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精選12篇)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
一、文本細讀:
本篇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著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們講述了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瞧不起陶罐,經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年后,當人們挖掘出陶罐的時候,鐵罐卻已經無影無蹤了。文章雖然簡短,但是,陶罐與鐵罐的態度差異通過人物語言表現得非常明顯,這和最后的結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運用大量的對話來向我們展示兩只不同的罐子,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陶罐的謙虛,鐵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如驕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謙虛、輕蔑、爭辯、憤怒等很多。
文章以兩只罐子的對話為線索,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二、設計理念:
本篇課文故事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向我們講述深刻的道理,而這大部分都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設計:1、在朗讀中體會,在想象中感悟。2、在比較中質疑,在交流中解惑。3、從課堂走向生活,由知識轉化為實踐。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陶、謙、虛、職、羞、恥、逝、遺、素、漆、蹤”等11個生字,會正確書寫“驕、吵、羞、恥、宮、荒、堆、塵、凈、素、損、挖”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中的故事內容,思考陶罐和鐵罐的最終結局。
4、讀課文,了解語言蘊含的道理。
5、理解課文內容,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并且學著用發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在比較中質疑,在交流中解惑。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不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并且學著用發展變化的眼光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四、教學重難點:
文章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全面的看問題,要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這也是教學的難點。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了很多事情。兩只罐子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許多年過去了,兩只罐子的命運如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陶罐和鐵罐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讀文,要求讀準確。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指名讀,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流利。
“渣滓”的“滓”要讀輕聲。
“陶罐”“鐵罐”為了聽起來舒服,讀時也可以稍加兒化!皭灐弊质嵌嘁糇,在文中讀一聲。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3、學生自由讀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課前一分鐘:一生上前講述一則寓言故事。問生,聽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聽得很仔細,這短短的一分鐘,就讓我們大家有這么大的收獲,既聽到了好聽的故事,又明白了一個道理)
一、回顧課文內容:
1、上節課我們也初步學習了一則寓言故事,題目叫《陶罐和鐵罐》,誰愿意把這則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給大家復述一下?(指生復述課文內容)
二、朗讀體會,討論交流,想象感悟。
1、聽了他的復述,文中的兩個主人公——陶罐和鐵罐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生:陶罐謙虛、大度鐵罐驕傲、傲慢(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板書:驕傲,謙虛)(有一對反義詞:驕傲,謙虛)
2、下面大家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哪些語句能體現陶罐謙虛,鐵罐驕傲呢?把這些詞句勾畫出來,比較一下,并在邊上寫一寫體會。(生自讀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樣嗎?(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看法。)
4、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
★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匯報交流:
第一段:
(1)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還有哪些詞語與他意思相近(諷刺、挖苦、嘲笑、譏諷)
(3)、這里說誰常常奚落誰?(鐵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說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思考:
▲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讀二段。
(6)、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而且鐵罐跟陶罐說話的態度什么樣?。傲慢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把鐵罐當時的傲慢心理和態度讀出來嗎?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它不但沒有生氣,一聲兄弟讓我們感受到陶罐怎么樣?。誰能謙虛的讀一讀陶罐的回答。
、诳吹教展捱@個態度,鐵罐又是怎樣說的呢?
生讀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更加輕蔑的神氣。(理解懦弱,輕蔑)
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職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誰硬,比誰美,爭辯,再說……省略號省略什么?(生發揮想象說)為什么沒說完?省略了呢?
、郾昏F罐打斷了怎樣打斷(憤怒)。生讀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論: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評說)他認為陶罐的最終結局是變成碎片,而自己會永遠長存。
面對鐵罐這樣無情的.嘲諷,陶罐什么態度?和睦相處,不想吵架。這也是剛才陶罐說在本職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鐵罐差,再說之后的話省略的原因,因為陶罐不想和鐵罐吵架,希望和睦相處,共同來完成任務。
④面對陶罐的一再忍讓,鐵罐卻是步步緊逼,他說: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
看到鐵罐這樣傲慢無禮,陶罐不再理他。
、輨偛盆F罐說陶罐是懦弱的東西,你們說此時楊老師會不會也這樣說陶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鐵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諷陶罐,它還和顏悅色,一臉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駁,師:是呀,這的確不是懦弱,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謙讓,大度的美德的體現。
▲(8)鐵罐為什么這樣傲慢、輕蔑、憤怒地奚落陶罐呢?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為他覺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堅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論,鐵罐仗著自己的長處去奚落陶罐的短處。(板)
(9)、指導朗讀1——9自然段。
、賱偛诺膶W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下面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鐵罐和陶罐的對話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驕傲自大,讀出陶罐的謙虛,大度。
、鄯纸巧毩暲首x:同桌一生讀鐵罐說的話,一生讀陶罐說的話。
、苌纸巧首x。
★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當年同在國王御櫥里的兩只罐子一同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歷史在它們的上面堆積了渣滓和塵土,一個世紀連著一個世紀,一百年過去了,又一個一百年過去了,
(1)這么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都變成什么樣子了?(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樸素、美觀、漆黑锃亮。)(鐵罐被氧化銹爛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現陶罐時,人們的態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捧起、擦洗干凈,小心點……)(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3)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價值)。
(4)人們都把陶罐當寶貝,陶罐也很興奮,但他并沒有驕傲自大。它重見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讀16段)這體現出陶罐善良,寬厚待人,不計前嫌)正因為此,我們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這樣喜歡陶罐。
(5)而當年驕傲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消失)。
(6)當初認為自己會永遠存在下去的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導朗讀。
三、總結課文,感悟哲理。
1、到這《陶罐和鐵罐》這則寓言故事我們就學完了,我們讀寓言,不僅要知道故事的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法國著名詩人拉封丹曾經說過:“一則寓言可以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深刻的教訓好比是靈魂!蹦恰短展藓丸F罐》這則寓言故事帶給我們什么深刻的教訓,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2、學生聯系課文和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看問題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還要看到自己的短處,這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3、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話想對陶罐說?有什么話想對鐵罐說?
四、作業:
1、假如你是鐵罐,聽到陶罐和人們的對話,聽到同學們這么說,你會怎么想,發揮想象寫一寫。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蘊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學們課下讀一讀《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會有更大的收獲。
五、板書設計
24陶罐和鐵罐
(驕傲)鐵罐:堅硬(長處)→消失(短處)
↓奚落↑寬容
(謙虛)陶罐:易碎(短處)→價值(長處)
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練習題精選
一、看拼音寫詞語。
jiāoàoàomànqiānxūshénqì
nǎonùhuāngliángnurujīngyà
guāngjiépǔsùjiàzhíměiguān
二、辨字組詞。
惱捧樸
腦棒撲
受陶
愛淘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神氣的陶罐鐵罐
地問地爭辯地說
四、理解課文。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陶罐,鐵罐。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2
這是篇童話故事,主要以對話形式講述了國王的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童話故事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接觸了不少,他們想讀、樂學,但要理解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有一定的難度。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
一、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等詞語。
2、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讀懂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既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曾說過“人的頭腦不是一個被注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比绾巫寣W生真正走進文本,使教師、學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對話?我以“讀一讀、找一找、演一演、說一說、寫一寫”的方法,達到預定的目標。在學生學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自主理解,培養學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三、教學流程
準備3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ㄒ唬┛磮D談話,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說說你讀了哪些童話故事?(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童話故事(隨機課顯:陶罐和鐵罐的圖片)你認識他們嗎?在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后出示課題,引導學生換偏旁識記“陶”,并指導書寫“陶”。(童話故事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極有吸引力,讓生‘說說你讀了哪些童話故事’?更能激起學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時孩子們的興趣已被激發,再加上看了立體的、鮮活的圖片,孩子們會迫不及待想接觸文本,想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此時,我拋出一句: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去讀讀27課就明白了,就這樣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閱讀狀態,這樣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
。ǘ┳x通課文
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一環節,我主要給足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在閱讀中,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并運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識記生字詞。學生是帶著自己的經驗與感受與文本對話,對文本的解讀帶有很強的個性化,因此我讓學生讀通課文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這里,我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在點評中,我做以下的點撥,以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1、在學生發言中,注意讓學生讀好文中人物的對話
2、對字詞有不明白之處,可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忙,充分利用學生自己的資源。
。ㄈ┳プυ挘罹俊叭宋铩钡膬刃幕顒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有了前面的鋪墊,我首先出示詞語(驕傲、傲慢、謙虛、輕蔑、惱怒、寬容、不再理會)在學生齊讀后進行分類,隨機板書:
驕傲謙虛
傲慢寬容
惱怒不再理會
然后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讀讀課文,找找、畫畫從哪些語句看出鐵罐的傲慢、驕傲,陶罐的謙虛、寬容?在學生匯報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點撥引導:
1、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讓學生說說“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說說你曾在什么情況下奚落過誰?或你曾受過誰的奚落?
