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玩具分享日》(通用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玩具分享日》 篇1
活動目標
知道在玩具數量不夠的情況下,幼兒能主動與同伴合玩一個玩具。
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提供比幼兒人數少的圈。
活動過程
1.出示圈
告訴幼兒:我們有許多小朋友,可是圈不多,你們會好好地玩游戲嗎?(討論)
2.幼兒游戲,老師了解幼兒玩的方法。
3.請幼兒介紹自己玩的方法。
(1)兩人玩一個圈。
(2)幾人輪流玩套圈。
(3)幾人玩一個圈:開火車,開汽車等。
4.小結游戲情況
對主動與同伴合玩的幼兒給予表揚、鼓勵。
幼兒園小班教案《玩具分享日》 篇2
設計意圖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首先要培養的是他們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這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只有興趣才能帶動他們進行技能的練習,因此我我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游戲法。我設計了“寶寶真能干”的游戲,把熱身活動、動作示范、重點練習、難點解決全部放在游戲中進行,讓幼兒在不斷展開的游戲中快樂、自主地掌握活動技能。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能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線中走。
3、學習收放玩具,熟悉集體生活的常規。
4、行走時,學習兩臂自然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
5、讓幼兒知道運動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場地兩端分別放置塑料筐5—6個,玩具是幼兒人數的2—3倍。
2、在場地中間畫4—5條長3—5米寬25厘米的小路,路邊以綠色代表小草,小路間有一定的'間隔距離。
3、節奏鮮明的樂曲《玩具進行曲》。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我選用節奏鮮明的樂曲,帶孩子們進行小動物模仿操的練習,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用游戲《大風來了》讓幼兒練 在這一環節中,我增加了游戲的難度,設置不同的小路,請孩子們在上面行走。有彎曲的小路,高20厘米的平衡板,22厘米左右的小路等。
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都很聰明,都為玩具找到了家,下次玩具還要來和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做朋友,小朋友以后玩完玩具,一定要讓玩具回家,不能亂放亂扔,玩具會生氣的。現在玩具回到家可高興了,來我們一起慶祝一下,讓幼兒在《玩具進行曲》的音樂聲中,進行放松練習。
通過這次活動玩具找家幼兒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都很高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這項活動既來源于生活,又讓幼兒感到很真實、很親切、很好玩,讓幼兒體驗到給玩具找家的樂趣,從而啟發的幼兒們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幼兒園小班教案《玩具分享日》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具體說出自己玩具的由來,介紹玩具的玩法。
2、了解簡單的分類方法。
3、學會用適當的方法和幼兒分享自己玩具。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請幼兒帶一種玩具(毛絨、發條、電動)玩具柜(三層)三種標記。
活動過程:
分享玩具。
1、師:今天小朋友們帶了這么多玩具,你們想不想來玩一玩呢?
那么玩玩具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2、幼兒回答
3、師:玩玩具時我們要輕輕的拿輕輕的放,注意不要把玩具弄壞,出了這些,我們還要學會與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呢,你們愿意和朋友分享玩具嗎?
4、師:那我們就自己來挑選一樣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下,玩的時候要小心哦。
5、幼兒玩玩具。
玩具展示。
師出示玩具柜,請幼兒將玩具放入玩具柜師:老師這里有一個三層的柜子,我們把玩具送到柜子里吧。
幼兒送玩具回家。
師:你玩了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玩的?
個別幼兒不會玩的,請玩具主人教玩玩具的方法。
師小結:今天,我們帶了這么多的玩具,有毛茸茸的毛絨玩具(出示標記),有用小手擰了會動的發條玩具(標記),還有需要電池才會動的電動玩具(標記)。
玩具分類。
師:這么多玩具放在一起,他們覺得不舒服,需要回到自己的家里,瞧,這個柜子有三層,我們可以把它變成三個家,這一層是毛絨玩具的家(將標記貼在第一層上,這一層是誰的家?發條玩具的家(將標記貼在第二層),這里呢是電動玩具的家(貼上標記)。
師:請你將這些玩具放回它們的家里去吧。
幼兒操作。
師幼檢查,將錯誤的玩具糾正。
6、師:小朋友真能干,都幫我們的玩具找到了他們的好朋友,還送回了家,玩具寶寶們在開心的'說謝謝你們呢!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由于不懂得如何與別人分享,所以經常出現哭鬧的現象,那么怎樣做才能使同伴樂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讓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樂呢?社會活動課“玩具分禮享日”圍繞如何向同伴分享玩具的主題,引導幼兒學習與人交往的方法與策略。感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活動前請家長協助孩子選擇一兩種他們最喜歡的玩具,讓孩子帶到幼兒園,和其他孩子分享一起感受共享玩具的快樂!
