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精選11篇)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是從實際需要產生的;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2.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知道整數、分數的分類。
3. 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教學重點: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及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及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導學部分)
1.在中國地形圖上,可以看到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圖上標有8848;還有一個吐魯番盆地,圖上標有-155 (單位:米)。這種數通常稱為海拔高度,它是相對于海平面來說的。你知道海平面的高度通常用什么數表示嗎?請說出圖中所示的數8848和-155表示的實際意義。
2.你看過電視或聽過廣播中的天氣預報嗎?中國地形圖上的溫度閱讀。(可讓學生模擬預報)請大家來當小小氣象員,記錄溫度計所示的氣溫25C,10C,零下10C,零下30C。
為書寫方便,將測量氣溫寫成25,10,―10,―30。
3.讓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了哪些數?它們是怎樣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在生活中為了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產生了數1,2,3,為了表示沒有,引入了數0;有時分配、測量的結果不是整數,需要用分數(小數)表示。總之,數是為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發展起來的。
二.合作、探究、展示
1.正、負數的讀法與寫法:
號讀作負,如117.3,讀作負五, 號是不可以省略的.
+號讀作正.如 ,讀作正三分之二,+ 可以省略不寫.
2.議一議
有位同學說一個數如果不是正數,必定就是負數. 你認為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4.例1指出下列各數中的正數、負數:
+7,-9, ,-4.5,998, ,0
練一練:課本P13、2 3
5.相反意義的量:
在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這樣一些量(事情)具有相反意義。向東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買進和賣出都具有相反意義
你能舉出幾對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嗎?
例2(1)如果向北8千米記作+8千米,那么向南走5千米記作什么?
(2)如果運進糧食3t記作+3,那么4t表示什么?
練習:課本P13/2 3
6. 統稱為整數。
統稱為分數。
三.鞏固練習
1.比0大的數叫做__ ____; 比0小的數叫做___ ____;
2.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是__ ___.
3.數 3,-0.2,1,0, 中,負數有 個,正數有 個.
4.觀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數,它的排列有什么規律?請接著寫出后面的3個數
(1)、1,-1,1,-1,1,-1,1,-1, , , ,
(2)、1,-2,3,-4,5,-6,7,-8, , , ,
5.小莉說:一個數,不是正數,必是負數。小明說:帶有-號的數就是負數,帶有+號的數就是正數 。你認為他們的說法正確嗎?談談你的看法。
四.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學習,我們知道了一種新的數----負數。你是如何區分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的?
五.布置作業
六.預習指導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2
1.1 正數和負數
〔教學目標〕
1、了解負數的產生是生活、生產的需要;
2、掌握正、負數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3、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含義;
4、熟練地運用正、負數描述現實世界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5、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和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重點,正確理解負數、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是難點。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重點,正、負數概念的綜合運用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負數的引入
我們知道,數產生于人們實際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投影1~3:圖1.1-1]人們由記數、排序,產生了數1,2,3;為了表示“沒有”、“空位”引進了數0;測量和分配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為此產生了分數和小數。
在生活、生產、科研中經常遇到數的表示與數的運算的問題。
[投影]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溫度為-3~3℃,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這一天北京的溫差是多少?
2.有三個隊參加的足球比賽中,紅隊勝黃隊(4︰1),黃隊勝藍隊(1︰0),藍隊勝紅隊(1︰0),三個隊的凈勝球分別是2,-2,0,如何確定排名順序?
3.20xx年我國產量比上年增長1.8%,油菜籽產量比上年增長-2.7%,這里的增長-2.7%代表什么意思?
上面三個問題中,哪些數的形式與以前學習的數有區別?
