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入學課堂常規教案范文(精選6篇)
一年級入學課堂常規教案范文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言要舉手。
2、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3、學會正確的坐姿。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上課要遵守紀律,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2、教學難點:學會正確的坐、立、舉手、讀書及的握筆寫字的姿勢。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參觀,榜樣教育。
1、回憶參觀:老師已經帶大家去參觀了高年級大哥哥、大姐姐的上課情況,誰來說說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2、小結:大哥哥、大姐姐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二、指導看圖,練習說話。
1、引入:那么我們先來看看,圖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看圖:
⑴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⑵丁丁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⑶冬冬正在對丁丁說什么?
⑷圖上哪些小朋友專心聽講?他們是怎么做的?
3、說話訓練。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⑴跟師講。
⑵自由講。
⑶指名練說。
⑷開火車練講。
三、小結評比,樹立榜樣。
1、表揚本節課專心聽講的學生,發紅花。
2、自己回憶前幾節課的表現,專心聽講的同學自己站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四、學習正確的坐姿。
1、回憶引入:
⑴小朋友在小學生園里上哪些課?時間長嗎?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⑵現在,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小學上課可跟小學生不一樣,一節課要上四十分鐘,上午、下午都有課,不過并不是每節課都坐在教室里上。在教室里上課進,小朋友不能亂走、亂動、亂說,也不能吃東西,要坐得好好的。那么,上課時該怎么坐呢?
2、學習坐姿:
⑴看圖說說:(示圖2)圖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坐的?
⑵老師小結:凳子離開桌子一定距離,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兩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隨便玩書包帶、褲子或裙子,兩只小腳要放平。
⑶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巡回檢查,及時糾正學生的不正當姿勢。
3、比賽練習:
⑴與圖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坐得好。
⑵同桌比一比。
⑶大組比一比。
⑷與老師比一比。
4、創設情境練一練坐姿。
⑴引入:每一堂課開始都有鈴聲,叫上課鈴。上課鈴一響,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靜靜地等老師來上課。
⑵學兒歌:
鈴聲響,進課堂,
課本鉛筆放得好,
靜等老師來上課,
比比哪個坐得好。
跟師念兩遍。
⑶念完兒歌練一練。
五、小結,學兒歌。
這節課,我們知道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并且學會了正確的坐姿,希望大家爭做認真上課的好孩子。
一年級入學課堂常規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小學生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2.教育小學生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小學生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養成好習慣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給小學生觀看視頻,看看有哪些好習慣。
二、讓小學生自由的討論
1.師:“剛剛我們看到小視頻里都有哪些好習慣呀?”
2.師:“原來多洗手,排隊喝水,飯前便后洗手這些都是好習慣。”
三、告訴小學生學習。
1.師“那小朋友覺得我們要不要學一學他們的好習慣呢?”
2.師:“我們從小養成好習慣才能做一個好孩子是不是?”
四、請小學生自己講講自己知道哪些好習慣。
1.師:“除了剛才視頻里看到的好習慣,你們覺得還有哪些是好習慣呢?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師:“小朋友們是好的習慣我們都要學會,還要把不好的習慣改成好的習慣。”
活動反思:
讓小學生觀看視頻,自己發現有哪些是好的習慣,讓孩子自己來講,孩子們看視頻的時候都很認真,但是可能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一邊看一邊說,發現什么就立刻講出來,這里的設計還有所欠缺。孩子們發現了視頻里的好習慣,我便按著順序來引導他們讓他們向著視頻里的小朋友學習,什么時候應該干什么,讓他們從小養成好習慣。另外請孩子來講其他好習慣,可能他們對好習慣還沒有什么概念,這里對他們來說稍微有店難度。
一年級入學課堂常規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知道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2、喜歡參加閱讀活動,愿意開口講述自己看到的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圖片、字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1、師:寶寶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本領。
師逐一出示圖片。
2、師:寶寶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呀?(娃娃,娃娃在剪指甲,刷牙,擦鼻涕等)
師:對了,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好習慣,平時我們還有哪些好習慣呢?
3、小學生自由交流、討論。
師小結:早上起床要刷牙、洗臉、有了鼻涕要用小手帕擦干凈,指甲長了要用剪掉,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好習慣。我把這些好習慣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學念兒歌
1、師有感情的邊指圖片邊朗誦兒歌一遍。
師:寶寶們,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呀?你聽到了什么?
2、個別小學生交流
3、師再次朗誦兒歌,小學生輕聲的跟念。
三、學念字詞
1、出示圖片、字卡,引導小學生學念字詞。
2、字詞游戲:教師請寶寶們把眼睛閉起來,然后拿掉一張字卡,問寶寶們:哪個字寶寶不見了?
小學生猜猜、說說。
四、自主閱讀
1、教師發放閱讀書,提醒小學生一頁一頁的翻書,鼓勵小學生邊看圖片,邊念兒歌。
2、教師循回指導,引導小學生用手指讀兒歌。
一年級入學課堂常規教案范文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4、懂得為什么要樣成讀報的好習慣以及怎樣才能樣成讀報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2、懂得為什么要養成讀報的好習慣以及怎樣才能讀報的好習慣。
授課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述課文第一節內容,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初讀課文,了解內容。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讀通課文。
2、讀準字音。
3、理解下列詞語。
魔力:比喻使人著迷的吸引力。
息息相通:呼吸相同。比喻彼此意氣相投,親密無間。
回腸蕩氣:形容文章、樂趣十分動人。
充溢:充滿;流露
佳肴:精美的菜肴。
陶冶:燒制陶器的冶煉金屬。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三、朗讀課文、給課文分段。(相機板書)
第一段(第1至第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第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第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四、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寫了什么?
