不但可以裝東西,還會變魔術呢!看,變變變,塑料袋變成了什么?(教師一一演示塑料袋變魔術,幼兒回答:一朵花、棒棒糖、小提包等)
(3) 幼兒嘗試用塑料袋變魔術。
(4) 幼兒集體交流用塑料袋變出了什么,是怎么變的。
幼:我把塑料袋卷成長條,變成了金箍棒。
幼:我把塑料袋口捏住,他鼓起來像氣球。
幼:像榔頭。
幼:來回折就像折扇子。
(5)幼兒互相送禮物,學說“我把塑料袋變成某某送給你”。
2、會唱歌的塑料袋
(1)自由探索塑料袋發出聲音的方法。
①塑料袋不但會變魔術,還會唱歌呢!
②(教師示范搓袋子,發出“沙沙”聲)好聽嗎?我剛才是用什么方法讓塑料袋唱歌的?
③還有什么辦法能讓塑料袋唱歌呢?動腦筋想一想,看誰讓塑料袋唱歌的辦法多。(鼓勵幼兒獨立嘗試或同伴合作,及時發現幼兒的新玩法。)
(2)交流讓塑料袋唱歌的方法.
①你剛才是用什么方法讓塑料袋唱歌的?
幼:我用手拍塑料袋,他就會唱歌。
幼:我拎住袋子用力甩,它也會發出聲音。
幼:像媽媽洗衣服那樣搓一搓。(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動作,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②用塑料袋給音樂伴奏。你們想出了這么多辦法讓塑料袋變成了樂器。下面我們聽著音樂用各種辦法讓塑料袋有節奏的唱吧。
3、 給塑料袋洗澡
(1)塑料袋和我們玩了這么長時間,都臟成了小花臉,怎么辦?
(2)讓我們聽著音樂,帶著塑料跳進浴缸里洗洗澡吧!
(幼兒隨音樂舞動,教師用語言加以引導。如:“一、二、三,跳進浴缸洗澡了。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左邊洗一洗,右邊洗一洗,打個滾兒洗一洗,再翻個身子洗一洗。慢慢的漂起來了,轉個圈兒洗一洗。洗干凈了甩甩水,晾在竹竿上”。以此鼓勵幼兒運用肢體語言表現清洗和晾曬塑料袋的過程。)
4、 帶塑料袋回家
(1) 塑料袋曬干了,我們得把它整理好下次再用。
(2) 以有趣的兒歌(一個胖子,變成一個瘦子;一個高個子,變成一個矮個子)指導幼兒整理好塑料袋,自然結束活動。
反思:
一次戶外活動,被風刮起的塑料袋在空中飛舞,極大地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大家叫著,跳著,搶著,玩起了塑料袋。于是,我們在活動區域投放了各種各樣的塑料袋,并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孩子們有的把塑料袋當帽子,有的用塑料袋折東西,還有的設法讓塑料袋發出聲音。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對塑料袋的特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隨后,我設計、組織了這次活動,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塑料袋的玩法,從中獲得豐富的經驗。本次活動設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興趣,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個別幼兒不感興趣,說明他們的認知水平超出了所定目標,應創設不同的環境,讓幼兒從多角度深入探究,滿足他們的需求。
幼兒園小班教案《塑料袋》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意的裝飾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的多種玩法,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塑料袋(每人一個)、卡紙裝飾物、彩筆、雙面膠、剪刀(每人一把)、教師制作的范例。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引導幼兒回憶說出塑料袋的用處,告訴幼兒塑料袋不僅有多種用處,我們還可以跟它做游戲。
2、欣賞教師范例,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飾塑料袋。
3、幼兒自由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激發幼兒玩塑料袋玩具的興趣,說說我們裝飾好的塑料袋可以怎樣玩?如:可以套在頭上當頭飾, 可以拴上長長的繩像放風箏一樣玩等。
5、引導幼兒拿自己制作的玩具,與同伴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說說還可以用塑料袋做成什么?請幼兒收集塑料袋,在手工區繼續開展創造性活動,并告知幼兒廢棄的塑料袋不能亂扔,要保護好環境。
幼兒園小班教案《塑料袋》 篇6
【活動目標】
1.在追逐跑和躲閃中,能對信號迅速作出反應。
2.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各種顏色的紙剪成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塑料袋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用舊掛歷、報紙卷成紙棍,夾子若干,小鼓一面。
【活動指導】
1.幼兒往塑料袋中充氣,系緊袋口,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往空中拋。
2.幼兒探索各種玩的方法。
師:小朋友,除了把塑料袋往空中拋以外,還可以怎么玩呢?要與別的小朋友玩的不一樣哦!
