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教案:葡萄(精選9篇)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紫色,能大膽地使用顏料進行手指點畫葡萄。
2、能按順序一個挨著一個進行點畫,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對手指點畫活動感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畫有葡萄葉的白紙(幼兒人數)
2、若干紫色的顏料盤,擦手的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認識葡萄的外形。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了一樣好東西過來,瞧!這是什么呀?(出示葡萄)
師:啊,原來是一串葡萄,你們有沒有吃過葡萄啊?(幼兒回答)
師:那誰來說說葡萄是什么味道的?(幼兒回答)---哦,葡萄是酸酸甜甜的
師:你們看看老師手上的這串通葡萄是什么樣子的呢?(紫色的,圓圓的)
師小結:哦,原來葡萄寶寶是紫色的,圓圓的,一顆一顆擠在一起的。
師:這串葡萄真漂亮,我們一起幫它拍張照片好不好?(幼兒一起做拿起相機的動作)一起來“咔嚓”。
師:瞧,照片出來啦!(出示葡萄的圖片)
二、教師示范作畫過程。
1、老師示范手指點畫
師:剛才的那串葡萄是用照相機拍出來的,現在我要來變個魔術了,用我的食指和紫色的顏料也變出一串紫葡萄,注意啦!
師:“拉拉衣袖媽媽,伸出食指爸爸,親親顏料寶寶,點個葡萄娃娃”。
師:哇,一顆葡萄娃娃變出來了,那現在我要變出更多的葡萄娃娃,怎么辦呢?那要注意葡萄娃娃是相互擠在一起的,所以點的時候也要把它們擠在一起,不能分開(葡萄娃娃來排隊,排完一行換一行)好了,一串紫葡萄變出來了,用我的小毛巾將食指擦一擦,魔術變完了!
2、念一念點畫的兒歌。
師:你們會變了嗎?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怎么變的!(拉拉衣袖媽媽,伸出食指爸爸,親親顏料寶寶,點個葡萄娃娃,葡萄娃娃來排隊,排完一行換一行。)
三、 交待作畫要求,指導幼兒操作。
1、師:想不想也來變一變?
師:那在點之前不要忘了把衣袖拉拉高,點的時候,要一排一排點,一個挨著一個,點完了,要在小毛巾上擦一擦,小心不能把顏料碰到自己和別人的身上哦!
2、播放音樂,幼兒操作。
四、展示欣賞幼兒作品
師:快把你變出來的葡萄掛到這里的葡萄架下面吧。
師:你覺得哪串葡萄最漂亮呢?為什么呀?(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擠在一起的)
師:那老師從上面摘下來一串最好吃的葡萄,等一會,把它洗一洗,請你們來嘗一嘗,好嗎?現在,先去把你們的小手洗干凈吧。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幼兒了解了葡萄不僅是圓圓的,還是紫色的,一顆挨著一顆的,幼兒基本掌握了這些而且學會了自己清洗葡萄以及如何點畫葡萄。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漿糊粘貼面狀紙形,發展其手眼的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對粘貼面狀材料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一串紫葡萄。
2、每組兩盒剪好的紫色小圓紙片,兩小蝶漿糊,兩塊濕抹布。
3、每位幼兒一張幼兒用書畫面“紫葡萄”。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東西,大家看看是什么?(出示葡萄) 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葡萄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一顆顆葡萄長在哪里?總結:葡萄石紫色的,圓圓的,一串串的,每一顆葡萄長在藤上。
2、引導幼兒學習粘貼技能。
師:今天老師要叫你們來貼一串葡萄。先看老師是怎么貼的。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貼之前,先要把小圓紙片紫顏色的一面朝下,放在桌子上,,把白的一面朝上,然后用右手的中指蘸一點漿糊(請幼兒朗讀“漿糊”一詞),從小圓紙片的中心逐漸向外抹漿糊,一次不能抹得太多,要摸得均勻,抹完后,用抹布把手指搽干凈。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拿起來,貼在圖畫紙上畫好的藤的地方。貼的時候要把字顏色的一面朝上,貼好,用食指把紙抹平。一顆葡萄就貼好了。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師:現在,就請小朋友們也來貼一串葡萄。每個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畫面,上面畫好了葡萄的藤,桌子上的小碟子里有許多紫顏色的小圓紙片,這就是葡萄。看那位小朋友貼的好,貼的多。
幼兒操作,師指導,注意提醒幼兒。
(1)漿糊要均勻抹在小圓紙片白的一面。
(2)葡萄要靠藤貼,紫色朝上。
(3)紙片要抹平。
4、教師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3
活動目標:
1. 認識紫色,能大膽地使用顏料進行用手指點畫葡萄。
2. 鼓勵幼兒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能獲得愉悅的情感。
活動準備:
