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的教案(通用8篇)
關雎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關雎》所體現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等創作手法。
3.把握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1、 在誦讀中體會本詩的內涵。
2、 了解興的表現手法。
3、 用對照品析字詞,豐富語言,提高鑒賞能力。
4、 訓練快讀快背,提高背誦優秀詩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1、 雙聲疊韻連綿詞的運用
2、 正確理解詩中所表現的男女青年純真美好的愛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美好的人或物,都會產生愛慕之心,F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心中愛慕之人稱為“夢中情人”。《關雎》這首詩便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場對“夢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過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結果又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走進《詩經》開篇的第一首《關雎》。 學習新課之前,老師要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了。還是搶答吧;卮饐栴}:
1、《詩經》在我國文學史上是個什么位置?《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2、它收錄了哪個時代的作品?距今有多少年了?西周年到春秋時期,約3000年的歷史
3、它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305篇。) [注,所以又叫《詩三百》,相傳孔子曾整理過這些詩并用來傳授弟子,所以后來被尊為儒家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之一。稱為《詩經》]
4.這些詩歌是怎么分類的?(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國風,是各地的民謠;雅:宮廷樂歌;頌;祭祀樂歌。)
查看比賽結果。
二.授新:
(一)整體感知
1.讀詩歌,大家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請同學們回顧歸納一下讀好詩歌的方法或竅門!
2.明確:要讀得字字清晰,要讀出輕重緩急,我們大家一起來讀!
3.明確:節奏把握好,兩字一頓,感情要明朗。聽老師讀,邊聽邊思考詩歌內容,試用一句話概括。……
4.有說喜歡有說思念,看來主人公的情感是有變化的。請結合注釋邊讀邊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前后有怎樣的波動?(愛戀—相思—夢幻)
第一節: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君子看了之后就想到了他心中的姑娘,心中充滿了愛慕之情。(雎鳩關關相對唱,雙雙棲在小洲上。純潔美麗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對象。 )
第二三節:河的兩岸長滿了荇菜,隨著那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文靜美麗的姑娘啊,醒著夢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難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著她。綿長的思念啊,教人翻來覆去難入睡?梢娤嗨贾。(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收采。純潔美麗好姑娘,朝朝暮暮都想愛。追求沒能如心愿,日夜心頭常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復去難入眠。)
第四五節:在君子所憧憬的一片美好的愛情夢幻之中,君子為她彈琴鼓瑟,敲鐘打鼓,取悅她,心中充滿了歡喜之情。(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純潔美麗好姑娘,彈琴鼓瑟來示愛。長長短短鮮荇菜,仔細挑來仔細選,純潔美麗好姑娘,鐘鼓聲里露笑臉。)
5.語言概括準確。下面請兩位同學把詩歌讀一遍,注意朗讀的語調,讀出情感和意境。
(二)研討探究
1. 浪漫的愛情往往離不開浪漫的場景,看看文章開頭寫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語言發揮想象力描繪出來。:“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美麗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愛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樣,要想盡辦法去接近!”
2.除了雎鳩之外,文中有哪些具體的形象或事物?(荇菜、水、淑女、睡不著的人)
3.如果說眼前有一幅畫,畫面的中心人物是誰?對一位美麗的女子。她在隨風飄蕩的荇菜叢中采摘,文中采摘意思的有哪幾個字? (流、采、芼)
4.大家能作出幾個采摘的動作嗎?這些動作用準確的現代漢語怎么說?(撈、采、摘)
5.那位采荇菜的女子在忙碌著,沒曾想到有一雙眼睛正看著她了。大家能否想象出詩中君子第一次見到采荇女的情景?(想象)
6.情景描繪得歷歷在目,她很聰明地抓住了瞬間。傍晚的色彩,少女的動作,僅僅一剎那,卻讓它變成永久的記憶。同學們有過這樣一剎那的所見嗎?生活中或電視上,一個瞬間的美麗,你捕捉到了嗎?大家不好說,瞬間美麗,我們不一定說男女之間的印象,其他人的也可以呀。(朱自清寫他的父親為他買橘子時的背影)
7.瞬間的美麗,在有心人眼里,無論是低頭還是采荇,都那么有情致。讓我們來看,采荇菜的女子優雅的姿態,讓君子怎樣了?(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游哉,輾轉反側)魂不守舍,睡不著覺。
8.此時這位君子是什么心情?(苦悶、痛苦、無助)
9.這位女子值得他苦悶、痛苦嗎?(值得,窈窕淑女嘛。不僅體態美,而且這位女子還在勞動,荇菜為水中之物,故而在采摘時要左一把右一把地順水流去撈,可見這位女子正在勞作,勞動者往往是最美麗的,可見這位女子的熱愛勞動,熱愛生活。)
10.看人千萬別只看外表。詩歌中的男子沒有得到勤勞的淑女的愛就痛苦地失眠了,真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請讀前三節,要讀出單相思的難耐,要注意延長字音,如:求之----不得----
11.有的同學讀得搖頭晃腦,有的著眉頭,那么,君子如愿以償了嗎?說出理由。
12.看來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見仁見智,理性一點,他是在做夢,浪漫一點,他是美夢成真,從字面來看,是在做夢。但我認為結果不是最重要的,我想知道你們喜不喜歡這首詩,看看它有什么特色?
