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精選10篇)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和猜測閱讀理解故事內容,嘗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初步體會故事里蘊含的道理,體驗游戲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出示圖)。這本書是一位日本的慶子阿姨寫的。你們猜,這會是關于誰的故事?對,小狗,書的名字是《像狼一樣嚎叫》。為什么要像狼一樣嚎叫?
二、逐頁閱讀、猜測故事內容。
1.圖,介紹小主人和莫卡。
師:這只小狗叫莫卡,它的小主人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叫米雪兒。莫卡是一只很好的狗,它和米雪兒相親相愛,你離不開我,我離不你,日子過得很美滿。直到有一天,米雪兒讀一本書,看,他們正在看一本關于誰的書?講狼的書。
猜測:米雪兒正在對莫卡說什么呢?
“你瞧!莫卡,你真有點像狼!”
討論: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生活、牙齒、捕食)
小結:狼是一種生活在野外非常兇殘、可怕的食肉動物。
2.圖,感受狼自由、快樂的生活。
莫卡聽到米雪兒說自己像狼,就認真地看了起來:哇!我是有點像狼。可是瞧狼多神氣啊!他們跑來跑去自由自在,它們捉野獸,它們可以待到半夜,對著月亮嗷嗷叫。
可瞧我過的什么日子?
3.圖,感受莫卡不自由、不開心的生活。
莫卡平時能自由地奔跑嗎?
莫卡平時吃的是什么?能自己捉食物嗎?
莫卡平時能在夜里對著月亮叫?
誰不讓莫卡做這些事情?
米雪兒和莫卡那么相親相愛,米雪兒為什么還要限制莫卡做這些事情?
是米雪兒不愛莫卡了嗎?那,為什么?(是為了莫卡的健康和安全。)
(對比莫卡和狼的生活,激發幼兒向往自由、快樂生活的情感。)此時,莫卡的心里對狼的生活充滿了……
4.圖,感受莫卡離家出走后的快樂心情。
第二天,莫卡拿定了主意。它偷偷溜出屋子,直朝山上跑。它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
一直跑到高高的山頂。“我現在自由了!”他大叫,“像狼一樣自由自在了!”他跑啊,他跳啊,他跳舞。
猜測:看,莫卡的心情怎么樣?莫卡離開家以后,會做些什么事情?
它還會回來嗎?(互動:不管莫卡會不會回來,我們一定要在音樂停時回到位子上。)
5.圖,介紹莫卡出走后遇到的麻煩,感受它不開心的心情。
很快它餓了。“沒事”它叫道,“我自己捉東西吃,就像狼那樣。”于是它就這么干了。
莫卡看到了什么?它能捉到嗎?為什么?(甲蟲、田鼠)
莫卡心想:原來,狼自己捉獵物的本領也不是那么容易學會的。到了夜里,莫卡很苦惱,它想念米雪兒和那些好吃的。
6.圖1——13,感受莫卡實現愿望及遇到危險時的心情。
你們猜,接下來,莫卡會是回家還是繼續往前走?對,莫卡說:“我不能認輸,有一件事我還得試試看。”
(1)你知道是什么嗎?它會成功嗎?
(2)莫卡終于爬上山頂,抬起頭,看著金色的月亮,使出渾身力氣,就像狼一樣,放聲嚎叫起來:“嗷嗚……”
你們想不想也學一學?(幼兒學叫)
(3)猜猜莫卡叫完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突然,遠方傳來了同樣的聲音:“嗷嗚……”接著又是“嗷嗚……”
(4)聽到狼的叫聲以后,莫卡會怎么樣呢?莫卡嚇呆了,“是是是是……狼,是真的狼!”
(5)猜猜看,莫卡會怎么做?對,它轉身就向山下跑去,“我要回家!”它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再也不要做狼了!”它跑啊,跑啊,跑啊……
(情景表演:一名幼兒當莫卡,老師當米雪兒,大家當狼群。)
7.圖14—16,感受主人對小狗莫卡的愛。
莫卡跑啊,跑啊,一直跑回了家——這個家,它可太熟悉了。
“莫卡!你回來了!”米雪兒叫著奔出來歡迎它。
你們猜,米雪兒發現莫卡離家出走了嗎?(米雪兒寫了尋狗啟示,她也很想念莫卡。)
莫卡回到米雪兒的懷抱以后,它會后悔自己離家出走嗎?它會對米雪兒說什么?(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兒,但米雪兒還是愛它的。它覺得:學“壞”一點也不好玩!)
三、結合生活,引導幼兒討論并理解莫卡的遭遇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爸爸媽媽的愛。
生活中,爸爸媽媽、老師不讓你們做哪些事情?那是她們不愛你嗎?為什么?