捉尾巴:教師把充氣塑料袋用夾子夾在幼兒背后,幼兒手持紙棍,聽鼓聲節奏幼兒慢跑或快跑,鼓聲停,幼兒迅速用手中的紙棍敲擊對方身后的塑料袋,以擊中他人者為勝。
追踩:幼兒把塑料袋系在腳上,聽鼓聲節奏單腳或雙腳跳,鼓聲停,幼兒迅速互相追逐,踩他人腳上系著的塑料袋,以不被他人踩中者為勝。
快樂追:幼兒自由追跑教師手持紙棍點幼兒,點到誰,誰就到一旁休息一會。
規則:若對方低頭下蹲,則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游戲目標:
1、通過各種起跑的游戲,提高兒童快速起動的能力。
2、加強兒童聽信號做出反應的能力。
游戲過程:
小朋友成一路縱隊圍成一圈,前后保持一定的距離,教師站于圈中進行指揮,小朋友們前進行繞圈走的練習。
第一步游戲:在行進中,教師喊自己的名字,聽到要求后,所有小朋友們快速跑到老師的身邊,抱成一團。
第二步游戲:在行進中,教師任意喊出班上二個小朋友的名字,聽到名字后,此兩名小朋友不動,其他小朋友快速分散跑到此兩名小朋友的身邊抱成一團。
規則:
1、被叫到的二名小朋友位于圈的兩端。
2、教師注意安全的要求。
建議:
此類游戲可以借助器材來進行,例如:在小朋友圍成的圈內或圈外相應位置,放兩種至三種顏色的大呼啦圈若干,教師可以任意喊出某種顏色,小朋友們快速聚集到相應的圈內抱著團。
幼兒園小班教案《塑料袋》 篇7
目標:
通過玩沙,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體驗玩沙的快樂。
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準備:
塑料袋、剪有大小不等的孔的塑料袋、小木棍、小鏟、小桶。
過程:
〈一〉導入,引起興趣。
上次,我們用塑料袋玩水真好玩。今天大家想不想用塑料袋來玩沙子?
〈二〉幼兒玩沙:
1、小小搬運工:
2、用袋子裝沙,看誰裝得多。然后提到指定位置將沙倒入桶內。
3、袋子漏了:將袋子捅破,觀察沙漏的情形,提問:為什么有的沙漏得快,有的沙漏得慢?帳篷在沙池中插上一些木棍,將塑料袋蓋在木棍上。在四周壓一些沙子。
游戲活動四:風箏目標:
通過邊做邊玩,激發幼兒積極動手制作玩具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準備: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細繩子、即時貼、小剪刀。
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讓塑料袋象風箏一樣飛起來好嗎?”
〈二〉討論如何做風箏。
1、“風箏是什么樣子的?”
2、“怎樣讓你的風箏和別人的不一樣呢?”
啟發幼兒在塑料袋上剪貼眼睛、嘴巴等。
〈三〉教師提出要求:
先用即時貼,剪出眼睛、嘴巴和裝飾物,貼在袋子上,再用細繩做風箏的線。幼兒制作。
〈四〉拿做好的風箏到戶外,四散奔跑著玩。
游戲活動五:做蛋糕目標:
通過活動,體驗集體合作的樂趣。
準備:
有孔的小塑料袋、各色糨糊、小勺、有一定厚度大小不一的圓形海綿若干
過程:
〈一〉導入,引起興趣。
出示布娃娃:“今天是娃娃的生日,我們做個生日蛋糕送給她好嗎?”
〈二〉討論蛋糕的做法。
1、出示海綿和各色糨糊:“這是蛋糕胚,這是奶油,怎樣做出奶油花蛋糕呢?”
2、啟發幼兒用小塑料袋裝糨糊,在袋上扎一個小孔,然后擠出糨糊,在胚上畫出圖案、造型。
〈三〉幼兒操作,教師提醒幼兒一個袋子裝一種顏色。
〈四〉將做好的蛋糕送給娃娃。
游戲活動六:漂亮的小背心目標:
通過剪剪、貼貼,制作背心,學習在中心部位貼裝飾物,并在周圍進行裝飾。培養動手制作的興趣。
準備:
人手一只背心塑料袋、剪刀、事先做好的動物圖案、即時貼
過程:
〈一〉導入,引起興趣。
出示塑料袋,問:“這是什么?現在老師來變一個魔術。”
變出塑料袋小背心,讓幼兒欣賞。
〈二〉學習制作小背心。
1、“怎樣才能把塑料袋變成背心呢?”討論將袋底剪掉,變成背心的方法。
2、“怎樣能讓小背心變得漂亮呢?”討論如何裝飾:把動物圖案貼在中心部位,并在周圍進行裝飾。
〈三〉介紹材料,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四〉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小背心。教師表揚全體幼兒。
活動延伸:時裝表演會播放音樂,幼兒穿上自己制作的背心進行時裝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