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立夏》教案(通用6篇)
幼兒園大班《立夏》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夏天常見的花,知道其名稱和外形特征。
2、通過觀察了解花的基本結構,加深對夏天的花的認識。
3、知道花是讓大家欣賞的,要愛護花。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夏天開的花
2、幻燈片:夏天開的花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花嗎?誰來告訴大家,你見過什么樣的花?
(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見過什么樣的花)
2.教師:小朋友見過的花可真多,那你們知道哪些花是在夏天開放的嗎?
二、展開
1.播放動畫片,欣賞夏天的花,
(1)教師:現在呢,我們就一起到公園里看看,夏天有哪些漂亮的花開放了呢?
(2)交流:看到了什么花?
2.觀察感知--夏天的花。
(1)幻燈片演示,請幼兒逐一觀察各種花。
教師:看一看這些花的花朵、花的葉子、花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與幼兒進行自由交流。
(2)請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花,描述它們的形態、特點等。
(教師和幼兒一起梳理植物的概念--根、莖、葉、花、果。)
(3)針對性觀察—康乃馨。
(4)幻燈片演示,進一步感知認識各種花。
看看、說說,花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看上去像什么?
3. 閱讀花卉名稱漢字
教師帶領幼兒邊感知花卉,邊認讀漢字。
小結:花的品種很多,且大小不一,有黃色、紅色、白色等,有的花瓣是一絲一絲的像煙花,有的花瓣像風鈴,有的花瓣像荷包,它們都是夏天的花卉,都在夏天開放。
三、結束
再次觀看動畫片—夏天開的花。
幼兒園大班《立夏》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為什么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2、能用聲音和動作模仿雨。
3、感受散文描寫的情景,形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經驗準備:
1、對雨已有的感知和認識,能通過聽雨聲,模仿雨。
2、通過前面的學習,初步了解散文《多彩的雨》的故事內容。
活動材料準備:
教師自畫的教學掛圖《多彩的雨》
頭飾:果園、草地、菜園、花朵。
圖片:番茄、茄子、絲瓜、南瓜、月季、荷花、石榴花、美人蕉若干
池塘、荷葉小草。
多媒體:PPT、媒體雨聲。
活動重難點:
1、通過聽雨聲,模仿雨,用聲音和肢體表現夏天的雨。
2、通過欣賞教學掛圖,感受散文描寫的情景。
3、通過情境角色扮演,明白為什么說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活動過程設置:
一、以游戲形式感知夏天的雨,引入主題
1.手指游戲,聽雨聲
師:一二三四,上課鈴響了。大門開了,小門開了,前門開了,后門中門都開了。教室們也開了,師來了,小朋友們不要東倒西歪,豎起耳朵仔細聽。
(聲音導入:大雨、小雨、雷雨的聲音)
2.模仿雨
師:"這是什么聲音"
幼:"下雨的聲音"、"大雨"、"小雨"
師:"下雨的聲音,夏天的雨,小朋友們見過夏天的雨嗎?"
幼:"見過"
師:"夏天下雨是什么聲音的呢?誰來說說?"
幼:"嘩啦啦啦啦"
師:"能不能表演一下?"
師:"表演的是夏天的什么雨?(大雨)
來,我們一起來,夏天的雨呀,嘩啦啦的下"(動作)
師:除了嘩啦啦的大雨,夏天的雨還有沒有其他聲音?誰還想表演一下?
幼:"夏天的雨呀,沙沙沙沙沙"(輕輕踮腳小跳,雙手在耳旁搖晃)
師:"真棒,我們一起來跟她學學,夏天的雨呀,沙沙沙沙沙"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雨聲嗎?"(舉手示意)
幼:"夏天的雨啊,滴滴答答答"(一根手指)
幼兒自由回答,表演…
二、以提問形式引出雨的色彩,引發思考
師:"滴滴答、嘩啦啦,剛剛小朋友們非常棒,用聲音和動作表現了雨。
小朋友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夏天的雨有顏色嗎?你覺得夏天的雨是什么顏色的?