A.詩歌的開頭為何要寫“雎鳩”?先寫景再寫人,這是《詩經》所特有的一種藝術手法,叫比興。賦、比、興是《詩經》的三大表現手法。簡介:
板書
賦:直接地陳述鋪敘
比:就是比喻,對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
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物。
B.本文除了采用表現手法之外還用了雙聲(例輾轉,聲母同)和疊韻(例窈窕,韻母同)的連綿詞、反復
3.作用: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綿詞來狀物、擬聲、窮貌。
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 讀起來也很有韻律感。
13.一起讀一遍,體會韻律感。
14.試背——提示首字
三.拓展思維
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對異性的喜愛之情?
。ㄍ瑢W們可以做到兩點:一是學會選擇,二是保持風度。)
小結:愛情與友情親情一樣,是人類最真摯的情感,也是文學永恒歌誦的主題。但應該是以相當成熟的年齡和心態為前提的,過早地去涉及它,那對自己和別人都是一種無情地傷害,就好比揠苗助長。而現在呢,我們聰明的做法或許就是來欣賞前人為我們留下的經驗之談,欣賞它的美好。
四.作業:
A、背誦并默寫本文;
B、寫一個美麗的瞬間情景或摘抄一首你喜歡的愛情詩。
板書設計:愛戀(興奮、期待)——相思(苦悶、惆悵)——夢幻(幸福、陶醉)
關雎的教案 篇2
一、導入
學習詩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在讀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W生暢所欲言)(預設:字音、節奏、重音、停頓)按照剛才我們所說的要求,齊讀詩歌。
同學說的很全面,那么就按照剛才我們總結出來的方式、方法自由朗讀詩歌。
要求:讀準字音,讀好節奏,讀出感情
二、一唱三嘆吟讀《關雎》
1、把握節奏:四言詩,一般是“二二”斷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注意提示,不能刻意斷開,盡量做到音斷意連。
2、全班齊讀。
三、相映成趣譯讀《關雎》
1、請同學們用筆圈畫出重要的或者你認為較難理解的字詞。請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全班討論解決。
2、單看右邊劃線這一部分,我們就理一理這首詩歌。這首詩講了什么?這首詩就是講了這么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詩經》里叫作“賦”,F代漢語里叫作“記敘”)(板書:賦)
3、這首詩歌,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優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請同學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可以大聲朗讀,可以小聲吟讀,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畫面?方法指導:畫面想象法。
【例如:在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句詩的時候,眼前不禁浮現出這樣的情景,碧藍如洗的天空下,一條玉帶似的河流靜靜流淌。河中的小島上,芳草如茵,一對對雎鳩鳥在草叢里、河水邊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戲,多么安靜美好的畫面,此時語速應該是平和的,悠緩的,而且這是起句,如果太高,后面就沒有辦法表現了。】(雎鳩鳥在河邊鳴叫,就用來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對,這叫比。)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边@幾句詩的時候好像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清清的小河邊,一位穿著一襲連衣裙的姑娘,正兩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長發輕束腦后,直垂腰間。她雙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轉,消融粲然,像三月的桃花一樣美麗!俊恫刹枧罚▋烧邲]有共同點時候,例如寫“荇菜”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這叫興)
【“優哉游哉,輾轉反側”時仿佛看見了這樣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懸,萬籟俱靜,屋子里滿是明月的清輝。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采荇少女美好的身影使他魂牽夢縈。(范讀: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語速慢,低調,似有嘆息)這時的情緒比較低落了,應讀得低一點,慢一點)】《記承天寺夜游》
【“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我仿佛看見了紅對聯、紅窗花、紅蓋頭、鑼鼓陣陣,鞭炮聲聲,喜氣盈盈。這么歡喜的場面,男主人公應該是喜悅、激動的,所以要用歡快的語氣讀,語調要上揚。】(君子淑女,相親相愛,比翼雙飛,讓人好生羨慕。這是現實嗎?我們這里先賣個關子。)
4、(無論是現實也好,想象也罷,但是通過剛才的譯讀環節,同學再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詩人心境的變化,帶著這些感觸,我們再次朗讀詩歌。)
女生讀前兩句,男生讀后三句。讀出女子的溫婉,讀出男子求子不得的焦慮和琴瑟和諧的喜悅。
四、詩情畫意品讀《關雎》
好詩不厭百回讀。同學們的讀一遍好過一遍,可見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蛾P雎》被稱為《詩經》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請同學們深入研讀這首詩,從各個角度品讀這首詩的美。四人小組合作。
關雎的教案 篇3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把握全詩感情基調,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理解積累“睢鳩、窈窕、荇萊、寤寐”等詞語。
3、明確詩的大意,理解詩的主旨。
4、了解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重章疊句的結構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以誦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朗讀、析讀、品讀中把握詩歌豐富的內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正確的愛情觀,喜愛傳統經典詩文。
2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初中階段第一次接觸到《詩經》,盡管詩歌中有些詩句人們耳熟能詳,但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說,真正理解起來卻并非易事。再者九年級學生通過兩年的初中生活,已有了一定的古詩文閱讀基礎,形成較為穩定的學習習慣,有自己的見解,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敢于創新,敢于展現自我,有朦朧的情感體驗。
3重點難點
