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精選13篇)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1
一、設計思路:
近期我們班正在進行“迎新年”的主題活動。一次無意中,聽到一個小朋友在說:“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希望得到奧特曼的書。”一旁的小朋友聽到后,也說了一句:“過年時,我希望有一件新衣服。”不一會,我們班的孩子們就接著這個話題討論起來。我想:過年是我國的喜慶日子,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想借新年這一時機,對未來有著美好的向往,有著自己的美好的心愿。于是我設計了此次學習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新年心愿樹樂意表達自己的心愿。
2、體驗迎接新年的快樂。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新年心愿樹(可用塑料圣誕樹)
2、做心愿卡用的厚紙和用來裝飾的彩紙、廢舊報紙等,多于幼兒人數、記號筆、蠟筆。
四、活動流程:
欣賞重現——聯想創作——展現交流
1、欣賞、重現
(1)討論回憶。
出示新年心愿樹,引起幼兒興趣。
“這是什么?”(新年樹)“這棵樹漂亮嗎?這是一棵新年心愿樹,它能在新年里把我們的心愿告訴新年老人,幫助我們實現心愿。老師在新的一年有幾個的心愿想要實現,做成了心愿卡,你們想知道我有一些什么心愿嗎?
2、幼兒和同伴討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心愿。
說明:贊揚幼兒不僅想到自己的心愿,還想到為自己的父母祝福,還想到給其他關心我們的人送上祝福。
2、聯想、創作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心愿卡,下面就把你們的心愿畫出來吧!”
自由選擇制作心愿卡的材料和方法。幼兒動手繪畫心愿卡
說明:由于是中班孩子,幼兒繪畫水平還不是很高,教師引導幼兒用簡單的繪畫方式來表達。幫助個別幼兒想寫字的幼兒寫上祝福的話,如,祝爸爸媽媽越來越年輕,祝爺爺奶奶像老壽星等。
3、展現、交流
放背景音樂《新年好》——把這些心愿卡掛在新年心愿樹上,讓我們一起來期待這些愿望能實現,好嗎?幼兒互相講講自己心愿卡上的心愿。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2
爆竹聲聲辭舊歲,歡歡喜喜過大年。新春佳節即將來臨,這是我國人民慶賀豐收、祈福風調雨順、家人團聚的日子。金濤小學將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為主題,深入挖掘春節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一、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春節
二、活動目標:
讓學生在品味春節的民風民俗中,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培育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時間:
20xx年2月(學生完成作品后,于2月11日前上傳至班群,班主任擇優上傳至班主任群,學校將出版專題公眾號對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四、活動內容(學生自主選擇一項參加即可):
1.我為新春“唱一歌”。學生唱一首與春節有關的歌曲或童謠,錄視頻上傳到班群。
2.我為新春“讀一詩”。學生讀一首與春節有關的詩歌,錄視頻上傳到班群。
3.我為新春“寫一聯”。學生親手寫一幅春節對聯,與對聯一起合照,將照片上傳到班群。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3
一、活動目的:
豐富未成年人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參與對象:
全校學生
三、活動內容
圍繞“文明有禮過春節,做美德好少年”的主題,開展以下“七個一”活動:
1、創編一份“節日小報”。通過學習節日文化、搜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了解春節的文化內涵,通過自編的“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獲和感悟。
一、二年級制作剪貼報(統一用八開紙,要求父母與孩子共同制作)。三至六年級繪制手抄報 (統一選用八開素描紙)。
制作要求:小報制作要內容豐富,版面設計合理,整體感覺能體現節日氛圍。各班選送5份作品上交學校進行評選。屆時,學校將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
2、參加一次有意義的假期實踐活動。利用假期和家長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春節游藝活動等,了解春節文化內涵,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強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填寫活動記錄卡)
3、背一幅新春對聯。倡導學生了解春聯的來歷,自己搜集春聯,背一背春聯,使春聯這個傳統的習俗傳承下來。(填寫活動記錄卡)
4、制作一張新春賀卡。引導學生動腦設計、動手制作一張新春賀卡,可參照市面流通的賀卡,添加新的元素,反映自己對新春的一種期盼,一種祝福。
賀卡上可以寫上自己對家人的新年祝福。賀卡的制作可以綜合運用繪畫、手工、貼畫等多種藝術形式。
各班選送5份作品上交學校進行評選。屆時,學校將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
5、講一個新春故事。引導學生收集春節來歷的故事,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寫出來,給小伙伴看。(填寫活動記錄卡)
6、拍一張新春圖片。引導學生利用手機、照相機,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動時拍攝一張飽含團圓、喜慶氣氛的新春圖片,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照片洗出來貼在活動記錄卡上)
