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立夏節氣教案(通用4篇)
小班立夏節氣教案 篇1
課時設計:1課時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對二十四節氣中立夏節氣的探究學習,了解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我們特有的歷法,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對二十四節氣的來歷和科學根據有一定的初步認識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節氣中“立夏”節氣的氣候特征、動植物特征、傳統的農事活動和傳統習俗等。
3、通過誦讀立夏節氣中的詩歌,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立夏節氣的基本常識、習俗、詩歌等文化內涵。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明確探究節氣的流程及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視頻資料,2人一個小組配“掛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學習單和學習材料,游戲單。
學生課前準備:每名學生課前通過前置性學習材料對于二十四節氣的相關知識進行了前置性學習。
教學過程:
一、初識“二十四節氣”
1、(前置性學習)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2、(課上做簡單的回顧)通過練習題來回顧課前學習內容。
二、師生構建問題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一張20xx年5月份的月歷。
師:你能找出這張月歷上有關節氣的信息嗎?生答
師:下面我們就“跟著節氣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
師:關于“立夏”節氣,你想探究哪些內容呢,請與小組的同學討論一下。
三、 探究“立夏”節氣
1、認識“立夏”。
師: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間。古書有云:“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時皆假大。意思是說春天發芽生長的植物到此時已經長大了。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告別春天,進入夏天。
2、“立夏”節氣的天氣情況及氣候特征。
①立夏時節,天氣漸熱,雷雨增多,動植物都開始迅速生長。我國江南地區進入雨季,多陰雨連綿天氣。
②介紹20xx、20xx、20xx年成都立夏當天的天氣情況。
③對比20xx年上海、漠河、三亞的天氣情況。感受:立夏時節我國南北的氣溫差異很大。
④課后探索:請小朋友們在學習單的溫度計上記錄今年立夏那天我國主要城市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
3、介紹立夏節氣時動植物和農業生產的情況。
①候:中國古代以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所以一年就有七十二候。(視頻介紹)
②一候:一候螻蟈鳴。晝伏夜出的螻蟈開始鳴叫。(視頻:螻蛄的鳴叫)
③二候:二候蚯蚓出。蚯蚓因感到陽氣漸盛而群起出土。
④三候: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一種藥用藤本植物,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蔓延開來。
⑤其他動植物:青蛙、芍藥花、櫻桃。
⑥農事活動: 作物出苗:立夏時節,谷雨時種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經出苗。冬小麥的籽粒逐漸飽滿(灌漿),需要及時澆水、鋤草。噴灑農藥:果樹上會出現很多愛吃果子的蚜蟲,盡管它們和其他生物一樣有生存的權利,但農民伯伯為了讓果樹多留下果子,還是會噴一些藥劑來驅趕它們。
4、立夏節氣的一些民間習俗。
①古代立夏祈福----迎夏、啟冰。
②有些地區有“立夏稱人”的習俗。
③立夏掛蛋和斗蛋-------探究活動“立夏掛蛋” A. 介紹“立夏掛蛋”的由來。 B.小朋友動手制作“彩繩蛋”。 (學生分小組完成制作掛蛋的彩繩網,并將雞蛋模型裝入其中,完成作品) B. 請小朋友用真實的雞蛋進行“斗蛋”的游戲。
5、 時節飲食----立夏嘗鮮。
四、玩“立夏棋”
通過玩“立夏棋”,學生回顧剛才所學的有關“立夏”的內容。
五、與“夏”有關的詩歌
師:我們一起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么描寫夏天的呢?
1、 課前請學生收集一些與夏天有關的詩句,在課堂上分享。
2、教師提供一篇與“夏”有關的古詩,聽讀古詩,感受古代文人眼中的夏天。
六、課堂延伸與提升
師:我們今天從哪些方面探究了“立夏”這個節氣呢?(學生討論)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有關立夏節氣的知識,你可以利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學習其他你最感興趣的節氣并與大家分享。
小班立夏節氣教案 篇2
一、教學背景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5日到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小朋友們將在本節課程中一起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親身動手實踐,感受立夏的趣味。
二、教學目標
(一)幫助兒童了解清明的地理知識特點和下雨的原理;
(二)讓兒童在斗蛋這一習俗中感受立夏的魅力;
(三)認識立夏這個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四)幫助兒童了解編蛋絡或繪彩蛋的步驟,鼓勵兒童自己嘗試創作。
三、教學內容
(一)驅蚊小妙招
立夏到了,蚊蟲季就來了,夏天這個穿短袖的季節,蚊蟲帶來的困擾也隨之而來,那便是蚊蟲的侵襲。每晚睡覺時蚊子在耳邊夜夜笙歌,四處叮咬。早晨起來身上便出現了一個個紅色小疙瘩,被蚊子咬了之后,叮咬部位慢慢腫起來,這是因為部分蚊蟲體內本身含有毒素,毒液會導致皮膚局部發炎紅腫。然后,我們會逐漸體會到令人難以忍受的瘙癢感。。蚊子來勢洶洶,如何才能趕跑它們呢?
