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藝術茉莉花教案(精選6篇)
中班藝術茉莉花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1、歌曲《茉莉花》
2、 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唱歌曲,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民間音樂和民歌。
2、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
3、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藝術觀。
教學重點:
歌曲學唱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歌唱
教學方法:
聽唱法、欣賞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 導入新課:
老師唱一首歌曲,同學們聽一聽是什么體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調》(民歌)
教師: 對,民歌.中國的民歌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一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浩如煙海的民歌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是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天請大家欣賞幾首民歌.
民歌的題材有幾種? (課件)
同學們,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幾首歌曲,你聽一聽都是屬于什么體裁?
方錄音或者范唱
1、《太陽出來喜洋洋》
2、《放馬山歌》
3、《川江船夫號子》
4、《無錫景》
學生回答。
4、 板書:
民歌的體裁: 山歌、小調、 勞動號子
5、聽一聽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錄音)《茉莉花》
江蘇民歌 茉莉花
三、歌曲學唱
1、聽錄音——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選擇:(課件)
A、 歡快活躍 B、親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A、 婉轉細膩柔美 B、粗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現了青年姑娘什么樣的心理狀態?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現年輕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罵的天真神態,實質上是在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潔感情。
4、歌曲教唱 隨錄音輕聲跟唱2-3遍。
劃拍唱-----難點糾正:
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容易出現的錯誤糾正過來。并告訴學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個特點。
5、放開聲音唱一唱。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賞(課件)
1、《茉莉花》者首民歌流傳于全國各地,奇歌詞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異,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從而鮮明的表現了民歌的變異性。還有的把它改變成了器樂曲。
2、創編動作
請同學們自己為歌曲編動作
3、欣賞不同地域的《茉莉花》
山西民歌《茉莉花》 蘇南民歌《茉莉花》
河北民歌《茉莉花》
4、唱唱歌曲,并表演動作。
五、欣賞各種形式的《茉莉花》
《茉莉花》在中國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民族樂團出訪歐洲時,曾經在世界頂尖級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音樂,其中就有《茉莉花》很受當地觀眾的喜歡.由此可見,《茉莉花》的魅力.
1電子琴曲《茉莉花》
2、古箏曲《茉莉花》
3、薩克斯獨奏《茉莉花》
六、小結:
雖然音樂形式不同,但是他們都演繹這同一個主題:那就是江南水鄉的秀美、茉莉花的芬芳和中國民歌的持久的魅力。讓我們在一次完整的演唱歌曲,用心領取體會這首《茉莉花》淡淡的幽香吧。
齊唱歌曲,下課。
板書設計
優美芬芳的《茉莉花》
江蘇民歌
親切抒情 婉轉柔美細膩
中班藝術茉莉花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理解“綻開”、“花蕾”等詞語。
2、了解茉莉花的特點,能寫一句話。
3、體會“我”在養花過程中心理的變化,并能讀出喜愛之情。
4、嘗試背誦第4小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音樂:茉莉花。
2、學習生字:茉
3、說說你對茉莉花的了解。
二、整體了解:
1、范讀課文,想一想:你對茉莉花有了什么新的發現。
2、交流。
三、學習課文:
(一)了解內容:
1、自讀課文,把描寫茉莉花的句子用“―――”劃出來。
2、交流,出示
一天,我和媽媽逛花市時買了一盆茉莉花,聽攤主介紹說,茉莉花開,滿屋飄香。
茉莉花始終是那副老樣子,稀疏的葉子,連花的影子也見不著。
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陽臺上驚喜地發現茉莉花長出了好多葉子,整株茉莉花都綠油油的了。枝上還露出了一個個綠色的小苞,它們正在貪婪地吮吸著甘甜的露水呢。
茉莉花已長出了一大簇枝丫,枝尖上鼓出了花蕾。過了幾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開放了。它們潔白無暇,似雪如玉,綻開了張張笑臉,送來了陣陣濃郁的清香。媽媽摘下一朵叫我聞,茉莉花的香味真醉人,花香沁入了我的心田。
過了一段時間,媽媽泡了一杯茉莉花茶叫我品嘗,那味道真是好極了!