小結:生活中,我們的自由和快樂是要受到約束和限制的,不能影響別人的生活,也不是自己隨便想做什么都能做的。大人們說的有些不允許,是對我們的愛和保護。當你有了新想法的時候,可以勇敢的告訴老師和爸爸媽媽,在大人們的同意和保護下,我們就可以去試一試。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通過自己的閱讀了解股市的大概內容。
2.享受與老師,同伴閱讀的快樂。
3.體會莫卡自由自在的心情。
二、活動準備
繪本《像狼一樣嚎叫》的ppt,人手一本繪本,自制書簽
三、活動過程
1.開門見山的推出繪本。
師:“今天張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本好看的繪本,想與小朋友一起看一看,故事的名字叫《像狼一樣嚎叫》,猜猜書中誰會像狼一樣?他為什么樣這樣做?
2.幼兒自主閱讀繪本。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在讀故事的時候找出你最喜歡的一頁用一個愛心小夾子夾在那一頁。
提問:你覺得哪一頁最有意思,為什么?
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覺得哪里是讓你最讀不懂的請你用一個問號小夾子夾在哪一頁。
問題:你覺得哪一頁你看不懂,誰來幫助她解決問題?
3.共同跟隨老師閱讀繪本
教師講述P1~3 。
(1)莫卡想干什么呀?
(2)莫卡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
(3)你們覺得自己在幼兒園、家里,做哪些事情不能自由自在?
幼兒:不能自由自在地玩、不能自由自在地唱歌、不能自由自在地說話、不能自由自在地睡覺……
4.講述繪本后半部分感受結尾。
留下問題:莫卡最后為什么又回家了呢?(為第二課時留下問題)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3
活動目標:
1、閱讀畫面,傾聽、猜測、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匯:自由自在。
2、理解并體會莫卡前后心情變化的心理過程。
3、懂得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擁有的快樂生活。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
經驗準備:狼在夜里嚎叫,完全是出于實際的需要——狼在夜晚嚎叫,是通過相互嚎叫而集群,如母狼常發出叫聲來呼喚小狼,公狼又喚母狼,集合成群后再外出覓食。在繁殖期,狼也往往發出嚎叫聲來尋找配偶。在撫幼期,母狼會發出叫聲。幼狼在饑餓時則會發出尖細的叫聲。有時為了把陌生的狼從自己的領地里趕走。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體驗嚎叫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本很有意思的故事。你們想不想知道?
2、出示封面:
提問:(1)你們猜,這會是關于誰的故事?
(2)這只狗叫莫卡,你們看莫卡在干什么?你還見過誰也會對著月亮叫?
小結:狼的這種叫稱為嚎叫,你們有沒有聽過狼的嚎叫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學一學。
二、逐頁閱讀、理解內容
過渡:你們猜猜看莫卡為什么要像狼一樣嚎叫呢?讓我們一起到故事里去看一看吧!
(一)講述第一段,通過對比,體驗莫卡羨慕狼的心情。
1、聽到這里,你覺得現在莫卡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羨慕狼的自由,向往像狼一樣生活)
2、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的?(通過狼與莫卡的生活對比圖片)
3、為什么米雪兒不讓莫卡做那些事?
4、小結: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只莫卡多么想像狼一樣生活!
(二)講述第二段,看看說說,感受莫卡獲得自由的心情。
過渡:受到狼的影響之后,莫卡的生活將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1、提問:從這幅圖片上看,你們看莫卡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幼兒關注莫卡的表情)
2、小結:對呀,莫卡現在自由!它對著天大聲地叫道:“我自由啦!”整個世界都是我的!它開心極了!
3、你看莫卡現在正在自由自在的做什么?(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后講述)
4、小結:對啦,現在莫卡正在自由自在地奔跑、自由自在地捉蝴蝶、自由自在地跳舞。
5、他自由自在玩了很久以后,什么東西也沒吃他覺得肚子很餓了,他會怎么做呢?(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后講述)
6、小結:他自由自在玩了很久,很快莫卡餓了,肚子都在咕咕叫了。可是他追不上兔子,甲蟲還咬他,就連田鼠也拿他開玩笑。
(三)講述第三段,明白不能盲目的追求別人生活。
過渡:到了夜里莫卡什么也沒有吃到肚子餓的咕咕叫。
1、提問:(1)在這時候莫卡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2)你想對莫卡說些什么?
2、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莫卡還得嘗試什么事情呢?
3、小結:莫卡抬起頭,對著金色的月亮,使出全身的力氣,就像狼一樣放聲嚎叫起來:“嗷唔~~~~~~~~~”。
4、突然,發生了什么事情?(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你們猜接著會發生什么事情?
5、這時候莫卡怎么了?心情是怎么樣的?(害怕又后悔)(幼兒模仿)
6、 小結:現在的莫卡想要回家,他想念米雪兒。他跑啊,一直跑回了家,米雪兒叫著奔出來歡迎他。從此,他們又過上了相親相愛的生活。
三、完整講述,明白道理
1、是什么原因讓莫卡離家出走的?
2、他成功了嗎?為什么?