小朋友們來想想怎么驅趕蚊蟲吧!(與小朋友互動了解他們的驅蚊妙招)
在這里老師也給大家幾個驅蚊小妙招:1.傳統防蚊法:點燃曬干的橘子皮,既能驅蚊,還能驅除異味。或者燃燒燒曬干的茶葉或艾葉,點燃后的煙味也能驅蚊。2.注意衣服顏色:蚊子比較喜歡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特別是黑色。所以夏天盡量穿淺色衣服,而且穿淺色衣服也沒那么熱。3.盆栽驅蚊:可以在室內擺放一兩盆盛開的夜來香、薄荷或天竺葵等,蚊子會因不堪忍受它們的氣味而躲避。4.掛蚊帳:懸掛蚊帳作為物理防蚊效果最佳的方式。直接避免蚊子入侵你的領地。安全,環保且最有效。5.巧用清涼油風油精:在寢室內放幾盒揭開的清涼油或風油精。蚊子會躲避這種刺激性氣味而遠離你。
要注意的是如果食用蚊香和驅蚊液這類產品,拿完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避免危害。
(二)斗蛋
我們都知道立夏要吃雞蛋,但實際上在吃蛋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斗蛋”。“立夏蛋,滿街甩”,斗蛋要用熟雞蛋,一般是用白水帶殼煮的囫圇蛋(蛋殼不能破損),經冷水浸過,然后裝在用彩色絲線或絨線編成的網兜里,掛在脖子上。
斗蛋的方法: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般用蛋的“小頭”碰撞,注意適度用力,一個一個斗過去,斗破了殼的,認輸,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個斗不破的小強,被尊為“蛋王”。立夏吃蛋、斗蛋寄托著孩子夏季身體健康的美好寓意。如此好玩又健康的習俗,趕緊找到身旁的爸爸媽媽一起來斗蛋,決一高下吧!
(三)立春傳統
立夏有諸多習俗,如“迎夏儀式”“餞春”“嘗新活動”“立夏秤人”“吃五色立夏飯”等。
1.迎夏儀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深層次上,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氣的變化關系到自然節律變化,立夏陽氣漸長,萬物隨陽氣上升而茁壯成長。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天,古代人們有舉行迎夏儀式。
2.餞春:在江浙一帶,立夏時人們感慨春天的離去,于是備酒食享用,意為送人遠去,是為“餞春”。因此,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3.嘗新活動:立夏日,有些地方有“嘗新”的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其中“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然后人們嘗食。在上海,有著“節交立夏記分明,吃罷攤菜試寶稱”的習俗,在立夏當天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多地的人們仍然保留著立夏吃烏米飯的'古老習俗,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采集野生植物烏桕樹的葉子煮湯,用此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4.立夏秤人:立夏吃完中飯有稱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5.吃五色立夏飯:在立夏當天,人們會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俗稱吃“立夏飯”。
(四)立夏活動
注:繪彩蛋相對簡單可以讓小朋友親自動手嘗試,編蛋絡有一定難度可以僅作講解,讓小朋友知道編的步驟。
1.編蛋絡
準備材料:五顏六色的彩線。
操作步驟:
(1)剪取一根掛繩(對折打結后能套過頭,掛在脖子為宜),8根60厘米左右的網線;
(2)蛋絡子的制作采用的是傳統漁網制作中最簡單的打結法。先將網繩掛在掛線上,在3厘米左右處打結;
(3)8根網繩全部都像這樣打結;
(4)分別將臨近的兩股絲線打結,與上面的結相距1.5厘米左右;
(5)將第一根與最后一根打結,合攏成網兜;
(6)繼續下一輪打結,都是1.5厘米左右打結,一般為5-6輪;
(7)扎辮子結尾。
2.繪彩蛋
雞蛋殼的準備可以在雞蛋的一頭扎個細小孔眼,將蛋黃、蛋清瀝出后,用針管注水清洗并晾干。接著,就可以用彩色卡片和彩筆進行創作。
準備材料:雞蛋殼、彩色卡片、彩筆、貼紙、剪刀、膠水
操作步驟:
(1)用剪刀把彩色卡片剪成半圓形狀,將它卷起來,再用膠水粘結成一個小帽子;
(2)將雞蛋殼晾干之后,用彩筆在蛋殼上畫出眼睛、鼻子、嘴巴甚至是俏皮的小胡子,可以自由創作;
(3)等彩筆干透之后,在雞蛋表面貼上貼紙,做成人偶的衣服,這樣一個小彩蛋就完成啦!