幼:有顏色、沒有顏色、透明的、白色的。
師:小朋友見過彩色的雨嗎?今天老師就要帶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聽聽"多彩的雨",看看它會落到哪里!
幼:自由回答,師總結,并引出掛圖內容,邊講邊掛圖(1-5)。
三、通過教學掛圖,初步了解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師:"嘩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從高高的天空飄下來。它像一個淘氣的孩子,悄悄地躲在云彩里,手里拿著巨大的噴水壺。它會落到哪去呢?"(師邊說邊貼第一幅掛圖)
掛圖一:果園
師:"嘩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從高高的天空飄下來。嘩嘩落在果園里,各色的果子頓時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干凈又漂亮
師:小朋友們看看夏天的果園里面都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蘋果、梨子、桃子…
師:邊聽幼兒的回答,邊出示相應的圖片,并強調水果的顏色(紅紅的蘋果、紛紛的桃、金黃的梨子)
師:嘩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還會落到哪兒呢?我們一起去田野里看看吧。
掛圖二:田野
師:"嘩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從高高的天空飄下來。嘩嘩落在田野里,給莊家洗個冷水澡。苗兒像喝足了奶汁兒,一天一夜就變得更加郁郁蔥蔥"
掛圖三:菜畦
師:"嘩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從高高的天空飄下來。嘩嘩落在菜畦里,番茄更加鮮紅,茄子亮得發紫。絲瓜更加嫩綠,倭瓜更加橙黃)
師:夏天的菜園里面生長著…帶上顏色
幼:鮮紅番茄、紫色茄子、綠色的絲瓜、黃黃的南瓜(圖片)
夏天的雨,落到花園里,花朵又發生了什么變化了,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
掛圖四:花朵掛圖五:娃娃家
師:"嘩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從高高的天空飄下來。嘩嘩落在花朵上,月季花更加干凈,荷花開得更大,石榴花更加鮮艷,美人蕉紅得喜人)
幼:花朵(月季、荷花、石榴花、美人蕉(圖片)
掛圖五:娃娃家
四、通過場景扮演,進一步了解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師:"果園說,夏天的雨是多彩的,苗兒說,夏天的雨是多彩的,花朵也說夏天的雨是多彩的。小朋友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做起娃娃家的游戲,到果園里、田野里、菜畦里和花園里去看看吧。"
情景表演一:果園角色
"我好渴啊,夏天的雨啊,多彩的雨,嘩啦啦的下吧,下吧,我會結出各色的果子。
情景表演二:田野角色
"我好渴啊,夏天的雨啊,多彩的雨,嘩啦啦的下吧,下吧,我會變得郁郁蔥蔥"
情景表演三:菜畦角色
"我好渴啊,夏天的雨啊,多彩的雨,嘩啦啦的下吧,下吧,
我會把番茄變得更加鮮紅,我會把茄子變得亮的發紫,我會把絲瓜變得更加嫩綠,我會把南瓜變得更加橙黃"
情景表演四:花朵角色
"我好渴啊,夏天的雨啊,多彩的雨,嘩啦啦的下吧,下吧,我會變得…
五、師幼小結
提問:
(1)果園為什么說夏天的雨是多彩的雨?
(2)田野、菜畦、花朵為什么說夏天的雨是多彩的雨?
(因為他們喝了夏天的雨長出了各種顏色的水果、蔬菜、和花朵等。)
六、經驗遷移,學習訪編散文
1、經驗遷移,幼大膽想象夏天的雨還會落在哪里?