7、許下一個新春愿望。為自己新一年的學習、生活確定一個目標,并為實現這個目標做好整體設計。(填寫活動記錄卡)
四、活動要求
1、各班要把組織學生參加“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作為加強傳統文化學習教育的重要契機,作為“做一個文明有禮的福州人”活動和寒假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納入班級工作總體安排,制定方案,抓好落實。
2、所有材料上交時間:×年×月×日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 認識正確的新年祝福語,并祝福他人。
2. 了解慶祝新年的方式和方法,積極參加慶祝新年的活動,體會節日的熱烈和美好。
3.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的跟長輩和同齡的祝福語的區別。
活動準備
1.全國及世界各國人民過新年的視頻資料,新年音樂。
2. 朝鮮族的過新年ppt。
3.新年賀卡半成品。
活動過程
導入:
播放新年音樂讓幼兒想起這樣的音樂在哪里聽過?什么時候聽過?
展開:
1.全國及世界各國人民過新年的視頻,讓幼兒感受過新年的心情氣氛。
2.播放朝鮮族過新年的ppt,讓幼兒了解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
3.跟老師一起說新年祝福語,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祝福語。
結尾:制作新年賀卡
給長輩的新年祝福語涂色
這節課結束,孩子們都還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大家了解了"過新年"的風俗,在延伸環節更是讓幼兒的激情得以釋放到極致。今后就讓幼兒在課堂上能說,有看、有動(操作)。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代將“元旦”稱為公歷新年,將“春節”稱為農歷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5
一、活動目的
豐富未成年人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圍繞春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的主題,遵循簡潔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開展以下“十個一”工作:
一至六年級:
1.參加一次中華經典誦讀假期實踐活動。通過閱讀與春節有關的名篇、典故,觀看春節文藝節目,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春節游藝活動,了解春節、元宵節文化內涵,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強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2.做一件有意義事。鼓勵下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和公益宣傳,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農民工做好事、獻愛心,積極宣傳節日文明禮儀和低碳生活知識,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引導學生在新春期間,為家庭、為伙伴、為鄰居、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3.編寫一條祝福短信。設計一條祝福短信,發送給自己的親人,老師,以短信的方式拜年。短信倡導自己動腦編寫,不強調語句的工整,注重短信內容所蘊含的祝福。
4.許下一個新春愿望。引導學生對新一年的學習、生活確定一個目標,并為實現這個目標做好整體設計。
5.拍一張新春圖片。引導學生利用手機、照相機,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動時拍攝一張飽含團圓、喜慶氣氛的新春圖片,表達未成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至六年級:
6.創編一份“節日小報”。通過學習節日文化、搜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了解春節的文化內涵,通過自編的“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獲和感悟。
7.制作一張新春賀卡。引導學生動腦設計、動手制作一張新春賀卡,可參照市面流通的賀卡,添加新的元素,反映未成年人對新春的一種期盼,一種祝福。
8.編一幅新春對聯。倡導學生了解春聯的來歷,自己創作春聯,動筆寫春聯,使春聯這個傳統的習俗傳承下來。
9.講一個新春故事。引導學生收集春節來歷的故事,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寫出來,給小伙伴看。
10.日行一善。結合誦讀《弟子規》,參照“日行一善從家做起”評價表,自覺養成敬老愛親的好習慣。
三、活動要求
1.各班要把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作為加強傳統文化學習教育的重要契機,作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和寒假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納入班級工作總體安排,制定方案,抓好落實。
2.“我的新春愿望”書面材料、新春圖片、新春賀卡、“做一件有意義事”活動圖片和“節日小報”,有關班級下學期初各上交兩份。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6
活動準備
油畫棒、畫紙
課件:圖片、雨天
音樂:小雨小雨,別下了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用直線、斜線表現小雨和大雨。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1、播放下雨的聲音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你知道雨是從哪兒掉下來的嗎?
