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兒童繪本教案(通用3篇)
大班兒童繪本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逃家小兔》這是一個充滿了愛和溫情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兔變著法子想逃跑,想要離開媽媽的保護,這點非常符合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獨立性逐漸增強,希望自己能單獨做更多的事情,向往一個獨立的天空;但無論小兔怎么變,都逃不開媽媽的愛。故事通過小兔和媽媽的對話展開情節,既有重復,又有變化,彼此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對大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滿足了孩子想象、創造的需要。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圖書、課件,多通道地閱讀、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中濃濃的親情。
2、喜愛優美的文學作品,對閱讀活動有興趣,能與同伴合作捕捉畫面信息解決問題。
3、引導幼兒把想象與閱讀經驗相結合,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學習“如果你……我就要……”的句式,并以此展開想象,創作對話。
4、學會如何接受愛和對待愛。
活動重難點:
重點:以情境中讓孩子展開想象,讓孩子根據圖畫創編故事。
難點: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想象兔媽媽和兔寶寶還會變成什么,并在此過程中領悟偉大的母愛。
活動準備:《逃家小兔》PPT課件音樂《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愛心:這是什么?它也代表了一個字:愛。你們知道什么是愛嗎?(幼兒自由回答)
有一只可愛的小兔子也很想知道它的媽媽到底愛不愛它,它就想出了一個游戲,是什么游戲呢,它找到答案了嗎?我們一起來看這本書《逃家小兔》。(揭示書的主題,讓幼兒循著這條線索,帶著疑問有目的的看書。)
二、看PPT引入情境,練習說話。
1、師:(讓孩子們看圖)有一天,小兔子對媽媽說:“我要跑走了!”這時候,媽媽會怎么辦呢?媽媽會說些什么呢?幼兒自由發言,老師注意傾聽、引導。
小結:孩子們想得真好,你想知道圖畫書上的兔媽媽是怎么辦的嗎?請仔細看,仔細聽,看看誰的想法和書上的兔媽媽一模一樣?
師:“如果你跑走了,”媽媽說,“我就要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啊!”
2、小兔子可不想被媽媽追上,于是,他說:“如果你來追我,我就要變成溪里的小鱒魚,游得遠遠的。”
哎呀,這下了兔媽媽該怎么辦才好呢?聰明的孩子,快快來幫幫兔媽媽吧。(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說說自己的想法
(看黑白圖)師:“如果你變成溪里的小鱒魚,”媽媽說,“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
(看彩色圖)師:你覺得兔媽媽能抓住變成小鱒魚的小兔嗎?為什么呢?引導幼兒重點觀察部分彩頁,理解故事表達的情感。
教師:“兔媽媽在干什么?“它為什么不用魚鉤和魚餌而用胡蘿卜?“
幼兒:“因為胡蘿卜是小兔最愛吃的食物!”
教師:“兔媽媽是多么的學小兔,所以用小兔最愛吃的胡蘿卜來釣它,而不用容易傷害到小兔的魚鉤。”
3、可是小兔子不想被媽媽抓住,所以他說:“如果你變成捕魚的人,”小兔說,“我就要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讓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變成高山上的大石頭,”媽媽說,“我就要變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師:“小兔為什么要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去變石頭呢?這座山這么高、這么危險,媽媽會去找小兔嗎?能找到嗎?”(幼兒回答)
這么危險的事情媽媽為什么還要做呢?(幼兒回答)(看彩色圖)說說你觀察到了什么?
4、“如果你變成了變成爬山的人,”小兔說,“我就要變成小花,躲在花園里。”“如果你變成小花,”媽媽說,“我就要變成園丁,我還是會找到你。”
師:“園丁是什么意思?她是做什么的?”“為什么媽媽想要變成園丁而不是采花的人呢?”(幼兒回答)
5、“如果你變成園丁找到了我,”小兔說,“我就變成馬戲團的空中飛人,飛得高高的。”
“如果你變成馬戲團的空中飛人,”媽媽說,“我就要變成走鋼絲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小兔變成了什么人?飛得高嗎?危險嗎?媽媽心里會怎么想?那媽媽怎樣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呢?媽媽變成了什么人?她不是雜技演員卻要走在那么高的鋼索上,害怕嗎?可媽媽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幼兒回答)
6、“如果你變成走鋼絲的人,”小兔說了,“我就變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變成小男孩跑回家,”媽媽說,“我正好就是你媽媽,我就要張開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天哪!”小兔說,“我不如就待在這里,做你的小寶貝吧。”他就這么辦了。“來根胡蘿卜吧!”媽媽說。
師:這次小兔變成什么人?媽媽呢?
7、你學得如果小兔子不逃回家,它還會變成什么,那媽媽又會變成什么?(引導幼兒想象、創編)
三、明道理
1、兔媽媽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去追小兔子呢?
2、你想對這只小兔子或兔媽媽說些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師:這只逃家小兔終于還是回到了媽媽的懷抱,看來,無論世界有多大,孩子的心有多高,哪怕跑得再遠,也跑不出媽媽關愛的目光。即使將來長大了,離開了媽媽的身邊,也永遠離不開緊緊相隨的母愛!
3、你們的媽媽也你像兔媽媽那樣愛你們吧,說說媽媽為你們做了什么事情最讓你感動?(幼兒回答)
4、媽媽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們能為媽媽做什么呢?(引導幼兒學會大聲的去說愛:媽媽,我愛你!)
