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案(通用4篇)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故事等形式,引導幼兒理解合作的意義,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
2、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體驗合作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猴子和鹿》,錄象帶,皮球若干,筐子,箱子,布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運球師: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怎樣不用手、不用腳,也不借助任何東西,把球運到那邊的箱子里?你們可以互相商量商量,看有什么好辦法?出示球,按照你想的方法我們試一試。(幼兒探索嘗試)你們誰成功了?說說你用了什么方法?
二、看課件,了解合作的意義,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師:今天真高興,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小客人,你們想不想見?放課件,提問:
(1)小朋友,你們猜誰能成功?為什么?
(2)他們成功了嗎?為什么沒成功?遇到這樣的困難,你猜他們心里會怎么想?怎樣才能摘到桃子呢?開動你那聰明的小腦筋,幫他們想個好辦法吧。我們大家可以互相商量商量,這樣辦法就更多了。
(3)結果怎樣?他們成功了嗎?為什么一開始沒能摘到桃子,而最后他們卻成功的摘到了桃子?現在你想對他們說什么?小結:老熊說的很對,其實我們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但只有互相合作,團結起來,我們才能成功,你們說對嗎?看來,合作的力量真大,那么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我們合作完成的?
三、看錄象,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體驗合作的`快樂。
師:
(1)他們在干什么?一個人能做到嗎?
(2)他們為什么吵起來了?吵架能解決問題嗎?你認為該怎么解決?如果是你,接下來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3)兩個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你認為該怎么合作?小結:兩個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就要相互配合,互相商量,步伐一致。
活動延伸:
游戲:二人三足二人三足的游戲可真好玩,我們也來試試,好嗎?首先,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商量商量,應該怎樣合作?(商量)商量好了嗎,來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我們一起到外面去試一試!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案 篇2
一、設計背景:
本學期開學不久,我發現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自卑情況較為嚴重。作為六年級的小學生,能正確地了解、對待自己是很重要的,它能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幫助學生肯定自身積極的方面,并且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逐步提高自身理解、自我評價的水平,使學生更好地悅納自己,增強學生繼續前進的信心,更有效地提高學習動力。
二、活動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
2、引導學生學會發現他人的長處,肯定他人的優點。
三、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節目。
四、活動內容與方式:
1、引入課題:這幾天,我發現有二位同學不太高興。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讓他們自己來說說吧。
(學生角色扮演)一個個子矮、一個成績不佳
2、聽了這二位同學的心里話,你覺得他們的想法對不對?為什么?請大家先在小組內選擇其中一位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參與討論。)
3、同學們說得真好!是呀,這些同學身上不是沒有優點,而是缺乏發現,缺乏欣賞自己。讓我們——欣賞我自己吧。
4、那么,你能找找自己身上的優點嗎?請說給組內的小伙伴聽,自己發現多少就說多少,讓大家一起來分享你的快樂。小組內的同學要數一數他到底說了幾條,等會兒評評小組內誰找到的優點最多。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到組內了解情況,并表揚或摸摸在說自己優點的學生的頭)
5、評一評,小組內誰找到的優點最多?請各組找到優點的同學站起來。
(各組找到優點最多的起立,教師詢問優點有幾條)
6、你們真棒!能發現自己那么多優點!大家為他們鼓鼓掌吧!
7、可是,有的同學不太善于欣賞自己,你們組內不太欣賞自己的同學有沒有?沒關系,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幫他們,愿意嗎?好,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優點大轟炸”!優點怎么能“轟炸”呢?“優點轟炸”其實就是大家一起給這位不太能欣賞自己的同學找優點,找出很多優點來贊美他。
8、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9、同學們進行游戲。
10、同學們,你們玩了這個游戲,是不是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優點了呢?把自己又發現的優點在小組內分享一下吧!
(小組再次交流,氣氛熱烈,教師參與其中。)
11、我們擁有那么多優點,有那么多長處,愿意在大家面前露一手嗎?
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等會兒在全班面前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熱烈交流)
12、愿意和大家分享成功和快樂的同學,不用舉手,請自己上臺吧!