3、米雪兒和莫卡那么相親相愛,米雪兒為什么還要限制莫卡做一些事情?是米雪兒不愛莫卡了嗎?那,為什么?
4、 小結:莫卡看到狼的書,要模仿狼的樣子,要做一只像狼一樣的狗。但是它是一只狗,不是一只狼,所以它沒有成功。并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模仿的。有時候模仿別人,會發生很糟糕的事情。外邊的世界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美好,米雪兒為了莫卡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所以很多事情都不讓莫卡去做。
四、情感遷移,聯系生活
1、提問:在家里,你們想做的事情,有時候,爸爸媽媽也不允許,是爸爸媽媽不愛你嗎?為什么?
2、小結:爸爸媽媽都是愛你們的,有一些事情,我們是不可以學著做的;有一些不允許,是對我們的愛和保護;當你有了新想法的時候,可以勇敢的告訴爸爸媽媽,在爸爸媽媽的同意和保護下,我們是可以試一試。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4
教學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戲中,體會“規則”是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玩耍的條件。
教學準備
繪本《像狼一樣嚎叫》的.幻燈片、彩虹傘。
教學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
1.這個故事的名稱是:像狼一樣嚎叫。
2.像狼一樣,那是不是狼?
(這是一個關于狗的故事。)
二、欣賞繪本、理解情節
教師講述P1~3。
1.莫卡想干什么呀?
2.莫卡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
【設計意圖:這里的提問不僅要幫助幼兒理解故事,還要注意幼兒的傾聽質量。】
在活動中:
還可以提示幼兒仔細閱讀畫面中的細節,作必要的追問,如:
幼兒:莫卡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叫?
教師:莫卡只能叫幾下?為什么?
幼兒:因為數學題的答案是“5”。
3.你們覺得自己在幼兒園、家里,做哪些事情不能自由自在?
【設計意圖:提問能讓幼兒宣泄自己的情緒,和故事里的莫卡一樣將自己的不滿發泄出來。】
在活動中:
幼兒:不能自由自在地玩、不能自由自在地唱歌、不能自由自在地說話、不能自由自在地睡覺……(這時,教師可以了解到幼兒許多真實的愿望。)
三、欣賞繪本、合作游戲
1.教師講述P4~6:莫卡終于自由自在了。
2.教師出示彩虹傘。“我帶來了彩虹傘,孩子們,自由自在地玩一玩吧。”
【設計意圖:游戲中幼兒玩彩虹傘的場面可能會亂作一團,但教師要允許他們自由“發泄”,讓幼兒充分感受現場的氣氛。】
3.自由自在的感覺怎么樣?
在活動中:
幼兒:會做出“很好……很亂……很吵……”等反映。(這里要盡可能地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
4.好,我們繼續自由自在地玩。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彩虹傘里藏著一些小動物。想要的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找一找。
【設計意圖:這里要設定游戲時間為20秒,如果時間過長,會有意外傷害發生的危險。】
在活動中:
幼兒可能又亂做一團。
5.怎樣才能找到秘密呢?
【設計意圖:這里可以讓幼兒邊游戲邊反思自己的行為,為后續理解“規則”打好基礎。】
在活動中:
幼兒:我們要一起把彩虹傘舉起來,就能一下子找到。
教師:怎么做?你來指揮。
幼兒:大家站在彩虹傘周圍,拿住(傘)邊,聽我喊l、2、3,一起把彩虹傘舉起來。
幼兒:哦,兔子……有3只……有5只……
6.瞧,大家在一起玩耍時,要有一些規則才會玩得有勁。大家一起做事情時,也要有一些規則,事情才會做得有條理,容易成功。
四、欣賞繪本,感受結尾
1.看看莫卡在干嗎?
【設計意圖: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教師的講述最好一氣呵成。】
在活動中:
由于故事情節緊張而緊湊,所以,當莫卡逃離山頂時,幼兒一起驚呼:“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自由了!”
幼兒先前對成人的埋怨和不滿,在危急的慌不擇路中得到安撫。
2.閱讀繪本最后一頁:猜猜,莫卡會像誰一樣呢?
畫面中有《猴子》《魚》等書的細節,為幼兒提供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在活動中:
幼兒很樂意地想象:莫卡去學爬樹了……莫卡開始學游泳了……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戲中,體會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的方法。
3.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X X | | X X | ||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PPT課件 不同樂器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
1.孩子們今天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看一看,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像狼一樣嚎叫。
像狼一樣,那是不是狼?(像狼一樣肯定不是狼)
(這是一個關于狗的故事他的名字叫莫卡。)
二、欣賞繪本、理解情節
教師講述P1~3 。
1.孩子們故事里莫卡想干什么呀?
2.莫卡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
幼兒:孩子們那一幅圖說莫卡不能自由自在地叫?
教師:莫卡只能叫幾下?為什么?
幼兒:因為數學題的答案是“5”。
3.哦不能自由自在的吃東西,你看莫卡這日子過得很不自由自在,那你們覺得自己在幼兒園做哪些活動中不能自由自在呢?