你們見過小雨點嗎?是什么樣的?
2、出示圖片:雨天
觀察,感知雨點。
小結: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點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內容
1、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
嘩!嘩!下了一場大雨。
幼兒試畫(強調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2、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
(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了哪兒?
小雨點落到池塘里會怎么樣?
邊講邊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暈及水花。
三、幼兒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
下雨啦,池塘里的水暈是什么樣的?
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同?
2、幼兒作畫
鼓勵幼兒添加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聽歌謠《小雨小雨,別下了》
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繪畫《下雨了》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所以本節活動我不但把讓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作為重點,而且我把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也同時作為本次活動的另一個重點,并以情感體驗為主線,貫穿于整個活動中。
1、藝術可以表現生活也可以表達情感,在教學開始,我通過聽——說—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對雨的已有經驗,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說出來,用肢體表現出來,教師再進一步對幼兒的語言進行概括,進行提升,讓幼兒對雨有進一步的認識,為下面的繪畫做了一個感性和情感的鋪墊。
2、結合語言進行繪畫,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在用短線、長線、斜線畫雨時,我結合生動、形象的語言。如:小雨一滴一滴一滴落下來。大雨嘩啦啦,一條一條落下來。起風了,大雨、小雨斜斜地落下來。幼兒一邊說,一邊畫,幼兒就覺得有趣多了。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7
一、活動主題:
展示風采迎接新年
二、活動目的:
為了迎接新春的到來,感受節日的氣氛。同時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學校將通過黑板報、主題班隊會等形式,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氛圍,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精神。
三、活動時間:
1月11日下午第2節課
四、活動地點:
各班教室
五、活動內容:
1、一、二年級班主任組織學生在班級以自娛自樂為主。
2、三—六年級以“展示風采迎接新年”為主題開展班隊活動慶祝新春節。
3、各班以“展示風采迎接新年”為主題出一期黑板報。
六、具體要求:
1、主題班隊的節目形式不限,要求多樣化,內容健康活潑。低年級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展一些趣味游戲;中高年級可以百花齊放,開展如猜謎語、成語接龍、講故事比賽等等。
2、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各班要制定出符合主題的具體方案,確保活動有序進行。
3、班級會場布置要有新年氣氛,黑板上要有主題詞“展示風采迎接新年”。
七、注意事項:
1、各班接通知之日起要精心策劃節目,活動要全面充分展現學生才藝特長。
2、活動結束后,各班要將桌椅擺放整齊、教室衛生打掃干凈,放學后學校將對各班的衛生進行大檢查。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8
一、指導思想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傳統大節,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是對青少年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有利契機。為了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大力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使學生從豐富多彩的年味熏陶中,切身感受濃郁的文化氣息,學校將舉行“年味兒飄飄·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主題教育活動。