(學生展示自己,有唱歌跳舞的、朗誦詩歌的,有展示書法作品、繪畫作品的,有翻跟斗、跳繩的……學生饒有興趣地看表演。教師適時稱贊,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13、教師小結。
五、課外延伸:
今天收到的優點貼在自己床頭,每天起床后大聲地讀三遍。
六、活動效果
學生通過這節課,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對學習有了信心,更愛學習了。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案 篇3
分享真快樂
設計意圖: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而且通過前期的調研發現,本班幼兒入園才三個多月,許多幼兒由于缺乏與同伴分享的意識和行為,經常出現爭搶、哭鬧的現象,影響了他們的集體生活質量,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引導幼兒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讓大家一起玩,逐步滲透分享的意識。活動中,利用榜樣的示范作用,激勵更多的幼兒樂于將自己的玩具讓別人玩,并通過大家一起玩玩具后的快樂體驗,進一步強化這一良好的行為,引導幼兒逐步學會與人分享,樹立健康的心理品質。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分享活動,體驗玩具大家玩的快樂。
2.大膽表達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的想法。
3.初步懂得玩具一起玩、互相謙讓的交往方法。
活動重點:
體驗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樂。
活動難點:
滲透分享的意識
活動準備:
物質:幼兒自帶玩具,布置成“玩具城”,課件。
心理:會簡單介紹自己所帶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跟客人老師問好。
看,有這么多的老師,我們都是有禮貌的孩子,大聲跟老師問好:“老師好”!
2.參觀玩具城。
過渡語:今天,我們來到了玩具城,這里有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開上汽車,走近一點兒看看都有哪些好玩的玩具,嘀嘀——出發嘍!
3.將幼兒集中到身邊。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玩具?(讓每一個幼兒都充分表達)
過渡語:這么多好玩的玩具,都是小朋友帶來的,怎么玩呢?快坐下來,我們聽聽小朋友的介紹。
二、展開
1.幼兒介紹玩具。
提問:
(1)這架飛機很特別,是誰帶來的?你來教教我們怎么玩?
(2)這個蛋糕玩具是誰帶來的?快來跟大家說說怎么玩?
2.表達“分享”。
(1)個人的表達
提問:玩具城里還有誰的玩具?快拿過來讓大家看看,你的玩具想讓誰玩?
小結:小朋友讓好朋友來玩自己的玩具,小朋友把自己喜歡的玩具讓大家玩……他們都是會分享的好孩子,我們一起把掌聲送給他們!
(2)群體的表達
提問:還有誰的玩具?你們的玩具想讓誰玩?
過渡語:既然你們的玩具都讓大家玩,那就快去玩吧!
3.幼兒玩玩具,教師指導,助教拍照(5、6張)。
重點:保證每個孩子都能玩起來。
拍照:拍孩子的快樂、專注,要有一張許多孩子一起玩的,一張老師和孩子一起玩的照片。
過渡語:孩子們,你們玩得高興嗎?玩具也要休息一會兒了,我們把玩具輕輕放回去,也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4.通過照片,分享快樂。
剛才,我看到大家玩得可高興了,老師都給你們拍下來了,我們來分享一下大家的快樂吧!
提問:這是誰?他玩的是什么玩具?
小結:好玩的玩具讓小朋友玩得多認真啊,我想他的心里一定很快樂!這么多人玩一個玩具,沒有爭搶,還玩得這么快樂,我覺得應該夸夸他們!小朋友帶的玩具太好玩了,看我們玩得多高興啊!
三、延伸
1.分享教師的玩具。
今天,我也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帶來了,到底是什么呢?快閉上眼睛!
出示玩具汽車,提問:快看,這是什么?誰想玩?(請一名幼兒來當小司機,教師推著小車轉一轉,活躍氣氛。)
2.滲透玩具較少時的玩法。
(1)輪流玩。
提問:誰還想玩?大家都想玩,可是只有一輛汽車,該怎么玩呢?
小結:輪流玩是個好辦法,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地玩,前面一個小朋友玩完了,后面一個小朋友再玩。
(2)滲透“謙讓”教育。
提問:如果玩著玩著,兩個小朋友爭搶起來了,你搶我也搶,行不行?
