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植樹教案(通用4篇)
中班社會植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
2、了解種樹的基本步驟和照顧小樹的方法。
3、萌發參加植樹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植樹》相關圖片、歌曲音頻、歌曲原速和慢速伴奏音頻
活動過程:
結合圖片,了解植樹節。
——日歷上是幾月幾號?知道這一天是什么特別的日子嗎?
——小朋友們在做什么?
——小結:3月12日這天是植樹節,許多人都參與了植樹活動。植樹節提醒人們要
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結合圖片,了解植樹步驟。
——提問:應該怎樣種植樹木呢?會用到哪些工具?
——教師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植樹方法,引導幼兒了解植樹的步驟(挖坑→放樹苗→培土→澆水)。
小結:要先用鏟子挖一個坑,然后把小樹苗的根部放進坑里,再用鏟子把土蓋住樹苗根部,確認小樹苗站穩了,最后給小樹苗澆水。
制作植樹牌,導幼兒討論管理小樹的方法。
——小樹這么多,我們怎么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它們呢?
小結:我們來做植樹牌,可以幾個小朋友為一組寫上名字并且畫上喜歡的圖案,以后掛在小樹上,這樣就知道這棵小樹是誰來照顧了。要固定時間給它澆水、除草、抓害蟲,保護小樹不被他人破壞。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1.美工區中鼓勵幼兒用繪畫等形式分組制作植樹牌。
2.表演區中播放《我和小樹來比賽》歌曲,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演唱并進行自由表演。日常活動
鼓勵和引導幼兒為幼兒園里的小樹澆水、除草,觀察樹木的生長。
中班社會植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解綠樹植樹對環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是植樹節,并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活動重點:知道3月12是植樹節,并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活動難點:解綠樹植樹對環境和生活的作用。
活動準備:
請幼兒收集有關樹的資料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老師:我們呼吸的是什么呀,對是空氣,你們知道空氣是從那里來的嗎?對是從大樹上散發出來的,所以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樹木,春天的時候也要植樹。有一個專門植樹的.日子,你們知道是那天嗎?
老師小結:因為現在是春天,春天適合植樹,所以大家把3月12日,
指定為植樹節。
2、欣賞兒歌《留住小鳥》。
大樹不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還是小動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動物呢?小貓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鳥?為什么沒有留住小鳥?小兔子用什么樣的方法留住小鳥?為什么留住小鳥呢?小鳥為什么喜歡樹呢?
二、老師分享和談論有關植樹節的資料。
1、老師給幼兒介紹有關植樹節的來歷、日期,并請幼兒討論一同說一說有關樹的作用。(豐富幼兒的知識,解植樹節的來歷以及意義。)
2、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有關于保護樹木的方法。
三、老師讓幼兒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老師請一組幼兒討論的保護樹木的方法,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老師請另一組的幼兒進行設計有關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四、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解種植花草的步驟。
1、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種花的正確步驟是什么嗎?
2、老師請幼兒思考后回答。
3、老師小結:我們種花的時候,我們要先把土放進花盤里,挖一個洞,然后再把種子撒下去,再用土蓋起來,最后給種子澆點水就可以啦。然后每天都要給種子澆水,吸收陽光和水分,這樣就可以促進種子的生長,讓它可以更快的發芽等。
4、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也要養成愛護花草樹木。
中班社會植樹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1、運用剪、撕、拼貼、組合等方法,集體合作進行一次有趣的“植樹造林”活動。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集體合作精神,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使學生運用剪、撕方法制作樹。
難點:樹木造型美觀,組合有變化。
教學準備:
視頻影象。