2、用指名讀、師生合作讀、評議讀、賽讀、加動作表演讀等多種方法讀好人物的對話,重點指導讀好以下幾個句子:
(1)“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碧展逘庌q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2)“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此環節,我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讀課文,學生在一次又一次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走進了人物的內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質,也潛意識領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領略了祖國語言的精妙。學生不僅積累了語言,還提高了思維能力,自主能力。此時,學生已取得獲得知識的快樂,也更加關注了陶罐和鐵罐的命運,于是我以“陶罐和鐵罐的最終命運到底如何?”這一問題過渡到下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即默讀課文10----17小節內容,重點抓住人們對陶罐贊賞的語言及陶罐說的話,感悟陶罐的品質。
四、延伸文本
我說:“如果此時陶罐與鐵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對誰說句什么話?學了課文你想對自己或身邊的誰說句什么?”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話題寫寫。(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在寫話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難點,同時也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還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業,讀寫結合
我說:“如果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他們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請你也來當一回童話大師,寫一寫這個故事,寫完后讀給爸媽聽,讓他們給你打打分。(這個作業為指導學生寫作指明方向,長期這樣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學習寓言既要讓學生理解課文,感悟語言,又要讓學生懂得課文所蘊含的道理。本課設計分兩大板塊組織教學。第一板塊:品讀交流,內化感悟(即陶罐和鐵罐當年在國王御廚里的情景)讓學生在讀、思、議、演中感悟人物形象的特點。第二板塊(即許多年代以后的情況)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和質疑問難中感悟人們喜歡陶罐的原因。最后,說寫延伸,深化感悟,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悟出本課所蘊含的道理。
課堂教學實錄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一定有很多朋友。能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嗎?你為什么喜歡和他交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為他(她)學習成績很好,我要向她學習。所以,我就和她交朋友了。)
師:愛學習是一個人的長處,也值得大家向他(她)學習。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為他(她)很誠實,所以我喜歡和他(她)交朋友。)
師:誠實是一種美德,相信你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生:(我的好朋友是。因為她舞蹈跳的特別好,我也喜歡跳舞,所以我愿意和她交朋友。)
師:哦,你們倆的興趣愛好相同,所以成為了好朋友。我想你們倆個的舞蹈一定跳的特別棒!等有時間讓大家欣賞一下,好嗎?
一、看圖導入新課。
知道同學們喜歡交朋友,今天老師也請來了兩個朋友,你們瞧是誰呀?
。ㄕn件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師:對,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7課陶罐和鐵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簡單地說一說課文中的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指名說。)
師:孩子,你真會讀書,能把這么長的一篇文章讀成短短的幾句話,真不簡單!
過渡:下面就讓我們到國王的御廚里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指名讀。
問:“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話數落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嘲笑別人)
師:那么鐵罐究竟是怎樣奚落陶罐的,想不想去聽聽他們的對話呀?(想)
三、品讀交流、內化感悟。
。ㄒ唬⿲W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動畫演示場景對話)(出示課件:課文的朗讀:前半部分。)
師:誰能說說,你從他們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我覺得鐵罐很自以為是?/我覺得鐵罐很傲慢)師板:傲慢(我覺得陶罐很謙虛)師板:謙虛
師:同學們看這是一對什么詞?—反義詞。齊讀這組反義詞。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像孫悟空一樣也搖身一變,變成這兩只罐子,讀讀他們的對話?次覀兡懿荒茏x好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好嗎?2、指導朗讀。(學生自由練讀,師巡視)
過渡: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找到他們的對話部分,自由練習讀一讀。開始。ㄉ杂删氉x)教師巡視。
a(出示課件):“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回答。
師: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很會讀書,誰來試一試?(指讀第1句),現在老師想采訪一下:鐵罐子,你為什么用這樣傲慢的態度跟陶罐說話呀?(因為我很堅硬,陶罐很易碎)
師:是啊,用“鐵質”的東西去碰“陶質”的東西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而用“陶質”的東西去碰鐵質的東西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也就是說鐵罐抓住了陶罐的一個致命的弱點———易碎。
師:想到這,鐵罐就更加傲慢起來,現在誰能讀好鐵罐的話?(指名讀)
師:真不錯,你簡直就是一只傲慢的鐵罐。(朗讀時,你真棒!你就讀出了鐵罐的傲慢。)或(傲慢的鐵罐子,你是不是不忍心奚落陶罐子呀!你能再試一試嗎?)
師:面對鐵罐傲慢地發問,陶罐是怎樣回答的?(指讀句2)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陶罐?(謙虛)除了謙虛,你還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出這是一只(有禮貌)的陶罐子。從哪看出?
。▌偛盆F罐子稱陶罐為陶罐子,而陶罐卻稱鐵罐為兄弟。)他們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試著把它讀出來。同桌練習分角色讀。指名2人分角色讀。
師:現在,請男生來當一回驕傲的鐵罐,請女生當一回謙虛的陶罐。(男女生讀)
師: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真的看到了國王御廚里的那兩只罐子。同學們之所以能讀的這么好,是因為有了提示語的幫助。找一找這兩句話中的提示語是什么?(指名說。)接下來,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文。
b課件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指名讀)
師:誰說說這句話中的提示語是什么?指名說。(輕蔑)
師:“輕蔑”是什么意思?
生:輕視,不放在眼里。
師:是誰不把誰放在眼里?指名說。那你知道鐵罐為什么不把陶罐放在眼里嗎?指名說。是呀,鐵罐就知道陶罐不敢碰它,因為陶罐太(易碎)了,陶罐在鐵罐眼中簡直就是一無是處,所以鐵罐更(囂張了),更———瞧不起陶罐了。
師:誰能帶著輕蔑的神情讀讀鐵罐的話?(指名讀:直接讀對話)誰能加上動作再讀一讀。(指名讀。)你們也能這樣讀嗎?(齊讀)
師: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一而再,再而三地奚落它,陶罐也聽不下去了,和他爭辯地說……
生(指名讀):課件出示▲“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們生來就是給人們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師:陶罐受了委屈,總想為自己爭辯一下,誰愿意當一回陶罐也為自己爭辯爭辯?
。ㄖ缸x)師:誰來說說他讀的怎么樣?評讀。
師:陶罐在為自己爭辯的同時也在給鐵罐干什么?(講道理)你認為陶罐說的有道理嗎?(有)那鐵罐聽進去了嗎?(沒有)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文中末尾的省略號)省略號是什么意思?指名說。
師:就是這樣傲慢的鐵罐,就是這樣自以為是的鐵罐,他打斷了陶罐的話,繼續奚落著———
c出示課件▲“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敝该x。
師點評:(如讀得不到位)陶罐的爭辯激怒了鐵罐,那么你還能讀得如此平靜,如此無動于衷嗎?請你再讀讀。
(讀得到位)就是,“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誰能加上動作和表情再來讀讀?指名讀。
師引讀:此時的鐵罐越來越不耐煩了,說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說的話也越來越難聽了。它的態度已由傲慢上升到了惱怒了,它已經聽不進別人的任何話語了,只覺得自己是最好的了。鐵罐惱怒了……
生齊讀:“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師:看來鐵罐是要和陶罐吵起來了,陶罐只好無奈地說……
出示課件▲“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指名讀。
師:“和睦相處”好一個詞,什么是“和睦相處”?指名說。何止是陶罐和鐵罐之間需要“———”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你知道還有誰之間需要和睦相處?指名說。說得太好了!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出示課件▲:“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此時鐵罐越來越生氣了,說的聲音———更大了,說的話也———更難聽了,此時他已怎樣了?誰能給這句話加個提示語?(板書:火冒三丈、惱羞成怒、怒氣沖天----)。你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指名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你也來試試。這幾個詞用的非常恰當,我們把它積累下來吧!(生寫到書上。)
師:生氣時,我們也可加上適當動作。誰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指名讀。)
師:我們看鐵罐的神態變化:由傲慢—惱怒—火冒三丈,誰來試試讀一讀?體會一下?指名讀。
3、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就好像來到了國王的廚房里,看到了謙虛寬容的陶罐和蠻橫無理的鐵罐,多么有趣。@么有趣的童話故事,你們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讀?
