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豬》(通用6篇)
小班教案《小豬》 篇1
活動背景
本班幼兒存在明顯個體差異,有的小朋友各方面發展很均衡,有的小朋友性格倆級分化,還有的小朋友心智發展比較慢,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不合群,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缺點很多,很不自信,因此我把《樂隊不能沒有小豬》這本繪本帶到小朋友身邊告訴他們小一班是一個集體,并且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長處,讓他們更加有自信。更大膽表現自己。
活動目標
1、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知道自己的優點。
2、能夠在平時的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
3、樂器有一定了解知道名字。
活動準備
圖書;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形式導入故事。
師:小朋友們,你認為自己有什么優點嗎?
幼:(……)
師:今天小豬要和小朋友們分享一個故事,可是小豬遇到了麻煩,他好不開心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遇到了什么麻煩了好不好?
二、出示ppt第一第二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怎么了?他和別人相比有什么區別嗎?小豬為什么不想要別人叫他”小”豬那?
出示ppt第三第四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的哥哥姐姐們在干嘛?他們手里拿的都是什么你知道嗎?(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名字)
師:小朋友看看,小豬這個時候在干嘛?小豬也想和哥哥姐姐門一起參加樂隊演出
出示ppt第七第八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豬為什么不高興了?小朋友們想一想自己什么時候會不開心?
出示ppt第十三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沒有小豬的樂隊怎么樣?小朋友仔細觀察。如果你換成小豬你會怎么做?
出示ppt最后一頁,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個樂隊里小豬在干什么?他做了指揮,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時候的樂隊和之前的樂隊你認為有什么區別嗎?
活動:
小朋友們,小豬做了樂隊的指揮,你們覺得最小的小豬厲害嗎?小豬開始的時候很苦惱因為他覺得自己太小了,什么事情也干不了,可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一樣的,我們都要像小豬學習,要知道自己的長處,要大膽表現自己,這樣每個小朋友都是最棒的。
小班教案《小豬》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
2、喜歡聽故事,學說簡單句。
3、初步學習良好的生活禮儀。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紙偶(小豬、小豬媽媽、小豬爸爸、小豬哥哥、小豬姐姐等)、夾心面包模型一個。
2、準備教育掛圖《語言.文學活動.小豬媽媽的夾心面包》、學習包《語言.講述活動.小豬媽媽的夾心面包》。
活動過程:
1、出示夾心面包,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課題
“星期天,小豬媽媽做了個又香又軟的夾心面包……”引導幼兒觀察夾心面包的結構
2、結合教育掛圖,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以提問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問:“故事中有誰?”“小豬媽媽在分什么?”“它們分別說了什么?”
3、讓幼兒說出故事中有哪些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并重點練習
4、重述故事,提醒幼兒注意與禮貌用語有關的句子,引導幼兒說好與禮貌用語有關的句子
5、利用指偶進行故事表演:教師扮演豬媽媽,分發夾心面包。鼓勵幼兒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其他角色,說出故事中有關禮貌的句子。感受使用和接受禮貌用語帶來的快樂
6、教師小結,引導幼兒懂得在要求別人幫助,接受禮物或不小心傷害別人的時候應正確使用禮貌哪些用語
7、活動結束:組織幼兒到小豬家做客
各領域滲透:
語言區:引導幼兒閱讀學習包《語言.講述活動.小豬媽媽的夾心面包》
表演區:提供指偶、夾心面包模型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間進修故事表演
生活中滲透: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啟發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小班教案《小豬》 篇3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二、自由閱讀
1、教師出示大圖書,與幼兒一起認識書的封面與故事名稱。
2、幼兒自由閱讀故事,教師在巡回指導中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邊看圖邊自由猜測。
引導幼兒觀察小豬的身體,根據淇形象猜測他去的是什么地方?
鼓勵幼兒將小豬的變化用恰當的字、詞表達清楚,表揚看圖細致的幼兒,讓幼兒體驗感受畫面所帶來的快樂。
三、大圖書閱讀
1、教師出示大圖書,和幼兒一起理解故事。
看第2-3頁,小豬嚕嚕走進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東西?(教師出示大字卡“嚕嚕”、“吃”)
吃了東西后,有什么變化?
請幼兒想象表演小豬蘋果的模樣。
看第4-5頁,小豬走進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東西?
吃了東西后有什么變化?教師出示大字卡“肚子”。
看第6-7頁小豬走進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東西?
吃了東西后,有什么變化?
看第8-9頁,小豬走進了一家什么店?喝了什么東西?
喝了東西后,有什么變化?
請幼兒表演小豬喝飲料的模樣。
看第10-12頁,小豬走進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東西?
吃了東西后,有什么變化?
幼兒猜想一下吹出的泡泡會是什么樣子的?教師出示大字卡“泡泡”、“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藍藍的”。
3、教師播放錄音帶,幼兒完整欣賞。
4、幼兒跟讀故事一遍。
四、體驗活動
1、教師將色紙發給幼兒,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認識分辨四種顏色,并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這些顏色。
2、幼兒拿出小字卡和教師一起認讀上面的字,再到書中找一找這些字都在什么地方,大聲地念出來。
五、情感遷移
嚕嚕吃了好多東西,身體也變得五顏六色了,到最后還突出了許多彩色泡泡。故事有趣嗎?小朋友還可以想一想:嚕嚕還會吃什么?身體還會變成什么樣呢?
