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5的減法》(精選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5的減法》 篇1
【設計意圖】
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數的分合和10以內數的加減了,針對孩子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邏輯思維幾乎沒有的情況,我將數學的學習融入故事、PPT動畫、游戲等活動中,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孩子們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得輕松自如,教學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我的設計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評指正。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量關系,體驗“走掉”“還剩”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PPT、幼兒每人一套數字列式操作卡。
2.貼有數字1~4的郵箱各一個,有一道5以內加法算式題的“信”若干。
3.每人一份列式用的圖卡及筆。
【活動過程】
一、做游戲“碰球”,復習5的組成。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游戲。
講解游戲規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量和老師的球的數量合起來是5個。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兒可集體回答,也可個別練習。
二、導入課題,學習5的減法。
1.出示PPT①
師:玩了“碰球”的游戲,我要帶你們去逛公園啦,出發吧!
(1)車站里有幾輛公交車?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開走了幾輛車?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輛車?
(2)教師(出示“—”):這個符號表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減號”的含義。)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1=4(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4)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導幼兒理解算式的含義。)
(5)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并擺一擺算式。
2.出示PPT②:花圃里有幾只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飛走了幾只蝴蝶?(2只)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只蝴蝶?
3.出示PPT③:池塘里有5條魚,游走了3條魚,還剩下幾條魚?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4.出示PPT④:食品店里有塊面包?買走了幾塊?還剩下幾塊?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三、游戲:送信(看式計算)
(1)出示游戲材料1—4個郵箱和許多信,讓幼兒觀察、思考、討論游戲玩法規則。
(2)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打開4個信箱,按游戲規則檢查“信”都送對了嗎?
四、看圖列式計算,進一步掌握5以內的減法。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逛公園,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品嘗了美食,還學會了用減法來計算,玩了送信的游戲。現在我要來考考你們,請你們看著這幾幅圖來列算式,還要算出答案哦,看看誰最棒。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是怎么列式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板書,集體驗證。)
五、聯系生活中的運用
1.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減法來計算的說一說好嗎?
2.回家后用我們今天學的本領向爸爸媽媽提出幾個數學問題好嗎?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5的減法》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減法。
2、體驗減法游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水彩筆、數字罐、筆、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減筆接力
將幼兒分成9人一組,玩“減筆接力”游戲,體驗減法變少的含義。
師:第一個小朋友從裝有9支筆的杯子里拿出一支,并說91=8,再把杯子傳下去,在再拿出1支筆,說出81=7,這樣一直減到11=0,比一比,看哪組傳的塊,減得準。
活動指導:以“游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二、游戲:看誰算得快
(1)根據生活情境,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寫出算式。
(2)引導幼兒根據情境,自編9的減法應用題,一人編題,其它幼兒列算式。
三、游戲:青蛙跳水
教師出題,幼兒列式計算,共同玩“青蛙跳水”游戲。
活動延伸:組織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
活動反思:幼兒對本次活動比較感興趣,通過游戲的方法,達到了教學目標。有的游戲環節,幼兒沒聽清游戲要求就要開始動手操作了,有點亂。下次再組織數學活動時,我一定會注意!
活動評析: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數學操作用具,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分組進行分類實踐活動,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和學到的知識進行操作,激發幼兒求知的興趣,通過不斷探索,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活動中,教師運用游戲法、同伴評價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幼兒合作意識,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5的減法》 篇3
活動目的:
1、學習5的減法,學會正確計算5的四組減法。
2、幼兒通過操作,理解加法的計算過程,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的減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減法的興趣。
