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藝術:猴子爬樹
活動目的:1、引導幼兒通過聽聽、講講、演演等,初步感知和理解樂曲的情緒和結構。2、在創編的過程中,激發幼兒愿意表現,敢于表現的欲望,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3、嘗試和同伴一起參與表演活動,感受合作表演活動的愉快。活動準備:1、環境布置:在教室的周圍適當的布置可以爬的物體。2、“樹”的頭飾若干。3、木偶“小猴”一個。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
設計意圖
一、出示木偶,導入課題。
以小猴“皮皮”的口吻與幼兒交談并提問:你們知道我有什么本領呢?
二、欣賞
1、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二遍。(第二遍結合圖譜欣賞)
提問:你最喜歡那一段樂曲。
三、創造
1、在幼兒理解樂曲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分段創編動作。
2、隨樂曲完整地表演。
四、表現
1、將自己的身體當作大樹,小手當小猴,讓幼兒隨著音樂做動作。
2、兩個小朋友合作,一人扮大樹一人扮小猴,隨音樂自由做動作。
3、引導幼兒在活動室內任意選擇可以做樹的地方,隨樂曲自由做動作。
4、到戶外去尋找可以做樹的物體做動作結束。
讓幼兒初步感受猴子頑皮的天性。
圖譜的運用有助于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結構。
善于激發幼兒的創造性,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利用孩子們的身體、伙伴資源、活動室的環境等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表演能力,表現猴子頑皮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