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的教案(精選13篇)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1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結識了作家陳醉云,他帶著我們走進了詩情畫意的鄉村。大家看,這里柳枝搖曳,流水潺潺,野花遍地,果實滿園。如果說繁華的都市帶給我們的是喧鬧與嘈雜,那鄉村生活的美好就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現在讓我們再來讀讀本單元的導讀提示。“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歌唱;在遼闊的草地上,你會看到成群的牛羊。讓我們隨著課文的學習,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體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陳醉云一起走進鄉村生活,走進這平凡的農家小院,去領略田園生活的美好。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感受?指名讀讀。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不論什么時候指的是什么?不論什么季節指的是什么?(不管什么時候,一年四季都與眾不同,獨特吸引人的美)
二、講讀:
1、那作者都寫了哪些獨特的迷人的鄉村風景?你默讀課文看一看(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
2、就是這樣的鄉下人家,這里屋前搭滿瓜架,門前鮮花盛開,屋后春筍探出頭,院中雞兒們在悠閑的覓食,河中小鴨在歡快的游戲。到了夏天的傍晚還能在輕柔的微風下吃晚飯,睡夢中能聽著紡織娘輕聲吟唱,這是多美的鄉村呀,你出聲的讀讀這些優美的畫面。邊讀邊在腦海中出現那些美麗的畫面。一會請你來說說頭腦中出現的畫面,或者繪聲繪色的給大家讀一讀。
(1)體會“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一句。
在這里“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么呢?(農家屋子前攀著爬上屋檐的綠綠的藤和葉子,點綴其中的青的紅的瓜,色彩明麗,生活氣息濃厚,別致親切可愛,純樸自然,春種秋收,夏可遮涼)
為什么說這些都是“別有風趣的裝飾”呢?(特殊、不同,與城里的房屋門前不同)你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嗎?
“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一句
“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想象一下什么樣?(生想象)會給人什么感覺?(威嚴,冷漠)
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
(2)眼前除了綠綠的瓜架還有什么,對,有紅花。怎么描寫的?誰來讀讀?我們大家邊聽邊想象畫面,你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
體會“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理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一句。
①樸素和華麗本來是相對的,為什么課文中卻說“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鄉村風光本是樸素的,鮮花的開放卻使之增添了許多明麗的色彩,所以……)
(雖然是很常見的花,但是它們開得是那么的漂亮)
依著時令順序開放,一年四季都有花相伴都高興呀,這真是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我們從門前來到屋后,那里有什么?竹,怎么讀?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1、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春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春天的鄉下生機勃勃)
2、探出來與長出來有什么不同?(是從“探”字中體會到的。這個字用擬人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的迅速的長勢,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探出頭,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3、現在你們就是這些小春筍,告訴我你那么快想從地里鉆出來想看什么?
讓我們這些小竹筍帶著我們的渴望帶著我們的迫切快點鉆出來吧!(齊讀)
剛才我們眼前出現的畫面都是植物,這里還有小動物呢,誰來讀讀描寫雞覓食的一段,誰描寫鴨戲水的一段。聽聽從他們的朗讀中你聽出了什么?
(3)你為什么會這么讀?
(媽媽帶小雞覓食)雄雞呢?這雄雞聳著尾巴,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它在干什么呢?心里會怎么想?你學學。(斗志昂揚的將軍,盡職盡責的丈夫)。
那河中的鴨子呢?誰讀讀?
你從哪些詞中讀出了什么?(從“游戲”中讀出鴨子們生活的很自由很快樂;從“從不吃驚”中知道了這種自在、輕松、和諧的場景在農村是很常見的。)帶著我們豐富地想象再讀讀這段話。
⑸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是什么?你自己讀讀這個自然段。“……,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一句
那老師想讓大家畫畫這幅畫,你都要畫上什么呀?板書紅霞、微風、歸巢的鳥
帶著你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6)秋天的晚上,人們在紡織娘織織織呀的叫聲中進入夢鄉,你們聽。
四、整體回顧,想象拓展
課文學到這里,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無論在屋前、院子里還是小河里,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無論早上晚上鄉下人家的確具有它獨特、自然的美,現在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指名6人。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最后一段齊讀。
五、作業:
1、課文寫的多優美呀,你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下來嗎?試著背背自己喜歡的內容。
2、想象一下,在冬天,在鄉下別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師可以放一幅冬天村莊的圖片幫助學生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吧,說給同座聽一聽。
3、準備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活動吧!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看圖引題
1.出示課文插圖,觀察并思考:圖上畫的是什么樣的生活?哪些風景給你留下了較深的印象?試著說一說。
2.今天,通過課文學習,老師將和你們一同走進這充滿生機的田園生活。
看圖讀文
1.自學生字新詞,同桌交流,教師指導。
2.邊看圖邊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畫面,然后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a.鄉村生活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b.鄉村生活自然親切、優美恬靜。
c.鄉村生活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這濃郁的鄉村生活的?抓住了哪些生活的場景?
4.默讀課文,自由學習,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小組合作交流。
6.全班交流,教師指導解疑。
教師吟詩小結
是啊!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不信你聽!
屏幕出示:長藤綠葉瓜架,
春雨竹筍鮮花。
雄雞悠閑自在,
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如畫,
紡織娘高唱甜蜜,
最美鄉下人家。
學生整體感知
你認為教師自創的這首小詩怎么樣?你有什么感受?發表一下你的感受吧!