。1)小組練習分角色表演讀,要求只讀對話,在讀對話時要有入情入境的動作和表情。
。2)展示演讀。(視屏出示對話的句子)(佩戴頭飾)
過渡:你們出色的朗讀表演讓老師深深地陶醉了,老師仿佛已經走進了這個童話世界。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默讀10—17節,讀完再告訴老師,好嗎?
四、默讀課文10—17節,感悟人們喜歡陶罐的原因。
(1)學生默讀思考: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指名說。)
(2)學到這,老師還有個問題不明白,陶罐和鐵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為什么人們還是那樣喜歡陶罐呢?
(引導學生品析有關句子,感悟人們喜歡陶罐的原因:a、陶罐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b、陶罐成了珍貴的文物;c、陶罐善良寬容,處處為他人著想,不斤斤計較)
五、說寫延伸,深化感悟。
1.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讓我們來說一說吧。ㄕn件出示)指名說。
。1)我想對陶罐說:
。2)我想對鐵罐說:
。3)我想對自己說:
2、師總結:同學們,你們說得都很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來比,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正確看待自己的短處,我們要相互尊重,友好相處!
六、作業。(課件出示)
請仿照《陶罐和鐵罐》的寫法,編一個童話故事。
提示:
1、故事要說明一定的道理即中心要突出。
2、要注意提示語的運用。
3、故事中要注意對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的描寫。
板書:
27 陶罐 和 鐵罐
↓ ↓ 火冒三丈、
謙虛 傲慢 惱羞成怒
大發雷霆
……
一、分塊教學,化繁為簡。
本課教學將課文分成兩大板塊組織教學,(一塊是陶罐和鐵罐當年在國王御廚里的情景;一塊是許多年以后的情況。)這兩大板塊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系。采取分塊學習,便于學生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把握每部分課文內容,避免了學生在篇幅較長的課文中理不清頭緒,抓不住重點。老師只需要在每一部分中設計一個綱領性問題,學生便能很快地抓住每一部分內容。每一部分內容抓住了,全文的主要內容便水到渠成般地抓住了。
二、兩大板塊的教學側重點不同。
兩大板塊中,側重第一板塊的教學,主要通過讀、思、議、演來感悟人物形象的特點。尤其側重讀的訓練,教師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第二板塊,主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感悟人們喜歡陶罐的原因并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他們在讀書中學會思考的習慣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教師成了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整個教學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課文的感悟與理解:你想對陶罐、鐵罐和自己說些什么?(想對誰說都可以),這樣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這節課的教學,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得主動,練得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話的練讀中。從孩子們的朗讀和發言中,可以感覺到他們已經體會到了陶罐的謙虛寬容,也感受到了鐵罐的傲慢無禮,這時,明白故事所蘊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課文特點
《陶罐和鐵罐》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這一組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想法不同,處理方式不同,結果往往也就不同。這篇課文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寶,鐵罐卻化為泥土。故事告訴人們,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對方特長、和睦共事。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現情節、推動故事發展,塑造人物形象,說明道理。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
2、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這三個目標的設置既提高了學生的詞匯掌握量,同時也達到了從課文遷移拓展到實際的目的。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其中(2)(3)是本課的重、難點。
二、說教法
課堂上,教師的引導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對象,學生正是通過教師所講和教材所展示的內容經過思考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這種觀察與思考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極的注視,而是一種積極的思維過程,是一種“思維知覺”。從這一點出發,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偬釂柗ā鸩揭龑В饾u深入。
、谡b讀法——反復朗讀,把握語言特色。
、蹜夷罘ā獛е鴨栴},深入思考
、茳c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提問法和誦讀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三年級學生受思維發展水平的限制,完成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大多需要老師的指導。因而我采用提問導入,適時點撥的方法,一步一步展開教學。“萬法讀為宗”,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將在本課教學中采取各種形式的朗讀方法,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三、說學法
我班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少數是外來務工子女,因此學生良莠不齊,讓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既是難點也是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邊讀邊在書上圈點生字詞和勾畫重要句詞。這些都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手段,同時教師的啟發誘導再貫穿始終,這樣就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說教學程序
。ㄒ唬┲v述故事,情境導入。
1、屏幕展示國王的御廚,讓孩子走進文中的童話故事。(御廚富麗堂皇,陳列著精美的瓷盤、锃亮的炊具)
2、請生自由表達自己看到御廚后的感受。
3、老師借助圖片生動講述故事,并同時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鐵罐。
。ㄔO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圖片和老師對故事生動地講述,以及在講述中與學生的互動,一下子把學生帶入了課文所描述的童話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挖掘詞語,感悟鐵罐。
1、挖掘詞語,讀準字音。
。1)出示題目:我要把表現陶罐和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語找出來。
。2)請生拿出筆,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
。3)生自由讀文,師巡視,把生找到的詞語板書(板書:鐵罐:奚落、傲慢、輕蔑、惱怒,陶罐:謙虛、爭辯)。
。4)請生看板書,齊讀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對于難讀詞語師范讀,生跟讀。
2、理解詞語,感悟鐵罐。
(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這三個詞語)生再讀這三個詞,并圍繞這三個詞語理解鐵罐的傲慢。
。1)師:這三個詞語都是寫鐵罐態度傲慢,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8自然段,從鐵罐說的話中,找一個例子來證明鐵罐的傲慢。
(2)生默讀課文,并談自己找到的例子,體會鐵罐的.傲慢,對于生找到的例子給予恰當點評。
(3)小結:看來這個鐵罐的確是個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師手指“傲慢、輕蔑、惱怒”三個詞)
。4)師:這三個詞語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請生做個輕蔑的樣子給大家看看。
。ㄔO計意圖:文中描寫鐵罐的三個詞語含義并不深奧,但卻用得準確、傳神。我通過讓學生找詞語、讀詞語,談例子、表演來發現、琢磨、比較這幾個詞語,感受陶罐的傲慢無禮,使學生義會詞意、增強語感,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對詞義的理解升華到對句子的理解,對人物的解讀。)
。ㄈ┤肭槿刖,讀出韻味。
1、自創表情動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話:
A“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C、“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1)請生自由讀這三句話,并從中選一句來設計相應的表情、動作再讀一讀。
。2)生自由表演讀,體驗鐵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師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個性朗讀與表演。
A、師傲慢地說:“我來找一找!哪個是傲慢的鐵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嗎?陶罐子!”)請一名學生聲情并茂地讀這一句,師給予指導。
B、師:“太精彩了,好一個傲慢地鐵罐!”師帶著輕蔑的語氣問:“輕蔑的鐵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指導一名學生一邊表現出輕蔑的樣子一邊帶著譏笑的語氣朗讀。
C、師:“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師惱羞成怒地問:“誰又是那個惱怒的鐵罐?”
。ㄆ聊怀鍪荆骸白∽欤∧阍趺锤液臀蚁嗵岵⒄摚∧愕戎桑涣藥滋,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請幾名學生分別來演繹這個惱怒的鐵罐,感受鐵罐此時的憤怒。
3、領悟情感,學寫詞語,積累詞語。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鐵罐在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師:“你們能填上一個詞語,來表示鐵罐這時候說話的神態嗎?”
。2)請生填詞,并根據自己填的詞語讀出其中的味道,表現出鐵罐此時“怒不可遏、怒火中燒、怒發沖冠、大發雷霆……”生每讀一個句子,師都及時點評指導,要求學生讀到位。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的朗讀教學中,老師主要通過自身的神態、語氣來感染學生,學生在教師步步引導中領悟朗讀的技巧,個個躍躍欲試,讀出了韻味,讀出了心境,讀出了畫面,讀出了場景,讀出了個人的體驗。伴隨著讀,鐵罐的傲慢形象在學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四、激情思辨,領悟陶罐。
1、師鼓弄玄虛引出關鍵詞,師:“學到這,老師不得不不請大家幫我解決一件棘手的事了。你們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請生讀這個詞語,師糾正錯誤讀音,并范讀,生再讀。
3、請生讀辭海中關于“懦弱”的解釋,理解“懦弱”。
4、師拋磚引玉提出疑惑,生暢談理解,感悟陶罐:
。1)師手指“懦弱”:鐵罐說他要把這個詞語送給陶罐,你們說老師能聽他的嗎?
。2)師裝糊涂,問:“怎么不能?鐵罐確實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還不懦弱?”
