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小班教案(精選3篇)
糧食小班教案 篇1
準備:
各種糧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飯、面包、面條等。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大米、白面、生面條,并請他們說出各種糧食的名稱。
2、將大米、白面、面條煮熟,請幼兒比較與未煮熟時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品嘗煮熟的食物。
4、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身體有什么益處。
5、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吃了糧食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大個。
建議:
可以結合吃飯時間向幼兒介紹各種糧食。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喜歡與同伴一起過節,感受節日快樂。
2、能把自己的物品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每人備一份小食品或小玩具;與大班聯系,協商一起過節的事。
活動與指導:
1、布置兒幼帶好自己的訓、禮品跟隨教師來到其他班級內,指導他們主動向其他班小朋友祝賀節日,并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朋友。
2、組織幼兒玩“擊鼓傳花”的游戲,鼓聲停花落誰手誰就表演節目。要求幼兒為同伴的表演鼓掌,以示歡迎。
3、示意幼兒把自己的小禮品取出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糧食小班教案 篇2
一、目的要求:
1、初步學習針對不同的對象(農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交談
2、能傾聽他人的談話、理解他人的語意。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已了解糧食的主要知識。
2、物質準備:
農民秋收活動的錄像,各種糧食的圖片。
3、材料配套:
教育掛圖
三、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
⑴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季節?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么?
⑵引導幼兒說說秋收的情景,想象農民豐收的喜悅心情。
⑶引導幼兒發準"秋收""糧食""農民"等音。
2、教師扮農民,讓幼兒向農民阿姨詢問糧食種植生長的有關問題
⑴引導幼兒用與同伴交談的不同方式與農民阿姨交談。
⑵引導幼兒體會到農民耕種的辛苦。
3、幼兒分組進行交流
⑴分組討論:你知道的糧食在哪些?糧食從哪里來?農民是怎么種糧食的',辛苦嗎?你是怎樣愛惜糧食的?
⑵每組推選一名同伴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4、討論:如何節約糧食?
⑴引導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向同伴介紹如何節約糧食。
⑵小結:小朋友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四、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利用不同的圖片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討論,在討論中逐漸明白吃飯的重要性,知道農民生產糧食的不容易,明白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但是在教學活動進行中,孩子們在理解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行為有點難,在以后的日常教學中,我要隨時滲透愛惜糧食的觀念,在有條件的時候帶孩子們到鄉下走走,讓孩子們親身經歷勞動的艱辛,從而使孩子們的認識更加深刻。
糧食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常見的雜糧,知道適量吃一些雜糧有益健康。
2、培養幼兒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各種粗糧饅頭、玉米餅、燕麥粥、紅薯條、綠豆湯等。
2、幼兒每人一套餐具。
3、畫有糧食圖案卡片數張。
活動過程
一、粗糧自助餐。
幼兒品嘗各種粗糧制作的點心,并自由交談,交流各自的經驗和感受。
二、討論。
1、我們平時吃哪些糧食?米飯和面包是用什么做的?
小結:我們平時吃得比較多的是米飯、面條、面包等 ,這些都是用大米和白面做的,叫細糧。
2、提問:剛才你吃了什么點心?味道怎么樣?是用什么做的?
小結:剛才我們吃的這些點心是用高梁、小米、紅薯、玉米等做成的,這些東西叫粗糧。粗糧也是一種糧食,品種非常多。
三、了解粗糧的營養價值。
1、提問:你以前吃過粗糧嗎?吃過哪些粗糧?為什么要吃粗糧?
小結:粗糧里面許多營養是大米和白面中沒有的',而且粗糧中有大量的纖維素和豐富的維生素,能鍛煉我們的牙齒,通大便,對身體有好處,所以我們應該吃一些粗糧。
2、討論:每餐都吃粗糧行不行?粗糧吃多了會有什么感覺?
小結:吃太多的粗糧會不容易消化,所以也不能多吃,應粗糧細糧搭配著吃。
四、游戲"找家"玩法:幼兒人手一張卡片,根據卡片上的圖案,聽老師的口令進行判斷,并站到相應的圈中。如老師說:"高梁是粗糧"。幼兒認為對就站到粗糧家中,認為不對就站到細糧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