1了解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重章疊句的結構特點。
2、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把握全詩感情基調,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
【導入】
關雎
復習《記承天寺夜游》
詩詞簡介:
《關雎》是詩經首篇,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優美動人的民間情歌,是我國愛情詩歌的“開山之作”。詩中寫一個男子愛慕思念一位美麗賢淑、勤勞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寢,夢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與少女結為夫婦,和諧美滿地生活。詩歌的感情質樸純真,語言樸素優美,韻律和諧,意境優美。
活動2【活動】關雎
熟讀詩歌,整體感知
字詞句釋義(根據課下注釋填空,并熟記)
、抨P關: 雎鳩:
、浦蓿
⑶窈窕淑女: 窈窕 淑女:
、染雍缅希 逑:
⑸荇菜:
、柿鳎
、隋幻拢 寤: 寐:
、谭 芼:
、陀圃沼圃眨 悠
、屋氜D反側:
、锨偕阎
、戌姽臉分
2、學生結合注釋,譯讀全詩
提示:詩歌重在想象、聯想,對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實,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點字詞,關鍵字詞要落實。品讀詩歌,分析各節大意(第一節已經概括,對其他兩節試做概括)
第一節:以雎鳩鳥和鳴引出河邊男子對在河里采集水草的姑娘的戀情。
第二季:
第三節:
二、藝術特色(結合詩歌,自己仔細體會)
1用“起興”。
“興”即觸景生情,托物興辭。這種委婉含蓄、生動形象的藝術手法多次運用,產生了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鳩成雙成對聯想到君子淑女終成眷屬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韻律和諧:
運用重言(關關)
運用雙聲(參差)
運用疊韻(窈窕)
3采用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
各章大致相同,更換幾字使內容遞進,逐層抒發強烈感情,讀起來節奏鮮明鏗然。
四:主題
這是一首古老的戀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個青年對采集荇菜的女子的追求、思慕、愛戀之情。
活動3【活動】關雎
學習成果展示
展示自學內容
存在問
題展示
將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寫在這里,課上展示解決。
活動4【測試】關雎
1、在《詩經》中,《關雎》一詩所表現的題材是( )
A、民間情歌 B、愛情詩 C、風俗詩 D、軍中歌謠
2、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
3、本詩圍繞一個“ ”字,寫一個男子對美好女子的愛慕追求,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滿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關雎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關雎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關雎
復習《記承天寺夜游》
詩詞簡介:
《關雎》是詩經首篇,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優美動人的民間情歌,是我國愛情詩歌的“開山之作”。詩中寫一個男子愛慕思念一位美麗賢淑、勤勞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寢,夢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與少女結為夫婦,和諧美滿地生活。詩歌的感情質樸純真,語言樸素優美,韻律和諧,意境優美。
活動2【活動】關雎
熟讀詩歌,整體感知
字詞句釋義(根據課下注釋填空,并熟記)
、抨P關: 雎鳩:
⑵洲:
、邱厚皇缗 窈窕 淑女:
、染雍缅希 逑:
⑸荇菜:
、柿鳎
、隋幻拢 寤: 寐:
、谭 芼:
、陀圃沼圃眨 悠
、屋氜D反側:
、锨偕阎
、戌姽臉分
2、學生結合注釋,譯讀全詩
提示:詩歌重在想象、聯想,對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實,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點字詞,關鍵字詞要落實。品讀詩歌,分析各節大意(第一節已經概括,對其他兩節試做概括)
第一節:以雎鳩鳥和鳴引出河邊男子對在河里采集水草的姑娘的戀情。
第二季:
第三節:
二、藝術特色(結合詩歌,自己仔細體會)
1用“起興”。
“興”即觸景生情,托物興辭。這種委婉含蓄、生動形象的藝術手法多次運用,產生了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鳩成雙成對聯想到君子淑女終成眷屬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韻律和諧:
運用重言(關關)
運用雙聲(參差)
運用疊韻(窈窕)
3采用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
各章大致相同,更換幾字使內容遞進,逐層抒發強烈感情,讀起來節奏鮮明鏗然。
四:主題
這是一首古老的戀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個青年對采集荇菜的女子的追求、思慕、愛戀之情。
活動3【活動】關雎
學習成果展示
展示自學內容
存在問
題展示
將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寫在這里,課上展示解決。
活動4【測試】關雎
1、在《詩經》中,《關雎》一詩所表現的題材是( )
A、民間情歌 B、愛情詩 C、風俗詩 D、軍中歌謠
2、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
3、本詩圍繞一個“ ”字,寫一個男子對美好女子的愛慕追求,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滿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關雎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理解詩歌的內容(主旨)。(2)學習起興手法和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3)背誦詩歌。2.能力目標:(1)提高欣賞古詩的能力。(2)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3)提高想象力。3.德育目標:(1)培養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2)培養健康純潔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詩歌內容的理解(聽)和背誦(讀)。
【教學難點】詩歌的賞析(說)和用白話寫出本詩的主要情節(寫)!窘虒W方法】朗讀教學法、問題探索法、講練結合法、歸納法【教學時數】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