二、活動目的
以“年味兒飄飄”為主題,我校在黨員、教師和全校少先隊員中開展“歡慶春節話民俗、揮毫潑墨繪春節、載歌載舞唱春節”等系列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從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基地出發,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
三、組織機構
組長:
組員:
四、活動內容:弘揚傳統,提升素養
活動準備時間:寒假
活動參與對象:全體學生
具體內容:
1.一年級——詩意氤氳誦春節
有關春節的古詩有很多,一年級各班布置本班學生利用寒假時間,在家長的幫助下搜集并背誦。等到開學后,先在班里進行展示,選出古詩誦讀小能手,參加年級比賽,選拔出全校古詩誦讀小能手,讓學生從氤氳的詩意中,去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2.二年級——載歌載舞唱春節
二年級各班組織學生搜集關于歌誦春天、歡度春節的歌曲,利用假期時間在家練唱。建議配上動作,可為自己的表演加分。開學后,先在班級里進行展示,選出小小歌唱家,再推選參加年級比賽,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去感受春節所帶來的快樂。
3.三年級——歡度春節話民俗
有關春節的由來、習俗、傳說、故事、民俗活動有很多,三年級各班可以發動本班學生搜集,利用班會、晨會時間在班里進行展示,選出小小故事家,讓學生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4.四年級——喜氣洋洋對春聯
春聯,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一種獨特的中國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仗、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瑯瑯上口,韻味十足。建議四年級結合《春聯》一課內容的學習,組織學生在寒假中搜集、記錄春聯,開學后進行與春聯有關的趣味知識競賽。可以是“一站到底”的形式,也可以是書面答卷的形式,建議各班進行相互觀摩,優秀班級可向全校展示。
5.五年級——心靈手巧繪春節
五年級各班可以將春節中走親訪友、家人團聚的歡樂祥和的情景或落到畫紙上,或拍成照片,還可以揮毫潑墨寫一寫關于春節的.詩句或者對聯。開學后,出一期開展春節主題的剪貼報、手抄報評比活動。根據活動實際情況,評出一至兩個優勝班級。
6.六年級——文采飛揚慶春節
六年級各班應及早布置,讓學生將自己在春節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付諸筆端,寫出真實感人、年味十足的習作,開學后進行評比,每班推薦3~5篇上交,學校網站擇優錄用并向《金壇教育報》投稿。
五、活動要求:
1.本活動的各班負責人為班主任和該班的語文老師,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
2.以上各項活動的準備時間均在寒假假期內,請務必在放假前布置;
3.中、高年級各班可組織學生結合活動內容,寫一寫自己參加實踐活動的真切感受;
4.開學后,請各年級各班根據周工作安排,在班級里深入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春節的文化內涵;
5.活動的具體事宜,由該年級的語文備課組長負責。在活動過程中,各備課組長要注意搜集和保存相應的文字材料及相關的圖片資料,及時上交學校。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9
設計意圖:
新年臨近,各班都在忙忙碌碌地為新年晚會做準備,幼兒園處處洋溢著迎接新年的快樂氣氛。恰在此時,我園教職工接到了為災區人民募捐冬衣冬被的通知。那天,我利用幼兒午睡時間將捐贈物打包裝箱。起床時,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對我的捐贈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教育資源,于是設計了這個活動。
目標:
1.嘗試將物品歸類并統計同類物品的數量。
2.積極參與交流討論,了解災區人民的需要,產生關心他人的情感。
準備:
1.《新年好》音樂磁帶,有關災區受災情況的課件。
2.超市的宣傳資料,剪刀。
3.四只箱子。統計用的紙和筆,各種物品的標記。
4.教師募捐時的錄像片段。
5.簡單了解郵寄的知識。
過程:
一、激發情感
1.幼兒在《新年好》的音樂聲中想象過年的快樂。
2.快過年了,我們大家都很開心,可是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就不像我們這么開心了,為什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播放有關災區受災情況的課件。)
3.他們遇到什么事情了?他們過年還能開心嗎?你看了心里覺得怎么樣?
4.小結:這些地方的小朋友遇到水災、火災,他們在我們開開心心過新年的時候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穿,沒有房子住,有的還失去了親人,實在是太可憐了。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好嗎?