學生大膽辯駁,談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師繼續假裝糊涂:“可老師還是疑惑!你們看!”(屏幕出示鐵罐圖片)“鐵罐總是橫眉冷眼、冷嘲熱諷地對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圖片)還是一臉微笑。鐵罐都指著陶罐的鼻子罵了,陶罐還不還擊,這還不懦弱?”激發學生再次辯駁,暢談自己的理解。
5、師小結: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謙讓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ㄔO計意圖:此處設計,主要抓住詞語“懦弱”,給學生賣了個關子:正話反問。師兩次看似糊涂的問話,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反對,激起了學生大膽辯駁,并暢談自己的理解,學生在辯駁中領悟了陶罐的種種表現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謙讓的美德,學生對兩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質,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五、配音朗讀,再起高潮。
1、為生創設展現自我的舞臺,每個人都來當配音演員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好,現在老師為你們設計了一個腳本,請你們來演一演。你們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鐵罐對話的無聲動畫)
師:“今天就要請你們來當一回配音演員。文中正好有四組對話,第一組同學配第一組對話,照此類推。排練時要記住把臺詞背下來,還得配上神態、動作!
2、同桌兩人練習配音。
3、小組推薦配音演員:師:“有請配音演員!”(每組各請一桌同學)
4、生配音,師點評,
。ㄔO計意圖:充分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制作了無聲動畫,營造了視覺氛圍,請學生擔當配音演員,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學生在這個舞臺上盡情演繹,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六、遷移拓展,深化感悟。
1、完成板書,談感受,領悟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
(1)師:“哦!許多年后,鐵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個故事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發!看板書!”(板書:啟發)
師:“這又該填什么呢?”
。2)生根據自己所填的板書,談自己學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啟發,感悟故事所告訴我們的道理。
2、總結:看來這個故事已走進了我們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它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大家回去后把這個故事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聽!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5
《陶罐和鐵罐》一課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七單元的一篇寓言,該課講述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持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為了文物,鐵罐卻化為泥土,不復存在。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學生自主閱讀,能讓學生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在閱讀中繼續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應放手讓學生自讀,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做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明白寓言中蘊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指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恥、逝”是翹舌音,“荒”是后鼻音。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時,有些字可以通過和學過的形近字比較加以區別和識記。讓學生把課文中的生字按結構來分一分,學生觀察:“陶、謙、嘴、惱、吵”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芭、感”都是上下結構、上長下短的字!疤摗笔前氚鼑Y構的字。這樣的安排不但讓學生熟記生字的字形,而且也為學生的端正書寫作了鋪墊。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讀,來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和當時的心情,學生理解得比較到位,興趣很濃。如在讓學生理解陶罐和鐵罐的第一次對話時,我問學生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并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么樣?(很謙虛)。這樣簡簡單單的小問題,讓學生既體會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內心活動,又理解了“傲慢”與“謙虛”的意思。通過小組分角色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同桌分角色讀,等等形式,學生讀得充分,對于人物說話的語氣、神態和動作的理解也都比較清楚。一節課上下來看到學生情緒高漲。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6
一、重點段落賞析
《陶罐和鐵罐》一課的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用恰當的詞語來準確表達事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態度的。
在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對比的方式刻畫了寓言故事中的形象。鐵罐是狂傲、無理的,藐視陶罐的,而陶罐是謙虛、克制的。
作者在表現兩個形象特征的時候,用了情感色彩非常鮮明的對比詞語來寫鐵罐和陶罐對話時各自的神情語氣。老師都會注意到陶罐的“謙虛”“爭辯”;鐵罐的“驕傲”“傲慢”“輕蔑”。我認為,單從這些詞語本身,很難透徹地去理解事物形象。所以作者用對話的方式具體表現這些詞語所代表的形象個性。
鐵罐:“你敢碰我嗎?陶罐子?”怎么叫奚落?奚落就是專門說人家的短處,取笑對方!澳愀覇?”不是鐵罐不知道對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對方不敢而故意發問,其實是在揭短啊。這就是奚落。而且,鐵罐將對方稱之為“陶罐子”,加上一個“子”跟“陶罐”,有區別嗎?在這里,這“子”在表達著對對方的極度瞧不起、不尊敬對方啊。這是對鐵罐人格的入骨刻畫。而陶罐呢?“不敢,鐵罐兄弟!笔裁唇兄t虛?實事求是,承認自己有短處。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鐵罐兄弟”它將對方稱之為兄弟,不為你的人格低下而發怒、氣氛,這是一個怎樣寬宏大度啊!鐵罐“更加輕蔑”,“我就知道”跟“我知道”,語氣是不一樣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剛知道的,“就知道”將原本輕蔑的語氣加重了。所以作者說“更加輕蔑”,在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東西!”這樣的句子,表現鐵罐的人格特點──不單單是瞧不起、揭短了,他開始羞辱對方。
陶罐在這時候還是不亢不卑地“爭辯”。為什么要爭辯?陶罐想告訴對方:承認短處,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長處。他本來要告訴鐵罐道理的。但是。鐵罐聽了陶罐的爭辯,竟然“憤怒”了,因為什么憤怒,因為陶罐想說他自己也有長處,鐵罐不能容忍陶罐有一點長處,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嘲諷、羞辱辯解,這是何等霸道啊!在這里,鐵罐的傲慢、無理在升級。“要不了幾天,你就會變成碎片、消失掉!笨床黄饘Ψ降绞裁闯潭?盼著你趕快消失──連在一起相處都不愿意。陶罐則繼續克制“何必這樣說呢?”面對對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這里充分的傳遞出了這樣的意思。
鐵罐的傲慢則繼續升級:“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這里,鐵罐不再說陶罐是懦弱的東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東西!”“算”這個詞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平等,怎么能跟你相處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對方消失,改為:“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簡直就是欺負人,在用自己的長處對比別人短處的時候,橫行霸道到了極致!
而陶罐呢,知道這樣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會。
作者就是這樣通過對比的方式,了表現了人物的特征的。其中,對于鐵罐的刻畫,尤其是通過用詞的變化,來使其性格特征更加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三年級的教學中,教師未必引導學生去體會“對比”的方式,但是教學中,要結合形象的對比,來引導學生體會描寫不同事物所選用的不同詞語,進行對比分析;不要講述詞語感情色彩的知識,但應在對比中,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語在情感上的鮮明對比。
二、教學目標
1.字詞。認識10個生字,要求會寫14個字。練習查字典,讀懂奚落、懦弱、爭辯、惱怒、羞恥、輕蔑、和睦相處、樸素、陶、流逝、宮殿、掘等字詞的意思,讀懂字詞在課文中的意思,同時結合課文學習,讀懂這些詞語表達出來的形象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態度。
2.練習抓住重點復述課文,能夠比較詳細地復述課文中兩個人爭吵的部分,簡要復述結果部分。
3.通過讀課文體會“‘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做人應該正確看待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友好相處”的道理。
4.首先,體會對比的寫法,賞析語言的準確性,體會兩個角色態度和性格的不同。其次,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思路
導入:我們家鄉有句俗語“沒有勺子不碰鍋的”,意思是人們在一起經常會出現各種矛盾,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為瑣碎小事就吵起來沒完沒了,應該和睦相處。但是,在國王家的廚房里,兩個罐子卻無緣無故地爭論起來了。請同學們打開書,先大聲自讀課文,讀準課文生子的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一)自學課文,讀準字音,理解不懂的詞語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借助漢語拼音認讀,并結合課后要求,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字詞。
2.同桌互相檢查對要求會認的字的認讀情況。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較難讀難記。
3.檢查學生認讀情況,針對學生提出的難讀難記的字音做記錄。
4.指導學生分組查字典,讀懂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樸素的意思,讀懂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再讀詞語的同時,順便引導其理解爭辯、惱怒、羞恥幾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讀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
5.讀課文,隨著將課文讀的通順,順便讀懂陶、宮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將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二)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復述課文內容
在反復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指導要點:把爭吵的過程講清楚,把故事的結果和陶罐的表現講清楚。
(三)交流讀故事的感受
1.讀了這個故事,你對陶罐和鐵罐分別有怎樣的印象呢?