幼兒:不能自由自在地玩、不能自由自在地唱歌、不能自由自在地說話、不能自由自在地睡覺……(這時,教師可以了解到幼兒許多真實的愿望。)
小結:幼兒園有些事情是可以自由自在的有的是不可以的,莫卡想做一頭自由自在的狼你呢?你也想自由自在對吧?
三、欣賞繪本、合作游戲
我們接著往下看,看看莫卡在山上干了些什么?
1.教師講述P4~6:莫卡終于自由自在了。
2.教師出示樂器。“這里有你們平時玩的樂器,待會你們自由子咋選一件老師再給你們配上一段合適的音樂,很HI的音樂,知道HI是什么嗎?(就是開心的興奮的自由自在感覺)
孩子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當音樂開始你們就可以自由自在了?
3.自由自在的感覺怎么樣,好不好?
幼兒:會做出“很好……很亂……很吵……”等反映。(這里要盡可能地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
4.好,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玩得很“HING”,又可以聽到美妙的聲音。
幼兒:我們要一起跟著音樂節奏。
教師:這里我們做一個小規定,就是跟著音樂節奏一起來
5.教師帶著幼兒一起發現音樂的節奏型,并用拍手的方法來為音樂伴奏。
6.這下我們要自由自在地動動身體的部位,但一定要按照音樂的節奏來。(找個別做的好的孩子來表現一下)
四、欣賞繪本,感受結尾
1.看看莫卡在干嗎?
由于故事情節緊張而緊湊,所以,當莫卡逃離山頂時,幼兒一起驚呼:“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自由了!”
2.閱讀繪本最后一頁:猜猜,莫卡會像誰一樣呢?
直到有一天,米雪又看了一本關于猴子的書,你猜他們家又發生了什么事情?(莫卡去學爬樹了)
直到米雪又看了本關于魚的書關于熊的書,他們家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以后慢慢看好嗎?
莫卡是一只很好的狗,他和米雪相親相愛,你不離開我,我不離開你,日子過得很美滿。直到有一天,米雪讀了一本講狼的書。“你瞧,莫卡。”米雪說,“你真有點像狼!”
哇!莫卡心里想。我是有點像狼,可是瞧狼多神氣啊!它們自由自在地跑來跑去、自由自在地捉野獸、自由自在地對著月亮嗷嗷叫。
可我過得什么日子啊!不能自由自在地捉蝴蝶、不能自由自在地吃飯、不能自由自在地學自己喜歡的本領。哦!他突然很想做狼,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
第二天,莫卡拿定主意,他偷偷溜出屋子,一直朝山上跑去,他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一直跑到高高的山上,“我自由了!”他大叫,“像狼一樣好自在!”
他大叫:“世界就是我的啦!”
很快,莫卡餓了。他想:“沒事,我會自己找東西吃,就像狼一樣。”
可是,他追不上兔子、咬不著甲蟲、找不到田鼠。
到了夜里,他想念米雪、想念家:“不過,我還有一件事要試試。”他對著金色的月亮,用足了全身力氣,像狼一樣地嚎叫起來“嗷……”
突然,山谷里傳來了同樣的聲音“嗷……”莫卡嚇呆了:“是……狼!”
他轉身朝山下跑去。“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做狼了。”他拼命地跑。
他終于跑回了家。米雪正在著急地找他:“哦,你回來啦!”他們擁抱在一起,多么快樂。
以后,米雪和莫卡相親相愛,你不離開我,我不離開你,日子過得還是那么美滿。直到有一天,米雪讀了一本關于猴子的書……
活動反思:
活動是為了讓孩子把現有的不滿表達出來,從而引起他們對現實社會中不能自由自在的關注,然后再回過頭來分析這些事情可不可以自由自在,其實是不可以的。在這樣的狀態下制定出來的規則是孩子切膚的感受到的規則,講到后面的游戲中沒有規則的,一個人是玩不起來的,但是有了一個規則之后,就能玩起來了。
小百科:狼,保護等級有“三有”保護動物。共46個亞種,體型中等、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自由自在的含義。
2、在合作游戲中,感受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的樂趣。
3、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x x | |。
活動準備:
繪本故事PPT,不同樂器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繪本,理解故事情節。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本書,名字叫?像狼一樣嚎叫的那個朋友是狼嗎?
2、觀看PPT,講述故事。
提問:莫卡自由嗎?你從哪里看出它不自由的?
二、聯系生活,理解故事情趣。
1、你覺得你們過得自由自在嗎?在幼兒園里什么活動讓你不自由自在呢?
2、繼續觀看PPT,欣賞故事。
提問:莫卡自由自在地干什么?你想自由自在地干什么?
三、合作游戲,了解方法。
1、我這兒有很多樂器,我們大家自由自在地玩一下吧!