一串葡萄,畫有葡萄葉的白紙(幼兒人數),若干紫色的顏料盤,擦手的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觀察一串葡萄,引起興趣
(引導幼兒說說葡萄的顏色:紫色。葡萄的形狀: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地擠在一起。)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了一樣好東西過來,瞧!這是什么呀?(出示葡萄)
老師:啊,原來這是一串葡萄哦,誒,你們有沒有吃過葡萄啊?(幼兒回答)
老師:那誰來說說葡萄是什么味道的?(幼兒回答)---哦,葡萄是酸酸甜甜的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手上的這串通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回答)
老師摘下一顆葡萄:你們看一看這顆葡萄是什么形狀的?(幼兒回答)
總結:哦,原來葡萄寶寶是紫色的,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地擠在一起。
老師:這串葡萄真漂亮,我們一起幫它拍張照片好不好?(幼兒一起做拿起相機的動作)一起來“咔嚓”.哇!照片出來了,真漂亮!
老師:施老師照著它也畫一張好不好?
二. 示范作畫過程
1、老師示范手指點畫:伸出拇指爸爸,親親顏料寶寶,點個葡萄娃娃
2、請個別幼兒嘗試點畫(指導幼兒:葡萄寶寶們一個挨著一個,所以我們要把它們畫在一起,緊緊地靠在一起。)
三. 交待作畫要求,幼兒操作
1、一顆顆葡萄要緊緊地靠在一起
2、作畫前先長袖變短袖,不要讓顏料粘在自己和別人的身上。
3、注意桌面的清潔
四.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討論
五. 清洗葡萄,幼兒分享
寶寶們本領真大,畫的葡萄真好看,我們自己夸夸自己(我真棒!)
你們知道葡萄還可以做成什么嗎?(幼兒回答)
老師今天帶了很多用葡萄做出的好吃的食物過來,我們一會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吃好不好?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4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撕、揉、團、粘的方法制作葡萄。
2. 鍛煉小肌肉的靈活性,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和美感。
3.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 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 作品范例。
2. 小托盤,紫色皺紋紙、漿糊適量、小棒、作業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 出示范例,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說:葡萄是怎么做成的?需要哪些材料?
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把報紙變成許多小圓球?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方法。
2. 幼兒自取一個托盤,先用水彩筆填畫藤葉。再用皺紋紙通過“撕”、“揉”、“團”的方法制作葡萄粒,并用膠棒進行粘貼,。
3.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重點指導幼兒“團緊報紙,適量涂抹漿糊及葡萄粒緊挨在一起粘的制作要領”。
4.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活動反思:
在美術活動中,激發幼兒聯想、創造,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的不同答案。活動中多多給予肯定、鼓勵和贊賞。幼兒通過本次的活動,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周圍的事物都有了較好的認識。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葡萄的形狀、色彩,知道葡萄是一串一串的,并能用不簡單的語言來表達。
2、幼兒學習用膠水粘貼彩紙的技能。
3、喜歡參加粘貼活動,對手工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一串紫葡萄。
2、每組四盤剪好的深淺不同的紫色小圓片,四小碟膠水,兩塊濕抹布。
3、幼兒用書畫面:《一串紫葡萄 》。
活動過程:
1、教師猜謎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好吃的東西,它是紫色的,圓圓的,一串一串的,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出示葡萄)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葡萄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一顆顆葡萄長在哪里?
總結:葡萄是紫色的,圓圓的,一串串的,每一顆葡萄緊緊的靠在一起,長在藤上。
2、師幼共同討論,引導幼兒學習用膠水粘貼彩紙的方法。
師:桌上有什么?膠水抹在彩紙的哪一面?抹布有什么用?
教師請個別幼兒嘗試粘貼葡萄。
教師:誰來試一試,用膠水把葡萄粘貼在葡萄藤上?一顆顆葡萄應該怎樣貼?