問:同學們喜不喜歡古詩?我們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中國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作為新時期的年輕一代,我們應該吸取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对娊洝肥俏覈糯幕械囊恢孑。今天我們來學習《詩經》中的首篇——《關雎》。二、學習《關雎》﹙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美好的人或物,都會產生愛慕之心,F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心中愛慕之人稱為“夢中情人”!蛾P雎》這首詩便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場對“夢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過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結果又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走入《關雎》,欣賞一場古人的愛情戲吧。
。ǘ┖喗椤对娊洝罚ㄌ釂栔v解、課件顯示)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又稱《詩》或《詩三百》,它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五百年內流傳的305篇詩歌內容分為“風﹙民歌﹚”“雅﹙宮廷樂歌﹚”“頌﹙祭祀樂歌﹚”三部分,其中“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這些詩歌,內容豐富,有描寫勞動生活的;有反映統治階級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有勞動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還有描寫愛情婚姻生活的。《詩經》以四言為主,間有雜言。表現手法為“賦”、“比”、“興”,與“風”“雅”“頌”合稱《詩經》“六藝”。(“賦”——直陳其事,直截了當,明快淋漓;“比”——以彼物比次物;“興”——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它物以引所詠之辭。)(三)課文說明
《關雎》是詩經首篇,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優美動人的民間情歌,是我國愛情詩歌的“開山之作”。詩中寫一個男子愛慕思念一位美麗賢淑、勤勞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寢,夢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與少女結為夫婦,和諧美滿地生活。詩中描寫的愛情,清新樸素,樂而不淫,充滿著健康純潔之氣,影響深遠。(四)檢查預習
給加點的字注音:(抽查、課件顯示)
關雎(jū)窈窕(yǎotiǎo)淑女(shū)好逑(hǎoqiú)參差(cēncī)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輾轉(zhǎnzhuǎn)瑟(sè)樂之(lè)(五)朗讀課文
。ㄕn件顯示。先請一學生讀,老師指導,再全班讀)(六)整體感知
1.本詩共20句,可分為哪幾層?。(按章分組學習,每章學習先由小組派代表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的涵義,概括本章的內容,老師再訂正。課件顯示每章大意)
第一層(前4句)愛慕:以河洲上關關和鳴的雎鳩起興,抒寫男子對少女的一片癡情。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運用起興。
第二層(中間8句)思念:進一步刻畫男子心儀的少女美麗勤勞,表現男子為少女長夜不寐,相思綿綿。
“流”用得妙!描繪了少女順勢打撈荇菜的忙碌而優美的姿態,生動傳神。第三層(后8句)愿望:直抒胸臆表達了希望與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扒偕阎北硎竞湍老嗵帲H密相愛!扮姽臉分睂懗隽嘶槎Y的熱鬧場面。2.這是一首以什么為主題的詩歌?描寫了什么內容?這是一首愛情戀歌,描寫了一位癡情小伙子對心上人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3.這首詩一共描寫了哪幾幅畫面?
①雎鳩和鳴圖②少女菜荇圖③長夜難眠圖④盡情狂歡圖4.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沒有變化的過程?
愛慕-------------思念-------------歡樂﹙七﹚具體賞析詩歌
1.第一層從哪些方面來寫?﹙所聞、所見、所思、所愿﹚
2.詩歌開始寫雎鳩,這是運用了什么寫法?﹙起興﹚,成雙成對的雎鳩就象征什么?﹙成雙成對的雎鳩就象征恩愛的情侶﹚!榜厚皇缗辟潛P了什么?﹙贊揚了女子的文靜美麗、善良﹚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統攝全詩﹚
4.第二層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刻畫女子勤勞美麗②寫男子相思不寐﹚5.“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運用了什么寫法?﹙起興﹚,“左右流之”寫出了少女的什么?進一步刻畫了女子的什么?
寫出了少女忽左忽右撈取荇菜的忙碌和姿態的優美,進一步刻畫女子的美麗和勤勞。
6.詩人又是如何表現自己的愛慕之情的?請找出相關語句。
明確: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游哉,輾轉反側。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寫出了男子的什么心情?
寫出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8.“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又寫出男子的什么心情?
寫出了男子長夜無眠、思緒萬千以至難耐的相思之苦
9.愛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見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膽地去追求美麗的姑娘吧。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展開愛情攻勢的?
明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如此煞費苦心先“友之”:親近她,再“樂之”:取悅她。結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會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10.詩中哪幾句描寫了想象中“君子”與“淑女”成婚時快樂的場面?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1.《關雎》中有一句對心中戀人的贊美已成為贊美女性的現代成語,請找出。明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浪漫的愛情往往離不開浪漫的場景,請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語言發揮想象力描繪出來。
明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美麗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愛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樣,要想盡辦法去接近!”
