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我上幼兒園教案說課稿(通用5篇)
小班我上幼兒園教案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要。
2、知道有事有病要請假。
3、懂得是遵守學校常規的表現。
情感:
以為榮,愿意。
行為:
1、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上學路上不貪玩,。
2、不隨便缺課,有事有病請假。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怎樣才能做到。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學生為什么要做到。
教育過程:
一、想一想(初步知道應該的道理)
1.思考:開學以來,自己能做到天天嗎?
2.小組交流:開學已經快一個月了,你做到了天天嗎?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
3.全班交流。
4.小結:開學還不到一個月,大多數同學已經做到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板書:
過渡語:那怎樣才能做到呢?下面請李小芳告訴你。
二、說一說(使學生知道怎樣才能做到。)
出示圖一
1、小組交流。
這是什么時候?李小芳在干什么?
觀察李小芳的表情怎樣?你知道她為什么精神很好嗎?
(因為昨天晚上她按時睡覺了。)
板書:按時睡覺
2、全班討論:
為什么要做到按時起床,頭天晚上按時睡覺呢?
3、小結:
只有按時睡覺,第二天才能按時起床,精神好。
板書:按時起床
4、思考:
李小芳為什么要按時起床?
5、小結:
只有按時起床,才能。
過渡語:李小芳起床后,精神非常好,做好上學前的各項準備后,就背起書包上學去了,那按時起床,按時出家門后就一定能按時到校上學嗎?下面讓咱們繼續看,在上學的路上又發生了什么事。
出示圖二
1、全班交流。
在上學的路上,李小芳遇到了同學劉小剛,劉小剛在干什么呢?
李小芳對劉小剛說了些什么?
板書:上學路上不貪玩
2、小結:
要想做到,只有按時睡覺,按時起床還不夠,還要在上學路上不貪玩。
過渡語:劉小剛聽李小芳的話了嗎?他后來又是怎樣做的呢?
出示圖三
1、同桌互相說說: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小結:
李小芳和劉小剛,還有班里的許多同學都沒有遲到,老師在的光榮榜上為按時到校的同學畫上了"√"。
板書:
3、小組交流:
觀察李小芳和劉小剛的'表情怎樣?他倆會怎么想?
4、小結:
只有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上學路上不貪玩,才能做到。是遵守學校一日生活常規的表現,這樣做很光榮。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知道雷鋒嗎?他小時候就是一個的好孩子,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吧!
三、聽一聽
看圖:
放音頻《雷鋒》
1、全班交流。
雷鋒是怎么做到的?你想向雷鋒學什么?
2、小結:我們應該向雷鋒學習,克服困難,堅持。
過渡語:是光榮的,我們都應該做到。下面老師請你們當小裁判,看看、比比,小明和小紅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
四、比一比(使學生進一步知道,按時睡覺,才能按時起床,。)
出示投影片。
1、讓學生當小裁判,判斷誰對誰錯,并說出理由。
2、討論:怎樣幫助小紅做到,不遲到?
3、小結:應該做到:晚上8:30上床睡覺,早上6:30起床,上學路上不貪玩,這樣才能做到,不遲到。是遵守學校紀律的表現,也是遵守時間的表現。
五、看一看(使學生知道遇到天氣不好時,也要堅持。)
有個同學叫東東,他每天都,從不遲到。這天早晨,他按時起床后,做好了上學的準備工作,背起書包就要去上學,可是推開門一看,呀!……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圖1)
1、小組交流:你知道此時他是怎么想的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
2、小結:遇到刮風、下雨、下雪,天氣不好時,大家也要克服困難堅持去上學,這樣才能完成好學習任務。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圖2)
1、討論:當生病時,不能去上學了,應該怎樣做呢?為什么要這樣做?
2、小結:如果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學時,一定要請假。可以讓家長寫假條,讓同學帶給老師,也可以打電話通知老師,這也應當遵守的學校紀律。
六、兒歌總結、激發情感
學兒歌。
公雞喔喔叫,
我們起得早,
路上不貪玩,
上學不遲到,
雨點沙沙下,
風兒呼呼叫,
背上小書包,
堅持上學校。
學生邊說兒歌邊表演。
教師:是必須要做到的,這是遵守學校紀律的表現,也是一個人遵守時間的表現。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堅持做到。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召開主題活動“我是這樣做到的”。
(1)請同學夸夸班中能的好同學。
(2)請以上這些同學介紹經驗。
(3)演小品(事前準備好的)
(4)同學談感受。
(5)自己定的小計劃,每周一評。
訪一訪
問問學校里的大同學,請他們談談自己是怎么堅持做到的。
小班我上幼兒園教案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借助插圖,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使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了解語文課,對學生進行熱愛學校、熱愛老師和同學的教育。
2.借助圖中人物對話組織同學開展口語交際活動,對學生滲透尊師和文明禮貌教育。
3.指導學生在看圖過程中認讀漢字“學丁冬年級班老師”。
教學重點、難點:
認讀漢字
教具準備:
《上學了》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就成為一名學生了,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唱首歌來表達高興的心情吧!跟錄音齊唱《上學歌》。
二、新授
活動一:觀察圖
1.按照順序觀察校門口有誰在干什么?校園里有誰在干什么?