教學過程 :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導入 。
1、播放錄像,學生觀看。展示森林被砍伐以及沙漠化景象,增強學生保護、綠化環境意識。
2、提問:
(1)剛才錄象中播放了一些什么內容?學生回答,教師因勢利導,演示沙漠圖片。
(2)要改善環境,你有什么辦法呢?(植樹)
3、揭示課題:植樹造林(板書)
4、提問:
同學們知道每年的植樹節是哪一天嗎?(3月12日)
今天我們也來進行一次有趣的“植樹造林”活動,來表達自己保護環境的`愿望。
二、剪、撕樹形。
1、回顧舊知。
首先我們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樹干能組合成林。(出示舊知課目)以前我們畫過各種姿態的樹,對樹干和樹葉有所了解,還用掛歷紙撕過風景畫,剪貼過村莊。現在我們要用學過的撕、剪方法來剪出各種形狀的樹干,撕出美麗的樹葉。
2、出示一張掛歷紙。提問:
誰來說一說,這張掛歷紙哪些地方適合剪樹干,哪些地方適合撕樹葉?(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強調撕、剪樹干、樹葉時要選擇適當的顏色。可兩個同學合作,一個剪樹干,一個撕樹葉。 。
3、學生動手撕、剪,教師個別輔導。
三、組拼、粘貼成“樹林”。
1、拼擺樹木。
(1)出示“樹干”、“樹葉”示范拼擺成一棵樹。
(2)提問:
還可以怎樣拼擺?(學生變換組拼方式)
(3)課件展示相同的“樹干”、“樹葉”,不同的拼擺方式。
(4)學生上臺用不同的樹干、樹葉進行拼擺。(兩個同學上臺拼擺)
(5)小結: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擺方式。
2、樹林的組拼。
(1)一棵棵的樹拼擺好了,我們就該把它“種”到荒山上,組拼成樹林了(出示組拼圖1)
提問:你對這幅樹林組拼圖有什么意見呢?(沒有層次、疏密變化)
(2)(出示樹林組拼圖2)讓學生明白組拼樹林時要注意有遠近層次和疏密變化。
(3)組拼樹林需要大家集體合作。(出示學生組拼情景)提問:他們是怎樣分工合作的?我們在組拼時應該怎樣做?(學生回答)
(4)教師歸納小結,提出作業 要求:同桌兩人合作將樹干、樹葉拼擺成一棵樹,然后涂上膠,一起到“荒山”上來“種樹”。(出示集體作業 紙)
(5)學生作業 ,教師輔導。
四、作業 展評,教師對學生給予肯定。
中班社會植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從小愛護花木、保護環境,知道了小樹、花草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2、能夠愉快的參加活動,在活動中遵守規則,學習與他人合作。
3、感受大自然、周圍環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3月9日帶領級部主班教師勘測活動路線,挖掘路途中的教育資源,并進行綠化場地的劃分和調查水源。
2、3月10下午通知家長給幼兒穿一雙可防水的運動鞋。
3、本周區域中幼兒制作護樹卡、祈愿卡、愛心卡,把對小樹的祝福以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并塑封。
4、向家長發出倡議,幫助幼兒了解樹木和人類的關系,植樹的意義。
5、各班自備大水桶一個,小水桶幼兒人手一個。
6、各項人員安排:主持人—韓金紅攝像—梁晶,照相—班內保育老師,提水—兩名男教師。
7、保育教師隨身攜帶創可貼和紗布等醫療用品,以備應急處理,教師每人攜帶衛生紙。
活動流程:
一、植樹前的談話:
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節嗎?(植樹節)你認識哪些樹木?(引導幼兒說各種樹木的名稱)你知道樹木有什么作用嗎?(告訴幼兒樹木可以制作家具、打門窗、結水果;還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
二、我給小樹澆澆水,我和小樹同長高“植樹節活動開始儀式。
第一項:“綠色小衛士”進場活動(要求班級分四列縱隊,面朝旗桿按照班級順序從西往東依次站好)
第二項:園領導講解植樹節的來歷,宣布活動開始。
(把這一天定為植樹節,一是為了紀念一貫重視和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另外,3月12日剛好是驚蟄之后,春分之前,對全國來說,這時候植樹是最適宜的。)第三項:主持人給小朋友介紹種樹的意義,講解護綠愛樹的重要性。
第四項:各級部長向大家發出倡議:“愛護小樹,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第五項:分大中小級部進行植樹節活動。
三、中班活動流程: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澆水區域,負責教師給幼兒講解活動順序和活動要求。提醒幼兒在植樹過程中注意同伴間的分工與合作,并進行安全教育。
●活動順序:到達綠化場地——為小樹祈愿祝福贈送護樹卡——給小樹澆水——和小樹合影。
●在班級綠化場地內活動,不要擅自離開集體
2、認領小樹,教師帶領幼兒把“護樹卡”“愛心卡”“祈愿卡”掛在樹上,和大樹擁抱、與小樹牽手。
3、給小樹澆水.
要求建議:
●水要少裝一點,因為小樹水喝多了,也要生病的。
●取水時不能擁擠,要按照先后順序。
●提水和返回的路線要明確,以免孩子沖撞。
4、和小樹合影留念。
5、撿拾垃圾、整理工具。
6、評選“綠色小衛士”。
植樹趣聞: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法令條文規定,第一次結婚要種樹2棵,離婚的要種5棵;第二次結婚必須種樹3棵,否則不予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