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籃球原地運球教案(精選3篇)
小學一年級籃球原地運球教案 篇1
學習目標:學會籃球的基本技能;培養對學習籃球的興趣。
學習內容:籃球(球性和原地的運球)
學習步驟: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
1.教師組織小游戲《截住空中球》。教師布置好場地,分好,分發器材。
2參加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去。激發學生的熱情。
3.進行巡回指導。糾正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活動:
1.在教師的指道下分組,領好游戲器材。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中去。
2.在游戲中注意要遵守游戲的規則。注意傳球的準確性。
3.在游戲中要盡情的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組 織:
四組分成原形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點:知道一些籃球的基本技能運用的方法。
難 點:能運用掌握的'籃球知識進行練習。
教師活動:
1.分發籃球,教師講解一些簡單的籃球技能的方法并示范方法。
2.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3.及時讓同學們把自己學會的動作展示給同學們。
學生活動:
1.積極的聽的教師的講解,看教師的示范動作。
2.按照教師示范和講解進行練習并相互交流經驗。
3.在練習時注意動作的正確運用。
組 織:
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片、籃球20個
小學一年級籃球原地運球教案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一年級學生。他們天真活潑,模仿力強、喜歡表現,但好動,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一部分還存在任性、嬌氣等不良的心理傾向。為此,針對他們喜歡游戲、喜歡展示的共性特點和個性差異,我選擇以小籃球游戲為活動主形式,以對籃球的興趣營造濃厚個人競爭和團體合作氛圍。
二、教學理念
由此,在設計理念上,我認真滲透素質教育思想,積極創新體育教學形式,以學生的心理趨向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貫徹落實“快樂體驗”的課題思想,突出一個“新”字,體現一個“改”字,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
三、教學目標
根據體育課程標準的學習領域目標,以及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初步預設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快樂鍛煉,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2、知識與技能:發展協調、靈敏的素質,促進智力開發。
3、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通過各種小籃球游戲的體驗活動掌握一定的技能。
難點:在練習中,能夠掌握小籃球的活動方法,做到自主學練和團隊合作鍛煉,
場地器材:一塊籃球場地、學生每人一個小籃球。
四、教法、學法預設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初步預設本課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設疑法、演示法、練習法、激勵法等。
學法:觀察法、嘗試法、游戲法、合作法、競賽法等。
五、教學程序
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趣的游戲最能吸引他們進入課堂角色。我將以“把球拍起來”設為難題,去激趣。一入課就在情景中帶領學生去探究小籃球的彈跳特性,學生的活動熱情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和調動出來。
通過創設“緝私行動”讓學生進一步開展興趣活動,激發學生對小籃球技術的渴望,提高學生的迅速反應、靈敏運動能力。
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進入“把球傳起來”的主體活動中,學生興致盎然,奔跑傳接球、躲閃,循環反復,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達到了一定的技術鍛煉,讓全體學生沉浸在愉快地學、練氛圍中,享受體育活動的快樂,陶冶身心。
最后又以“和籃球交朋友”恢復學生生理和心理狀態,進行課堂小結,評價,滲透德育美育教育。
本節課我將力求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學練、合作探究互動評價”等辦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及時鼓勵表揚,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一年級籃球原地運球教案 篇3
一、課題
籃球原地運球
二、課型
新授課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知道原地運球動作要點,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參與活動,學生能夠做出原地運球的動作,發展學生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意志品質,學生體驗籃球樂趣克服困難和遵守規則的優良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按拍球位置準確。
2.教學難點:手指、手腕運球動作協調配合。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課堂常規)
整合整隊,點名報數,師生問好,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導入熱身)
1.慢跑跳起觸球
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成一路縱隊進行慢跑,跑到籃圈的左右側時,第一名同學跳起把球擲向籃板,第二名緊跟跳起接球,在最高點把球擲向籃板,其余同樣練習,在跳到最高點時接球、出球,15個連續碰板無失誤。
2.英文字母操
學生分組持球做BASKETBALL的動作。
(三)基本部分(學習、練習、鞏固、展示)
1.導入:提問
老師提問如何彈鋼琴,學生模仿,老師示范原地運球,學生思考原地運球和彈鋼琴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要求:認真觀察。
組織形式:分成四組進行。
2.新授:請學生回答問題,共同完成動作要點。
兩腳前后站立,下蹲低一點,五指分開,用手腕和手指向下按球,掌心要空出,運球時眼睛看前方。
要求:認真聽講。
組織形式:分組觀看老師動作。
3.練習
(1)運球模仿
兩人一組面對面,一名學生做出不同原地運球動作,另一名同學模仿他的運球動作,看哪一個同學是模仿小能手。
要求:手腕、手指運球。
組織形式:分組練習。
(2)高運球和低運球
當老師說高人的時候,學生做低運球動作,當老師說矮人的時候,學生做高運球動作,咱們比一比哪一小組反應快。
學生出現運球低頭現象,老師給出視頻,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安排舉手報數的練習,幫助學生改進動作。
要求:運球抬頭,重心起伏。
組織形式:分組討論,練習,互幫互助。
(3)走動中運球
再地面上畫標志線形成小迷宮,每個小迷宮面前有一個任務,學生根據地面上的路線指示運球做任務
要求:抬頭運球、手腕手指運球。
組織形式:分組到場地進行。
4.游戲:運球堆積木
學生分成四組成一路縱隊站在線后,聽到老師口令后,每組排頭學生走動運球到終點后,將球托放下之后接力下一名學生,直到積木堆起來為勝利,要求積木不能塌,運球中不能跑。
要求:認真比賽。
組織形式:成四路縱隊。
(四)結束部分(整理放松、小結)
1.手語放松。
2.課的小結。
3.回收器材、師生再見。
六、場地設施
籃球、籃球場。
七、教學效果
預計運動運動負荷
1.平均心率:130-140次/分鐘。
2.練習密度: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