13.這首詩寫出了君子對女子的追求,對愛情的向往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一見鐘情--------日思夜想----------幻想結合(七)小結1.主題:(課件顯示)
本詩寫一位青年男子對美麗女子的愛慕之情。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率直、淳樸、真摯、健康的情感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2.藝術特色:(課件顯示)(1)用“起興”。
“興”即觸景生情,托物興辭。這種委婉含蓄、生動形象的藝術手法多次運用,產生了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鳩成雙成對聯想到君子淑女終成眷屬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采用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
各章大致相同,更換幾字使內容遞進,逐層抒發強烈感情,讀起來節奏鮮明鏗然。
三、拓展:與《蒹葭》比較
借助工具書,誦讀《蒹葭》體會其中的感情,比較與《關雎》有何不同。(課件顯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明確:《蒹葭》表現了古代青年男女苦苦思念一個人卻不能相見的衷情,這與《關雎》思而有得、終成眷屬的幸福之情是不同的。四、作業(課件顯示)(一)填空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收錄了從到約500年內流傳的詩歌,內容分為“風”、2、《關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詩,在結構上采用。(二)給加點的字注音
關雎窈窕好逑荇菜瑟(三)解詞
1、窈窕2、逑3、參差4、寤寐5、思服6、輾轉7、友8、樂(四)背誦全詩
。ㄎ澹┌l揮想象,用白話寫出本詩的主要情節五、板書設計(課件顯示)
關關雎鳩一男子愛慕女子淑女君子關荇菜流之二淑女求之女子勤勞美麗思服悠哉男子相思不寐雎輾轉反側荇菜采之三琴瑟友之愿望實現荇菜毛之充滿歡樂鐘鼓樂之青運年用男起子興思慕重追章求疊美句麗女一子詠三嘆。
關雎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理解詩歌的內容(主旨),《關雎》教案。(2)學習起興手法和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3)背誦詩歌。
2、能力目標:(1)提高欣賞古詩的能力。(2)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3)提高想象力。
3、德育目標:(1)培養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2)培養健康純潔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詩歌內容的理解(聽)和背誦(讀)。
【教學難點】詩歌的賞析(說)和用白話寫出本詩的主要情節(寫)。
【教學方法】朗讀教學法、問題探索法、講練結合法、歸納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同學們喜不喜歡古詩?我們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中國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作為新時期的年輕一代,我們應該吸取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对娊洝肥俏覈糯幕械囊恢孑。今天我們來學習《詩經》中的首篇--《關雎》。
二、學習《關雎》
(一)簡介《詩經》
(提問講解、課件顯示)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又稱《詩》或《詩三百》,它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五百年內流傳的305篇詩歌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這些詩歌,內容豐富,有描寫勞動生活的;有反映統治階級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有勞動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還有描寫愛情婚姻生活的!对娊洝芬运难詾橹,間有雜言。表現手法為賦、比、興。
(賦--直陳其事,直截了當,明快淋漓;比--以彼物比次物;興--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它物以引所詠之辭。)
(二)課文說明
《關雎》是詩經首篇,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優美動人的民間情歌,是我國愛情詩歌的開山之作。詩中寫一個男子愛慕思念一位美麗賢淑、勤勞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寢,夢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與少女結為夫婦,和諧美滿地生活。詩中描寫的愛情,清新樸素,樂而不淫,充滿著健康純潔之氣,影響深遠。
(三)檢查預習
給加點的字注音:(抽查、課件顯示)
關雎(jū)窈窕(yǎo tiǎo)淑女(shū)好逑(hǎo qiú)參差(cēn cī)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輾轉(zhǎn zhuǎn)瑟(sè)樂之(lè)
(四)朗讀課文
(課件顯示。先請一學生讀,老師指導,再全班讀)
(五)講析課文
本詩共20句,分為三章。(按章分組學習,每章學習先由小組派代表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的涵義,概括本章的內容,老師再訂正。課件顯示每章大意)
第一章(前4句):以河洲上關關和鳴的雎鳩起興,抒寫男子對少女的一片癡情。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運用起興。
第二章(中間8句):進一步刻畫男子心儀的少女美麗勤勞,表現男子為少女長夜不寐,相思綿綿。
流用得妙!描繪了少女順勢打撈荇菜的忙碌而優美的姿態,生動傳神。
第三章(后8句):直抒胸臆,寫出愿望實現后的歡樂。
琴瑟友之表示和睦相處,親密相愛。鐘鼓樂之寫出了婚禮的熱鬧場面。
(六)小結
1、主題:(課件顯示)
本詩寫一位青年男子對美麗女子的愛慕之情。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率直、淳樸、真摯、健康的情感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藝術特色:(課件顯示)
(1)用起興。
興即觸景生情,托物興辭。這種委婉含蓄、生動形象的藝術手法多次運用,產生了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鳩成雙成對聯想到君子淑女終成眷屬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采用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
各章大致相同,更換幾字使內容遞進,逐層抒發強烈感情,讀起來節奏鮮明鏗然。
三、拓展:與《蒹葭》比較
借助工具書,誦讀《蒹葭》體會其中的感情,比較與《關雎》有何不同。(課件顯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明確:《蒹葭》表現了古代青年男女苦苦思念一個人卻不能相見的衷情,這與《關雎》思而有得、終成眷屬的幸福之情是不同的。
(二)給加點的字注音
關雎窈窕好逑荇菜瑟
(三)解詞
1、窈窕2、逑3、參差4、寤寐5、思服6、輾轉7、友8、樂
(四)背誦全詩
(五)發揮想象,用白話寫出本詩的主要情節
五、板書設計(課件顯示)
關關雎鳩青運
一男子愛慕女子年用
淑女君子男起
子興
關荇菜流之思
二淑女求之女子勤勞美麗慕重
思服悠哉男子相思不寐追章
雎輾轉反側求疊
美句
荇菜采之麗
三琴瑟友之愿望實現女一
荇菜毛之充滿歡樂子詠
鐘鼓樂之三
關雎的教案 篇6
學習目標:通過“三步朗讀”,從“人物美、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四個角度”深入品析《關雎》,
感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活動一:師生共饗話《詩經》
《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故亦稱“詩三百”。這些詩歌編為“風”“雅”和“頌”三個部分。“風”有十五國風,大都為各地民歌!把拧狈帧按笱拧焙汀靶⊙拧;“大雅”多系西周五室貴族之作,大都是記述周歷史,歌頌祖先功德,“小雅”除一部分班級:姓名:測試等級: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雎鳩窈窕好逑......寤寐..荇菜.