六、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收拾、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小豬》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橡皮泥搓、團、壓等技能表現小豬的基本造型。
2.體驗泥工活動帶來的快樂。
物質準備:
1.PPT課件。
2.橡皮泥。
3.泥工板。
4.火柴棒若干。
知識準備:
了解小豬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課件。
師:看,這是誰呀?小豬長什么樣子?
2.表演可愛的小豬。
師:讓我們一起來表演可愛的小豬。
二、教師出示范作,請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探討小豬的制作方法。
師:這是什么?怎樣才能變成可愛的小豬?
教師引導幼兒做小豬。
1.分泥:從面泥媽媽身上分出一個大面泥娃娃、四個小面泥娃娃。
2.拿起大面泥娃娃,邊唱歌謠邊做:團團團,團團團,團成一個大皮球。問:我團的皮球圓又圓,你團的皮球圓不圓?團成皮球以后,接著唱歌謠:搓搓搓,搓搓搓,皮球變成圓雞蛋。做出小豬的身子。
3.換一塊小面泥繼續邊念歌邊做:團團團,團團團,團成一個小圓球;搓一搓,壓一壓,圓球變成葵花籽;豎著貼,往下彎,變出小豬的大耳朵。同上,做出兩個豬耳朵。
4.做小豬鼻子和尾巴。拿起一塊小面泥:團團團,團成球;壓一壓,變出小豬的大鼻子,小火柴,來幫忙,鉆出兩個大鼻孔。再拿起一塊小面泥:搓一搓,打個圈,變出小豬小尾巴。
5.用火柴簽在小豬的臉部點出兩個眼睛,小豬制作成功。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交代泥工操作的要求。重點指導幼兒制作小豬的耳朵。
四、作品評析。
展示幼兒作品,幼兒邊念兒歌,邊走圓圈參觀,評選出最可愛的小豬。
附:兒歌《小小豬》
小小豬,胖乎乎,
耳朵大,腿兒粗。
走路搖搖小尾巴,
唱起歌來呼嚕嚕。
小班教案《小豬》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大膽猜測、表達自己的想法。
2.樂意與同伴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若干食品。
活動過程:
1.導入
(1)認識小豬胖胖
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朋友,是誰呀?小豬長什么樣啊?
它還有個可愛的名字,叫胖胖,我們和胖胖打個招呼吧!
胖胖背著一個小背包,出門了,它會去哪里呀?聽聽小豬怎么回答的。
野餐是什么意思?你們去過嗎?
(2)了解野餐的東西
猜猜看,胖胖的小背包里會裝些什么呢?我們一看。
2.小豬胖胖與朋友們的野餐
(1)與小鳥分享一片面包
小動物們聞到香香的味道,也都來了。聽,誰來了?小鳥在說什么呢?
胖胖會怎么做呢?請小鳥吃了什么呢?一看。胖胖是怎么說的?一起來說說看。
(2)與袋鼠媽媽、寶寶分享一罐橙汁
一個媽媽真奇怪,胸前有個大口袋,不裝吃的和用的,生下寶寶隨身帶。
誰呀?真的是袋鼠呀!她們會對胖胖說什么呢?一起來聽一聽。
胖胖會怎么做呢?胖胖是怎么說的?我們也來說說看。
(3)與兔子姐妹分享一根胡蘿卜、猴子一家分享三只桃子
看,又來了好多朋友呀!找找看,是誰呀?誰來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怎么知道的?
兔姐姐、兔妹妹、小猴一家也想和胖胖一起野餐,胖胖會請他們吃什么?為什么?
該怎么分呢?
(3)與白云分享棒棒糖
看,還有誰也聞到了香味?
白云在這么高的地方,有什么好辦法把好吃的分給它呢?胖胖想了什么好辦法?
(4)朋友們的野餐
小豬胖胖把好吃的都分給了朋友,看看,它自己還剩什么呀?為什么胖胖還笑得這么開心呢?聽聽胖胖是怎么說的?
3.與同伴分享禮物,體驗分享的快樂
你們喜歡小豬胖胖嗎?今天,胖胖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吃的,要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
小班教案《小豬》 篇6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學習3以內的數數。
2、學習單位量詞,了解數的實際意義。
3、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
1、出示圖片,你們找找看圖片上那些東西只有一樣?(請幼兒上來邊點邊說,教師總結)小結:一只小豬、一個水桶、一塊肥皂、一條褲子……
2、那你們再看看那些東西是有兩樣?(讓幼兒個別回答,說出物品的單位量詞。如果幼兒一開始說不出來,教師可以幫忙提醒。)
3、圖片上有數字“1”和數字“2”表示的東西,你們看看有沒有用數字“3”表示的呀?(幼兒個別回答)
二、認識數字
1、剛才你們找到圖片里有一只小豬,一塊肥皂,那你們看看這張原點卡片用什么數字寶寶來表示啊?。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為什么?(教師出示圓點卡片。)(用“1”來表示,因為有一個圓點。)
2、很棒,我這里還有兩張原點卡片,你們找找誰是這兩張卡片的好朋友?(幼兒個別上來操作)
三、編數數歌
1、好,現在老師有一首很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學呀?(想)
2、教師范念:你數1,我數1,1只小豬來洗澡;你數2,我數2,2條毛巾擦擦背;你數3,我數3,3滴水珠淌下來。
3、好,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幼兒個別回答,教師總結)
4、你們一起來跟我念一遍兒歌好不好啊?(好)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數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游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