2、你們拿著樂器自由自在地玩了,但你們的樂器發出的聲音配上我的音樂,使我的音樂變得不那么好聽了,怎么辦呢?
認識節奏x x | x |,并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
3、拿起樂器,隨音樂有節奏的敲擊。
四、結束活動。
1、我們自由自在時,看看莫卡發生了什么?
2、觀看PPT,講述故事結尾。
提問:接下來又將會發生什么呢?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7
設計思路:
第一次讀這本書,就啞然失笑:這只小狗莫卡分明就像我們的幼兒,幼兒分明就像這只向往狼的生活的小狗莫卡。
故事講述了小狗莫卡和小主人一起看書后,由羨慕狼的生活到埋怨自己的現狀,進而離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最終回家的經歷。故事表達了大家都應該珍惜各自擁有的生活的主題。
其實,故事情節在順應幼兒心理特征的同時,主題思想的表達比較含蓄,難以在幼兒的集體活動中直接闡述。所以,在設計活動中,我以與幼兒幾近相同的小狗的行為過程為教學線索,開展關于集體規則的教育活動。
活動除觀察繪本封面,可以分成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在閱讀故事中,幼兒和小狗莫卡感同生受--我們的生活并不是自由自在的。
第二環節:在游戲玩耍中,幼兒體驗集體規則--沒有規則無法進行游戲。
第三環節:在感受結尾中,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回歸原來有序的生活。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戲中,體會"規則"是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玩耍的條件。
活動準備:
繪本《像狼一樣嚎叫》的幻燈片、彩虹傘
活動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
1、這個故事的名稱是:像狼一樣嚎叫。
2、像狼一樣,那是不是狼?(這是一個關于狗的故事)
二、欣賞繪本,理解情節教師講述p1-3
1、莫卡想干什么呀?
2、莫卡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
【設計意圖:這里的提問不僅要幫助幼兒理解故事,還要注意幼兒的傾聽質量。】
在活動中:
還可以提示幼兒仔細閱讀畫面中的細節,作必要的追問,如:
幼兒:莫卡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叫?
教師:莫卡只能叫幾下?為什么?
幼兒:因為數字題的答案是"5"3、你們覺得自己在幼兒園、家里,做哪些事情不能自由自在?
在活動中:
幼兒:不能自由自在地玩、不能自由自在地唱歌、不能自由自在地說話、不能自由自在地睡覺。
三、欣賞繪本、合作游戲
1、教師講述p4-6:莫卡終于自由自在了。
2、教師出示彩虹傘。"我帶來了彩虹傘,孩子們,自由自在地玩一玩吧。"
在活動中:
幼兒:會做出:很好很亂很吵。"等反應。(這里要盡可能地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
4、好,我們繼續自由自在地玩,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彩虹傘里藏著一些小動物。想要的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找一找。
在活動中:
幼兒可能又亂作一團。
5、怎樣才能找到秘密呢?
在活動中:
幼兒:我們要一起把彩虹傘舉起來,就能一下子找到。
教師:怎么做?你來指揮。
幼兒:大家站在彩虹傘周圍,拿住(傘)邊,聽我喊1、2、3,一起把彩虹傘舉起來。
幼兒:哦,兔子有3只,有5只。
6、瞧,大家在一起玩耍時,要有一些游戲規則才會玩得有勁。大家一起做事情時,也要有一些規則,事情才能做得有條有理,容易成功。
四、欣賞繪本,感受結尾
1、看看莫卡在干嗎?
在活動中:
由于故事情節緊張而緊湊,所以當莫卡逃離山頂時,幼兒一起驚呼:"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自由了!"幼兒先前對成人的埋怨和不滿,在危急的慌不擇路中得到安撫。
2、閱讀繪本最后一頁:猜猜,莫卡會像誰一樣呢?
畫面中有《猴子》《魚》等書的細節,為幼兒提供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在活動中:
幼兒很樂意地想象:莫卡去學爬樹了,莫卡開始學游泳了。
活動建議:
規則教育。對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幼兒來說是最不可理解的。所以,借助繪本的情節開展教育,可以減少規則教育的說教成分。
活動中幼兒跟隨著故事中的人物情緒,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歷練過程,最終自然而合理地獲得認知上的發展。
活動中游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媒介作用,在玩耍中幼兒不知不覺地認同了教師傳遞的理念。應該說,任何游戲都可以完成這個使命,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游戲,不必拘泥于方案的游戲設計。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8
設計思路:
第一次讀這本書,就啞然失笑:這只小狗莫卡分明就像我們的幼兒,幼兒分明就像這只向往狼的生活的小狗莫卡。
故事講述了小狗莫卡和小主人一起看書后,由羨慕狼的生活到埋怨自己的現狀,進而離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最終回家的經歷。故事表達了大家都應該珍惜各自擁有的生活的主題。
其實,故事情節在順應幼兒心理特征的同時,主題思想的表達比較含蓄,難以在幼兒的集體活動中直接闡述。所以,在設計活動中,我以與幼兒幾近相同的小狗的行為過程為教學線索,開展關于集體規則的教育活動。
活動除觀察繪本封面,可以分成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在閱讀故事中,幼兒和小狗莫卡感同生受--我們的生活并不是自由自在的。
第二環節:在游戲玩耍中,幼兒體驗集體規則--沒有規則無法進行游戲。
第三環節:在感受結尾中,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回歸原來有序的生活。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戲中,體會"規則"是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玩耍的條件。
活動準備:
繪本《像狼一樣嚎叫》的幻燈片、彩虹傘活動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1、這個故事的名稱是:像狼一樣嚎叫。
2、像狼一樣,那是不是狼?(這是一個關于狗的故事)二、欣賞繪本,理解情節教師講述p1-31、莫卡想干什么呀?