2、填空題。
。1)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共有篇,包宴會樂歌外,其余多系政治諷喻,作者多屬貴族文人!绊灐狈譃椤爸茼灐、“魯頌”“商頌”,是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賦,就是直接陳述鋪敘;比,就是譬喻、打比方;興,即托物起興,借用別的事物來引發要歌詠的內容!对娊洝分小梆囌吒杵涫,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它的藝術創作方面的成就,給予后世文學以極其深遠的影響,成為我國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
《詩經》當堂達標測試題(3分鐘)
括、三部分。
。2)《詩經》的句式以四言為主。根據不同內容的表達需要,分別采用、的藝術手法。(3)統領《關雎》全篇的詩句是“,”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說不當....的一項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
”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親愛”的意思,這里用作動詞,且表使動。D.“鐘鼓樂.之”的“樂”是“快樂”的意思,這里用作動詞,且表使動。4、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一項是A.《關雌》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采用的是“興”的手法。
B.《關雌》這首詩采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
C.《關雌》《關雎》詩意地描繪了一個完整的愛情審美過程,即君子求淑女,由愛戀,到相思,最后夢想成真的過程。
D.《關雌》是《詩經》的第一首,選自出自【詩經·周南】?鬃诱f:《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
關雎的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理解《關雎》所表現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手法
【教學重點】
詩歌的反復吟唱所表現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比興手法的運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電腦多媒體,電視機。
【教學過程】
一、播放《蒹葭》動畫,引入新課學習。
二、作品簡介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時代大約五百年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对娊洝钒ā帮L、雅、頌”三部分。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三、課文朗讀:播放《關雎》動畫,學生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讀準生字詞。(讀)
四、認知討論:就課文內容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討論,教師可以羅列部分問題引導。(說)
五、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合作探究:討論《關雎》之美,美在何處?(議)
六、學生試譯課文內容(按節),教師補充并歸納。講解有關《詩經》的基本常識,對重點的生字詞提出要求。(說)
七、觀看《關雎》動畫,學生現場演繹現代版《關雎》(聽,看)
八、主題歸納并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這首詩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內心的樸實愿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的感情熱誠真摯、純潔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純真之美。
九、課堂作業:完成單頁練習,進行“雙基練習”。
十、課后作業
《關雎》知識點歸納
1、作品簡介:
為《詩》、或《詩三百》。后來被尊為儒家的“五經”之一,稱為《詩經》。?《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約500年間的305篇詩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稱
2、理解性默寫:
。1)以歡快鳴叫的水鳥起興,表明一個青年已經看準了追求的目標(或表達愛慕):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表明男主人因思念至深而輾轉難眠的句子: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3)想像把女子迎娶回家的句子: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4)主旨句,統領全篇的句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起興的句子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6)全詩的綱目,表現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賢惠的姑娘的句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最能體現全詩的精神,抒發求之不得的憂思的(最能表現詩人對心中戀人的愛慕之情)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8)男子對姑娘求而不得痛苦難眠的兩個處表現是:輾轉發側。寤寐思服。
。9)《關睢》中的男子由“關關睢鳩,在河之洲”引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聯想:“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抒發了求之不得的美好愿望和喜悅之情。
(10)?全詩主人公感情變化如何?
愛戀(興奮、期待)——相思(苦悶、惆悵)——夢幻(幸福、陶醉)
3、感知賞析:
。1)、簡述本詩故事和主人公的感情經歷變化?
《關睢》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
(2)“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試作分析。
①“流”這個動詞,具體準確地描寫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態優美;
②表現了女好的勤勞;
③表達了青年男子對女子的思慕和愛戀。
。3)、這首詩前兩句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分析其表達效果。
運用“興”的藝術手法。開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起興,引出“竊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雙對的睢鳩鳥聯想到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4)、試分析一下,本詩前四句運用了什么手法?
前四句運用了比興手法,詩句以眼前雎鳩和鳴之景,引發出對淑女難以忘懷的思念和熱烈追求。這是“興”的藝術手法。睢鳩合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這是“比”的藝術手法。
。5)賞析“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既有對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寫,又有其動作描寫,“悠哉悠哉”寫其綿綿情意,思念不絕,“輾轉發側”突出其內心狀態的不平靜,難以入眠。
。6)采用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①便于抒發作者的感情,體現作者感情的逐層加深;
、谠鰪娫姼璧墓澴喔泻鸵魳访溃
③一唱三嘆,形成一種回環往復的美,使詩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7)、怎樣理解孔子對《關雎》的評價: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關睢》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這個過程顯得美好、喜悅而又不低俗,所謂“樂而不淫';
寫求之不得的焦慮、苦悶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熱鬧情景,所謂“哀而不傷“。
4、脈絡分析:
全詩可分為三章:
第一章(前4句)愛慕與喜悅(一見鐘情):關雎起興,萌發愛慕。
第二章(中8句)思念與失望(朝思暮想):淑女難追,輾轉反側。
第三章(后8句)愿望與歡樂(幻想愉悅):采摘荇菜情景起興,表達美好愿望。?
5、探究藝術手法:
理解前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與后兩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庇惺裁绰撓?