活動重點:
學習5的減法。難點:在操作中掌握5的減法運算。
反思:幼兒知道1個實物和4個實物合起是5個實物,從5個實物中拿走1個大家也知道剩下4個,但幼兒比較難理解“51=4”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操作幼兒能掌握5的減法。
活動準備:
5的組成列式若干,5以內的運算列式若干,背景圖一幅,1—5數字操作卡片若干、操作卡片(、松鼠五只、蝴蝶五只、小鳥五只、小鴨五只)
反思:幼兒對抽象的減法運算如“52=3”不能理解,也不感興趣。但如果借助一些實物,并放入常情中,幼兒能運用表象進行減法運算,因此準備了以上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奧爾夫音樂《火車快飛》幼兒“開火車”進場。
反思:用歌曲與數、形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律動進來,提高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游戲“開火車”復習5的組成。
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游戲中答對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師一起開動火車。
“開火車”游戲——老師“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5的組成列式);幼兒“嘿嘿,我們的火車點開”
請部分積極發言幼兒上來玩“開火車”(配合音樂)教師:火車要開,請你上來。
游戲重復玩兩次,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反思:著名教育家克魯斯卡婭說過:“游戲對兒童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結合游戲進行數學教育可使兒童擺脫枯燥抽象數概念,從而提高對5組成的復習的興趣。在玩開火車游戲中,幼兒積極參與回答問題,通過幼兒自己努力終于坐上長長的火車。
2、出示背景圖
1、老師:我們開火車來到一片草地,草地上有樹有花好漂亮,小朋友們看看,大樹上來了幾只小松鼠?(五只)五只小松鼠用數字幾來表示?(5)這時走了幾只小松鼠?(一只)一只小松鼠用數字幾來表示?(1)5只小松鼠走了1只小松鼠還剩下幾只松鼠?(4只)用什么符號來表示(一號)我們用算式來表示:5—1=4
2、草地上的熱鬧聲吸引了漂亮的花仙子,你們看誰來了?(教師表演蝴蝶)我們數一數有幾只蝴蝶飛來了采花?那里也有花,有兩只蝴蝶飛走了,(以下過程同上)
3、過了一會,小鳥也飛來玩游戲,小朋友看有幾只小鳥飛來了?又飛走了幾只小鳥?(以下過程同上)
4、小朋友猜猜誰來了,(教師表演鴨子)有幾只小鴨來游泳?過了一會,又有幾只小鴨游走了?(以下過程同上下文)
反思:對于這些比較抽象的5的減法,適當的講解演示,可以幫助幼兒克服困難,引導思路,使幼兒獲得科學的,系的知識和分析推理的方法。在一邊講解一邊演示中,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在原來基礎上,走了,含有減的.意思”。反復講解操作,本次活動的重點也在此得到解決。實物加情景出來,也容易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3、出示操作材料,老師交代要求,幼兒做題并講解
反思:在講解中發現有些幼兒開始沒有理解減法,但通過自己數實物可以慢慢體會到“原來有5個氣球飛走了1只,現在剩下多少只?”題中含有減少之意,應用減法進行運算。
4、游戲“放鞭炮”
教師:小朋友過年時最喜歡玩什么?(放鞭炮)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放鞭炮的游戲。
放鞭炮游戲——玩法1(出示剛剛學過的5的減法或4以內加減運算列式)老師“過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響幾聲”老師答對了幼兒一起說“嘭”,老師答錯了幼兒一起說“唏”。玩法2(請幾個幼兒上來,頭一人當導火線,)出示剛剛學過的5的加法或4以內加減運算列式,老師“過年了,放鞭炮,鞭炮鞭炮響幾聲”,下面的幼兒當裁判,答對了幼兒一起說“嘭”,臺上的幼兒鞭炮爆炸,答錯了幼兒一起說“唏”。(可以再給幼兒糾正的機會)
反思:數學游戲是塑造幼兒認識結構的有力杠桿,“放鞭炮”游戲內容完全依從本次教學,促進幼兒對5的減法認識能力的發展。讓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氣氛直學習,并喜歡數學。
三、結束部分
歌曲游戲《新年真熱鬧》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5的減法》 篇4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了解減法的含義,認識減號,會讀減法算式。
2. 能用數的組成正確的口算5以內減法,并會在減法的算式后面填寫得數。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減法的意義,正確地讀減法算式。
教具準備:
小棒、掛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溫故而知新
1、復習舊知
請學生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做出合并動作后說出共有3根小棒,最后列出算式。(1+2=3)
2、引出課題
教師:如果從3根小棒里拿走2根小棒,還剩下幾根小棒?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從3個里去掉2個)你會用算式表示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新知識。(板書:減法)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一個新朋友,誰知道它叫什么?(它叫減號“-”)
二、探究新知
1、引導觀察,看圖提出數學問題。(桌面上一共有3只紙鶴,小朋友拿走1只,還剩下幾只紙鶴?)
教師: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去掉)去掉也可以說成是減去。就是從3里減去
1. (板書:3-1)
2、學習列算式
教師:3減1得幾?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學生齊讀算式。
3、說一說3、1、2分別表示什么?
4、3-1=2還可以怎樣理解?(原來有3個小朋友,走了1個小朋友,還剩下幾個小朋友?)
5、小結:
像這一道題中拿走就是要怎樣?(去掉)從3里去掉,也就是從3 里減去1,所以要用減法計算。
三、進一步加深理解
出示P25頁汽球掛圖
1、觀察畫面,提數學問題。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3、該怎樣列式?(4-2=2)
4、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說一說4、2、2分別表示什么?
四、鞏固練習
1、完成P25的做一做。
先畫三朵花。問學生:這是幾朵花,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板書:3) 再用虛線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計算?
去掉的'2朵是從幾朵里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板書:2) 列出算式。
2、擺4塊磁鐵,拿走3塊,還剩下幾塊?