出示:原來讀報迷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①你從九霄云外這個詞體會到什么?
(寫出了讀報著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作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②像這樣的人和事,你們身邊有嗎?
(2)仔細品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報紙上有什么東西令人著迷呢?
出示句子:
這樣一來,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使你有新的感受,給你新的啟發。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性,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基本點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2、學習第二、三段。
(1)用直線畫出描寫讀報方法的句子,用你喜歡的發式讀給大家聽。
(2)找出讀報紙要注意的事情。
(3)討論:經常讀報有哪些好處?
(4)怎樣讀報?劃出有關句子.
(5)除了書上介紹的還有什么方法?(拓展)
一年級入學課堂常規教案范文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言要舉手。
2、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3、學會正確的坐姿。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上課要遵守紀律,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2、教學難點:學會正確的坐、立、舉手、讀書及的握筆寫字的姿勢。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參觀,榜樣教育。
1、回憶參觀:老師已經帶大家去參觀了高年級大哥哥、大姐姐的上課情況,誰來說說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2、小結:大哥哥、大姐姐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二、指導看圖,練習說話。
1、引入:那么我們先來看看,圖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看圖:
⑴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⑵丁丁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⑶冬冬正在對丁丁說什么?
⑷圖上哪些小朋友專心聽講?他們是怎么做的?
3、說話訓練。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⑴跟師講。
⑵自由講。
⑶指名練說。
⑷開火車練講。
三、小結評比,樹立榜樣。
1、表揚本節課專心聽講的學生,發紅花。
2、自己回憶前幾節課的表現,專心聽講的同學自己站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四、學習正確的坐姿。
1、回憶引入:
⑴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上哪些課?時間長嗎?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⑵現在,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小學上課可跟幼兒不一樣,一節課要上四十分鐘,上午、下午都有課,不過并不是每節課都坐在教室里上。在教室里上課進,小朋友不能亂走、亂動、亂說,也不能吃東西,要坐得好好的。那么,上課時該怎么坐呢?
2、學習坐姿:
⑴看圖說說:(示圖2)圖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坐的?
⑵老師小結:凳子離開桌子一定距離,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兩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隨便玩書包帶、褲子或裙子,兩只小腳要放平。
⑶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巡回檢查,及時糾正學生的不正當姿勢。
3、比賽練習:
⑴與圖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坐得好。
⑵同桌比一比。
⑶大組比一比。
⑷與老師比一比。
4、創設情境練一練坐姿。
⑴引入:每一堂課開始都有鈴聲,叫上課鈴。上課鈴一響,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靜靜地等老師來上課。
⑵學兒歌:
鈴聲響,進課堂,
課本鉛筆放得好,
靜等老師來上課,
比比哪個坐得好。
跟師念兩遍。
⑶念完兒歌練一練。
五、小結,學兒歌。
這節課,我們知道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并且學會了正確的坐姿,希望大家爭做認真上課的好孩子。
一年級入學課堂常規教案范文 篇6
活動來源:對于新入園的小學生,穩定小學生的情緒是我們老師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新生的午睡也是老師最頭疼的問題,有好多小朋友第一次在園午睡時都是大哭大鬧,不愿意一個人入睡,就是愿意睡的,睡姿也各式各樣,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設計了這一活動,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睡叫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分清哪些是睡覺的好習慣。
2、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三套(A與獨睡,B早睡早起與晚睡晚起,C睡姿正確與睡姿不正確)
活動過程:
1、 教師提問,引出與獨睡的話題。
(1)是大人陪著睡的?誰是自己誰的?
引導小學生說出大孩子是自己睡的?
(2)小朋友在家里是自己睡還是大人陪著睡的?
根據小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圖片A。
教師小結:小孩長大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學會自己睡,不要媽媽陪,這樣你的膽子就越來越大。
(3)如果有的小朋友自己睡喲撲點害怕怎么辦?讓小學生互相討論,想出克服的辦法。
教師小結:睡時開著小燈、聽聽輕柔的音樂,這些好辦法都會幫助你,讓你不要大人陪,自己慢慢睡著。回去可試試。
2、教師提出問題,引出早睡早起的話題。
(1)今天早晨你是幾點起床的?昨晚你是幾點睡的?為什么?
根據小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圖片B。
(2)你們覺得睡做得好?為什么?
教師小結:早睡早起精神好,對身體有好處;晚睡晚起對健康不利。
3、 出示圖片C,提出問題:
(1)你睡覺是象誰的樣子?
讓小學生從圖中找出自己睡覺的姿勢。
(2)小朋友覺得誰睡的姿勢好?誰的姿勢不好?為什么?
教師小結:要養成好的睡眠習慣,不蒙頭,不趴睡……
4、教師與小學生做游戲。當教師手指任何一張圖片時,認為對的就拍手,認為錯的就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