1.可以像老師這樣吟詩。
2.可以試著讀讀課文。
3.可以作為導游向大家介紹“鄉下人家”。
第 二 課 時
回顧課文
1.我們已經感受了鄉下人家生活的恬靜、自然、親切,誰能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課文,展示給大家聽。
2.指名讀文,交流欣賞。
精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你認為課文描寫的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畫出來,反復讀,并聯系課文說說自己的理由。
2.小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指導朗讀并對語言文字進行訓練,體會寫法。
如: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如果將“探出頭來”換成“長出來”,會是什么感覺?試著讀一讀,并體會一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品味語言
1.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劃分出的段落,邊讀邊想象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積累語言
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生動的句子抄下來,并試著背誦。
拓展語言
1.自由朗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2.想一想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說說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3
第 一 課 時
導入課題,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了解鄉間那充滿溫馨和詩意的田園生活嗎?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走進“鄉下人家”,去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2.同桌互讀課文,并交流生字新詞的讀音。教師重點指導“巢”字的音和形;“冠”“率”的音、形、義。
3.指名分段讀文,教師指導朗讀重點句子。想一想,鄉村生活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4.組內互讀課文,交流個人感受。
5.仔細觀察插圖,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課文描寫最美的一處鄉村風景,并聯系課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出來。
教師小結,再現全文
鄉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你想象鄉村生活的畫面,再讀一讀全文吧!
寫寫生字,記記新詞
1.歸cháo 裝shì( ) mì( )食 tǎng( )若
2.冠ɡuàn( ) ɡuān( )率 shuài( ) lǜ( )
第 二 課 時
復習導入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鄉村生活是多么淳樸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將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大家聽,讓我們一同來感受美、品味美。
品味語言
1.組內品讀,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a.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擬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覺生動、自然)
b.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對比的手法使人感覺別致生動、親切可愛)
c.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運用擬人化的手法,體現了寧靜、和諧的農家生活畫面)
……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鄉村淳樸、寧靜的生活以及作者樸素自然的表達方法。
3.體味語言,感情朗讀。
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試著有感情地朗讀。
4.體會課文最后一自然段,進一步深化主題。
a.自由朗讀這一自然段,怎樣理解這句話?
b.同桌交流。
c.全班交流。
積累語言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邊讀邊想畫面。
2.仔細讀一讀你喜歡的部分,并把它們背誦下來。
3.認真抄寫或默寫你喜歡的部分。
閱讀鏈接
1.自由朗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2.想一想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說說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讀,并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布置綜合性學習任務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鄉下人家》描寫了充滿溫馨和詩意的田園生活,通過具體的幾幅鄉村風景畫面,淳樸寧靜的鄉村生活躍然紙上。文章語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采取以讀貫穿全文的方式,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邊讀邊想像鄉村生活畫面,并品讀重點語段,教師指導學生繪生繪聲地朗讀,朗讀的情感基調是柔和舒緩的,而擬人化的句子要讀得輕快活潑,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對鄉村的向往,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首先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說一說:讀了課文,鄉下生活給你怎樣的印象?學生初步感知后,要引導他們自讀自悟,畫出有關語句或段落,并試著在頭腦中浮現畫面,然后,引導學生圍繞“你最喜歡鄉村的哪一處風景”這一問題小組交流,從具體的語句段落中感受鄉村風景的美麗。
最后,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后,仔細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作者是怎樣寫出鄉村風景的美的”引導學生抓住了和農人關系最密切的普通的事物,仔細觀察,采用對比擬人的手法。對優美句段,讓學生先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并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然后抄寫、背誦下來,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學生充分感受到鄉間的美之后,教師相機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讓家在農村的同學深入了解自己家鄉最值得自豪的景物,自己和身邊人的生活;城里的同學可以在家長、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田園農家,體驗鄉村生活,共同搜集農村風光的圖片,以便為后面的“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的學習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帶有生字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已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對大自然由衷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描繪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的鄉村生活的畫面,特別是從未接觸過農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喧囂的都市,每天在高樓大廈之間,在車水馬龍的人流中忙碌地學習,生活。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遠離喧囂,到“鄉下人家”走一走,看一看,去體驗另一番生活情趣。
(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鄉下人家會有著怎樣的風光呢?誰有過這樣的生活體驗嗎?
那么文中又是怎樣描繪的呢?就讓我們到文中去暢游一番吧!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開始吧!
2、從同學們朗朗地讀書聲中,我知道了咱們班的同學真是群精英強兵啊。看來這幾個生詞是難不倒大家了,誰自告奮勇來認一認!
3、字正腔圓,真不錯!
4、全班同學一起來認一認。
5、通過剛才初讀課文,你們對鄉下人家留下了什么樣的第一印象呢?請用一個詞來說一說。
6、是啊!在作者的筆下的鄉村生活的確很美很美,而且你讀的次數越多,你的感受便會越加深刻。
三、再讀課文,重點品讀
同學們讓我們回到畫一般的鄉下人家,默讀課文,你最喜歡鄉下人家的哪一處風景呢?請用最簡煉的語言給這幅畫面取個名字。
四、組內品讀,交流感受
好!現在和小組同學互相交流,把你最喜歡的一處鄉村風景讀一讀,并在小組中說一說你喜歡的理由。
五、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誰愿意與大家分享你喜歡的鄉村風景呢!
1、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請你美美地讀一讀,你喜歡的理由是?筍怎么會像人一樣“探”出頭來呢?哦,原來筍就像一群活潑的小孩似的,難怪會“探”出頭來,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個世界呀?請愿意俏皮活潑地讀讀?女同學來試試,全班同學一起來輕快活潑地讀讀。
那你想取個什么名字呢?