2.小組合作練習說話
3.指名匯報
活動二:練習口語交際
1.丁丁和冬冬在說什么?
2.他們是怎樣進行自我介紹的?
3.指兩名同學到前面進行自我介紹
4.同桌兩個同學練習自我介紹
活動三:認字
1.出示主題圖中的字
2.認識哪些字?大聲讀出來
3.請認得好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教師給予鼓勵。
4.出示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
5.指名讀同桌互讀
課中休息
活動四:鞏固
1.讀字開火車
2.做舉字卡游戲
活動五:
通過觀察圖我們了解,誰知道我們學校叫什么名字?教師教認校名。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在我們學校看到了什么。發現校園里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家長,比比誰認字多,認字快。
課后反思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和僅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習的熱情,這種學習是不會維持長久的。”學生剛入學,學習熱情十分高漲,教師抓住這一契機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在亢奮的狀態。這節課,針對《課標》對識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點,結合本校實際談自己的所見所聞,借助圖中人物對話,組織同學們開展口語交際活動,使學生更加了解校園;同時采取了隨文識字與聽讀識字的方法,從而激發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認識漢字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教案點評
課堂教學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來設計。《上學了》這課書其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入學教育。在教學中抓住一切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的時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識字面擴展到學生所能接觸到的范圍。在教法上,采取邊看圖邊隨機識字的方法,為鞏固識字效果,穿插進行口語交際練習,使學生在聽讀中加深記憶,同時對他們進行文明禮貌教育。在教學中,還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在學校的所見所聞,去認識與學校生活有關的漢字,從而加深他們對學校生活的了解,對學校老師及同學的熱愛。
小班我上幼兒園教案說課稿 篇3
教學目的:
通過觀察課本上的插圖,聽老師讀句子,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的學習生活。
認知目標:
進行學前教育,熟悉學校環境,體會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
技能目標:
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姿勢和主動提問積極發言的習慣。情感目標:讓學生充滿自信,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的學習生活。
教學難點:
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姿勢和主動提問積極發言的習慣。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培養學習興趣,相機安排。
情況1:學生翻書、講話。
同學們好,老師很高興看見大家很快就交上了朋友,有的是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有的是和書朋友交流。
1>你知道別的小朋友的名字嗎?(生介紹自己認識的小朋友,再向全班介紹自己。
促進學生間的交流。)
2>老師介紹自己。
3>和書交流的小朋友,哪些字是你們認識的?能告訴大家你怎么認識的嗎?
4>完成情況2中的1、2。
情況2:學生安靜。
同學們好,教師自我介紹,老師很歡迎你們來這里學習,在這里我們就是一家人,大家想不想參觀學校這個大家庭?
1>帶領學生熟悉學校的環境,如:介紹廁所、食堂、老師的辦公室等。
2>邊介紹環境,邊告訴學生一般知識和禮貌。
3>完成情況1中的1、3。
小結:從今天起,我們將在一起學習、生活,我們要像一家人一樣團結,互相幫助,保持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干凈,不為它摸黑,要為它增光。你們說好嗎?
二看圖學樂樂。
請大家仔細看圖中的樂樂在學校都干什么?你能講給大家聽聽嗎?注意請先想一想,想好后舉手,老師點到你請大大方方地站起來,聲音響亮地告訴大家。(圖一學習的樂趣;圖二應懂禮貌;圖三姿勢正確;圖四積極回答問題;圖五勤學好問;圖六熱愛學習;圖七團結同學;圖八愛集體、愛勞動;圖九鍛煉身體。)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的不足。
課后小記:
第一單元漢語拼音
教學總目標:
1、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2、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
小班我上幼兒園教案說課稿 篇4
一、課型:
新授。
二、課時:
2課時。
三、雙基目標:
1、新生大體了解學校的學習生活,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依據畫面提示,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友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
四、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五、道德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熱愛學校、喜歡上學、喜歡老師、喜歡同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喜歡課本、愛護課本。
六、教具:
投影片、投影儀、錄音機。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正式成為一名學生了,你們高興嗎?