學生列算式計算后教師講評。
五、找朋友游戲
叫4個學生拿著1、2、3、4的數字卡站在講臺前,10個拿著算式卡的學生來找朋友。
六、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5的減法》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量關系,體驗“用掉”“還剩下”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幼兒每人一套數字列式操作卡、貼有數字1~4的郵箱各一個,有一道5以內加法算式題的“信”若干。
活動過程:
1.做游戲“碰球”,復習5的組成。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游戲。
講解游戲規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量和老師的球的數量合起來是5個。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兒可集體回答,也可個別練習。
2.出示PPT,學習5的減法。
(1)桌子上有幾個杯子?用數字寶寶幾表示?用了幾個?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個?
(2)教師(出示減號“—”):這個符號表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減號”的含義。)
(3)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1=4(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4)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并擺一擺算式。
3.與生活相結合。
(1)小豬家一共有5個杯子,家里來了3位客人,小豬給客人倒茶,現在還剩下幾個空杯子?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2)小猴子看到小豬家有5根香蕉,就高興的吃起來,小豬看看香蕉,只有2根了,小猴子吃了幾根香蕉?
活動延伸:
數學區投放數字卡片和符號,擺出5的減法算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5的減法》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減法。
2、體驗減法游戲的樂趣。
3、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水彩筆、數字罐、筆、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減筆接力
將幼兒分成9人一組,玩“減筆接力”游戲,體驗減法變少的含義。
師:第一個小朋友從裝有9支筆的杯子里拿出一支,并說9-1=8,再把杯子傳下去,在再拿出1支筆,說出8-1=7,這樣一直減到1-1=0,比一比,看哪組傳的塊,減得準。
活動指導:以“游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二、游戲:看誰算得快
(1)根據生活情境,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寫出算式。
(2)引導幼兒根據情境,自編9的減法應用題,一人編題,其它幼兒列算式。
三、游戲:青蛙跳水
教師出題,幼兒列式計算,共同玩“青蛙跳水”游戲。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
活動反思:
幼兒對本次活動比較感興趣,通過游戲的方法,達到了教學目標。有的游戲環節,幼兒沒聽清游戲要求就要開始動手操作了,有點亂。下次再組織數學活動時,我一定會注意!
活動評析:
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數學操作用具,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分組進行分類實踐活動,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和學到的知識進行操作,激發幼兒求知的興趣,通過不斷探索,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活動中,教師運用游戲法、同伴評價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幼兒合作意識,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小百科:減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從一個數中減去另一個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學習5的減法》 篇7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學習自編減法應用題。
(2)根據數字或算式進行仿編、創編減法應用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數字卡片、圖片若干、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圖
活動過程:
一、鞏固復習加法應用題,以問答形式回答所提問題。
二、學習看圖自編減法應用題。
情景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幅美麗的掛圖請小朋友們根據內容仔細觀察圖中有什么?并能把圖中內容說出來好嗎?
(1)出示掛圖邊提邊問回答,圖中有什么?根據老師所提的問題。誰能把這一幅完整復述出來(個別幼兒復述)樹上原來有5個蘋果,落下2個蘋果,還剩下幾個蘋果?
(2)提問,這是運用了什么方法?請一名幼兒把算式寫出來,剛才老師讓小朋友根據掛圖完整的吧這幅圖復述出來,這種形式就是減法應用題,應用題有他必然條件,一件事,兩個數字一個問題,這是應用題的基本結構,那么老師讓小朋友根據老師給你們講的上述條件請小朋友們看圖編一編減法應用題。
(3)出示小鳥圖片,請幼兒根據圖片仿編應用題,并把算式寫出來
三嘗試用數學創編減法應用題
為了加深對減法應用題的理解,讓幼兒根據老師出示的兩個數字進行創編如請小朋友利用這兩個數字創編幾道不同的減法應用題,鼓勵創編好的幼兒
四探索用減法算式創編應用題
進一步加深鞏固,讓幼兒根據減法算式進行創編如9-3=?
五自由發揮編減法應用題,并列出算式
六游戲操作練習:老師給小朋友每人帶來一個小禮物,但是禮物上是有要求的,必須根據禮物上的內容編出減法應用題才能把禮物送給你
七延伸活動:請小朋友帶著禮物回家給爸媽編應用題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發現觀察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發散幼兒的思維,從而讓幼兒理解減法應用題的實際意義,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提高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了成功喜悅,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的理念,然而我也發現了不足,幼兒在創編過程中,內容比較單一,有一個孩子編出來,多數的孩子都模仿他的思路創編,只有少部分幼兒創編有新意,以后要加強幼兒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要突破幼兒單一的模式,加強在培養幼兒創新意識,自編減法應用題是在自編加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的便于大班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去創新去表達,整個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孩子都參與在活動中,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減法應用題的創編。
小百科:減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從一個數中減去另一個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表示減法的符號是“-”,讀作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