很好,請寫在黑板上。
2、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請體會得真好,有同樣感受的同學也站起來讀讀吧!比石獅子和大旗桿可愛在哪呢?老師和你的感受一樣,是啊!鄉下人家的院前裝飾別致生動,親切可愛。真令人向往啊!那取個什么名字好呢?真好,在黑板上寫下來吧!請全班同學一起把我們對鄉下人家地憧憬讀出來。
3、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你喜歡的理由是什么?請你動情地讀一讀,誰來評價這位同學的朗讀,那么請你來讀讀,讀得真好,我們一起學著他的樣子來讀讀!多么寧靜的生活啊,真令人向往呀!給這幅有趣的畫面取個什么名字呢?那就請你大踏步地上臺寫下你取的名字吧!
六、總結文章,布置綜合性學習活動
這么生動的語言,這樣優美的畫卷,作者才會說:“鄉下人家,不論在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還有哪些鄉村風景令我們難忘呢?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去感受。
事實上鄉村恬靜的畫面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后收集一些農村風光的圖片,最好讓父母帶咱們到鄉村去走一走,實地感受一下那里的鄉土氣息,風土人情,并拍下一些照片,咱們下個星期一起來交流感受。說不定,幽靜的鄉村生活還能迸發我們班同學的創作靈感呢?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帶有生字的詞語,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學習作者通過描寫鄉下人家的景物來表達感情的寫法。
4.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對大自然由衷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實物投影,有關田園風光的圖片、文字。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4、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課件。
2、搜集有關農村生活的資料。
課前播放歌曲
課前語:同學們,今天老師讓大家聽一首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讓大家感受一下這首歌歌詞描寫的是什么地方的生活?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天走在大街小巷,看到街道兩旁林立的高樓,奔馳的汽車,這些現代化的東西點綴著城市,讓城市有了現代美,可是,在作者陳醉云的眼中,(一邊說一邊點擊(圖配音樂)):鄉下那長長的石橋,綠樹掩映下的古樸的農居,雨水滴落水塘的樣子,小路旁盛開的野花,田里金燦燦的油菜花,帶領孩子覓食的慈愛的母雞,院子里高唱的雄雞,池塘里那戲水的鴨子,卻讓鄉下人家有了另一番不同的美,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陳醉云老爺爺一同走進鄉下人家,完成我們的鄉村之旅吧!
齊讀課題:
21鄉下人家
二整體感知課文,抓中心句
師:請大家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課文吧,看看作者都描寫了那些美麗的畫面,并試著用合適的語言把每幅圖概括出來。
生說師點擊畫面,把六幅圖全部展示出來
師:課文為我們展現了鄉下人家六幅獨特、迷人的畫面,他們分別是:(讀六幅圖的名稱)作者欣賞到這些美麗的鄉村景色,內心發出了由衷的感嘆,請大家把這句話從課文中找出來,畫上雙橫線。
生找后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誰來讀讀這句?
生讀:
師:老師從你剛才的朗讀中聽出了你把“不論”“不論”“都”這個關聯詞強調了出來,請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呢?
生說理由
板書:獨特迷人
三品賞美文
1、師:現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一起走進鄉下人家吧。讓我們再來自由地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哪幅圖畫,文中哪個自然段在描寫這幅圖,而你又從哪些句子能夠感受到它的獨特、迷人,畫上“——”,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2、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交流
(一)瓜藤攀檐圖
(1)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幅畫面?
預設:
1、生找一段第一句:房屋小但卻種著瓜。
2、生找第二句,說到“一個個”的體會時,
3、若生說到第三句青、紅的瓜…….時,出示句子
師:說說你為什么覺得它獨特、迷人?
師:看來,你僅從瓜架的色彩上就已經感受到了它的獨特、迷人。讀一讀吧。
師:青、紅、碧綠的顏色把瓜架打扮得五彩繽紛,別有一番風趣,當然比那…….所以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鄉下人家,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現在,就請大家齊讀第一自然段。
小結學習這一部分的方法:
1、認真讀課文.
2、勾畫相關的句子(喜歡這一幅圖的原因)。請同學用同樣的學習方法來討論其他幾幅圖畫。
(二)鮮花綻放圖
請同學說說喜歡這幅畫面的原因?生可能會直接讀句子,根據學生的朗讀出示第二自然段鮮花的句子
師:說說你具體從哪個詞感受到鮮花的獨特、迷人?
預設:“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農家風光的獨特
師:“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我們來欣賞欣賞。(看圖片)。
小結:這些鮮花是農村里最常見的,卻開得如此旺盛。真是”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點紅)
再讀讀看,你還讀懂了什么?
師出示花圖,一邊放一邊說:瞧:每年的3-5月,芍藥開花了;6-8月鳳仙綻開了笑臉;7-10月,雞冠花開始點綴門前的場地;8-10月,大麗菊開始怒放,放完后師說“這些花兒,一種還沒謝,另一種又開了,這就是作者在文中說它們怎樣開放?
生答:……你能讀一讀嗎?
師:所以在鄉下,每個季節我們都能看到花兒綻開笑臉,聞到它那馥郁的芳香,鮮花輪綻,讓我們沉醉,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請同學們讀出老師沒有讀出的'部分。生讀:
師:難怪作者說(鄉下人家……)
(三)雨后春筍圖
師:出示圖,生可以邊看圖邊說原因,說后師出示句子,讓他讀一讀,如果他沒有說出“探”字,師可以引導說:“你覺得這句中哪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
小結:作者把春筍當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娃娃,誰來讀一讀?讀出筍娃娃的可愛?