2、莫卡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
【設計意圖:這里的提問不僅要幫助幼兒理解故事,還要注意幼兒的傾聽質量。】
在活動中:
還可以提示幼兒仔細閱讀畫面中的細節,作必要的追問,如:
幼兒:莫卡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叫?
教師:莫卡只能叫幾下?為什么?
幼兒:因為數字題的答案是"5"3、你們覺得自己在幼兒園、家里,做哪些事情不能自由自在?
【設計意圖:提問能讓幼兒宣泄自己的情緒,和故事里的莫卡一樣將自己的不滿發泄出來。】
在活動中:
幼兒:不能自由自在地玩、不能自由自在地唱歌、不能自由自在地說話、不能自由自在地睡覺。。。。。。(這時,教師可以了解到幼兒許多真實的愿望)三、欣賞繪本、合作游戲1、教師講述p4-6:莫卡終于自由自在了。
2、教師出示彩虹傘。"我帶來了彩虹傘,孩子們,自由自在地玩一玩吧。"【設計意圖:游戲中幼兒玩彩虹傘的場面可能會亂作一團,但老師要允許他們自由"發泄",讓幼兒充分感受現場的氣氛。】
3、自由自在的感受怎么樣?
在活動中:
幼兒:會做出:很好。。。很亂。。。很吵。"等反應。(這里要盡可能地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4、好,我們繼續自由自在地玩,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彩虹傘里藏著一些小動物。想要的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找一找。
【設計意圖:這里要設定游戲時間為20秒,如果時間太長,會有意外傷害發生的危險】
在活動中:
幼兒可能又亂作一團。
5、怎樣才能找到秘密呢?
【設計意圖:這里可以讓幼兒邊游戲邊反思自己的行為,為后續理解"規則"打好基礎。】
在活動中:
幼兒:我們要一起把彩虹傘舉起來,就能一下子找到。
教師:怎么做?你來指揮。
幼兒:大家站在彩虹傘周圍,拿住(傘)邊,聽我喊1、2、3,一起把彩虹傘舉起來。
幼兒:哦,兔子有3只。。。有。。。5只。。。
6、瞧,大家在一起玩耍時,要有一些游戲規則才會玩得有勁。大家一起做事情時,也要有一些規則,事情才能做得有條有理,容易成功。
四、欣賞繪本,感受結尾1、看看莫卡在干嗎?
【設計意圖: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教師講述最好一氣呵成】
在活動中:
由于故事情節緊張而緊湊,所以當莫卡逃離山頂時,幼兒一起驚呼:"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自由了!"幼兒先前對成人的埋怨和不滿,在危急的慌不擇路中得到安撫。
2、閱讀繪本最后一頁:猜猜,莫卡會像誰一樣呢?
畫面中有《猴子》《魚》等書的細節,為幼兒提供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在活動中:
幼兒很樂意地想象:莫卡去學爬樹了。。。莫卡開始學游泳了。。。
活動建議:
規則教育。對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幼兒來說是最不可理解的。所以,借助繪本的情節開展教育,可以減少規則教育的說教成分。
活動中幼兒跟隨著故事中的人物情緒,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歷練過程,最終自然而合理地獲得認知上的發展。
活動中游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媒介作用,在玩耍中幼兒不知不覺地認同了教師傳遞的理念。應該說,任何游戲都可以完成這個使命,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游戲,不必拘泥于方案的游戲設計。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9
三、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整本書,培養把握整個故事脈絡的能力。
2.通過看圖和猜測閱讀,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進行想象思維訓練。
3.初步體會故事里蘊含的道理,并嘗試用較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教學準備:ppt電子繪本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七、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從談話引入故事
師:我給大家帶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這本書是一位日本的慶子阿姨寫的。你們猜,這會是關于誰的故事?你怎么知道的?那,這真的是一個關于狼的故事嗎?
(一)幼兒觀察封面,猜想主人公可能是一匹狼……對故事產生興趣。
(一)通過初試封面請幼兒猜測,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二)逐頁閱讀:
1.出示主人公莫卡
師:這就是我們的主角小狗莫卡。他在做什么?他為什么會像狼一樣嚎叫呢?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2.講述故事
(1)第一頁
師:小狗莫卡和它的主人米雪兒在看一本書。他們在看一本關于誰的書?你在哪里看出來的?