全詩以灘頭水畔的一對雎鳩鳥的叫聲寫起,然后寫出自己的一片情思。“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以雎鳩鳥為比,以雎鳩鳥的求偶為興,來寫自己對窈窕淑女的追求,是為了渲染一種情意綿綿、癡心相戀的情調,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強詩歌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這種手法就叫興,興即是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是一種委婉含蓄得表現手法。
1、背誦全詩(記);
2、翻譯全詩(寫)。
本詩是《詩經》的首篇,運用“比興”和反復詠嘆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本詩還注重音韻和諧,是訓練朗讀的好材料。誦讀欣賞既要誦讀更要欣賞,學生應在誦讀中培養語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誦讀中形成良好的欣賞品味和高尚的審美情趣。需要注意的是,誦讀與欣賞不能割裂開來,兩者是交融的。誦讀欣賞很講究誦讀,但這種誦讀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朗讀,它要求融入感情,要讀出詩、文的韻律節奏之美,要讀出詩、文中字里行間蘊藏的真摯感情。
全詩寫一個青年男子對他所喜歡的女子的不懈追求和愛情幻想。共分四章。首章四句,以雌雄鳩鳥和鳴求偶連類起興,寫青年男子(君子)對“窈窕淑女”一見傾心,被她的嫻靜漂亮所打動,想和她結成配偶。次章八句,寫男子對女子的相思和熱戀到了“寤寐求之”的程度。第三章、第四章,寫男子以琴瑟、鐘鼓追求意中人,仿佛那位窈窕淑女在鐘鼓聲中與他真的結成了美滿姻緣,詩篇反反復復吟唱男子對女子的思戀、追求過程,詩意層層遞進,感情奔放熾熱,體現了民歌樸實清新的風格特色。
這是一首典型的愛情詩。對于初三的學生來學,他們(她們)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她們)對愛情有著一種渴望了解的心理,同時他們(她們)往往又體現出一種非常害羞的心理。
所以我們面對這首詩絕對不能“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和學生一起探討這一古老而神圣的話題,尤其是通過這首描寫君子對淑女思念得輾轉反側并進而以琴瑟和鐘鼓追求的愛情詩。但是在探討的時候必須要注意,文章不能上得膚淺了,否則就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谶@點考慮,這堂課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中產生正確的愛情觀。在解析《關雎》的基礎上,通過詩中的“君子”和“淑女”二詞過渡到對真正的愛情闡釋中。我先讓學生回歸中國古代社會的愛情故事。學生在搜集討論的基礎上主要搜集到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故事、梁山泊和朱英臺的愛情故事……然后我讓學生思索是什么讓這些愛情能夠永恒。然后我進行總結:千年的歲月沒有抹去這些愛情的榮耀,空間的轉換也沒有褪去這些愛情的光環,風雨的歷練反而增添了它的厚重與質感。每年的七夕我們都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雖然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是悲劇性的,然而“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依然昭示后人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梁山泊和朱英臺的愛情化為了蝴蝶,穿越時空的隧道依舊飛舞于今天的生活中。所以說真正的愛情應該能夠經受住時空的考驗。最后學生自然而然將周圍同學所做的及自己所想同真正的愛情愛情進行比較,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關雎的教案 篇8
[教材把握] 《關雎》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古詩文中第四課《〈詩經〉兩首》中的第一首。這首詩是我國古老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首篇。詩中寫一個男子思慕著一位美麗賢淑的少女,由于愛戀的深切,這位少女的形象反復在他腦中出現,使他不安,使他難以忘卻。他幻想著終有一天,能與這位少女結為永好,成為夫婦,過上和諧美滿的幸福生活。詩中所表達的感情直樸直率,清新動人。
全詩分三章。首章以灘頭水畔一對雎鳩鳥的叫聲起興,然后寫出自己的一片情思。一個青年小伙兒,見到河洲上一對水鳥的相親相愛,聽到他們一唱一和的鳴叫,自然會引起自己的無限柔情。第一句“關關雎鳩”,是寫傳來的鳥鳴,是聽;第二句“在河之洲”,是尋聲而望,是所見;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對自己傾心人之所思,是想;末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強烈的向往,默默的自我祝福。雖短短四句,卻極有層次,而語約義豐。
第二章以纏綿悱惻之情,直率地寫出自己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這個青年男子所戀的乃是河邊一位采荇菜的姑娘,“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正是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邊勞動時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須臾不能忘懷!榜厚皇缗幻虑笾。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極寫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是寫他相思之苦,已到了長夜不眠的程度。這里兩個“悠”字,雙雙以感嘆語氣出之,著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長夜無眠、思緒萬千以至難耐的相思之苦,都深深地表現了出來。
情到極處必生幻。緊接著第三章,突然出現了“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歡快、熱鬧的場面。“琴瑟友之”,“友”,親密相愛;以彈琴奏瑟,喻其相會相處時的和諧愉快。“鐘鼓樂之”,則是結婚時的熱鬧場面。無疑這正是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對未來的設想,是他寤寐求其實現的愿望;孟氘斎徊⒎乾F實,但幻由情生,也是極自然的。這其實是對生活中所習見的愛情心理的深微的捕捉和真實的刻畫。
《關雎》寫思慕,寫追求,寫向往,既深刻細微,又止所當止。它既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難以自拔的低沉哀吟。它感情率直、淳樸、真摯、健康,難怪孔子評價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冠于《詩經》之首的《關雎》的確名不虛傳。
[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本課教學,擬以朗讀為主線,通過初讀,讀準字音,二讀,讀通讀順;再讀,走進文本,讀懂詩意;四讀,反復吟誦,讀出詩情;五讀,深入課文,品味美點;卒讀,相映成趣,美讀美唱。使學生一步步走近文本、走進文本。通過以上環節激發學生讀詩興趣,喚醒審美體驗,體會詩歌語言,提高想像聯想能力和鑒賞能力。
[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2、理解詩意,想景悟情。
3、品味語言,探討美點。
。ǘ┻^程與方法
1、以讀代講,以讀促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熟悉、理解、欣賞詩歌。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ㄈ┣楦、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正確理解人之性情、純潔愛情,提高審美情趣,理解溫柔敦厚的民族性情,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關于愛情的歌曲,營造氣氛
二、解文題和簡單了解《詩經》
師:同學們自己看課下的注釋一兩分鐘,要求能記下關鍵信息,并回答老師的提問,要求關上書回答。(學生看書)
問題:
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是什么?