師:春筍探出頭來,看到這…….會說些什么呢?(根據前面學過的圖來調整)
教師評價:這句話道出了春筍的心里話,也是我們大家的共同感受。看來,引讀——(鄉下人家,果真是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四)雞鴨覓食圖
鄉下人家不僅景色美,而且很多小動物在這里自由的生活。“雞,鄉下人家照例總要養幾只的,當我們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時,肯定會瞧見些什么?生:…..當然,我們還會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干什么呢?
師:是呀,多么慈愛的母雞,多么威武的雄雞。我們又信步來到小河邊,那么…..
小結:看到這樣的畫面,作者由衷地感嘆道:(鄉下人家,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五)院落晚餐圖
師出示圖,然后問:說說鄉下人家吃飯有什么獨特之處?
生說后師再引:天邊飄著……空中飛著……地上……作伴,這真是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啊!
文中那個自然段具體描繪了這獨特迷人的院落晚餐圖呢?讓我們和著音樂來讀一讀吧,欣賞欣賞作者筆下的田園風景畫。
師:好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啊,所以我們不禁感嘆:引讀——(鄉下人家,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六)月夜睡夢圖
師:城市里的夜晚是怎么樣的情景呢?
師:是的,城市的夜晚燈火輝煌,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一派熱鬧景象,可是鄉下秋天的夜晚月明人靜,辛苦了一天的人們已經休息了,只有寄住在屋前瓜架上的紡織娘在輕輕地唱歌“織、織、織、…….”師一邊讀一邊示意學生跟讀。所以作者發自內心的說:(鄉下人家,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四老師小結:
今天我們跟隨陳醉云爺爺來到鄉下,欣賞到了六幅獨特、迷人的畫面。來到了鄉村,我們既看到了屋前可愛的瓜架,門前遍地的鮮花,屋后富有勃勃生機的竹林,又見識了雞鴨成群的歡樂場面,還享受了夏日獨特的晚餐,聽到了紡織娘的催眠曲,而且,我們還從陳爺爺的描寫中學到習作的方法,在描寫瓜藤、鮮花、竹筍時,采用了先說房前再說屋后的空間順序,在描寫各個季節的鮮花,夏日晚餐,秋日睡夢時所采用的時間順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習作中加以運用,讓自己的習作更具體,更有序。
五激發興趣,布置綜合學習活動的任務。
1、讀了這篇課文,你是否感覺到了農村生活的詩情畫意?讓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活動吧!
2、讀一讀書上的提示,然后分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組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如鄉村圖片展、收集國內外農村生活資料、鄉村詩歌朗誦比賽等等)
3、各組交流,匯報自己小組開展活動的計劃。
4、教師統籌安排,確定活動日程。
六拓展練習:
同學們快快用筆寫寫你你眼中的鄉下人家吧。
板書設計;
鄉下人家
獨特、迷人的風景無論何地無論何時
瓜藤攀檐圖鮮花綻放圖
雨后春筍圖雞鴨覓食圖
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對于郊區的孩子來說,有些是熟悉的,有些是陌生的,孩子們跟隨作者一道進行了一次鄉村之旅,讓孩子們開闊了視野,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美好,同時學習到了作者描寫事物的方法:分類描寫這樣寫文章,會讓文章條理清楚,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孩子們懂得了要寫好文章,必須學會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這樣才能把文章寫具體。課外活動“走進田園”內容的安排是為了再次豐富學生對鄉村生活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熱愛鄉村的情感。在教學中,注重讓孩子們在讀中感悟思想,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3.帶領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課前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播放《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邊出示鄉村風光圖片)看這畫面,聽這音樂,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對,這是鄉下。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泥土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鳴唱;在碧綠的草地上,你會看到成群的鴨鵝。真是太美了!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陳醉云一起走進鄉村生活,走進這平凡的農家小院,去領略田園生活的美好。(板書課題)
2、①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感受?誰來讀讀?(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②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這樣嗎?同學們,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發現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吧。
二、講讀
(一)1、那么,作者都寫了哪些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誰來說一說
2、交流。這么多美麗的場景,咱們嘗試著把它們寫成一首小詩吧。出示填空: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鄉下人家美。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咱們寫的這首小詩吧!
(二)多美的鄉村呀!請選中你最喜歡的畫面,盡情發揮,呆會把它美美地讀給同學們聽聽。
1、屋前搭瓜架
哪位同學被屋前的瓜架給吸引了?請你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
出示句子:“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生讀)(展示相關圖片)
“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么呢?(農家屋子前攀著爬上屋檐的綠綠的藤和葉,點綴其中的青的、紅的瓜,色彩明麗,純樸自然,而且瓜棚夏天還可遮涼)
為什么說這些都是“別有風趣的裝飾”呢?(它特殊、不同,與城里的房屋門前不同)你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這美景與城市究竟有何不同嗎?
當你看到城市里高樓林立和“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會有什么感覺?(威嚴,冷漠)與城里的威嚴、冷漠比較,鄉下更怎么樣啊?對,更顯可愛。那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老師也想讀讀,你覺得老師讀得如何,那你就像我這樣有感情地讀好嗎?大家再齊讀讀。從同學們的讀中老師感受出了這種可愛。
2、門前種鮮花
對于一些熱愛生活的人來說,在屋前搭一個瓜架是不夠的,你找找還有什么?(花)誰被這些花給陶醉了?你來讀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畫面。(生讀)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展示圖片)
①你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你描繪的畫面可真美。
②樸素和華麗本來是相反的,為什么課文中卻說“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鄉村風光本是樸素的,鮮花的開放卻使之增添了許多明麗的色彩,所以……)時令:季節
雖然是很常見的花,但是它們開得是那么的漂亮,依著時令順序開放,一年四季都有花,這真是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這樣熱愛生活的人家你向往嗎?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吧!