師:你猜米雪兒看了這本書會對莫卡說什么?(你瞧!莫卡。你真有點像狼。)莫卡聽到米雪兒說它有點像狼的時候,它會想些什么呢?
(二)1.幼兒了解主人公的名字叫莫卡,能認真觀看故事。
2.幼兒能夠理解米雪兒和莫卡之間的關系。積極地回答問題,說出莫卡心理的前后變化,猜測莫卡的行為。
(二)1.通過主人公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2.通過故事提問,引導幼兒了解米雪兒和莫卡的關系。進一步突出米雪兒和莫卡的矛盾---為建立"有時候'限制≠不愛'或者'限制=愛'"這個觀點做進一步的滲透。
(2)第二頁
師:莫卡心想。我是有點像狼,可是狼多神氣啊!他們自由自在地跑來跑去、自由自在的捉野獸、自由自在地對著月亮嗷嗷叫。而莫卡自己呢?
(3)第三頁
師:莫卡平時能不能跑來跑去自由自在?為什么?誰不讓它跑來跑去自由自在?為什么?莫卡平時能不能自己想吃就吃?誰不讓它吃?莫卡平時能不能待到半夜,對著月亮嗷嗷叫?誰不讓它嗷嗷叫?它的主人只讓它叫幾聲?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4)第四頁
師:原來它的主人米雪兒對它很嚴格,總是限制它做事。莫卡就開始比較自己和狼的生活了。它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請你來說一說。
小結:莫卡想像狼一樣自由自在的跑來跑去,米雪兒不允許;莫卡想像狼一樣自由自在的捉野獸吃,米雪兒不允許;莫卡想在半夜里像狼一樣對著月亮嗷嗷叫,米雪兒不允許。米雪兒處處限制莫卡的行為,莫卡覺得自己很不自由,他心里很不高興。
師:你們猜,接下來,莫卡會怎樣做呢?(猜測)
(5)第5~6頁
師:第二天,莫卡拿定主意,他偷偷溜出了屋子,一直朝山上跑去,他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一直跑到高高的山上。
師:莫卡跑出家以后,它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呢?(“我自由了!”它大喊道:“像狼一樣好自在!這世界就是我的啦!”)
師:它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兒用自由自在造句)
小結:莫卡自由自在的它自由自在奔跑,自由自在的捉蝴蝶,自由自在的唱歌、跳舞。
(6)第7~9頁
師:可是他開心的地玩了很久以后,感覺到餓了,它會怎樣做呢?(猜測)它會成功嗎?
(7)第10~13頁
師:莫卡想嘗試的會是什么事情呢?莫卡叫完以后,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師:聽到狼的叫聲以后,莫卡會怎么樣呢?誰能表演一下莫卡當時的樣子?
(三)故事結局
師:你們猜,米雪兒有沒有發現莫卡離家出走?她會表現得怎么樣呢?為什么?她會做些怎樣的事情呢?
師:莫卡回到米雪兒的懷抱以后,它的心里會是怎樣的感覺?這時候,它會怎樣想?(移情能力)它會后悔自己離家出走嗎?
師:他們看了關于猴子的書以后,你覺得又會發生怎樣的事情?你們猜,莫卡還會離家出走嗎?為什么?
師:咦?發生了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這次米雪兒看了猴子的書以后,想和莫卡一起學猴子,而莫卡因為有了上次學狼的經歷,不再隨便羨慕和模仿別人,所以無論米雪兒怎樣逗它,它都不感興趣。
(三)幼兒理解故事的結局發展,體會到莫卡變化的原因,理解愛與自由之間不存在矛盾關系。
(三)引導幼兒理解故事蘊含的愛≠限制自由,但限制自由≠不愛。
(四)梳理故事,討論并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師:是什么原因讓莫卡離家出走的?
師:它成功了嗎?為什么?
師:并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模仿的。有時候模仿別人,會發生很糟糕的事情。
師:米雪兒和莫卡那么相親相愛,米雪兒為什么還要限制莫卡做一些事情?是米雪兒不愛莫卡了嗎?那,為什么?
(四)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限制自由不代表不愛。”
(四)通過討論更好的幫助幼兒感受愛與限制之間的關系。幼兒能夠更好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加深體會。
(五)延伸活動
師:在幼兒園里,你們想做的事情,有時候老師也會不允許,是老師不愛你嗎?為什么?在家里,你們想做的事情,有時候,爸爸媽媽也不允許,是爸爸媽媽不愛你嗎?為什么?