鐵罐:欺負人、蠻橫、瞧不起人。
陶罐:謙虛、溫和、忍讓、期待和睦相處。
2.體會從這個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讀課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對兩個角色對比鮮明的行為、語言描寫,體會對比的寫法,體會不同詞語表達的不同意思,賞析語言的準確性,體會兩個角色態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1.讀課文1~9自然段,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鐵罐奚落陶罐的。讀后,要求學生勾畫出寫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現了鐵罐態度的詞語下面畫線。
2.學生交流文中具體寫鐵罐奚落陶罐的行為。
3.提示學生再次讀書,思考作者是怎樣寫陶罐的謙虛、忍讓、希望和睦相處的特點的,邊讀邊勾畫出具體表現陶罐特點的詞語。
4.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在作者筆下,故事中鐵罐和陶罐的態度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引導學生體會:
(1)鐵罐:奚落。
(一)自學課文,讀準字音,理解不懂的詞語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本課生字,借助漢語拼音認讀,并結合課后要求,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字詞。
2.同桌互相檢查對要求會認的字的認讀情況。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較難讀難記。
3.檢查學生認讀情況,針對學生提出的難讀難記的字音做記錄。
4.指導學生分組查字典,讀懂奚落、懦弱,輕蔑、和睦相處、樸素的意思,讀懂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再讀詞語的同時,順便引導其理解爭辯、惱怒、羞恥幾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讀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5.讀課文,隨著將課文讀的通順,順便讀懂陶、宮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將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二)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復述課文內容
在反復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指導要點:把爭吵的過程講清楚,把故事的結果和陶罐的表現講清楚。
(三)交流讀故事的感受
1.讀了這個故事,你對陶罐和鐵罐分別有怎樣的印象呢?
鐵罐:欺負人、蠻橫、瞧不起人。
陶罐:謙虛、溫和、忍讓、期待和睦相處。
2.體會從這個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讀課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對兩個角色對比鮮明的行為、語言描寫,體會對比的寫法,體會不同詞語表達的不同意思,賞析語言的準確性,體會兩個角色態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1.讀課文1~9自然段,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鐵罐奚落陶罐的。讀后,要求學生勾畫出寫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現了鐵罐態度的詞語下面畫線。
2.學生交流文中具體寫鐵罐奚落陶罐的行為。
3.提示學生再次讀書,思考作者是怎樣寫陶罐的謙虛、忍讓、希望和睦相處的特點的,邊讀邊勾畫出具體表現陶罐特點的詞語。
4.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在作者筆下,故事中鐵罐和陶罐的態度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引導學生體會:
(1)鐵罐:奚落。
“你敢碰我嗎?陶罐子?”引導思考句子的意思,抓住“敢”“子”來體會鐵罐的輕蔑不尊敬。(奚落就是專門說人家的短處,取笑對方。“你敢嗎?”不是鐵罐不知道對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對方不敢而故意發問,其實是在揭短啊。這就是奚落。而且,鐵罐將對方稱之為“陶罐子”,加上一個“子”跟“陶罐”,有區別嗎?在這里,這“子”在表達著對對方的極度瞧不起、不尊敬對方啊。這是對鐵罐人格的入骨刻畫。)
陶罐:“不敢,鐵罐兄弟!币龑W生抓住“不管、兄弟”來體會謙虛、和氣的特征。(什么叫謙虛?實事求是,承認自己有短處。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鐵罐兄弟!彼麑Ψ椒Q之為兄弟,不為你的人格低下而發怒、氣氛,這是一個怎樣寬宏大度啊!)
(2)鐵罐:輕蔑。
“我就知道”跟“我知道”,體會兩句話語氣是不一樣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剛知道的,“就知道”將原本輕蔑的語氣加重了。所以作者說“更加輕蔑”,在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東西!”這樣的句子,表現鐵罐的人格特點──不單單是瞧不起、揭短了,他開始羞辱對方。)陶罐在這時候還是不亢不卑,為什么要爭辯?陶罐想告訴對方:承認短處,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長處。
(3)鐵罐:惱怒。
抓住鐵罐聽了陶罐的爭辯,竟然“憤怒”了,引導學生體會:因為什么憤怒,陶罐想說他自己也有長處,鐵罐竟然不能容忍陶罐有一點長處,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的嘲諷、羞辱辯解,這是何等霸道啊!在這里,鐵罐的傲慢、無理在升級!耙涣藥滋欤憔蜁兂伤槠⑾У!笨床黄饘Ψ降绞裁闯潭?盼著你趕快消失──連在一起相處都不愿意。陶罐:則繼續克制!昂伪剡@樣說呢?”面對對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這里充分的傳遞出了這樣的意思。
(4)鐵罐的傲慢則繼續升級。
抓住“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引導學生體會:這里,鐵罐不再說陶罐是懦弱的東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東西!”“算”這個詞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平等,怎么能跟你相處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對方消失,而改為:“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簡直就是欺負人,在用自己的長處對比別人短處的時候,橫行霸道到了極致!陶罐知道這樣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會。
隨著引導學生體會,指導朗讀。
(五)深入體會文本主旨
文章的結尾令人可笑,同時也是令人惋惜的。談一談,最后的結局可笑在哪里?令人惋惜在哪里?給人啟示在哪里?
(六)總結寫法
人物的一個特點,通過寫他與其他人互動、對話過程中的態度變化,就能夠寫得非常具體。就本課而言,就是寫他變化著的神態、語氣和話語內容。
(七)小練筆
觀察一段人物對話,將人物對話內容和對話時神態語氣的變化觀察細致,說一說,再寫下來。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7
《陶罐和鐵罐》劇本
布景:一個架子,上面有些瓶子、罐子。
人物:陶罐、鐵罐(兩個同學帶面具表演)、旁白、考古學家。
旁白:從前,在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鐵的,一只是陶的,鐵罐驕傲自大,陶罐謙虛寬容,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瞧,故事開始了。
陶罐:大家好,我是陶罐。
鐵罐;hello,我是鐵罐。
旁白:有一天,陶罐睡著了。
陶罐:(打著呼嚕)唔~唔~呼~呼
鐵罐:天氣真熱呀!哪來一股臊味?(鐵罐扇著鼻子尋找臊味)
好像是從他(指陶罐)身上傳來的。(邊說邊指著陶罐)哎!陶罐子,你裝什么東西, 那么臭?給我看看。
。ㄌ展薜拖骂^,給鐵罐看)耶,水淋淋的酸菜,(丟下,生氣的)我踩,我踩,我呸!
陶罐:別踩呀你!這可是國王愛吃的! 撿起來,洗一洗,放進去。
。ㄌ展薨阉岵朔胚M去后又睡著了)
鐵罐:(大聲地)你敢碰我嗎?臭陶罐!
陶罐:(謙虛地)不敢,鐵罐兄弟。
鐵罐:(傲慢地)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
陶罐:(委屈地)我是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們身來就是給人盛東西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鐵罐:(氣憤地,大聲)住嘴!你算哪根蔥,敢和我相提并論!滾一邊去吧你!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而我卻永遠留在這里,什么也不怕。”
陶罐:(溫和地) 哎呀,有什么可吵的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
鐵罐:(由假裝笑嘻嘻轉到生氣)和你和睦相處呀,使我今生聽到最好笑的笑話。和你和睦相處呀,是我的恥辱!
陶罐:你真是不可理喻,不理你了。
……
旁白:突然,有一天,哈利·波特國的軍隊快打到國王住的宮殿來了。兩只罐子這時……
陶罐:啊~哈~哈~哈……(懶洋洋的打哈欠)怎么這么安靜,安靜得都快發邪了。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吱~吱~吱~吱(開窗聲)
旁白:突然從遠處傳來“哄哄”的聲音。
陶罐:鐵罐告訴我說,這是大象的聲音,不好啦!大象的糞很臭的,要是拉在我們國家怎么辦呢?再看一看吧。
(陶罐往窗外一看,不是大象,而是哈利·波特國的軍隊)哎呀,是哈利·波特國的軍隊怎么辦呢?死啦!鐵罐兄弟,快去廁所吧!不行,還是去叫鐵罐兄弟吧,算了,還是別去了,不行,還是去叫他吧。鐵罐兄弟,快去廁所吧!
鐵罐:去廁所干嗄呀?
陶:去廁所玩呀!
鐵:廁所有啥好玩呢?
陶:不是,是那個------個哈利波------波特------特國的軍------軍隊來了。
鐵:什么哈里波特國呀?
陶:就是那個盼盼果凍條呀,爽qq,滑溜溜的那個呀!
鐵:什么!哈里波特國的軍隊來了,還不快跑在這干嘛呀!
陶:我在這干嘛,還不快跑!