3、屋后春筍冒
我們從門前來到屋后,那里有什么?(竹)又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獨特在哪里?誰來讀讀?(課件展示圖片)
出示句子“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1)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春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真是生機勃勃)從哪個字可以體會出?(是從“探”字中體會到的)
(2)探出來與長出來有什么不同?(“探”字用擬人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的迅速長勢,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探出頭,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
(3)你能邊讀邊做這個動作嗎?
(4)多可愛的一群小筍芽啊,告訴老師你探出頭來想干什么?你用充滿好奇、調皮地語氣讀讀(點擊不同圖片)
(5)于是它們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畫面啊!我們一起讀讀。
4、院里雞覓食
剛才我們眼前出現的畫面都是植物,這里還有小動物呢,誰來讀讀描寫雞覓食的句子。
(1)你為什么會這么讀?男女生比賽讀,女同學讀前半句,讀出雞媽媽的盡職盡責,男同學讀后半句,讀出雞爸爸的斗志昂揚。(像將軍)
5、河中鴨嬉戲
那河中的鴨子呢?誰讀讀?你從哪些詞中讀出了什么?(從“游戲”中讀出鴨子們生活的很自由很快樂;從“從不吃驚”中知道了這種自在、輕松、和諧的場景在農村是很常見的。)請帶著我們豐富地想象再讀讀這段話。
6、門前吃晚飯
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是什么?自由讀。
出示句子“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如果讓你畫這幅畫,你會畫上什么?(紅霞、微風、歸巢的鳥)朗讀時要把紅霞、微風、鳥兒重讀。其實把強調的詞語重讀也是一種讀書方法。誰還想讀?你讀時想到了什么?
(小結)你們看,在農村,紅霞、微風、鳥兒和鄉下人家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圖畫。(板書:自然、和諧)從同學們積極的發言中,老師感覺到你們是個和諧的班級,我們的學校要構建和諧校園,我們的城市在創建文明城市,我們的國家正在構建設和諧的社會,和諧是美的最高境界!讓我們帶著我們的理解再來朗讀這句話。
7、夜靜催眠曲
秋天的晚上,人們在紡織娘織織織呀的叫聲中進入夢鄉,你們聽!(聽夾雜著紡織娘叫的催眠曲)聽著這樣歌聲入眠,一定是一種享受啊。
三、拓展
1、課文寫了鄉下的春天、夏天、秋天,很遺憾作者沒有寫冬天,那么你想象中鄉下的冬天是怎樣的?用語言描繪一下,說給同桌聽。((出示文字“拓展:想象一下,鄉下的冬天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及相關圖片)不過老師的圖片僅供參考,同學們可以大膽想象。
2、交流。
四、總結
有了同學們這一幅冬景圖啊,現在我們真可以大膽地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作者把鄉下人家寫得多美呀!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多么自然、和諧的畫面!多么獨特、迷人的風景!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同學們,只要我們善于觀察生活、分析生活,一定也能寫出這么優美的文章。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后的的小詩《在天晴了的時候》,想一想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說說你的感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背誦下來。
2.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段落。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8
第 一 課 時
看圖引題
1.出示課文插圖,觀察并思考:圖上畫的是什么樣的生活?哪些風景給你留下了較深的印象?試著說一說。
2.今天,通過課文學習,老師將和你們一同走進這充滿生機的田園生活。
看圖讀文
1.自學生字新詞,同桌交流,教師指導。
2.邊看圖邊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畫面,然后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a.鄉村生活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b.鄉村生活自然親切、優美恬靜。
c.鄉村生活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這濃郁的鄉村生活的?抓住了哪些生活的場景?
4.默讀課文,自由學習,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小組合作交流。
6.全班交流,教師指導解疑。
教師吟詩小結
是啊!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不信你聽!
屏幕出示:長藤綠葉瓜架,
春雨竹筍鮮花。
雄雞悠閑自在,
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如畫,
紡織娘高唱甜蜜,
最美鄉下人家。
學生整體感知
你認為教師自創的這首小詩怎么樣?你有什么感受?發表一下你的感受吧!