小班立夏節氣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有“嘗新”“斗蛋”“稱人”等。教材通過聽《稱人》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民間立夏的習俗;通過賞析美文《揚州的夏日》,引領學生走進立夏時節揚州美景,感受初夏的美妙;通過品味農諺和相關古詩詞帶領學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立夏節氣,并增加了學生的文學積累;玩“斗蛋”“稱人”游戲更是讓孩子們頗感節氣的趣味,倍增對節氣的興趣和喜愛情懷;教材最后“放大細節”寫作則告訴學生“寫活動的時候,只要寫好活動中的細節,比如表情、動作、語言、還有人物的心理,就會使活動生動有趣”這個寫作方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立夏”的由來、相關農諺、詩歌及各地習俗等知識。
2.通過“吃烏米飯”、“斗蛋”等實踐活動,感受立夏帶來的快樂。
3.通過各種活動形式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傳承并發揚民族精神。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石臼、米、水、南燭葉、紗布、烏米飯、斗蛋網
學生準備:雞蛋(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裝飾)
四、教學過程
(一)立夏我知道
1.分享感知,暢談立夏
自主交流:觀察日歷,說一說所了解的“立夏”。
2.初步認識,了解節氣
解文說字:明白“立,開始也”,懂得立夏是告別春天,夏天的開始。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立,即開始,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小班立夏節氣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對所有信息進行整理。
2.用分類、篩選的方法,整理圖像信息。
3.用分類、篩選、提煉的方法進行文獻信息的整理。
活動重難點:文獻信息的整理方法。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1.齊誦《二十四節氣歌》
2.現在正值立夏節氣,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搜集關于立夏節氣的信息,你們都搜集了那些?
3.各小組匯報。
4.根據匯報教師分別介紹圖像信息、音像信息、文獻信息。
二.信息整理
1.小組討論。怎樣把這些信息清晰地介紹給他人呢?
2.匯報交流。(先分類,在分別介紹)
3.小組合作,把小組內的信息進行分類。
4.小組匯報。總結出分類比較合理的方法。
5.其他小組按照這一方法把本組的信息再次分類。
三.圖像信息整理
我們對這些信息進行了分類,下面就把你組的圖像信息進行整理吧。
1.小組討論:你準備怎樣把這些圖像介紹給大家?
2.匯報交流。(分類)
3.啟發:把圖像進行了分類,你準備介紹哪張圖片呢?為什么?
4.總結:整理圖片信息的方法(分類篩選)
四.文獻信息整理
剛才用分類、篩選的方法整理了圖像信息,那么怎樣把文獻信息進行整理,介紹給大家呢?
1.小組討論。
2.匯報交流,分類。
3.進一步整理:如果把你的全部信息一一介紹,效果不好,怎么辦?小組討論交流。
4.小組匯報(篩選)
5.小組討論:現在老師要求把你篩選的的信息介紹給別人,你怎樣做才又快又能讓別人聽明白?
6.小組匯報交流。(用極具簡短的話把有用的信息說出來,這種整理信息的方法就叫提煉。)
7.小組討論整理。同學們按照這種方法來整理你篩選的文獻信息吧。
8.匯報交流。哪個小組用一分鐘介紹你組篩選的信息?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是呀,同學們用分類、篩選的方法,進行了圖像信息的整理,用分類、篩選、提煉的方法,進行了文獻信息的整理,這節課就叫信息整理方法指導課吧。在以后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運用這些方法來整理信息。板書設計:
一夜熏風帶暑來——走進立夏
——信息整理方法指導課
信息整理:
圖像信息整理:
文獻信息整理:分類
分類篩選
分類篩選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