四、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我們有很多感謝的話在心里,那我們除了告訴媽媽我學你,還可以怎樣表達我們的愛呢?(幼兒討論、回答)
引導幼兒學習表演《感恩的心》作為對媽媽愛的答謝。
大班兒童繪本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重點與難點)
繪本《石頭湯》這篇故事講述了三個和尚在化緣途中,來到了一個曾經飽經苦難的小村莊,這個村莊的人們由于在艱難的歲月中煎熬過,心腸變得很硬,不愿接納別人。三個和尚想讓村民們知道什么是幸福,于是通過在村莊里煮石頭湯的方法,使人們自覺地奉獻出自己的東西,讓他們明白分享使人更加富足的道理。
重點:理解并表達故事內容、懂得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難點:在村民無形的變化中,感受他們的純樸、慷慨。
幼兒基礎分析
(能力、經驗基礎)
能力基礎:大班幼兒愛讀繪本,也有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但是對故事中的關鍵畫面、情感主旨把握的還不夠透徹,需要老師及時的引導。
經驗基礎:幼兒已經提前閱讀過該繪本,知道故事里面的大概情節。大班幼兒知道應該要學會付出和分享,但是并不能深刻的體會到付出和分享后所獲得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故事內容,用豐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情節進行合理想象。
2、在村民無形的變化中,感受他們的純樸、慷慨。
3、懂得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種快樂和幸福。
活動準備
(材料、環境、知識準備)
PPT、繪本、自制拼圖。
幼兒已經閱讀過該繪本,知道故事里面的大概情節。
一、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喜歡喝什么湯?
過渡: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湯,酸的甜的等等,但有一種湯大家一定沒喝過。
出示圖片:石頭湯。
二、回憶故事前半段,感受村民們的前后變化。
1、了解和尚煮石頭湯的原因。
提問:你們還記得這個故事嗎?誰來說一說?
過渡:是呀,和尚們進了村之后確實很餓,但村民們是怎么接待他們的呢?
出示圖片。
小結:“當和尚們走到山腳下……一戶又一戶。”
提問:村子里住著些什么人?
小結:村子里住著這么一群人,其實這個村莊曾飽經苦難,饑荒、洪水和戰爭讓村民們身心疲憊。村民們不相信陌生人,甚至會懷疑自己的鄰居。所以三個和尚決定煮石頭湯。
2、感受村民們前后的變化。
過渡:請自主閱讀繪本,思考村民們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
提問:村民們在和尚煮湯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其實村民們還是很善良并且樂于付出的,只是沒有人愿意第一個主動去做。
三、回憶故事后半段,感受村民們付出和分享后的快樂。
過渡:美味、豐富的湯煮好了,村民們為什么不端回家喝呢?
提問:桌上除了湯,還有哪些東西,它們是哪里來的?
小結:“大家坐下來一起吃……以前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歡宴。”
過渡:閱讀故事結尾部分至“給和尚們送行”。
提問:村民們與和尚們之間會說些什么?
小結:其實幸福就在付出當中,愉快的為他人付出你就會得到快樂,當你感動快樂的時候,要記得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提問:和尚走了,村民們會如何相處呢?為什么?
提問:孩子們你們知道三個和尚為什么要煮石頭湯了嗎?
四、拓展延伸:拼圖游戲。
說明游戲要求:
每個人貢獻出手里的一小塊拼圖并拼出提示語,尋找到美味的糖果。
大班兒童繪本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美麗得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不同的韻律節奏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四季特征明顯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紅梅、臘梅、水仙花、白玉蘭。
2、《花婆婆》PPT。
3、兒歌“四季花開”:
暖和的春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炎熱的夏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涼爽的秋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寒冷的冬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備有:我們種的什么花兒開)
4、背景音樂。
過程與記錄:
一、聽故事。
1、引出活動:
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故事(出示PPT),題目《花婆婆》認字嗎?《花婆婆》。你們認為花婆婆是個什么樣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2、講述故事
老師:花婆婆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們一起聽故事。(音樂起)(播放故事)
(講到:第三件事后,提問)。
老師:小女孩答應爺爺要做哪三件事?
孩子:做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到世界去逛逛(老師:就是去旅行)……在海邊住……
3、繼續講故事。
二、四季開的花
1、說說四季開的花:講到“花婆婆”準備種花時,引發交流四季開的花。
老師:花婆婆想,如果海邊開滿了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如果海邊一年四季都開滿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麗。
幼兒:桃花是在春天里開得……荷花是在夏天里開的……
老師:除了這些花,你還能說出其他花的名字嗎?
幼兒:梨花……康乃馨……(很踴躍)。
觀察,孩子對于花卉的經驗有多少。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師:其實,我們現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種。我準備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朋友兩人一起,去認一認: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節開放的?把它們放在相應的字卡的下面(字卡為:春天花兒、夏天花兒……)
孩子:(操作)。——這時應該關注不認識字的孩子。老師出示字卡時,孩子跟讀一邊。
三、一件美好的事
1、回歸故事。
老師: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開放的花,寫信買了許多花籽……可是,孩子們也不知道將來會做什么!
2、美好的事情。
老師:你覺得做什么事,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深化“美好的事情”,讓孩子擁有一個理想。
幼兒自由回答。
師:孩子們,你們已經知道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請你記住這件事情,努力去做這件事情。知道嗎?等你們長大了,世界因為有你們,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