1.可以像老師這樣吟詩。
2.可以試著讀讀課文。
3.可以作為導游向大家介紹鄉下人家。
第 二 課 時
回顧課文
1.我們已經感受了鄉下人家生活的恬靜、自然、親切,誰能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課文,展示給大家聽。
2.指名讀文,交流欣賞。
精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你認為課文描寫的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畫出來,反復讀,并聯系課文說說自己的理由。
2.小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指導朗讀并對語言文字進行訓練,體會寫法。
如: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如果將探出頭來換成長出來,會是什么感覺?試著讀一讀,并體會一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品味語言
1.有感情地讀一讀你劃分出的段落,邊讀邊想象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積累語言
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生動的句子抄下來,并試著背誦。
拓展語言
1.自由朗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2.想一想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說說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布置綜合性學習內容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9
這是一篇標準的散文,作者扣住“獨特、迷人”,向我們展示了鄉下人家七幅很有特色的美景。文章文章樸素,但字里行間飽含深情,文章“形散神聚”,是很具新課程特色的文章,而對這屆五年級來說,他們是陌生的,所以,我把它分為三課時來完成學習。
第一課時,我主要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讀通課文,自己理解生字、詞語,并由學生找出其中七幅畫面,用“地點+景物”的格式歸納五字標題,然后自己研讀句子。
第二課時,重點研讀一至四小節,通過分析,讓學生抓住重點字詞來體會文章所描繪的意境,同時,也展開想象,來豐富理解,能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能感情朗讀的目的,讓學生領會鄉下人家的美景。
第三課時,將會讓學生用本課的學習方法來研討第5~6小節,讀讀──悟悟──說說──再讀讀,回歸第二課時的《歸園田居》及課后戴望舒的小詩《在天晴了的時候》,讓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和諧,回歸朗讀,重點指導。最后讓學生以補充小詩:地點+美好事物的形式,延伸拓展。
本課,我課前安排了一組鄉村生活的圖片,進行了說話練習,目的是感受身邊的鄉村風情,激起探索的興趣,而后根據學生找到的重點句,讓他們自找畫面,讀、悟、說,最后又回歸配樂讀——展示讀,并以自創的小詩來進行小結,引出完整的重點句。陶淵明的詩是為了讓學生將本課所學內化,會讀出詩中的悠然自得,最后以布置作業與小結結束。
雖然基本上完成了預定安排,但我覺得上課時方式顯得單一了些,而且在第一課時僅僅安排學生自讀自悟是不是有點脫離實際,因為發現學生過度重視研讀,而忽視了基本的朗讀,所以有些地方還要糾正讀音,以致本課時朗讀未見明顯提高,雖說第三課時也安排了回歸朗讀,但肯定是無法重頭再來的,而且教師的臨場調控能力也有待提高,上課時未能想到換種方式讓學生展示朗讀,如拿著話筒上臺配樂讀,展示讀,那學生表現肯定會更好,而課后延伸時安排的小詩,也可以選擇正貼近生活的,更可以出示配樂朗讀版,這樣可能學生更易接受。
接觸新課程,感受頗多,也更多地見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出寶貴意見,讓我不斷成長!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通過精讀課文一至四自然段,了解大意,體會文字所描繪的意境。
2、能發自內心地通過朗讀表現對文章的理解。
3、聯系課文,展開想象,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更好地理解課文,認識文章所描繪的世界。
4、領略文中所描繪的美景,發現家鄉的美,自然的美,由衷地喜愛家鄉,喜愛自然。
【教學重點】
能在品味文字的基礎上體味鄉里人家,體味鄉野之趣。
【教學難點】
聯系課文,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訓練,更好地認識文章及自己生活的環境。
【課前活動】
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怎么樣?給你一幅圖,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說說自己所看到的或想到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聯系課前活動:
這些圖片你熟悉嗎?對啊,因為它們都來自我們生長的地方——板書:鄉下人家。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近她。拿起課本,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鄉下人家給你的感覺。
2、檢查自學:
⑴ 你覺得鄉下人家是怎么樣的?
隨機板書:獨特、迷人。
⑵ 原來鄉下人家這么美,怪不得作者感嘆道:
生齊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師板書: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二、精讀1~4
1、總體認知:
⑴ 鄉下人家,處處如畫。用心讀讀一至四小節,給這些風景畫分別取一個漂亮的名字。
⑵ 集體交流:你發現的景色是?
引導總結、板書:屋前搭瓜架、門前開鮮花、屋后冒春筍、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
2、具體感知:
⑴ 自讀感悟:
大聲讀五個景色中你最喜歡的一景,劃一劃,圈一圈,用自己的話說說感悟。
⑵ 集體交流:
緊扣五景,隨機學習。
研讀一:
屋前搭瓜架。
① 學生說明原因,指導說完整,說正確。
② 幻燈出示:
再次大聲讀一讀,我發現(選擇其中一項說一說):
那南瓜、絲瓜的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給鄉下人家增添了(蓬勃生機)!
花兒落了的時候,(青紅的瓜),像(彩燈)似的掛在房前,襯著(長藤綠葉),那不如高樓門前的石獅子(威武),也不如旗桿(高大),也不如霓虹燈(絢麗),卻是那么(別有風趣,可愛)!
瓜架和屋子,結合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諧)!
想到在屋前搭上瓜架的人們,是多么(富有創意)啊!
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屋前搭瓜架的美景吧!
的確,齊讀:鄉下人家,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研讀二:
門前種鮮花。
學生說明原因,指導說完整,說正確。說得真好!就請你美美地讀一讀吧!
鄉下人家的花,“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瞧!(出示圖片)生說花名,它們開得多歡啊,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吧!
的確:齊讀:鄉下人家,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研讀三:
屋后春筍冒。
學生說明原因,體會竹的綠和生機勃勃。男生一起生氣勃勃地讀一讀。
體會雨后春筍:對呀,一個探字,仿佛讓我們看到了筍芽兒竭盡全力,才鉆出了地面,當他第一眼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驚喜地歡呼?女生一起讀讀調皮的筍芽兒。
竹葉青青,筍兒調皮,一起來讀一讀。
的確,齊讀:鄉下人家,有一幅獨特、迷人的風景!
研讀四:
院里雞覓食。
學生講解,說得真不錯!那請溫馨、神氣地讀一讀吧!
研讀五:
河中鴨嬉戲。
真好!鄉下人家雞鴨成群。誰來讀讀鴨?鴨群給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
雞鴨成群,都與人相處得那么自然、和諧!的確,齊讀:鄉下人家,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讓我們再讀讀可愛的雞鴨吧!齊讀3-4節
三、朗讀悟情
1、自讀、齊讀:
我們信步鄉間小路,飽覽了:齊說屋前搭瓜架、門前開鮮花、屋后冒春筍、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的鄉間美景。現在,請隨著輕松的音樂,再讀一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吧!