小結:大家要互相謙讓,你先玩吧,我等一會兒再玩,只有這樣,大家才都能玩得自己喜歡的玩具,才會玩得高興。
(3)一起玩。
大家還可以一起玩,一個小朋友開汽車,其他小朋友可以輕輕地扶著車,或者慢慢地幫他推一推,肯定會玩得很快樂。既然大家都想玩我的小汽車,我們把車推到院子里,一起玩吧!跟老師們再見!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們對心理健康有初步了解和認識;
2、掌握一些培養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
3、提高主動注重心理健康的積極性;
4、確立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識,達到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
活動過程:
(一)健康兩個字很簡單,我們都會寫也都認識,但你們知道“什么是健康嗎?標志是什么呢?”如果你知道請舉手。大家說得很好。我這里有一個參考答案,請大家看一下。
下面我們來討論幾個問題:
1、什么樣的心理狀態是不健康的?
2、那么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又是怎樣的呢?說說你的看法,也可以舉例子。
(二)試舉例說說我們身邊的成功者的心理狀況又是怎樣的呢?
大家回答的很好。下面我們一起看看
總結心理健康的幾個標準:
1、智力正常。
2、情緒穩定,心境愉快。
3、反應適度,行動有序。
4、樂于交往,人際關系和諧。
5、自我意識良好,個性品質健康。
6、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總之:心理健康的人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能妥善地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即包含兩層意思:
1、無心理疾病
2、具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
(三)下面是我們中小學生常見的幾種心理疾病
中小學生常見的幾種心理疾病——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注意力不集中、侵犯行為、說臟話、逃學、偷竊、說謊、厭學、敏感多疑、依賴、報復、享受、性心理異常、自卑、癥、精神*。
(四)我們應該如何遠離這些心理疾病呢?
最健康心里狀態: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所以我們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請同學們看下面一個小故事
案例1:據說在推銷員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小故事,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地說:“這些人都習慣打赤腳,怎么能買我們皮鞋呢!于是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鞋穿,看來皮鞋市場大的很呀”。于是想方設法,向非洲人推銷自己的皮鞋,最后發了大財,這就是心態導致的天壤之別。
請問同學們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思考片刻)。
案例2:拿破侖、希爾曾經講過一個令人醒悟的故事:賽爾瑪陪丈夫駐扎在一個沙漠中的陸軍基地里,丈夫經常外出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里,奇熱無比,又沒有人和她聊天,周圍都是不懂英語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她很難過地寫信對父母說:“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親給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兩行字,但這兩行字卻永遠留在她的心中,并改變了她的生活,這兩行字是什么呢?
“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從此,賽爾瑪決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她觀看沙漠的日落,尋找到幾萬年前留下的海螺殼,她和當地人交朋友,互送禮物,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動物,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把原來認為最惡劣的環境,變成了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并出版了一本書《快樂的城堡》,她從自己的'牢房中望去,終于望到了自己的星星。
是什么讓她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呢?
案例3:龍哈迪是美國歷最偉大教練之一,在皮爾博士所寫的一本小說《熱忱——它能為你做什么?》一文中這樣敘述:
龍哈迪在達綠灣的時候,他面對著一支屢遭敗績而失去戰斗力的球隊,他站在他們面前,靜靜地看著他們,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他以沉默但很有力量的聲音說:各位,我就要有一支偉大的球隊了,我們要戰無不勝,聽到了沒有!你們要學習防守,你們要學習奔跑,你們要學習攔截,你們要進攻,你們要勝過同你們對抗的球隊,聽到了沒有?
如何做到呢?他繼續說:你們要相信我,你們要熱衷我的方法,一切的秘訣都在這里(他敲著自己的印堂),從此以后,我要你們只想這件事,你們的家庭,你們的宗教和達綠灣包裝者隊,要按這個次序讓熱忱充滿你人全身。
隊員們全都從椅子上站立了起來,并記下了自己的感覺,覺得自己熱血沸騰,雄心萬丈,那一年他們打贏了七十場球,成為區冠軍、全國冠軍、世界冠軍。
一個球隊的根本轉變,不只是球員的辛苦學習、技巧和對運動的喜愛,更重要的是有了熱忱才造成了這種不同的結果,我想對同學們講,每一個偉大的人都產生于平凡,我也想讓你們記住三件事:你的責任、你的使命、你的追求,同學們,你們聽到了沒有!
(五)結束語(評述)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同樣的感受,同樣的渴望。在這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讓我們手拉手去迎接明天的到來,去擁抱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