(1)夏天的雨還會落在哪里?(池塘里、荷葉上…)
(2)這些地方有了什么變化?(池塘水更清了,荷葉更綠了…)
2、師梳理幼的答案,引導幼仿編寫散文。
3、在歌曲《小雨點》中歌唱和舞蹈,在歡快的結束。
幼兒園大班《立夏》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兒童化的散文詩,培養幼兒對文學的興趣和愛好。
2.通過總結、對比,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和含義,并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3.培養幼兒創造性和發散性的思維能力。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帶領幼兒觀察過夏天的風景,并對夏天的天氣特征有所了解。
(2)物質準備 有關夏天景象及天氣變化的錄像帶、圖片(人手一份)、實物投影機、字卡、散文詩錄音帶。
活動方法
觀察分析法、直觀表達法、激發法、辨別法。
活動過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氣特征。
2.幼兒根據圖片自編詩歌。
3.欣賞散文詩并進行比較。
肯定幼兒的創編成果。請幼兒對比和欣賞散文詩《夏天》并提出問題:這首散文詩和你們編的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它是怎樣說夏天的?與錄像帶結合再次欣賞。
4.活動延伸 學習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出示字卡,進行識字教育,用圖片制成小書《夏天》,進行創編活動。
幼兒園大班《立夏》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體驗繪畫及合作的快樂,并愿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蟲子PARTY的設計及準備,并能運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及方式進行操作與參與。
3、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及分工協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蟲子圖片;白紙、毛線、海棉、油光紙、皺紋紙、盤子、大碗面盒等各種廢舊材料;剪刀、油畫棒等工具。
[活動過程]
一、參觀蟲子博物館,復習以前學過的蟲子的知識。
1、游戲的形式帶幼兒進入布置有各種蟲子圖片的博物館。
2、幼兒自由參觀圖片,可以自由的進行交流。
3、請幼兒回憶剛才看到了什么蟲子?它長得什么樣?喜歡吃什么?喜歡做什么?請幼兒學一學,并與同伴交流經驗和認識。
4、請幼兒回憶在生活中還見到哪些蟲子,與同伴相互交流。
5、教師小結幼兒討論的情況。
二、討論開舞會要準備的工作。
1、與幼兒一起確定開一個蟲子舞會,親近一下自己喜歡的小蟲子。
2、幼兒自己討論開舞會我們應該準備什么?
3、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小結:這個舞會需要邀請一些喜歡的蟲子、要有漂亮的舞臺、還要給蟲子準備一些食物。
5、簡單的討論怎樣布置舞臺?邀請什么蟲子?制作什么食物?
6、幼兒自由分組:蟲子制作組、食物制作組、舞臺布置組。
三、幼兒分工制作,教師觀察、指導、幫助。
四、小評幼兒制作的情況,并給予展示。
五、幼兒模仿各種小蟲子,自由的吃食物,跳舞,開心的玩,結束課程。
活動延伸:
可以繼續激發幼兒探索各種蟲子的運動方式,學習根據蟲子的動作創編舞蹈,進行表演。
幼兒園大班《立夏》教案 篇5
目標:
1.了解是各種各種動物有趣的叫聲,感受和體驗詩歌有沒的語句、獨特的`情趣和意境。
2.會用圖標幫助記憶詩歌,并會用簡筆畫表現所創編的詩歌的內容。
準備:
1.詩歌相關圖標,小卡片,勾線筆人手一只。
2.事先錄制好的各種夏天動物叫聲的磁帶,錄音機,配套磁帶或光盤。
3.《幼兒畫冊》第2冊第18頁。
過程:
1.激發學習興趣:
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在夏天里,你聽到過什么美妙的聲音嗎?
2.初步欣賞詩歌內容:
(1)教師帶領幼兒欣賞PPT。
你們看到了什么?什么地方?(蟈蟈、知了、青蛙、大樹、雨傘……)
(2)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欣賞。
師:這些美麗的畫面告訴了我們一首歌,仔細聽。教師朗誦,幼兒欣賞。
3.幼兒欣賞錄制好的動物叫聲磁帶,引出詩歌。
(1)幼兒模仿磁帶中一兩種動物的叫聲。提問:是什么動物在叫?
(2)教師朗誦詩歌,請幼兒注意聽詩歌中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叫的?
(3)逐句邊念邊出示圖標,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4)分組請幼兒扮演詩歌中的小動物,朗誦詩歌。
4.學習創編詩歌。
(1)提問: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在夏天唱歌呢?
