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好玩的滾筒(通用6篇)
小班美術:好玩的滾筒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粘貼的技能,能連續粘貼圓形,貼出毛毛蟲的身體
2、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貼,大膽想象,拼貼出毛毛蟲的不同造型
3、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⑴印有一個毛毛蟲的頭,若干大小相同的各色圓形的硬紙卡,毛毛蟲的頭和圓形可以從硬卡紙上取下。如圖:
、、印有葉子的硬紙卡,葉子能從卡上取下,如圖:
2、膠棒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1、出示材料,引發幼兒制作興趣
2、教師示范制作過程
⑴、先把材料從硬紙卡上取下
⑵、把毛毛蟲的頭的背面涂上膠,粘貼在樹葉上的合適位置
、、挨著毛毛蟲的頭一個一個粘貼圓形,注意每個圓形要挨在一起,中間不能有空隙。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指導個別幼兒正確的粘貼方法,
、啤⒐膭钣變捍竽懴胂螅促N出毛毛蟲的不同造型
4、幼兒作品展示
小班美術:好玩的滾筒 篇2
活動目標:
觀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學會用手進行創意繪畫。
活動準備:
PPT、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蠟筆、磁鐵、黑板,夾子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現在老師和你來玩猜謎語的游戲:"五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做事全靠它。"
幼:小手師: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小手能做什么嗎?
幼:穿脫衣服、吃飯、畫畫等等。
師:對呀,原來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干,現在請小朋友認真看看老師用手做什么?(師在黑板白紙上很快完成一個手形畫——小魚)
師: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畫的小魚,這樣的畫就叫手形畫。
二、欣賞手形畫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幾幅漂亮的手形畫。(出示PPT圖片,請幼兒欣賞,老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漂亮的手形畫是由什么手形變成的。
三、探索嘗試,合力創作
1、老師講解要求: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選擇什么背景畫就盡量畫上相應的手形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擺出不同的手形,進行大膽添畫,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模仿或在教師的引導下添畫。
四、收獲成功,作品展示
請個別幼兒向大家說說,自己畫的手形變成什么?
小班美術:好玩的滾筒 篇3
一、活動目標:
1、積極動手操作,感受用滾筒作畫的樂趣。
2、發揮想象和創造力,能用粗線條組成完整又美觀的畫面。
3、嘗試用各種滾筒印制墻紙,感受圖案的精美和豐富多樣。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自己大膽印制各種線條圖案
難點: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序的合作作畫。
三、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參加過滾印活動的經驗
物質準備:大張卡其色紙4-6張,各種滾筒、水粉顏料、抹布
四、活動過程:
。ㄒ唬┯^察各種滾筒,初步了解滾筒的特點。
指導語:讓我們來看看滾筒是什么樣子的?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用滾筒作畫的呢?
提問:這是什么?滾筒上有什么?用的的小手來摸一摸滾筒上的圖案,有什么感覺?
。ǘ┨剿鲏埖挠≈品椒。
1、欣賞各種各樣墻紙的圖片。提問:你喜歡張墻紙?墻紙美嗎?哪里美?
2、幼兒討論印制的方法
提問:我們想讓教室里墻壁變漂亮,想重新換一張墻紙,怎么辦呢?怎樣才能使教室里墻紙不一樣?怎么?怎樣才能在墻之上印滿好看的圖案呢?
。ㄈ﹪L試小組創作墻紙
想一想怎樣把墻紙滾滿?印清楚?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衛生。
。ㄋ模┬蕾p創作的墻紙,結束活動。
結束語:墻紙上有滾上了什么?是怎么印上去的?
活動建議:
1、活動延伸:教師將各種滾筒投放到區角,讓幼兒繼續嘗試滾印出各種圖案。
2、家園合作:請家長幫助收集一些特殊的滾筒供幼兒欣賞,如雕花的、海綿的等。
3、關注學習品質:滾印畫是一種游戲形式的繪畫,一開始幼兒很有興趣,關鍵是引導幼兒集中注意力,堅持完成本次活動的學習任務。
小班美術:好玩的滾筒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曲折線、波浪線、彈簧線等幾種常見線條的名稱及繪畫技巧。
2、激發幼兒大膽創作,積極參與活動。
3、感受色彩的美麗,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動準備:
1、油畫棒人手一盒。
2、各色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1、欣賞作品,激發幼兒創作興趣。
(1)出示作品讓幼兒自由欣賞。
。2)提問:“作品上面都畫了些什么?”
“你認識哪些線條寶寶?”
。3)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逐一示范不同線條的畫法。
。4)幼兒跟教師徒手練習畫不同的線條寶寶。
2、教師示范完整作畫。
(1)用自己喜歡的蠟筆畫不同顏色的線條寶寶
。2)強調使用顏料的時候先讓刷子先生喝點水,舔舔毛,從一頭刷向另一頭。
3、幼兒作畫,家長適當參與。
4、評價作品
。1)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教師評價幼兒的作品。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班美術:好玩的滾筒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用涂染的方法給水果染色,體驗涂色的樂趣。
2、學習整理繪圖工具。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涂好顏色的水果寶寶。
2、油畫棒、各種水果寶寶的輪廓紙若干。
3、歡快活潑的一段音樂。
活動流程:
1、以游戲的口吻,引起幼兒興趣。
水果王國要召開舞會,水果寶寶們都要穿上自己最漂亮、最鮮艷的衣服去參加。
2、出示涂好顏色的水果寶寶。
引導幼兒說說水果寶寶們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
3、鼓勵幼兒給水果寶寶“穿”新衣。
(1)出示沒有涂顏色的水果輪廓圖片,鼓勵幼兒為它們“穿”上新衣服。
(2)示范涂色方法(從下往上涂,把它的全身都涂個遍。)幼兒每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寶寶,幫它“穿上”新衣服。
(3)鼓勵幼兒和水果寶寶說說話。
4、欣賞作品。
幼兒互相觀賞涂好顏色的水果娃娃。
播放歡樂地樂曲,參加水果舞會。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班美術:好玩的滾筒 篇6
本節活動是讓幼兒學習用線描的方法畫半圓形,從而畫出汽車的輪廓。小汽車是我們小朋友熟悉的,孩子們不僅認識,在玩的過程中已經觀察到了小汽車的基本的外形結構特征。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這樣的活動有利于孩子鞏固對小汽車的認識,從而培養孩子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用記號筆繪畫雖然已不是我們小朋友第一次嘗試。但在活動開展前,我還是向幼兒講解了正確的握筆姿勢,還帶領幼兒進行了畫半圓的練習,為這個活動的開展做好了前期的經驗準備。所以,在活動中我沒有重點強調握筆的姿勢。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我發現了還有部分幼兒握筆的姿勢不對。由于小班幼兒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觀察的目的性較差,缺乏順序性和細致性,不會有意識地識記某些事物。因此,在活動中應該再與幼兒一起鞏固握筆的正確姿勢,這樣就不會出現錯誤的握筆姿勢。在活動過程中,我在黑板上操作示范,這樣幼兒就能夠一目了然的看到教師的整個操作示范過程。活動中我先教孩子們找到一個點橫向畫除一條線,并從線的左端開始,慢慢
延伸向上,直到與線的另一端接住口,這樣一個半圓形就畫好了。而后在添加車窗與車輪。我覺得這樣更能幫助幼兒輕松、快樂的掌握點與點的連接的繪畫技能,幼兒也更樂于接受,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