你讀的是?──你讀(圖)──齊讀一至四(音樂)
2、出示:
讀:長藤綠葉瓜架,春雨竹筍鮮花,雞群悠閑自在,小橋流水戲鴨,鄉下人家,美在(自然),美在(和諧)(說得真好,你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的確,齊讀:鄉下人家,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獨特與迷人,板書“不論什么地方,不論什么季節,都”有!讓我們再次深情地讀一讀。
四、延伸、積累
1、很多人都曾用心來描繪歌頌鄉下人家。其中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音樂)出示: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田園詩燴灸人口。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歸園田居五首》。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詩歌,找找其中描寫鄉下美景的句子。
歸園田居五首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馀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馀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詩中寫鄉下美景的句子有?
自己再快樂、悠閑地讀讀這首詩吧。(音樂)
2、其實鄉下人家的.美又何止這些,課后再研讀課文,說說還有哪些獨特、迷人的美。(音樂)
五、總結
走近鄉下人家,就是走近大自然,走近快樂,讓我們去發現自然之美,也用智慧與雙手,去保護它吧,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和快樂!
【板書設計】
鄉下人家
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
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屋前搭瓜架
門前種鮮花
屋后冒春筍
院里雞覓食
河中鴨嬉戲
自然 和諧
【《鄉下人家》說課及自悟】
這是一篇標準的散文,作者扣住“獨特、迷人”,向我們展示了鄉下人家七幅很有特色的美景。文章文章樸素,但字里行間飽含深情,文章“形散神聚”,是很具新課程特色的文章,而對這屆五年級來說,他們是陌生的,所以,我把它分為三課時來完成學習。
第一課時,我主要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讀通課文,自己理解生字、詞語,并由學生找出其中七幅畫面,用“地點+景物”的格式歸納五字標題,然后自己研讀句子。
第二課時,重點研讀一至四小節,通過分析,讓學生抓住重點字詞來體會文章所描繪的意境,同時,也展開想象,來豐富理解,能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能感情朗讀的目的,讓學生領會鄉下人家的美景。
第三課時,將會讓學生用本課的學習方法來研討第5~6小節,讀讀──悟悟──說說──再讀讀,回歸第二課時的《歸園田居》及課后戴望舒的小詩《在天晴了的時候》,讓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和諧,回歸朗讀,重點指導。最后讓學生以補充小詩:地點+美好事物的形式,延伸拓展。
本課,我課前安排了一組鄉村生活的圖片,進行了說話練習,目的是感受身邊的鄉村風情,激起探索的興趣,而后根據學生找到的重點句,讓他們自找畫面,讀、悟、說,最后又回歸配樂讀——展示讀,并以自創的小詩來進行小結,引出完整的重點句。陶淵明的詩是為了讓學生將本課所學內化,會讀出詩中的悠然自得,最后以布置作業與小結結束。
雖然基本上完成了預定安排,但我覺得上課時方式顯得單一了些,而且在第一課時僅僅安排學生自讀自悟是不是有點脫離實際,因為發現學生過度重視研讀,而忽視了基本的朗讀,所以有些地方還要糾正讀音,以致本課時朗讀未見明顯提高,雖說第三課時也安排了回歸朗讀,但肯定是無法重頭再來的,而且教師的臨場調控能力也有待提高,上課時未能想到換種方式讓學生展示朗讀,如拿著話筒上臺配樂讀,展示讀,那學生表現肯定會更好,而課后延伸時安排的小詩,也可以選擇正貼近生活的,更可以出示配樂朗讀版,這樣可能學生更易接受。
首次接觸新課程,感受頗多,也更多地見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出寶貴意見,讓我不斷成長。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11
《鄉下人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組課文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屋前搭瓜架、門前種鮮花、屋后春筍冒、院里雞覓食、河中鴨嬉戲、門前吃晚飯、夜靜催眠曲”的田園風情。在教學中,我從增強學生主動性入手,以閱讀為主要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引起共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總體氛圍創設的比較好,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產生了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2、多媒體創設情境。我精心選擇了部分非常貼合課文內容、富有美感的圖片制作成課件,利用多媒體展示鄉下風光的美景圖片,不但讓學生對鄉下生活有了初步印象,而且使學生盡快進入了情境,給了學生以很強的視覺沖擊,產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此外,在課件中配以優美的音樂,為學生朗讀和入情入境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抓重點詞語品讀,知識點的教學比較扎實。這篇課文可謂是“段段是風景,句句是畫面”。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句的“獨特迷人”展開學習,先找出文中“獨特迷人”的畫面,從上課的情況看,學生比較會讀書,關鍵詞語都找到了。學生也能抓住幾個擬人句、作比較的句子,深入展開學習,領悟到了文章的表達方法,學生不僅能自己入情,更能體會作者的情感。
4、運用多種朗讀方式。在這篇課文的朗讀教學中,我運用了師生合作讀,同桌互讀,男女生賽讀、自己感悟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這方面做的還是比較到位的。
5、課堂中時間的控制還不是很好。開始部分的課前鋪設耗費了時間,而后面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寫寫中的說和寫展開的不夠。讀了課文,欣賞了圖片,其實學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達的,但由于時間關系,我給學生自我表達、展示的空間不夠。
回顧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總體氛圍創設得比較好,在整節課中能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對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一節課下來,師生對“鄉下人家”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12
一、預習交流
師:課前老師布置了預習,下面咱們交流交流,鄉下人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1:鄉下人家很漂亮。
生2:鄉下的夜晚有詩的味道。
生3:鄉下人家有一種獨特的美。
生4:我對鄉下人家充滿了向往,很想到那里住一段時間。
生5:率領著小雞的母雞、聳著尾巴的雄雞、自由戲水的鴨子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生6:我爺爺家就在鄉下,爺爺在屋前也種了很多的花,很漂亮,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時候,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爺爺家。
……
師:課文給同學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大家一定很喜歡這篇文章。課文能不能正確地讀下來呢?