2、讓我們一起唱首歌好嗎?跟錄音齊唱《上學歌》。
(二)討論學習。
1、你們喜歡學校嗎?為什么?
2、討論(出示投影):
(1)看圖說說圖上都有誰?在干什么?
(2)學生在學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聽說學校里還可以做哪些事?
(三)情景練習。
1、那么,圖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分別說了什么?讀一讀你認識的字。
2、鼓勵認識這些字的同學,提倡大家向他們學習。
3、模擬練習。
(1)情境一:師生交流(上學路上)。
老師:清早,我在上學路上遇見了王小明同學……
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師早!
老師:王小明同學,你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自我介紹)。
A、與同位進行自我介紹,說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級及其他情況。
B、游戲:找朋友。學生在班內自由結交朋友,其他同學齊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
A、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創設一個情境。想好時間、地點、人物,可以有老師、家長、同學,自由練習對話。
B、小組表演。
3、結合自己談談成為學生以來上學的感受。
4、口語交際:根據畫面內容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誰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學了哪些內容?
(二)指導觀察,了解圖畫內容。(出示投影片)
1、討論:圖上畫了什么?
2、指導學生按照圖畫內容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3、他們說了些什么?請認識這些字的小朋友來讀一讀?
(三)看看我們的語。文書。
1、寫上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
2、看看目錄有什么用?
3、怎樣找第4課?比一比誰找得又對又快。(找找第16課、第67頁、寫字表、查字表)
4、誰來說說你打算怎樣愛護課本?
(1)輕翻輕放。
(2)雙手要保持干凈。
(3)不亂寫亂畫。
(4)包好書皮。
(5)不亂仍課本。
5、今后我們要經常比一比看看誰的課本保護得最好。
(四)再唱《上學歌》。
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唱《上學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
(1)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導入新課吸引學生注意。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采用討論形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3)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積極性。
(4)以游戲的形式創設情景,使學生從做中學,在做中練。
(5)放手讓學生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6)鼓勵認識這些字的同學,提倡大家向他們學習。
(7)培養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8)營造活潑、寬松的課堂氣氛。
(五)作業。
要求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認識的新朋友。
小班我上幼兒園教案說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義務教育法》的基本內容,知道上學權是自己合法權利。從而在學習中珍惜,懂得合理發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知道現實生活中還存在違反《義務教育法》的現象,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好好學習,以此報答父母和社會。
教學難重點:
知道上學是自己的權利,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受教育權。
教學準備:
1、準備《義務教育法》。
2、準備好20頁介紹法官及法律知識圖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一
《義務教育法》知識競賽
1、先不給學生提任何要求,隨便讓學生抄抄“小資料上的法律知識。一分鐘后,讓學生數一數,抄下了多少字。
2、老師報鬧鐘時間,讓學生感受一分鐘有多長時間。
老師要求學生開展《義務教育法》知識比賽,看誰在一分鐘內,抄得又快又好。一分鐘后讓學生再數一數自已抄了多少。
3、對比兩次數量,讓學生分析出現不同結果的原因。
4、讓學生說說一分鐘學習的重要性。
5、搶答哪組回答正確
《義務教育法》規定兒童幾歲入學?
兒童監護人是誰?
監護人承擔什么責任?
二、活動二
小辯論:
1、閱讀19頁故事。
2、討論:吳冰該不該將爺爺告上法庭?
三、活動三
討論:貧困家庭的孩子還不如早點出去掙錢,你同意嗎?
針對案例分成正反方展開辯論。
教師提供具體情況指導。
四、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進行小結。
第二課時
一、活動四
校園侵權大搜查
先以小組為單位,每人談談自已在學校有否存在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由小組長將大家的意見加以概括。
二、活動五
請讓我來幫助你
1、學習習慣自查自糾
2、看看自已哪些方面做得不夠,說說自已還應如何改進。
三、活動六
校園侵權大搜查
將自已搜集到的失學孩子重返校園的小故事在全班進行交流,說說自已的感受,與父母交流。
四、教學評價
1、了解《義務教育法》的基本內容,知道上學權是自己合法權利。
2、能夠在學習中珍惜學習機會,合理安排和利用好自已的時間。
3、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好好學習,以此報答父母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