(五)幼兒從生活中的事件出發,說出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
(五)生活中的故事能更好的激發幼兒的情感,促使活動更富有生活情趣。
八、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覺得不好的地方是:1.我的聲音不夠動聽,雖然很有感情,陰陽頓挫,但沒有分出角色之間的語氣,聽上去不優美以后要注意語氣,把最好聽的聲音展示給幼兒。2.有時提的問題不夠嚴謹,不精練,有效問題太少,語言課上就要求老師要提有效問題,盡量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用的,不說廢話,以后要注意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學習。3.上課還不夠自信,提出問題時比較虛。優點是整節課我的思路比較明確,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這樣一來孩子們還是思路清晰的明白了整個故事的發展,良好的體會了其中的情感發展路線。所以情感發展的效果很好,幼兒的情感發展也頗多。
大班教案:《像狼一樣嚎叫》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戲中,體會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的方法。
3、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X X | | X X | ||
活動準備
PPT課件、不同樂器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察繪本封面
1、孩子們今天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看一看,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像狼一樣嚎叫。
像狼一樣,那是不是狼?(像狼一樣肯定不是狼)
(這是一個關于狗的故事他的名字叫莫卡。)
二、欣賞繪本、理解情節
教師講述P1~3 。
1、孩子們故事里莫卡想干什么呀?
2、莫卡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
幼兒:孩子們那一幅圖說莫卡不能自由自在地叫?
教師:莫卡只能叫幾下?為什么?
幼兒:因為數學題的答案是“5”。
3、哦不能自由自在的吃東西,你看莫卡這日子過得很不自由自在,那你們覺得自己在幼兒園做哪些活動中不能自由自在呢?
幼兒:不能自由自在地玩、不能自由自在地唱歌、不能自由自在地說話、不能自由自在地睡覺……(這時,教師可以了解到幼兒許多真實的愿望。)
小結:幼兒園有些事情是可以自由自在的有的是不可以的,莫卡想做一頭自由自在的狼你呢?你也想自由自在對吧?
三、欣賞繪本、合作游戲
我們接著往下看,看看莫卡在山上干了些什么?
1、教師講述P4~6:莫卡終于自由自在了。
2、教師出示樂器。“這里有你們平時玩的樂器,待會你們自由子咋選一件老師再給你們配上一段合適的音樂,很HI的音樂,知道HI是什么嗎?(就是開心的興奮的自由自在感覺)
孩子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當音樂開始你們就可以自由自在了?
3、自由自在的感覺怎么樣,好不好?
幼兒:會做出“很好……很亂……很吵……”等反映。(這里要盡可能地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
4、好,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玩得很“HING”,又可以聽到美妙的聲音。
幼兒:我們要一起跟著音樂節奏。
教師:這里我們做一個小規定,就是跟著音樂節奏一起來
5、教師帶著幼兒一起發現音樂的節奏型,并用拍手的方法來為音樂伴奏。
6、這下我們要自由自在地動動身體的部位,但一定要按照音樂的節奏來。(找個別做的好的孩子來表現一下)
四、欣賞繪本,感受結尾
1、看看莫卡在干嗎?
由于故事情節緊張而緊湊,所以,當莫卡逃離山頂時,幼兒一起驚呼:“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自由了!”
2、閱讀繪本最后一頁:猜猜,莫卡會像誰一樣呢?
直到有一天,米雪又看了一本關于猴子的書,你猜他們家又發生了什么事情?(莫卡去學爬樹了)
直到米雪又看了本關于魚的書關于熊的書,他們家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以后慢慢看好嗎?
莫卡是一只很好的狗,他和米雪相親相愛,你不離開我,我不離開你,日子過得很美滿。直到有一天,米雪讀了一本講狼的書。“你瞧,莫卡。”米雪說,“你真有點像狼!”
哇!莫卡心里想。我是有點像狼,可是瞧狼多神氣啊!它們自由自在地跑來跑去、自由自在地捉野獸、自由自在地對著月亮嗷嗷叫。
可我過得什么日子啊!不能自由自在地捉蝴蝶、不能自由自在地吃飯、不能自由自在地學自己喜歡的本領。哦!他突然很想做狼,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
第二天,莫卡拿定主意,他偷偷溜出屋子,一直朝山上跑去,他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一直跑到高高的山上,“我自由了!”他大叫,“像狼一樣好自在!”
他大叫:“世界就是我的啦!”
很快,莫卡餓了。他想:“沒事,我會自己找東西吃,就像狼一樣。”
可是,他追不上兔子、咬不著甲蟲、找不到田鼠。
到了夜里,他想念米雪、想念家:“不過,我還有一件事要試試。”他對著金色的月亮,用足了全身力氣,像狼一樣地嚎叫起來“嗷……”
突然,山谷里傳來了同樣的聲音“嗷……”莫卡嚇呆了:“是……狼!”
他轉身朝山下跑去。“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做狼了。”他拼命地跑。
他終于跑回了家。米雪正在著急地找他:“哦,你回來啦!”他們擁抱在一起,多么快樂。
以后,米雪和莫卡相親相愛,你不離開我,我不離開你,日子過得還是那么美滿。直到有一天,米雪讀了一本關于猴子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