二、了解需要
1.想一想,他們現在最需要什么?為什么呢?(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如災區人民需要食品、衣服、日用品、藥品、錢等。)
2.超市給我們送來了許多資料,看看哪些是災區人民需要的,請你們把它們剪下來。(幼兒操作。)
三、嘗試分類
1.你們為災區小朋友準備了什么?(教師在幼兒回答時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將物品按功用分類,例如幼兒說到餅干,教師就說“這是吃的”。)
2.我們怎么把這些東西送到災區呢?(教師在幼兒回答時可以追問,逐漸引導幼兒懂得要將物品裝箱,以便運輸。)
3.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幾只箱子,你們想一想怎樣裝箱才能讓災區人民一看就知道哪個箱子里裝的是什么?(幼兒討論,教師引導幼兒將不同用途的物品分類擺放,并在箱子上做上標記。)
4.請你們為不同的箱子做標記,然后按標記把東西分類放在箱子旁邊。(教師提醒幼兒將物品擺放整齊,以便統計。)
四、完成心愿
1.(播放老師募捐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袋子上的小標簽上寫了什么?想一想這些漢字和數字代表什么?(幼兒討論。)
2.原來漢字是告訴別人箱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數字是告訴別人這些東西有多少。有了這樣的標簽,救災工作人員就方便多了。
3.幼兒自由結成小組進行統計,各組之間互相檢查。
4.現在請每組小朋友將自己組的東西裝進箱里,并在標簽上寫上數量。
5.東西都準備好了,接下來應該做什么?(送郵局。)
6.在送郵局之前,我們還要寫上郵編、地址、收件人和寄件人等信息。(教師示范。)
延伸活動:
1.動員幼兒與家長為災區人民捐獻物資,注意物資要易保存、易郵寄。教師協助幼兒將物品分類裝箱,統計數量,并郵寄給災區人民。
2.師幼一起欣賞紅十字會頒發的捐助證書,分享體驗助人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10
活動目標:1.感受詩歌中描述的快樂的新年,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2.學會用不同的語氣朗誦詩句,并且掌握“新年,就是”的句式。活動準備:關于詩歌內容的彩圖一張。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月一日是什么節日嗎?(元旦)對呀,再過幾天就是元旦節了,也就是說我們的新年就要來到了。你們喜歡新年嗎?說一說你們眼里的新年是怎么樣的。(幼兒自由發言,老師總結)今天我們要來學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就叫做《新年》,我們來聽一聽詩歌里是怎么說的。
二、欣賞詩歌,理解內容:1.師朗誦詩歌一遍,問:你在詩歌里邊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自己在詩歌里聽到的東西,暢所欲言)2.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一遍你們要仔細聽,詩歌有沒有告訴我們新年是什么?提問:a.詩歌里的“我”發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個夢,夢到新年到了。坐上飛船到天上去游玩)—教師一步步引導,最后出示掛圖。b.我到了天上碰到了誰?(星星、月亮、太陽)—將星星、月亮、太陽的小圖貼到大掛圖上。c.星星說新年是什么?(新衣新帽) 月亮說新年是什么?(糖果玩具) 太陽說新年是什么?(快樂和進步)—貼上對應的小圖。d.你們知道什么叫“進步”嗎?(進步就是學會做以前不會做的事,是懂得更多的道理,更有禮貌等等)小朋友們希望新的一年自己有什么進步呢?