指名分小節讀,教師糾正個別字的讀音。
二、熟讀
師:一篇文章要讀得不添字、不丟字、不改字、不錯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下面請同學們再練習練習。
(學生練讀5分鐘)
三、品讀
師:這篇課文要求大家能夠有感情地朗讀,當你有感情地去讀的時候,文字就有了生命,你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怎樣才能讀好呢?每一段話總有一兩個詞或幾個詞給了你提示,這些詞有的容易發現,有的要動一番腦筋才能發現,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些這些詞。
生默讀,邊讀邊思,邊讀邊畫。
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和同桌交流交流所畫的詞語。
師:下面咱們交流交流所找的詞語。
生:我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找的是“別有風趣”和“可愛”。
師:你找得很準確。請大家讀一讀這段話,看看能否讀出“別有風趣”和“可家”。
生練讀,指名讀。
師:從這一段話中你還有什么發現呢?
生:作者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
師:蹲著的石獅子和豎著的大旗桿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生1:威嚴,嚴肅
生2:單調
師:相比之下,鄉下人家讓人覺得——
生:可家多了。
師:同學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生:我從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到的是“獨特”
師:請同學們欣賞欣賞這獨特的風光。
課件出示“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的圖片,介紹它們開花的時令。
師:這是一道多么美麗的風景啊,一起讀——
課件出示: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師:從后面的兩句話中你們找到的是哪個詞?
生1:我從“成群地”這個詞體會到筍很多。
生2:我找到的是“探”,這個詞很有意思。
師:說說看。
生:這是個擬人句,“探”寫出了竹筍的好奇。
師:請你們做一做“探”的動作,體會體會“探”時的心情。
(學生興致盎然)
師: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這句話。
“幾場春雨過后……成群地探出頭來。”
師:你們探出頭來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了覓食的雞。
生2:看到了聳著尾巴的雄雞。
生3:看到了農民在辛勤地勞動。
……
師:這個“探”字,作者用得是多么精彩呀!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1:我從第三自然段中找到的是“率領”和“聳”。“聳”寫出了雄雞像個將軍,很威風。
生2:“走來走去”也說明它很威風。
師:咱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
“雞,鄉下人照例……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生:我從第四自然段找到的是“從不吃驚”,我從中體會到人與鴨和諧相處,我能想像到鴨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戲的情景。
師:請你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生1:我從第五自然段找到的是“天高地闊”,我從中體會到他們吃得很香,談得很開心。
生2:這種情景讓人向往,很想坐下來和他們一起吃。
生3:我找到的是“自然、和諧”。
師:這是多么迷人的田園風景畫呀!自由地讀一讀。
生1:我從第六自然段找到的是“月明人靜”,我從中感受到的寧靜。
生2:我找到的是“甜甜蜜蜜”。
師:來,讓我們輕輕地讀,不要驚擾了鄉下人的好夢。
課件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齊讀——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四、誦讀
師:想像一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的心情、表情,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道風景背一背。
生練習背。指名背。
五、拓展
師:老師反復地讀過課文之后,寫下這樣幾句話,想與同學們分享。
課件出示——
鄉下人家
青藤綠葉紅瓜
鮮花綠竹筍芽
雞在竹林
鴨戲橋下
歸鳥微風紅霞
飯菜門前擺下
月明人靜
蟲唱入夢
風景獨特迷人
最愛鄉下人家
師:鄉下有鄉下的風景,城市有城市的美麗。課文是否引發了你對鄉下的回憶,或是讓你想到了某處風景?請動筆寫一寫,能長則長,能短則短。
生寫。課堂交流。
《鄉下人家》的教案 篇13
《鄉下人家》這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換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下面,我來談談教學體會。
《鄉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鄉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用質樸而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呈現出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學習本文,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
教學時,我主要分為四步:
1、看圖導入,進入美好情境。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馬上進入美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習興趣。
2、自讀自悟,感受生活的美。布置學生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在腦海中再現美的情境。
3、品讀課文,展示自學成果。全班交流學習感受,并通過做小主人邀請客人這一方式,內化語言。
4、讀讀寫寫,積累語言。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他們的朗讀中,我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以學定教。作業上進行分層,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要求,介紹鄉下人家的一處場景。
在教學時我采用了比賽的方式,“請你為自己最喜歡、最想擁有的那幅畫擬個名字,并且想象著說一說它美在那里?比一比誰選擇的畫最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不僅用簡潔的語言擬了幾幅圖的名字,如“雨后春筍圖”、“群鴨戲水圖”、“月明人靜圖”等,而且對文章語言的分析、品味則更是精彩,如“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中的“探”,“即使附近的石頭上有婦女在搗衣,它們也不吃驚”中的“吃驚”。另外,他們還非常有創意地把現在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相比較,談了許多自己獨特的見解!
我感覺,教學本課時,總體氛圍創設的比較好,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產生了對農村生活的向往。其次,知識點的教學比較扎實,能抓住幾個擬人句、做比較的句子,深入展開教學,使學生不僅能自己入情,更能體會作者的情感。但是,課堂中時間的控制還不是很好,開始部分的學生試讀,分段讀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而后面重點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就展開的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