個別幼兒嘗試粘貼葡萄,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討論。
教師:一顆顆葡萄就像好朋友,它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3、出示幼兒用書,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每一張桌子上都準備了膠水和紫色的葡萄寶寶,現在就請小朋友們也來試一試,在你們的紙上貼出一大串的葡萄。看那位小朋友貼的好,貼的多。
幼兒操作,師指導,注意提醒幼兒:
(1)漿糊要均勻抹在小圓片上;
(2)葡萄要靠藤貼;
(3)紙片要抹平。
4、教師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紫色,并能用油畫棒為葡萄均勻的涂色。
2、知道葡萄是哪個季節成熟的。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知道葡萄是哪個季節成熟的,并給葡萄涂色。
【活動難點】
用油畫棒為葡萄均勻的涂色,不出邊,不留白。
【活動準備】
葡萄圖片(一面有顏色一面沒顏色),畫好葡萄的紙,油畫棒(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呀,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現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
2、教師出示葡萄的圖片(沒涂顏色的一面),并引導幼兒說出是什么水果?
師:這是什么啊?小朋友認識嗎?
幼:認識,是葡萄。
幼兒活動:本環節主要請幼兒看一看沒有顏色的葡萄,引起幼兒對葡萄的顏色的興趣。
設計意圖:本環節直接用沒有顏色的葡萄導入,然后又變出有顏色的葡萄,加深幼兒對葡萄顏色的認識。
3、師:仔細看看,它們有顏色嗎?
幼:沒有。
師:我現在變魔術了(翻開有顏色的一面)小眼睛看好了。
4、師:老師讓葡萄變的有顏色了,是什么顏色的?
幼:紫色。
師:噢,它現在變成了甜甜的紫葡萄了。
幼兒活動:本環節請幼兒看一看葡萄變魔術,認識葡萄的顏色:紫色。
設計意圖:通過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了解葡萄生長的季節。
師:我們在什么是時候吃甜甜的葡萄,小朋友知道嗎?
幼:夏天,秋天(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
師:我們在夏天的時候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葡萄了。
幼兒活動:本環節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葡萄的的成熟季節,了解到葡萄在夏天成熟。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了解葡萄成熟的季節,葡萄實在夏天成熟的,知道基本的科學知識。
(三)操作部分:為葡萄涂色。
1、師:(出示畫好的葡萄)老師這里有很多葡萄都沒有穿漂亮的衣服,現在秋天到了它們很冷,小朋友想個辦法,該怎么辦?幼:給它穿上衣服,用油畫棒給他涂色。
幼兒活動:本環節主要是幼兒了解作畫要求,進行涂色。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教師示范,并交代作畫要求,幼兒進行作畫。
2、師:小朋友們真厲害,那現在老師先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它就不冷了。
3、教師示范,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四)教師點評,結束活動。
幼兒活動:本環節請幼兒說說喜歡的作品,為什么?
設計意圖:很環節主要是評價活動,表揚涂的好的幼兒。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7
設計背景
孩子們的活動場所是活動室,要給孩子們多一些手工競技方面的鍛煉,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而且深受孩子們喜歡。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粘貼活動,對手工活動感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3、讓幼兒學會用雙面膠。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們安全使用剪刀。
難點:通過操作來認識葡萄的形狀。
活動準備
白張紙、海綿紙,雙面膠,若干份。
新鮮葡萄,葡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食物葡萄問幼兒: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
教師小結:葡萄是圓圓的,一顆顆葡萄就像是好朋友,它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2、你們見過哪些水果是圓的呢?
教師總結:蘋果,西瓜等。
3、出示教師提前貼好的葡萄圖片,讓小朋友們觀察,教師示范,貼葡萄。
4、幼兒分組,動手能力好的剪圓,動手能力較差的貼葡萄。
5、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指出,鼓勵孩子貼葡萄
6、作品展示。
活動結束
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給爸爸媽媽看。
教學反思
手工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門課,手工課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手工課可以為孩子們創造練習技巧的能力。在活動中,我拿出葡萄吸引了幼兒的觀察,通過觀察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在活動中,幼兒動手操作,學會了合作,因此幼兒懂得了葡萄的形狀,有什么樣的規律。但部分動手能力較差的幼兒,在我要求觀察時注意力不集中,覺得有點難,高興的是有些幼兒的幫助下完成了一節課的手工,我認為在上課的過程中把握的不是很好,沒有什么專業能力,以后我會再接再厲,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葡萄的外形特征,能大膽地使用顏料進行用手指點畫葡萄。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能獲得愉悅的情感。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畫有葡萄葉的白紙、擦手巾、綠色葡萄、紫色葡萄圖片各一張、
活動重點:重點引導幼兒使用顏料進行用小手點畫葡萄的方法。
活動難點:一顆顆葡萄要緊緊地靠在一起,上面比較多,下面比較少。
活動過程:
1.以游戲“變魔術”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給小朋友變魔術了,請閉上眼睛,老師數到1、2、3再睜開,瞧!這是什么呀?