(2)幼兒把想到的小動物畫在卡片上。
(3)將幼兒繪畫的小卡片替換詩歌中的小動物,并嘗試朗誦。
幼兒園大班《立夏》教案 篇6
一、說教材
《立夏節到了》是九年義務教育課本(試用本)二年級第二學期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課介紹了江南水鄉農歷立夏節的傳統習俗。課文第1節介紹了立夏時節的當令【水果】。第2—5節詳細描述了立夏節習俗。2-4節寫“吃百家飯”的習俗,第5節寫“稱人”的習俗。第6節通過【動植物景色描寫】贊美立夏時節是江南最美的季節。
二、說學情
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在識字方面,學生們都已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因此,在教學每篇課文前都安排學生預習,學生會用他們喜歡的各種方法識記生字的字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不必手把手逐字教學了,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對重點字的反饋指導上。在閱讀方面,大部分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標點正確停頓。學生對閱讀漸漸產生了興趣,一些基礎好的同學在進行閱讀的同時,朗讀能力和說話能力都有所提高,他們也希望得到一些閱讀方法。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夠在朗讀中加入自己的感受,雖然無法用言語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但還是有閱讀的欲望。
三、說目標
根據教學目標集中、明確、適切的原則,依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9個生字“般、籃、籮、瓦、灶、輩、俗、福、筋”。注意讀準平翹舌音“灶、俗”,前鼻音“筋”,指導書寫“般、籃、灶、輩、俗、福”。聯系語境理解“德高望重”的意思。
2、能正確朗讀課文。積累描寫立夏節自然景物的句子。
3、了解江南水鄉立夏節的傳統習俗,感受過節時的歡快氣氛。
教學重點:
在課文語言環境中認讀生字,并理解“德高望重”的詞義。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立夏節的風俗,并感受到立夏節的快樂。并積累描寫立夏節自然景物的句子。
本階段要求學生能在閱讀中摘錄有關語句進行積累,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按要求摘抄,同時注意正確的格式。
四、說教法
情景導入法:抓住課文景物描寫導入,能激發孩子的天性,興趣盎然地進入學習。
品讀法:課文2-6小節講習俗。描寫吃百家飯習俗的內容教多,因此設計一個填空,一根主線貫穿學習,讓學生清請楚楚地了解吃百家飯的過程。課文描寫稱人習俗的語句不多,我緊抓兒歌,讓學生在研讀中感受到立夏節的快樂。
語境識字法:在生字教學的.過程中,不求面面俱到,各有側重。認讀字只做到認識讀準簡單了解字義即可。書寫的八個生字,緊扣自理,化繁為簡,形象生動地做到在具體的語境中讀準字音,記住字形了,理解字義,助于閱讀。
語言訓練法:為了感受立夏節等傳統節日的快樂,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自信地表達,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空間,給學生更多的發表個性化見解的空間。
五、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很大程度表現在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
1、自主識字法和結合語境字理識字法、理解詞義法相結合。
2、朗讀法。自由讀、有感情讀、誦讀兒歌等等。
3、語言重構法。填空、摘抄句子、因為….所以….說話表達等等
4、擴展閱讀法。讓學生在學文后的基礎上說說其他喜歡的節日。
總之,課堂上,教師應加強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說實施
教學時,我先從學生喜歡吃的水果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第一層次地感受課題得內涵。開心
然后立夏節到了,是江南最美麗的季節。通過動物、植物景物的描寫,第二層次的感受課題的內涵。美麗
接著,通過一個問題“立夏節到了,江南有哪些風俗呢?”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隨機糾正字音。
再學習課文,江南水鄉立夏節的傳統習俗,感受過節時的歡快氣氛。在這過程中設計一些填空、誦讀,同時品讀有關詞句,讓學生感受立夏節的快樂。第三層次地感受課題得內涵。快樂
通過說話練習,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第四層次自主感受課題內涵。
最后寫字指導。
課后作業:按要求摘抄句子。
七、說過程
【略】
八、說板書
43立夏節到了
水果豐收
吃百家飯
習俗快樂
稱人活動
景物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