數-3、-2、-2.7%與以前學習的數有區別。-3表示零下3攝氏度,-2是由2-4得到的,表示凈輸2個球,-2.7%表示減少2.7%,而3表示零上3攝氏度,2表示凈贏2個球,2.7%表示增長2.7%。
像3、2、2.7%這樣大于零的數叫做正數;像-3、-2、-2.7%這樣在正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正)號,例如,+3、+2、+0.5、+1/3,?就是3、2、0.5、1/3,?。
這樣,一個數由兩部分組成,數前面的“+” “-”號叫做它的符號,后面的部分叫做這個數的絕對值。
請你指出數-3.2,5,-2/3的符號和絕對值。
二、對數“0”的重新認識
大于零的數叫做正數,在正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那么0是什么數呢?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我們知道,0表示沒有,它僅僅表示沒有嗎?實際上它還可以表示一個確定的量。如今天氣溫是零度,是指一個確定的溫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0的意義已不僅僅是表示“沒有”,它還可以表示一個確定的量。
三、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把0以外的數分為正數和負數,起源于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正數和負數在許多方面被廣泛應用。在地形圖上表示某地高度時,需要以海平面為基準,通常用正數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負數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高度。例如: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4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為-155米。又如記錄賬目時,通常用正數表示收入款額,負數表示支出款額。
請大家看課本第3面的圖1.1-2、1.1-3。
你能解釋上面圖中正數和負數的含義嗎?
圖1.1-2中的4600表示A地高于海平面4600米,-100表示B地低于海平面100米;圖1.1-3中的2300表示存入2300元,-1800表示支出1800元。
你能再舉一些用正負數表示數量的實際例子嗎?
通常用正數表示汽車向東行駛的路程,用負數表示汽車向西行駛的路程;用正數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負數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數表示買進東西的數量,用負數表示賣出東西的數量,等等。
四、鞏固練習
五、實際問題
[投影]例(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公斤,小華體重減少1公斤,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xx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20xx年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分析:首先我們來弄清楚增長-1是什么意思?增長-6.4%是什么意思?
增長-1表示減少1;增長-6.4%表示減少6.4%。
解:(1)這個月小明體重增長2公斤,小華體重增長-1公斤,小強體重增長0公斤。
(2)六個國家20xx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美國 -6.4%,德國 1.3%,
法國 -2.4%,英國 -3.5%,
意大利 0.2%,中國 7.5%。
注意: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投影3]例2 “牛牛”飲料公司的一種瓶裝飲料外包裝上有“500±30(mL)”字樣,請問“500±30(mL)”是什么含義?質檢局對該產品抽查5瓶,容量分別為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 ,問抽查產品的容量是否合格?
分析:“+30”是什么意思?“-30”是什么意思?
解:“500±30(mL)”表示實際容量比500mL最多多30mL,最少少30mL,即在470~530之間。 抽查產品的容量都在470~530之間,所以都合格。
六、鞏固練習
[投影]補充題:某藥品的說明書上標明保存溫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圍內保存才合適。
七、課堂小結
1、到目前為止,我們學習的數有正數、負數和零;零不僅僅表示沒有,它還表示確定的量。
2、正數和負數起源于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3、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和科研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3
補充練習2:判斷下列說法對錯:
A.向南走-60米表示向西走60米
B.節約50元與浪費-30元是互為相反意義的量
C.快與慢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D.+15米就是表示向東走15米
E.黑色與白色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F.向北4.5米和向南8米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補充練習3:用正負數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溫度上升3℃和下降5℃。
(2)盈利5萬元和虧損8千元。
(3)運進50箱與運出100箱。
(4)向東10米與向西6米。
五、課后練習
1、課本P7第1、2、3.
六、補充練習:
2、下面各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5,+1,0.07,-1.414,1.98%,0,-20%,-1000,11/9,0.001
3、如果一個物體沿東西方向運動,若規定向西為負,向東為正,
(1)向東運動5米和向西運動10米各怎樣表示?
(2)-30米和50米各表示什么?(3)物體原地不動怎樣表示?