幼兒:葡萄。
2.讓幼兒觀察葡萄的外形特征,播放視頻《狐貍和葡萄》。
師:出示葡萄圖片,小朋友看看這個葡萄是什么顏色呢?
幼:紫色、綠色。
師:老師摘下一顆葡萄,你們看一看這顆葡萄是什么形狀的?
幼:圓圓的。
師:葡萄是什么味道的?
幼:甜甜的,酸酸的。
師:小朋友數數有幾顆葡萄,
幼:1.2.3.4.5…許多葡萄,密密麻麻的。
教師小結:哦,原來葡萄寶寶是紫色的綠色的,圓圓的,酸酸甜甜的,一顆一顆緊緊地擠在一起。
師:這串葡萄真漂亮,我們一起幫它拍張照片好不好?一起來“咔嚓”。哇!照片出來了,真漂亮!這么漂亮的葡萄,有一只狐貍看到了,它也想吃啦!我們一起看看它有吃到葡萄了嗎?播放視頻《狐貍和葡萄》
3.教師示范手指點畫《一串葡萄》。
師:狐貍有吃到葡萄了嗎?
幼:沒有
師:哦,沒吃到葡萄還說葡萄是酸的是嗎?你們看它可饞了,都流口水啦!那小朋友送點葡萄給它吃好嗎?
幼:好。
師:那我們在葡萄葉下點出漂亮的葡萄給狐貍吃吧!
我們請出手指媽媽來幫忙,伸出食指媽媽,親親顏料寶寶,點個葡萄娃娃。要從上往下點,沒有顏料寶寶的時候再親下顏料寶寶。小手不小心弄臟了怎么辦?沒關系,我們用桌上的擦手布擦干凈就可以了。最后點完葡萄后,要把我們的食指媽媽擦干凈。請幾個孩子上來點。(一邊念兒歌)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點出許多葡萄來請狐貍吃啊!
4.幼兒作畫,教師提出要求
(1)一顆顆葡萄要緊緊地靠在一起,上面比較多,下面比較少。
(2)保持桌面,衣服的干凈。
5.幼兒分組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今天狐貍可開心了,吃到了小朋友的葡萄,小朋友今天表現得真棒!我們排隊先去洗洗手,一會把我們點好的葡萄放到葡萄架上。
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篇9
活動目標:
1、欣賞葡萄的外形特征,學習觀察的方法。
2、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葡萄,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3、體驗成功的喜悅。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布置葡萄園:紅、綠、紫的葡萄及模型、圖片、范例;
在走廊布置葡萄架(讓幼兒掛葡萄作品);
油畫棒;膠水;縐紋紙;蠟光紙;顏料;棉簽;橡皮泥;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參觀葡萄園的活動及要求。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去參觀葡萄園,”“你們注意看看葡萄寶寶有什么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把你發現的秘密告訴身邊的小朋友。”
2、幼兒自由欣賞葡萄的外形特征,教師進行觀察指導。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了解不同材料制作的葡萄。
3、集中談話,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4、讓幼兒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葡萄。
①師提問:“可以用什么方式把葡萄表現出來?”
②師根據幼兒的方法,出示相應的葡萄作品,教師進行簡單的講解。
5、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葡萄:
A組:蠟光紙條粘貼成一圈圈的進行制作葡萄
B組:縐紋紙團成球,再粘貼在底板上制作葡萄
C組:用手指醮顏料印葡萄
D組:用棉簽畫葡萄
E組:用橡皮泥團圓制作葡萄
6、將制作好的葡萄分類掛到葡萄架上進行欣賞,體驗成就感。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緒,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這些精神,在美術活動中我選擇了讓幼兒易于表現的棉簽畫“葡萄”,沒有特別難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兒都能通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并在輕松自由的創作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