旁白: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只罐子被遺落在荒涼的地方。
鐵:我跑,我跑,我跑跑跑,跑得越遠越好。
旁白:突然,鐵罐掉進了一個深深的坑。
鐵:哎喲!痛死我了,這可怎么辦呢?
陶:哎,鐵罐兄弟你在哪?
鐵:陶罐,是你嗎?
陶:是呀,你怎么在這里?
鐵:是我不小心掉了下來,你快拉我一把!
陶:好呀,不過我有個要求。
鐵:什么要求,說吧!
陶:就是和我和睦相處。
鐵:好吧!你快拉我上來。
陶:我要使勁了,你抓緊了!
鐵:你用力點,虧你平常吃那么多酸菜,現在又長的那么肥,怎么連我也拉不上來。
陶:我已經在使勁了!
鐵:(默默地說)你拉不上我,我還是把你拉下來吧!(鐵罐把陶罐拉了下來)
陶:哎呀!你怎么把我拉下來了!
鐵:是你太笨了,吃那么多有什么用啊!現在我連唯一的救星也沒有了!
陶:我也不想這樣呀!是你太重了。
旁白:有一天,下起了傾盆大雨,鐵罐有蓋子,陶罐怎么辦呢?
鐵:喲!下雨啦,我還是把蓋子蓋起來吧。
陶:這是什么?黏糊糊的!(沾了雨水的泥土掉進了陶罐的嘴里)
陶:鐵罐兄弟,快幫幫我吧!
鐵:好吧!
旁白:忽然一塊石頭“從天而降”,把他兩隔開了。奇怪也奇怪石頭越長越大!
陶:(偷偷地說)什么奇怪呀!還不是我埋的!
旁白:時間在流逝,許多年后,來了一位考古學家。
考:天氣真熱呀!我好笨呀!居然被人騙了,那人說這里有古董,還是王國,我呸!
。ǹ脊艑W家走呀走被陶罐絆倒了)
考:哎呀!我新買的褲子,可惡,誰在那兒?
。ㄋ谘酵冢搅艘粋發霉的酸菜)
考:什么東西,(他嘗了嘗)呀,發霉的酸菜!那么里面一定有盛東西的器皿。我挖,我挖,我挖挖挖。喲!好像是一只陶罐子,我拿去洗一洗。
陶:(他醒了)什么,什么,又下雨了。不對,是公主的香水味。啊,是你綁架了公主!
考:(驚訝地)“喲,這里頭有一只罐子!”
考:(高興)“真的,一只陶罐!”
旁白:他捧起陶罐,掏出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凈,和它當年在御廚的時候一樣光潔、樸素、美觀。
考:(贊嘆地)“多美的罐子!小心點,千萬別把它碰壞了!這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的!
陶:(興奮)“謝謝你們!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旁邊,請你們挖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
考:好吧!我挖,我挖,我挖挖挖!
(對陶罐說)沒找到呀!
陶:怎么會呢?再找找吧!
旁白:可是考古學家們翻來翻去,把土都掘遍了,卻怎么也不見鐵罐的影。
考:方圓幾百里都找過了,那鐵罐一定是氧化了。
陶:什么是氧化,是不是國王吸的那種東西?
考:不是,氧化是一樣東西生銹了,像水一樣地溜走了!
陶:嗚———嗚———嗚,我的鐵罐兄弟!
眾演員:原來鐵罐氧化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要看到自己的短處,多看別人的長處,不要驕傲自滿。正視自己的短處。
。ㄑ輪T上場謝幕)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8
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們,你們一定有很多朋友。能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嗎?你為什么喜歡和他交朋友?
生:(我的好朋友是,他學習成績很好,媽媽讓我向她學習。所以,我就和她交朋友了。)
師:會學習是他的長處,也值得大家向她學習。
生:(我的好朋友是,他很誠實,我喜歡和他交朋友。
師:誠實是一種美德,相信你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生:我的好朋友是。她現在羅陽讀書,她唱歌唱得很好聽,我喜歡聽她唱歌。
師:歌唱得好是她的長處,老師也喜歡聽歌,我也想和她交朋友。別忘了介紹給老師認識,好嗎?(一片笑聲)
一、看圖導入新課。
知道孩子們喜歡交朋友,今天老師也請了兩個朋友,你們瞧是誰呀?師板貼陶罐和鐵罐的圖片。(這是陶罐,這是鐵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陶罐和鐵罐
“陶”字很容易寫錯,請大家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個“陶”字,(板課題)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自已試著把這篇課文讀通讀順。如果遇到生字新詞,看能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開始吧。ㄉx)
師過渡:接下來誰來露一手,讀讀這些新詞。
2.出示詞語課件:
御廚 傲慢 奚落 謙虛 懦弱 和睦 相處
輕蔑 爭辨 惱怒 羞恥 相提并論
抽生讀(若讀得好:——你真像個小小播音員,讀得可真準!……——請你當小老領著大家讀一讀,好嗎?——)生字會讀了,生字的字音讀準了,通過預習,哪些詞語的意思你已經明白了呢?(生講)
看來生字新詞大家掌握的不錯,那課文中陶罐和鐵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老師給你點提示,你自己試著說說看,也可以跟同桌說。(出示)
很久很久以前,在國王的御廚里,鐵罐( )陶罐。
后來,隨著時間的 流逝,鐵罐( ),陶罐( )。
師:孩子,你真會讀書,能把這么長的一篇文章能讀成薄薄的幾句話,真不簡單!板: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話數落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嘲笑別人)
師:那么鐵罐究竟怎樣奚落陶罐的,想不想一起到國王的御廚房里去看看?(想)
。ǔ鍪菊n文第一到九自然段中,去掉了提示語的陶罐和鐵罐的 對話。)自己讀讀,想想你從他們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師:誰能說說,你從他們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什么?(我覺得鐵罐很自以為是?/我覺得鐵罐很傲慢/
師板:傲慢
。ㄎ矣X得陶罐很謙虛)師板:謙虛
師小結:原來當年的鐵罐很驕傲,陶罐很謙虛。
師導入:這么精彩的對話,老師還想請大家再來讀一讀,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出示帶提示語的對話段落)
師:請你仔細讀讀,這些也是陶罐和鐵罐的對話,但與剛才的有什么不同?(加上了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神態)
師:有了這些提示語,對你朗讀課文有什么幫助?(它可以幫助我們讀出人物說話時不同的語氣,可以表現出人物對話時不同的神態)同桌對讀
師:現在就讓我們也搖身一變,變成這兩只罐子,讀讀他們的對話。看我們能不能讀好鐵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謙虛。(學生自由練讀,師巡視)
出示:“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的問。
“不敢,鐵罐兄弟!碧展拗t虛地答。
師: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很會讀書,誰來試一試?(指讀)現在老師想采訪一下:鐵罐子,你為什么用這樣傲慢的態度跟陶罐說話呀?(因為我很堅硬,陶罐很易碎)是呀,我們可以用一個詞“堅硬“來概括。板:堅硬
師:是啊,用“鐵質”的東西去碰“陶質”的東西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而“陶質”的東西去碰鐵質的東西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也就是說鐵罐抓住了陶罐的一個致命弱點——易碎。
板:易碎
師:想到這,鐵罐就更加傲慢起來,現在誰能讀好鐵罐的話?(指名)
師:真不錯,你簡直就是一只傲慢的鐵罐。/朗讀時,你真棒!你就讀出了鐵罐的傲慢。
傲慢的鐵罐子,你是不是不忍心奚落陶罐子呀!
師:面對鐵罐子傲慢地發問,陶罐子卻怎么樣回答?(指讀)
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陶罐子(謙虛),除了謙虛,你還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出這是一只(有禮貌)的陶罐子。從哪看出?
。▌偛盆F罐子稱陶罐為陶罐子,而陶罐卻稱鐵罐為兄弟。)他們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試著把它讀出來。(生讀)
師:請男生來當一回驕傲的鐵罐,請女生當一回謙虛的陶罐。(男女生讀)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仿佛真的看到了國王御廚里的那兩只罐子。同學們之所以能讀的這么好,是借助這些提示語的幫助。接下來,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文。
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說,帶著更加輕蔑的神氣。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說,“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
過渡:就是這樣傲慢的鐵罐,就是這樣自以為是的鐵罐,他繼續奚落著陶罐.(指名讀)
師:是呀,鐵罐就知道孤罐不敢碰它,因為陶罐太(易碎)了,陶罐在鐵罐眼中一無是處,所以鐵罐更(囂張了),更——瞧不起陶罐了。
師:你想借助哪個提示語幫你讀好這句話?(輕蔑)?