三、學習詩歌朗讀:1.結合掛圖,幼兒跟著老師一起朗讀一遍。2.師:有沒有發現老師在讀星星、月亮和太陽的話的時候,語氣有什么變化,哪個輕一點,哪個重一點?(星星—細聲,月亮—大聲,太陽—高聲)細聲,大聲和高聲有什么不同呢,跟著老師一起來念一遍。3.集體朗誦,注意用不同的語氣朗誦相應的詩句。4.分角色朗讀:指定三個幼兒來扮演星星、太陽和月亮,教師和其他幼兒念剩下的內容。
四、掌握詩歌中句式:(建議:改成創編)師:詩歌里面我們問星星、月亮和太陽,他們的回答都是新年,就是什么什么。剛才老師已經問過小朋友們你們眼中的新年是怎么樣的,現在請你們像詩歌里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那樣告訴老師你們覺得新年是什么好不好?(讓幼兒用“新年,就是”來回答)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11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教育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使我們的學生從中受到濃郁的傳統節日文化氣息的熏陶,并從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引導學生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活動內容:
認識春節:
春節,是習俗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莆仙一帶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稱為“五日歲”初一早晨,開門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線面、燭、炮,禮畢,全家共吃線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長壽。初二不相往來,不相串門拜年,只有初一日來過者不忌。初三日,各戶進行“迎年”,所謂“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應。初四日,在繼續“迎年”中,沿有“為菩薩乞草”的習俗:由兒童捧神像,在車鼓隊簇擁下,按戶募取木柴。下午則有“娘媽請花”,希望能庇其早生貴子。黃昏壘柴木于社廟前,舉火燃燒,各戶進行接神祀,待柴火燒透,眾用長鉗爭夾未燼之柴速返家中,日“夾火母”希望財如火發。
春節習俗:
1、掃巡興化話把大掃除叫“掃巡”。
2、祭灶公。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舉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
3.、二十五日頭,農歷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習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稱“二十五日頭”。
4、做年糕,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戶戶做豆腐,買年貨,尤以做年糕最為繁忙。
5、辭歲,“除夕”前一天,俗稱“小除”,戶戶放鞭炮,貼新春聯。當晚,家家戶戶堂上點花燭,疊紅橘果如塔狀,上插“三春”紙花,供“隔年飯”于灶頭,備辦豐厚祭禮和“貢銀”,祭祀天地神,名為“辭年”。
6、初四過大年,做大歲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領寧德橫嶼、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據點,四出燒殺掠搶。興化府城(今莆田城)在農歷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時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據達兩個月之久。興化城內被焚毀殆盡,死亡3萬余人。當時,莆田男女老少奮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斷脛,或火焚、釘死,慘不忍睹,倭賊滅絕人性的暴行震驚海內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內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暫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繼光兵到,興化城得以光復。這時,逃亡山區的老百姓,才紛紛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親友的尸體,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園。這時,年節已過,人們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歲。后來,為紀念莆田這一段悲慘的日子,莆田民間和以往一樣,于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夜“做歲”,時間拖得太長。于是,莆田民間約定將農歷二月初四“做歲”,改為正月初四“做歲”(圍爐),因農歷二月農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歲”并將年三十晚上改為“做小歲”,正月初四晚上稱為“做大歲”。同時將二月初二日約定為正月初二日,作為探望親友傷亡的不祥日子,俗稱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這一天,都不互串門拜年或走親訪友。
主題活動:
1、舉辦書寫春聯活動
2、開展“我愛家鄉,介紹家鄉習俗”征文活動。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12
活動目標:
1、能說出春節里感興趣的事,并根據歌曲的結構創編歌詞。
2、能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熱鬧,體驗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鈸、鼓、鞭炮等。
活動過程:
1、 談話:小朋友們是怎樣慶祝新年的?;.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新年里,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2、學習新歌《新年的笑聲》。
(1)出示鈸、鼓和鞭炮,模仿它們的聲音。
(2)學習節奏型:X X X X X X X X X 0A、用身體動作表示節奏型。
B、用鈸、鼓和鞭炮的聲音表示節奏型。
(3)幼兒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A、教師示范演唱。
B、提問:你聽見歌里唱了什么?
C、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重點掌握切分音。
(4)幼兒集體演唱歌曲。
A、幼兒集體學唱。
B、師與幼兒接唱。
C、邊唱邊表演。
3、創編歌詞。
(1)交流:在新年里你還聽見哪些熱鬧的聲音?