1)自讀,同桌讀,指名讀。
2)學習生字:逛,副,疏,蕾,綻。
3)正音:綻(開火車讀);記字形:逛,蕾;比較:副、幅;理解:稀疏,花蕾,綻開。
4)積累詞語:綠油油,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5)在讀一讀這幾句句子,發現了什么?(茉莉花在成長中一直在變化)
(二)體會心情:
1、茉莉花在變化,作者的心情也在變化,默讀全文,看看他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把有關的詞語用小圓圈圈出來。
2、交流:焦急盼望,不再關心,驚喜,喜悅
3、再讀這5句話,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
4、教師引讀。
5、用喜歡的方式讀第四小節,試背。
四、擴展積累:
1、說說課文中你喜歡的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2、茉莉花顏色潔白無暇,似雪如玉,花香又是那么濃郁醉人,茉莉花茶是那么清香可口,種植茉莉花的點點滴滴又那樣令人難忘,你喜歡茉莉花嗎?你又會怎樣向別人介紹這種花呢?用一兩句說一說,寫一寫。
中班藝術茉莉花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同樣,藝術源于生活,生活處處蘊藏藝術的美。我縣是全國有名的茉莉花之鄉,茉莉花娉婷玉立,潔白無暇,在草長鶯飛的四、五月,我們的小城就開始飄溢著茉莉花的清香,而且成功的舉辦過四屆全國茉莉花茶交易會,今年8月份又將舉行全國第五屆花交會,我們的小城洋溢著歡樂的氣氛。以花會友,以茶待客,我們的孩子就這樣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成長。我選取了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茉莉花》,把茉莉花的形態、清香遷移到日常的音樂活動中來,不僅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體態韻律的表現能力,同時用身體和這種合作游戲的方式,創造性的表現音樂的情緒、情感。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韻律的興趣,感受《茉莉花》音樂的優美、柔和。
2、嘗試用柔美、舒展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運用肢體語言表現茉莉花的不同造型,體驗空間造型帶來的美和結伴造型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茉莉花圖片、錄音機、有關茉莉花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音樂。
1、觀察茉莉花圖片。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非常漂亮、清香的茉莉花,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放音樂)
2、傾聽音樂。
老師用優美語言進行講解。(茉莉花仙子醒了,慢慢地舒展著腰身,隨風擺動,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茉莉花仙子的清香,伴著溫柔的音樂,輕輕飄著飄著……)
二、根據音樂進行律動活動。
1、聽音樂,用手表現、想象自己就是一株茉莉花:
(1)觀察幼兒的表現,把好的動作反饋給大家。
(2)重點指導手指造型和變化。引導幼兒茉莉花兒開在……(身體的各個部位)
2、啟發幼兒用身體來造型。
(1)出示一朵花的圖片:剛才我們用手來做出了美麗的茉莉花了,現在我們嘗試用身體來表現表現。鼓勵孩子用柔美、舒展的動作隨音樂自由發揮。
(2),出示兩朵花的圖片:鼓勵孩子兩兩結伴做動作,隨時提醒孩子花的各種形態,注意提煉孩子的動作。
(3)嘗試3-4個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種茉莉花的動作。
三、送花香,自然結束
中班藝術茉莉花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樂曲旋律。
2、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情大膽表現茉莉花的造型、神態。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表演,體驗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認識茉莉花,了解茉莉花的顏色、形態等基本特征。
2、欣賞樂曲《茉莉花》。
3、茉莉花頭飾若干,蝴蝶翅膀若干。
4、“茉莉園”場景布置。
5、白紙若干張、記號筆兩只。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一起,伴著音樂《郊游》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師:“孩子們,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春游吧!”
