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我》大班教案(精選2篇)
《唯一的我》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男孩和女孩身體器官等方面的不同,形成正確的性別意識。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
3、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學會尊重他人。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操作材料4份。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調動幼兒對異性同伴的觀察興趣。
(1)游戲要求:男孩子必須找女孩子做朋友,女孩子必須找男孩子做朋友。
(2)提問:你怎么知道你的朋友是男孩還是女孩?
2、引導幼兒討論男孩和女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提問:男孩和女孩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提問:男孩喜歡玩些什么?女孩喜歡玩些什么?
(3)教師小結:男孩和女孩在體貌、穿著和興趣愛好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
3、出示男孩、女孩身體圖片,從身體部位(特別是生殖器官)以及如廁習慣人手,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男女的區別。
(1)初步引導幼兒認識生殖器官,認識其名稱。
(2)提問:男孩怎么上廁所?女孩呢?為什么?
4、分組討論:怎樣保護自己的生殖器官?引導幼兒主要從衛生習慣、自我保護等方面進行討論。
5、幼兒分組完成操作材料,對新知識點進行鞏固。
每組提供一套圖片,幼兒觀察、討論后,組內推選一位記錄員用筆在相應的圖片下標記出本組的判斷結果(正確行為打“√”,錯誤行為打“×”)。
(1)偷看別人大小便。( )
(2)每天晚上清洗生殖器官。( )
(3)用腳踢別人的隱私部位。( )
(4)掀起別人的裙子。( )
(5)摸生殖器官。( )
6、教師總結: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屬于自己的,應該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的身體。除了爸爸、媽媽和醫生,任何人不能接觸自己的生殖器官;男女有別,有些事情男、女要分開做。
7、請幼兒回家把本次活動中自己的感受和爸爸、媽媽進行交流,結束活動。
《唯一的我》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根據生活經驗找出男女生不同的地方。
2、認識男女生標記,知道要按性別進入盥洗間等公共場所。
3、培養幼兒初步的性別意識。
活動準備:
1、男女標記。
2、“門“的道具2個。
3、男女孩和爸爸媽媽的圖片(見幼兒用書)各1張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以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引入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穿著__色衣服,__色褲子,__色鞋子小朋友是誰?__頭發的小朋友是誰?(一位男孩)
(2)、教師:穿著__色裙子,__色鞋子的小朋友是誰?__頭發的小朋友是誰?(一位女孩)
二、比較男女生的不同
(1)教師:我們找到的這兩位小朋友一位是男生,還有一位是?(幼兒答)
(2)打開幼兒用書,請幼兒看爸爸媽媽及男女生圖片。教師: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一樣呢?
(3)幼兒觀察并回答。
(4)教師小結:大部分男生的頭發剪得比較短,女生可以扎辮子;男生夏天穿短褲,女生夏天穿裙子;男生聲音粗一些,女生聲音細一點;男生站著小便,女生蹲著。
三、認識男女標記及用途
(1)分辨男、女生的標記。
教師:男女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這兒有兩張標記,你們看這張標記表示的是什么?那這張呢?
(2)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這兩種標記?(引導幼兒回憶生活經驗。)
(3)教師引導幼兒小結:在更衣室、浴室衛生間都能見到這兩種標記。
(4)教師:為什么在這些地方,男女生要分開房間呢?(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5)師生共同小結:男女生有很多地方不同,換衣服和上衛生間要分開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規定。從以前到現在,大家都在遵守這個規定,看清楚男女生標記再進入,千萬不要弄錯了。
四、情景練習。
情景一:教師引出公園內廁所的場景圖片。這是公園里的公共廁所。廁所門上掛著標記,你們看是什么(指給幼兒看場景,幼兒回答)現在請你們根據自己的性別選擇對應的廁所,注意進門的時候千萬不要弄錯了。
情景二:游泳池。
情景三:浴室。
五、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