2、收錄了哪個時代的作品?共多少篇?
3、詩經中的詩歌是如何分類的?
4、這些詩歌的作者是誰?
詩經按照內容分為風雅頌,剛剛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風是民歌,老百姓的作品,反應老百姓的愛情,生活等情感,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雅是宮廷樂歌,分為大雅和小雅;頌是祭祀樂歌。關雎選自詩經周南,屬于國風部分。(補充在注釋一旁邊)
三、一唱三嘆吟誦《關雎》
1、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回顧以往學習詩歌的經驗,明確朗讀詩歌先要讀準字音和節奏。先學生自讀,再指名讀,師生共同辨析需要注意的生字讀音及本詩節奏,最后齊讀。
雎鳩:是一種對情感十分專一的水鳥,其一或死,另一個絕不茍活,也會憂郁而死。河:黃河,逑:配偶,流:擇取,與下文的采和芼有動作上的先后,琴瑟:彈琴鼓瑟,友:親近,鐘鼓:敲鼓擊樂,樂:使……快樂
2、走進文本,讀懂詩意,讀出詩情
(1)范讀,學生邊聽邊思考,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什么?明確:這首詩寫一個青年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2)這首詩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優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以小聲吟誦,還可以閉目沉思,用你的語言描繪一幅幅故事畫面。
雎鳩和鳴圖,少女采荇圖,君子思慕圖,夢中友樂圖。
3、細細品味《關雎》的藝術魅力
。1)古人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蛾P雎》被冠于《詩經》三百篇之首,肯定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請同學們深入研讀這首詩,以“我從
這一句、這幾句或這首詩中,品出了《關雎》的
美”的句式,說一說你的發現和思考。(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習進展,引導分析,然后全班交流。)
師總結:《關雎》美,美在人物,美在語言,美在意境,美在情感(主題)這首詩既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難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難怪孔子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看來,被冠于《詩經》之首的《關雎》的確名不虛傳。
(2)詩人思想感情有怎樣的變化
四、小結這是一首愛情戀歌。描寫一位癡情小伙子對心上人朝思暮想的執著追求。雎鳩的陣陣鳴叫誘動了小伙子的癡情,使他獨自陶醉在對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種種復雜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與失望交錯,幸福與煎熬并存。一位純情少年熱戀中的心態在這里刻畫得淋漓盡致。
五、拓展思維
請同學們說說你們心目中的淑女形象
六、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這首詩情感突出,試從詩中找出一兩處,反復朗讀,加以體會,并寫一段賞析的文字。
七、板書設計:
關雎
人物
語言
美
意境
情感
八、教學反思:
這首詩是《詩經》的首篇,運用“比興”和反復詠嘆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本詩還注重音韻和諧,是訓練朗讀的好材料。誦讀欣賞既要誦讀更要欣賞,學生應在誦讀中培養語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誦讀中形成良好的欣賞品味和高尚的審美情趣。需要注意的是,誦讀與欣賞不能割裂開來,兩者是交融的。誦讀欣賞很講究誦讀,但這種誦讀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朗讀,它要求融入感情,要讀出詩、文的韻律節奏之美,要讀出詩、文中字里行間蘊藏的真摯感情。
這是一首典型的愛情詩。對于初中的學生來學,他們(她們)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她們)對愛情有著一種渴望了解的心理,同時他們(她們)往往又體現出一種非常害羞的心理。所以我們面對這首詩絕對不能“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和學生一起探討這一古老而神圣的話題,尤其是通過這首描寫君子對淑女思念得輾轉反側并進而以琴瑟和鐘鼓追求的愛情詩。但是在探討的時候必須要注意,文章不能上得膚淺了,否則就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谶@點考慮,這堂課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中產生正確的愛情觀。在解析《關雎》的基礎上,通過詩中的“君子”和“淑女”二詞過渡到對真正的愛情闡釋中。我先讓學生回歸中國古代社會的愛情故事。學生在搜集討論的基礎上主要搜集到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故事、梁山泊和朱英臺的愛情故事……然后我讓學生思索是什么讓這些愛情能夠永恒。然后我進行總結:千年的歲月沒有抹去這些愛情的榮耀,空間的轉換也沒有褪去這些愛情的光環,風雨的歷練反而增添了它的厚重與質感。每年的七夕我們都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雖然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是悲劇性的,然而“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依然昭示后人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梁山泊和朱英臺的愛情化為了蝴蝶,穿越時空的隧道依舊飛舞于今天的生活中。所以說真正的愛情應該能夠經受住時空的考驗。最后學生自然而然將周圍同學所做的及自己所想同真正的愛情愛情進行比較,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