2、帶領幼兒走進“茉莉園”。
師:“哇,這里的花好美好香啊!你們知道這些花叫什么名字嗎?”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樂曲,進一步感受樂曲旋律。
師:“聽,茉莉園里響起了好聽的樂曲,趕快坐下來聽聽吧!”2、引導幼兒根據A段音樂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茉莉花的造型。
(1)、幼兒聽音樂創編茉莉花的造型動作,并用圖譜記錄,幫助幼兒記憶。
a。師:“誰來說說你看見的茉莉花是什么樣的?你能用動作來告訴大家嗎?”b。師:“這朵茉莉花真漂亮,我把它記錄下來,好嗎?”(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幼兒動作)c。引導幼兒看標記做動作。
(2)、引導幼兒按樂句做“花開”動作,在句尾擺放茉莉花的造型。
師:“呀,茉莉花開得真漂亮,可以用這么多動作來表示的。下面我們聽著音樂來開花吧!到每一句的句尾要擺放好茉莉花開的造型哦。”
3、引導幼兒根據B段音樂用動作、表情創編茉莉花的不同神態。
(1)、引導幼兒觀看不同神態的茉莉花,并用動作、表情進行模仿。
師:“春風姐姐輕輕一吹,茉莉花又會有什么變化呢?讓我們再一起去看看吧。”
(2)、引導幼兒按樂句在句尾擺放茉莉花的不同神態。
4、引導幼兒根據A、B兩段音樂,用不同的動作、表情表現茉莉花的造型、神態。
師:“我們把這些漂亮的茉莉花都做出來吧!”
5、引導幼兒根據C段音樂,在句尾擺放茉莉花的造型。
師:“春風姐姐一吹,茉莉花又要開啦!開花吧!”
6、完整表演
(1)、打扮自己,聽音樂進行表演。
(2)、另外一名教師扮演小蝴蝶,和幼兒一起聽音樂完整表演。(蝴蝶在A、C兩段音樂每句句尾處“親吻”茉莉花)三。結束部分。
扮“蝴蝶”的教師:“茉莉花們,你們開得都很漂亮,所以我決定把你們都帶到我們的蝴蝶王國去做客,好嗎?”(好)(幼兒一起跟著教師隨《茉莉花》優美的音樂一起飛著離開活動室。)
中班藝術茉莉花教案 篇5
教學分析:
歌曲《茉莉花》(佚名 詞曲)是在民歌《茉莉花》的基礎上改編而成,并廣為流傳。改編者進行了聲部處理后,使歌曲更加婉約、嫵媚、豐滿。近乎于直白的表現手法,更顯真摯、從容和自然,給人以平淡似真的審美感受。
江蘇民歌《茉莉花》為五聲徵調式,起、承、轉、合性結構,具有小調體裁的典型特征。第一樂句由兩個樂節組成,二者旋律相對稱,歌詞重疊,落音相同;第二樂句承接上句并引出新的樂思;第三樂句為“轉”、“合”功能,一氣呵成。整首歌曲的旋律以級進為主,間以小跳,婉轉流暢,給人以抒情秀美之感;歌詞細膩含蓄的表達方式,使歌曲更具江南風格色彩。課標要求: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學情分析:
這首歌曲唱起來朗朗上口,非常舒服。多個版本的地方歌曲演唱形式豐富了學生的視聽感受,可指導學生根據歌曲不同的演唱風格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特別是從氣息及情感表現上都要做到位,六年級的學生基本能達到要求,還可以對學習內容做進一步的擴充。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通過不同風格的《茉莉花》音樂的對比欣賞,感受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樂更美,從而更加喜愛我國的民族音樂。
2、認知目標: 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欣賞音樂,并對作品做出初步的評價。
3、技能目標: 了解中國民歌知識,引導探索中國南北民歌的風格差異及其形成原因。通過對同一首民歌的不同形式風格的欣賞,使學生知道“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使學生產生熱愛民族的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茉莉花和茉莉花音樂的美,并了解其相關文化。
教學難點:
學生能情動于衷、有感而發,表達對茉莉花的感悟和喜愛之情。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有關茉莉花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主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
1.請同學欣賞《茉莉花》的音樂
2.提問:你知道唱歌的是誰嗎?這首歌叫什么名字? (宋祖英 茉莉花 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
3.你還知道《茉莉花》的哪些知識?