教學的第一環節的設計是展示玩具,這一環節的難度不大。主要是孩子介紹自己的玩具及玩法。
第二環節的設計是給玩具分類,孩子能把各個不同的玩具分別放入筐內,并會給它們的家取名,這個叫積木家,汽車家,動物家,娃娃家……
第三個環節是學會與同伴“分享玩具”為使幼兒的分享行為能夠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我給孩子們建立的“分享規則”平等分享,共同分享,輪流分享,如我聽到“是我的好朋友,我的玩具借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借你玩具”之類的話,我就和幼兒一起討論:“當別人把自己的玩具給你玩時,你是不是很高興?如果不給你玩,你是不是很難過?”讓幼兒通過情感換位來體會,感受別人的心理,并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建立起平等分享,又如在分享過程中,孩子在向同伴借玩具時,卻遭到拒絕,而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絕后不知所措地回到座位。甚至為傷心的哭了起來!為了幫助孩子用積極的交往策略去借到玩具,我主動加入到過程中。其實我加入不過是教師交往策略的示范。當我說:“我們倆一起玩汽車好嗎?”的時候,孩子們都很安靜。聽到他欣然答應,稚嫩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于是,他們紛紛像我那樣與同伴“一起玩”。這時我借此時機的讓剛才那位哭鼻子的孩子再次去借玩具。當成功的喜悅重新洋溢在他的臉上時,我更深地領悟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關注教學的過程,給予恰當的指導,更要關注教育的對象。適時給予幫助,樹立自信心。
分享是幼兒回去快樂的一種較高層次的行為。整個活動我通過多種方法,幫助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分享,從而培養他們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案《玩具分享日》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家一起玩、不占、爭奪玩具。
2、在玩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輪流、一起玩、交流玩的方法。
3、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快樂和情趣。
活動準備:
好玩的新玩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使幼兒知道玩具家玩,不占、不爭奪。
(1)出示新玩具,引起幼兒興趣,并讓幼兒玩玩具,教師觀察。
(2)針對活動中幼兒出現的'矛盾,引導幼兒討論、感受到占、爭奪玩具會帶來不愉快。
2、鼓勵幼兒與他人一起玩玩具,共同分享,并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啟發幼兒想辦法:一種玩具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可以怎樣玩?
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交流玩
(2)聽故事,進一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家都快樂的情緒體驗。
教師提問:小龍開始怎么做的?和;后來又是怎么做的?小龍為什么玩的特別高興?
(3)小姐:好玩的玩具家都愛玩,你玩玩、我玩玩,不爭也不搶,家都開心。
3、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說說:換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樣玩玩具的?你喜歡誰?為什么?請你在圓圈里給會與家一起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幼兒玩玩具,鼓勵幼兒積極常識輪流玩、交換玩的方法,體會一個人玩和家玩的不同感受
幼兒園小班教案《玩具分享日》 篇5
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幫助別人做事是快樂的。
2、啟發幼兒觀察生活中會轉動、滾動的物體,發展其觀察能力。
3、指導通過操作活動感知輪子滾動可以省力,從而了解輪子的作用。
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磁帶、兒童推車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活動室。
二、師:“噓,(輕聲地)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聽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有一輛奇怪的“汽車”,它呀,本事可大了!不信,你聽!”
1、故事《會滾的“汽車”》
1)聽故事磁帶《會滾的“汽車”》
2)聽故事后回答問題:
①故事中的“汽車”是誰?
②小雞和小鴨為什么不自己走,而偏要坐會滾的“汽車”呢?
3)組織談話:小朋友是怎樣上幼兒園的?使幼兒了解各種車輛能帶著人走。
2、了不起的輪子
1)師:“(出示蝸牛和小烏龜的卡片)小朋友們,小蝸牛和小烏龜也要上幼兒園了,它們爬呀爬呀,爬呀爬呀,好不容易才爬到了幼兒園,可是小朋友們都已經開始吃午飯了,他們走得太慢了,這可怎么辦呀?”
2)師:“小朋友們想的這個辦法可真是太好了,自從小蝸牛和小烏龜坐著汽車上幼兒園,它們就再也不遲到了。為什么汽車跑得那么快呢?它的什么跑得那么快?哦,原來是了不起的輪子!”
3)出示水車、飛機等圖片,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輪子還能幫上什么忙?
4)引導幼兒說出還知道那些東西上也有了不起的輪子?
3、游戲《我的小車跑得快》
1)師:“有的`小朋友很納悶:輪子的作用這么大么?我可不相信!要不,我們出去玩玩小推車,看看輪子是不是真的很了不起?”
2)組織幼兒準備活動。
3)組織幼兒玩游戲。
玩法:
①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用手搬運大積木,一組用小推車推運大積木,從速度上感知輪子的作用。
②交換過來游戲,從自身的感受體驗輪子的作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玩具分享日》 篇6
活動目標:
1.能按數的大小給一組(3個)物體排序,并匹配相應的物體。
2.能按要求操作材料,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娃娃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個),汽車、彩球、積木、小鈴若干套(每套大、中、小各1個)。
2.幼兒用書第1頁的標記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娃娃做客,聯系排序。
教師出示3個娃娃:看,來了幾個娃娃?它們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觀察并說說娃娃的大小不同)娃娃排隊。
教師:娃娃要做操了,誰排在前面,誰排在后面呢?誰來試試給娃娃排排隊?(請個別幼兒在標記圖上給娃娃按順序排隊,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娃娃排列的順序)送汽車給娃娃教師:玩具汽車要找娃娃做好朋友,應該把哪輛汽車送給哪個娃娃呢?(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提醒幼兒邊送邊說:大汽車送大娃娃,小汽車送小娃娃。
2.小組操作活動。
教師鼓勵幼兒自由地選擇送彩球、送積木、松小鈴、送瓶蓋等小組才做活動。
教師觀察幼兒活動,引導幼兒先給娃娃按大、中、小或小、中、大順序排排隊,再為大、中、小娃娃配送合適的玩具。
鼓勵幼兒邊送邊說:大彩球送給大娃娃;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小班教案《玩具分享日》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結構玩具的特性。
2、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材料:
積木、插塑若干。
區域規模:
設2個區,每個區5~6名幼兒。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搭建和拼插,活動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幫助。
2、教師要多稱贊幼兒作品,也可以組織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活動效果:
達到活動目標。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