你能帶著輕蔑的神情再讀讀鐵罐的話嗎?(該生再讀)
你們也能這樣讀嗎?(齊讀)
你理解“懦弱的意思嗎?能給他找個相反的詞嗎(堅強)
師:孩子們,陶罐真得像鐵罐說得那么懦弱嗎?(不是)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生讀)
師:是呀,陶罐在為自己爭辯呀!這個“辯”字很容易跟這兩個字混在一起,看誰像孫悟空一樣,有雙火眼金睛,發現他們的不同點。(指名說)附板:分“辨”花“瓣”爭“辯”
所以這個“辯”字中間是我們平所說的“讠”
點課件
師:陶罐受了委屈,總想為自己爭辯一下,誰也愿意為陶罐爭辯爭辯?
(指讀)評:鐵罐這樣奚落陶罐懦弱,陶罐真的很想爭辯,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你與人爭辯過嗎?(齊讀)
師:就是這樣傲慢地鐵罐,就是這樣自以為是的鐵罐,他打斷陶罐的話,繼續奚落著,請同學們繼續讀讀他們的對話,6-8自然段,感受感受他們當時的心情和說話的態度。
。ㄉ杂勺x)
師引:此時的鐵罐越來越不耐煩了,說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說的話也越來越——難聽了。它的態度已由傲慢上升到了惱怒了,它已經聽不進別人的任何話語了,只覺得自己是最好的了。(齊讀第6自然段)
師:當陶罐和鐵罐最后一次對話時,你能想象出它們說話時的神態嗎?(出示)
“何必這樣說呢?”陶罐( )地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 )地說,“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提示:
師:“和睦相處”
b“何必這樣……
師:你還想給哪句回提示語?
(不緊不慢,心平氣和)
為什么加上這個詞?(因為陶罐不想跟鐵罐吵,他想和鐵罐和睦相處,所以說話不緊不漫。)
出示詞紙帶著你的理解讀讀?
師:“和睦相處”好一個詞,何止是陶罐和鐵罐需要“……”
咱們同學之間需要——,老師之間需要——,家庭成員乃至整個社會也需要——。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為什么?
師:你想給這句加哪個恰當的提示語?(火冒三丈,惱羞成怒,怒氣沖天)
是啊,此時鐵罐越來越生氣了,說得聲音——更大了,說的話也——更難聽了,此時他已(火冒三丈)了。
你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生)
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你也來試試。
師:生氣時,我們也可加上適當動作。
師:就是這樣傲慢,神氣的鐵罐,就是這樣謙虛,寬容的陶罐,讓我們同桌一起來演一演,他們的故事吧!(自由練)“最短時間找到合作伙伴”“哪對同桌演一演,這兩只罐子?(請一桌同學上臺演)
來說說看,他們兩個表現的怎么樣?
評:
師:讓我們一起分角色演一演吧。ㄕ埾氘旇F罐的站起來,陶罐坐著,準備好了嗎?)
。ㄔu:同學們不僅讀得好,而且也演得很棒,簡直就是小演員。)
小練筆:
聽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你想對陶罐或鐵罐說些什么?又想對自己或誰說些什么?(練筆)
出示:聽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你想對陶罐或鐵罐說些什么?
又想對自己或誰說些什么?
我想對陶罐說:“ ”
我想對鐵罐說:“ ”
我想對自己說:“ ”
我想對( )說:“ ”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
。ㄒ唬⿲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9課:陶罐和鐵罐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課文,理解詞語的含義。
3.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學生討論后明確:
(1)鐵罐看不起陶罐(1~9)。
。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10~17)。
。ㄈ┚x課文
1.自讀1~9段,思考:鐵罐看不起陶罐,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對比,陶罐是怎樣的態度,試著把你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課文體現出來。
2.再讀10~17段,請用簡單的字和詞語概括出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3.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全班交流,此時,教師恰當點、撥、抓重點詞語和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
。ㄋ模┢肺逗x
1.說一說,你喜歡鐵罐還是陶罐,為什么?
2.你想對鐵罐(或陶罐)說些什么?
3.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編故事
重新編一個發生在陶罐和鐵罐之間的故事,編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圍繞這個意思去選材。
。┌鍟O計
教案點評:
整體感知課文時通過讀、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討論后找出陶罐、鐵罐之間發生的兩件事:1、鐵罐看不起陶罐;2、鐵罐和陶罐各自的命運。
邊讀邊思考,析詞品意中教師恰當點撥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體會鐵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寬厚謙虛,從而理解寓意。
培養學生圍繞中心編童話故事的能力。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0
各位評委,老師們:
下午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冊的《陶罐和鐵罐》.我想從以下幾點進行本節課的說課.
一,說設計理念
《陶罐和鐵罐》是一則寓言故事,教學時要"以讀為本",摒棄對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給學生預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讀,思,悟,議"的學習方法滲透其中,采用"自主,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課堂40分鐘"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建構.
二:說教材分析
《陶罐和鐵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國王御廚里的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許多年后,陶罐仍光潔如新,鐵罐卻完全氧化,不復存在了.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根據課標要求,我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語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為體現這一理念,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復習導入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第三環節:細讀品味,內化情感
第四環節:合作探究,精讀理解
第五環節:運用技巧,創造表達
下面我就依據這五步 ,談談在教學中如何得以落實:
第一環節:復習導入
(通過復習字詞,讓學生憑借對兩個的罐子的了解,從詞語中各選擇一個來形容它們的性格.既是為了復習,也是為了讓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這一環節的教學,我這樣設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默讀,大聲讀,小聲讀),讀時注意: 讀準音,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評一評,教一教對方.
( 這"評"與"教"的過程,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他們為了教別人而主動學習,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習能力.同時,檢查了生字和課文的朗讀.)
第三環節:細讀品味,內化情感.
(這個板塊主要抓住課文2---9自然段來展開教學.圍繞"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讓學生先自由讀,找一找,劃一劃,找出鐵罐奚落的話,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接著課件出示四個重點句子,重點進行品讀.在師生,生生對話中構建話題,以讀為本,在朗讀中內化感悟.從而了解鐵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點.)
第四環節:合作探究,精讀理解
(陶罐和鐵罐最后發生了什么變化 由四人小組討論,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參與小組的討論,給予引導和點撥.這樣,組內的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啟發,深化對知識的認識;大家集思廣益,形成小組意見,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養了學生的群體意識.)
第五環節:運用技巧,創造表達
通過以上的品讀,文中那優美,鮮明的詞句已不知不覺地儲存在學生的記憶倉庫中了.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積累語言,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表達.因此,我設計了下面的環節,由學生自由選擇:
(1) 我想對陶罐說:
(2) 我想對鐵罐說:
(3) 我想對自己說:
(評: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寫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珍視學生在尊重文本價值前提下的富有個性的,獨特的見解,從而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所講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說板書設計:
19, 陶 罐 和 鐵 罐
謙 虛 傲 慢
↓ 許多年后 ↓
光潔如新 無蹤無影
板書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根據交流的情況和老師引導的情況完成的.抓住了本課的主要內容,有助于學生對語言的揣摩和感悟,又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生的學習思路,可謂"一石三鳥".
以上是本人對這節課的初步的教學思路,當然,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不能與課前預設的完全一樣,要隨著學情的變化而即時調整.只有把握學情,教服務于學,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詞語。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展示實物:陶罐、鐵罐。引導學生說說陶罐和鐵罐兩種不同物質的主要特征。(陶瓷易碎,鐵質雖堅硬但易被氧化生銹)相機展示實物:一塊銹鐵和陶瓷碎片。
2、談話導入(陶罐和鐵罐各有自己致命的弱點?上цF罐沒有意識到,在它們之間發生了一則尋味的寓言故事)出示課題 27、陶罐和鐵罐 (齊讀)(學習生字“陶”的音、形、義)
3、提出學習目標。
、侔颜n文讀通讀順。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找出、畫出生字詞。
②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受人物(陶罐和鐵罐)的謙虛與傲慢。(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并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③思考:故事是怎么發生的?文章介紹了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幾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二、展示學習成果(20-30分鐘)
。ㄒ唬┗A知識展示(小組內)
1、學生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惱怒、相提并論、理會、荒涼、驚訝、光潔、樸素、價值、興奮”等詞語。
2、同桌互相朗讀課文,形式自定。互相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讀。其他同學做評委,聽后評議。教師相機小結:讀書要正確、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讀,不錯讀。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
1、說說故事是怎么發生的?