(2)師根據幼兒說的示范編歌詞。
(3)幼兒根據歌曲的結構創編歌詞。
(4)師帶領幼兒演唱新的歌詞。
4、律動:幸福拍手歌。
活動延伸:
1、 利用晨間或游戲時間,啟發幼兒以個別交談或小組討論形式繼續交流新年里的見聞。
2、在區域里用其它的節奏來表現鈸、鼓和鞭炮的聲音。(景艷華)
活動反思:
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活動主要表現的是新年的笑聲,也就是把節日里喜慶的氣氛以及快樂的心情說出來、唱出來。整個過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夠掌握活動的重點:鼓和鞭炮的聲音(切分音)節奏。孩子們在活動中對新年的那份憧憬使得他們非常樂意用自己的各種感官來表現新年的快樂,在說說、唱唱、跳跳的過程中自然完美展現。
幼兒園大班主題《新年》教案范文 篇13
活動目標
1、體驗過年的喜慶與熱鬧,培養幼兒愉快的情感。
2、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學習畫圓形、方形、半圓形。
活動準備準備實物方糕、湯圓、餃子、饅頭。
活動過程
1、帶幼兒跳舞《過新年》,導入課題。
2、談話;體驗過新年的熱鬧。
提問:過年時與平時有哪些不一樣/過年時有沒有自己動手捏餃子、蒸饅頭。
3、觀察實物范例,教師范畫。
(1)提問:饅頭、方糕、餃子、湯圓分別是什么形狀?
(2)幼兒邊書空邊說邊畫。
(3)示范畫方形、半圓形、長方形及圓形。
4、幼兒做畫,教師指導觀察。
重點與難點:注意線條應接好口;糕點就畫在盤子里。
5、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活動延伸把糕點沿輪廓線撕下來,放入娃娃家開展游戲。
活動評價幼兒比較感興趣,但有部分幼兒動手能力差,應繼續鍛煉幼兒動手能力。
活動2:禮品袋(涂色)
活動目標
1、 感受色彩的美,培養涂色的興趣。
2、 復習認識顏色,能夠均勻的將禮品袋用自己喜歡的幾種顏色涂滿。
活動準備:
教具禮品袋;白紙、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 參觀禮品袋商店,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 :商店里有什么?禮品袋上有什么顏色?
2、幼兒示范涂禮品袋,師生共同評價。
(1)請4—5個幼兒每人選一種顏色共同涂染禮品袋。
(2)根據涂色是否均勻的情況,師生共同評價。
3、幼兒涂色,教師指導。
(1)提請幼兒使用多種顏色將禮品袋涂滿。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先畫禮品袋在涂色。
活動延伸:給幼兒提供多種工具材料:棉簽、顏料、水彩筆等讓幼兒選擇。
活動評價:幼兒對色彩很感興趣,涂色很不錯,效果好。
活動3:花窗簾(紙團印畫)
活動目標
1、 感受花紋疏密排列的美。
2、養成自己收拾物品、愛惜畫面、保持衛生的好習慣。
3、學習用紙團蘸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廢報紙,顏料,紙簍。
活動過程
1、展示幾長老師用紙團印上花的花紙,供幼兒觀賞。
提問:織布廠最近印出許多花布,你們知道它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
2、教師示范印畫的步驟與方法。
(1)先用搓好的紙團蘸上顏色,在壓印在紙上。
(2)每人準備三個紙團,每個紙團只蘸一種顏色。印畫時,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有規律的排列壓印,也可將不同顏色的紙團覆蓋著壓印。
(3)印出的花紋可以有疏有密,隨意排列。
(4)印好后將紙團丟在廢紙簍中,將畫擺在桌上,帶晾干后在收拾。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指導重點:
(1)每個紙團只蘸一種顏色,顏料不宜太多。
(2)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和自身的衛生。
4、展出幼兒作品,逐件欣賞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