二、賞樂動情 引發情感
(一)欣賞民歌茉莉花
1、對比欣賞江蘇民歌、東北民歌。
(1)初聽江蘇民歌《茉莉花》。(提問:歌曲速度和情緒)
(2)復聽。(提問:歌曲的語言和風格)
(3) 對比聽賞江蘇民歌《茉莉花》與東北民歌《茉莉花》。(從歌曲的速度、情緒、語言、音樂風格等方面比較。)
(4) 學生填表(一)
2、再欣賞河北民歌《茉莉花》
(1) 初聽河北民歌《茉莉花》
提問:歌曲的速度、情緒、語言、音樂風格等方面。
(2) 復聽歌曲。
河北的《茉莉花》旋律跳進、高亢,語言樸實,情感體現是剛直、干脆的,具有北方人的豪爽的性格。
(3) 簡單介紹民歌體裁中的另一類:小調及其特點。
小調:亦稱“小曲”是我國民歌的重要體裁,是流傳于城鎮集市并多被
民間藝人加工提高的民間歌曲。一般,小調的結構比較規整,節奏富于變化,旋律流暢細膩,演唱中經常加進表演及伴奏。
(4) 學生填表(二)
(二)欣賞通俗《茉莉花》
(1)導入流行音樂拓展欣賞。(黑鴨子組合的《茉莉花》)
(2)欣賞其它表現形式的《茉莉花》。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欣賞大家想一想為什么宋祖英要把《茉莉花》作為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的第一首歌,這首歌在中國的影響。同學們利用課下的時間學唱一下各地方的《茉莉花》,《茉莉花》還被改編成了器樂曲,同學們課下收集一下,我們再共同欣賞。
板書設計:
《茉莉花》
中班藝術茉莉花教案 篇6
一、自我介紹
隨著清脆的上課鈴聲,我們的音樂欣賞也即將開始。我是來自泰師附小的一名音樂老師,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師就可以了。
二、導入新課
從外國人唱《茉莉花》引發學生自豪感,從而更加認真得去感受歌曲的優美。
過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樓蘭國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公主,名叫圖蘭多,但也很殘酷。據說她給來自各國的求婚者提了個條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個問題,就可以娶她,并贏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頭。因此很多人包括國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劊子手們又在磨刀了(開始播放話劇片斷)
原來有個韃靼國王子也被圖蘭多的美貌打動,決心不顧一切要娶到圖蘭多,對圖蘭多提出的.三個問題,對答如流,終于獲勝,可圖蘭多仍不甘心。這時,王子倒慷慨地來幫她,請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沒有猜中圖蘭多的謎語那樣,被處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場面)此夜,全城無人入睡,百姓和僧侶們都在向月神祈禱,希望圖蘭多誠服,從此結束殺戮。瞧,月亮出來了,僧侶的祈禱樂響起(茉莉花的旋律響起)
或許就是這動人的音樂感化了美麗殘酷的公主。終于她良心發現,從此改邪歸正。音樂的魅力在這一時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聽過?有誰能哼唱兩句給大家聽聽?