2、學生從重點詞句中體會情感。
a、“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b、“何必這樣說呢?”陶罐說,“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c、“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
d、“謝謝你們!”陶罐興奮地說,“我的兄弟鐵罐就在我旁邊,請你們把它也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
3、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分角色朗讀課文。(強調把人物語言作為重點,注意對話語氣)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5分鐘)
1、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交流。教師注意激勵學生。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陶罐和鐵罐各是一種什么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4.通過演一演、評一評課本劇,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教學重點
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講的道理。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小組分工朗讀課文,注意讀出陶罐和鐵罐的不同語氣。
2、討論陶罐和鐵罐各是一種什么人物形象?(鐵罐自恃堅硬,狂妄、傲慢無禮;陶罐謙虛、忍讓而不軟弱。)
3、表演課本劇,欣賞課本劇。(重在體會表演是否體現出人物特點,對話的語氣如何?)
二、展示學習成果(20-30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2、結合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a.你覺得鐵罐有什么特點?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b.你覺得陶罐有什么特點?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c.教師緊扣學生的朗讀,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幫助學生歸納出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義詞理解“謙虛、懦弱、輕蔑、爭辯、惱怒”;通過表演朗讀來理解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3、小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讀全文。領悟陶罐和鐵罐各是一種什么人物形象?
。ǘ⿲W文悟情展示(小組內)
1、表演課本劇,欣賞課本劇。(分小組上臺表演)
2、點評表演情況。
、賹υ挼恼Z氣是否體現:
如:“你敢碰我嗎?陶罐子?”——故意挑釁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薄裢源、無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蠻不講理,惱羞成怒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狂妄、蠻橫
……②鐵罐消逝前的自言自語是否體現哀嘆。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5分鐘)
①教師啟發: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從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總有長處,也有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和短處,全面看待事物或問題。)
、诠膭顚W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如:學生認為“要謙虛,不要驕傲”可以;認為“要多看別人長處、多看自己短處”可以;認為“謙虛的人有好的結局,驕傲的人下場可悲” 、認為“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也可以。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布置作業)
1.拓展延伸,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故事,說說自己或周圍的人是否也充當過鐵罐或陶罐一類的角色。
2.續編故事。
三年級上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篇12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一課時,圍繞“思考練習”中的問題,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演一演,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頗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聽一聽,畫一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我讓學生聽完課文后,讓學生添畫表情后問:“你為什么要這樣畫?”一個學生說:“鐵罐在說話時十分生氣,后來還惱羞成怒,大發雷霆,所以我要畫出它雙眉豎起,兩眼圓瞪的樣子”。一位學生畫完陶罐的表情后說:“我想表現陶罐當時的謙虛,說話時心情的平靜。所以它的表情應該是笑瞇瞇的”。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又把握了“人物”的內心活動,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礎。
2、讓學生畫一畫,抓住“人物”的特點。閱讀課文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和陶罐說的話。為了指導學生讀好鐵罐的這些話,我再讓學生畫出描述鐵罐說話時神態的詞語,想象鐵罐說話的神情。學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輕蔑”“惱怒”這些詞語;在理解這些詞語之后,學生再讀句子,將鐵罐的驕傲表現得淋漓盡致。
3、讓學生演一演,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在學生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后,我便讓出講臺給學生表演。學生先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頭飾,按課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我還鼓勵他們加上自己設計的動作。學生的表演可以說是繪聲繪色,博得了我和同學們會心的笑。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看者也都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這樣一來,課堂再不是我的獨角戲,而是成了他們的舞臺。
在上述畫、說、演的基礎上,我抓住時機出示“思考練習”的問題: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讀課文后,我先引導學生對比陶罐和鐵罐最終的結局,學生能很快找出,鐵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無影無蹤了,而陶罐卻依舊“光潔、樸素、美觀”。并說一說是不是喜歡陶罐,為什么喜歡或不喜歡。學生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外表光潔、樸素、美觀;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已是很有價值的古董;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對人友好、善良。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情緒高漲。這個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也加深了對文章寓意的理解。
在設計教學中,我嘗試了放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演一演,學生更主動參與課堂。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寓言,通過體會陶罐和鐵罐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學生理解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理解課文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了以下三點進行教學。
一、讀。
《陶罐和鐵罐》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因此,對話的朗讀指導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
先請同學們自己初步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然后交流: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學生會根據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有的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不喜歡鐵罐,因為它驕傲。有的認為陶罐不但謙虛,而且很善良。有的喜歡陶罐敢說真話,不喜歡鐵罐,它不僅驕傲,還很武斷。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初步把握了“人物”的整體形象特點。接下來,讓孩子們通過讀課文找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和陶罐說的話。為了指導學生讀好鐵罐的這些話,我再讓學生畫出描述鐵罐說話時神態的詞語,想象鐵罐說話的神情。并有層次地展開對話的朗讀指導:第一層次的對話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孩子們在評議中理解,在理解中練讀,學會抓住鐵罐、陶罐的神態讀出他們的傲慢和謙虛。第二層次的對話,讓孩子們自主讀書、自己去發現兩個罐子神態的變化,再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自由練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第三層次的對話指導,以“惱怒”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加上自己的動作讀書,與伙伴合作表演,來輔助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寬容。第四層次的朗讀指導,用給動畫片配音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朗讀興趣,把所有對話連起來練讀,這是在前三次充分練讀基礎上的總體回歸,也是孩子們對課文理解的升華。
二、改。
先引導學生領悟這則寓言的寓意,學生理解的側重點可能各有不同。如:1.人應該謙虛謹慎,不應該驕傲自滿;2.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人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更不要以自己之長比人之短;3.人們應該胸懷寬廣,善良真誠,不要像鐵罐那樣心胸狹窄,孤高自傲;4.長處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短處,像鐵罐雖然結實但容易氧化銹蝕,短處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長處,像陶罐雖然易碎,但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這里,就有一個逆向思維的問題。鐵罐就沒有優點嗎?鐵罐堅固不易破碎這一點不值得陶罐學習嗎?陶罐就沒有缺點嗎?陶罐雖然光潔、樸素、美觀,但它確實易碎,不結實,這一點鐵罐說的也是實情。大家討論一下:鐵罐和陶罐各有什么優點和缺點,各抒己見,別被課文束縛住,放飛思路,大膽去想。
學生歸納,教師板書:優點 缺點 陶罐 美觀 易碎 鐵罐 堅固 丑陋
師生共同改寫這則寓言,贊揚鐵罐,批評陶罐,賦予他們相反的性格,題目改為《鐵罐和陶罐》。
學生分組邊議邊改,集體創造,大意如下:
陶罐很驕傲,看不起鐵罐,常常奚落它!拌F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嗎?”鐵罐回答:“人們用我們盛東西,并不是讓我們比美的!薄俺舐臇|西,就知道你不敢和我比美……,’
一天,突然發生了大地震,陶罐被摔得粉身碎骨,而鐵罐卻無羌。人們掘出鐵罐,卻找不到陶罐了……
這樣學習就使自己的思維進入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沒有被教材所設定的思路限制住,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改故事我則放在了第二課時。
三、辯
學生在朗讀人物對話時也總是少了一份神韻,師在課堂中按部就班地指導朗讀對話,沒融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中。教案是死的,而學生是活的,那么有意思的故事,應把他們帶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隨著情節發展自然展開對話呢。老師不是在背教案上課,而是在與學生共同學習,探討、感受這個生動的故事。隨著故事的發展,我與學生們一起成了里面的陶罐和鐵罐,
“鐵罐,你是在用怎樣的態度奚落陶罐。俊
“陶罐們,鐵罐那么傲慢地奚落你們,我們就來和他來碰一碰怎么樣,準備好了嗎?”
隨著教師的一句句引撥,在這場對話中,學生們儼然把自己當作了鐵罐和陶罐,隨著故事的發展,情緒也自然轉換,讀對話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陶罐在哪里?誰來為你們的陶罐家族爭辯一下?”
一個個小陶罐們理直氣壯地道出各自的優勢!拔覀兲展薏槐辱F罐差,我是工藝品,花紋很美。”“我們不會生銹!薄拔覀円埠軜闼、美觀”!
一句句的爭辯,情真意切。學生通過角色轉換,親自走到故事中,在情境中,境人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當學生和教師一同成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動達到忘我的境界時,便進入一種人境融合的最佳的創新狀態,學生讀起來會入情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