是的,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們江蘇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沒聽過沒關系,老師告訴大家,這首曲子原本是我們中國江蘇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樂使上的地位嗎?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剛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劇之王普契尼所創作的歌劇《圖蘭多》的片斷,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見這首歌是很受歡迎的。(停頓)還有更早的,英國人190多年前就把這首歌寫在書里印刷出版了。
三、欣賞《茉莉花》與活動
1.歷史簡介
在中國,這首歌更是歷史悠久。誰來把大屏幕中次連貫成一句話介紹給大家。(據史料記載,《茉莉花》最早發源于江蘇揚州,大概是明朝時期,原來的歌名是《鮮花調》。)
2.聽旋律
老師今天帶來一樣樂器,認識嗎?(對了)這叫二胡,是我國的民族樂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們的民族樂器來演奏才能體現它的韻味。下面就請大家來聽一聽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學生狀態,“抓住”聽得入神的同學:“老師發現有些同學聽得很入神,老師也一樣,快要被著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們能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你們的感受嗎?比如說,用手來表示聽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師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顯示歌詞)
先在江蘇地區廣泛傳唱,清朝時期定名為《茉莉花》。一起聽一聽,邊聽邊留意一下歌詞,看看歌詞是怎樣贊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詞、播放黑鴨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間過門提示學生唱一唱)
學生回答問題: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真的有這么香嗎?我們一起來切身體會一下。(噴灑空氣清新劑)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真的那么白嗎?老師這里有幾張照片一起來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稱“茉莉”,為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素潔光潤,仿佛刻玉雕瓊。該花原產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早在宋代傳入我國。
自明代起,揚州已有少量茉莉引進種植,但大批種植至少始于清光緒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總是在人們的傳唱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化。茉莉花小巧玲瓏,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經過多年的傳唱之后,也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學易唱。可以說就是幾歲的孩童也時常將它掛在嘴邊。(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現兩首歌的旋律(簡短的一句)。學生對比,知道的確發生了變化。
6.師生互動,說說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實茉莉花并不僅僅可以用來觀賞,你們知道茉莉花還有什么用嗎?(泡茶、入藥、做成工藝品等)
老師今天帶來了新鮮的茉莉花茶,我們一起來嘗嘗。
一邊泡茶,一邊介紹茶道。
要說這泡茶呀,可是個非常講究的活兒。茉莉花茶屬于綠茶,一般是將少量茶葉放在杯子里,然后往里面加入開水。水溫不能太高,80℃左右即可,如果溫度太高,就會傷害茶葉,影響茶的味道。
所以倒水就很有講究。水壺要高些,這樣水會在進入杯子之前降低些溫度。水壺在倒時要忽高忽低,這樣的倒法還有個好聽的名字——龍鳳三點頭。這樣就使茶葉在杯子里翻滾,讓香味能夠迅速得散發出來。
請幾位同學來嘗一嘗。說說著茶的味道如何。先聞一聞(有股茉莉花的清香)剛進口怎們樣?(有點苦)再喝一口呢?(還是苦)那么閉上眼睛,吸一口氣,再感覺一下口中的味道(苦后是一陣清香)是的,苦后方覺甘甜正是這品茶的精髓,這里面也蘊藏著人生的哲理——經過艱辛和付出后的得到甘甜才最為珍貴。
7.學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聽歌,老師非常高興。大家覺得呢?這自古阿,高興時必當高歌一曲。老師有個提議,不如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茉莉花》如何?
總結歌曲內涵
茉莉花在我國歷史悠久,這首民歌輕盈活潑,淳樸優美,婉轉流暢,短小精致,易唱易記,表達了人們愛花、惜花、護花,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積極健康,又儲蓄柔美。
小結點題
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茉莉花》的內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作為一個江蘇人,我們?
(學生總結:感到驕傲自豪)
教師接:是呀,老師也想起一句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們更應該將這首經久不衰的佳作永遠創唱下去。
8.尾聲:宋祖英悉尼放歌(視頻)
前不久,我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舉辦了一場世界性的演唱會。就在這場演唱會里,她深情演繹了《茉莉花》,將《茉莉花》再度介紹給了全世界,獲得全場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熱烈的掌聲。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國人。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一邊欣賞一邊也來跟著合唱隊擔任伴唱,感受那激動人性的場面。(起立)
四、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