4、說出下列每句話的意義。
(1)小明在圍棋比賽中輸了-5盤。(2)今晚的氣溫升高了-3℃。
(3)電梯下降了-4層。(4)李華體重增加了-2公斤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4
<meta/><title>2</title>
一、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有理數的意義,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
2.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教學設計
通過電腦動畫出示某班舉行知識競賽的得分情況,讓學生從計算比賽得分的動態情境中,接觸負數的概念,引出“不夠減得出負數”,再通過“議一議”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鼓勵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例子,并在尋求實例的過程中體會負數引人的必要性.教師選擇學生熟悉的場景開展討論,通過實例的討論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用正、負數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有理數的意義,負數的引入
2.能靈活運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討論法、探究法、講授法、觀察法.
六、教學思路
(一)、通過電腦動畫情節的觀看,讓學生了解帶“一”號的數.從而引人負數
動畫內容:
評分標準是:答對一題加10分、答錯一題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個隊的基本分均為0分.
答題情況如下表:
1.每個代表隊的最后得分是多少?你是怎么表示的?與同伴交流
2.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充分思考,給出各自的表示方法,并進行交流
3.講授:上面出現了比0低的得分,用帶“-”號的數表示(讀作負),比0高的'得分,用帶“+”號的數表示(讀作正).
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帶有“+”號與“-”號的數表示各隊的得分情況.
(二)、運用深究法,同時倡導學生尋求帶有“-”號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并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情感
師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帶“-”號的數嗎?請同學舉例,與同伴交流.
生答:四川盆地海拔高一114米,某企業的虧損額等等都用帶“-”號的數來表示.
師總結:同學們回答得都不錯.
(三)、指導學生理解相反意義的量.并會識別正、負數
1.先想一想: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再議一議.
3.做做:用正數和負數表示一些意義相反的量.
出示例1:(1)在知識競賽中,如果用十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樣表示?
(2)某人轉動轉盤,如果用十5表示沿逆時針方向轉了5回,那么沿順時針方向轉了12圈怎樣表示?
(3)在某次乒乓球質量檢測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標準質量0.02克記作十0.02克,那么一0.03克表示什么?
解:(1)扣20分記作:-20分;(2)沿順時針方向轉12圈記作一12圈;(3)-0.03克表示乒乓球的質量低于標準質量0.03克.
分析:(1)準基:0分;(2)準基:轉盤靜止不動;(3)準基:一只乒乓球質量,并不是所有的準基都是0.
(四)、讓學生動手動的將所有學過的數分類,并與同伴在流合作
七、課后作業
由學生與同伴合作,尋找生活中負數的實例及意義相反的量.
自我評價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注重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教師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活動情景,把例題設計成了需要探究的問題,引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發現過程融于有趣的活動中.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5
2.1正數和負數(第一課時)
2、請你把下面句子中的量用“+”或“-”的數表示出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總結,同時板書課題及正、負數的概念。
教師讓多個學生自由發言
四、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出示幻燈片四)
1、如圖是一個正方體紙盒的展開圖,請把-11,12,11,-2,-12,2分別填入六個正方形,使得按虛線 折成的正方體后,對面上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2、請你在下面的圈中填上適合的數,使得圈內的數依次為整數集、有理數集、正數集、分數集、負數集。
教師參與學 生的討論,啟發、鼓勵學生的動手嘗試,對學生的答案給予鼓勵性評價。在講臺上展 示不同學生的答案。
五、學習總結:
提問:今天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教師參與互動,并給予鼓勵性評價
教師簡要點評:今天我們學習了有理數的意義和兩種分類的方法及相反數的概念,我們要能正確地判斷一個數屬于哪一類,要特別注意“0”的.正確說法。
1、課堂檢測
2、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對事物進行分類,請你舉例說明。
學生同桌討論、交流,自由發言
學生踴躍發言,相互補充
學生觀察思考,分組討論,嘗試歸納
學生進一步討論、交流、總結、歸納
學生觀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發現和概括出“相反數”
學生搶答
1、3題學生搶答,盡量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題學生討論、交流選代表回答。
1題學生可動手實際操作
同桌或小組討論合作研究完成
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綜合考查
學以致用
對所學過的數作了梳理和回顧,自由發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求知欲。
為有理數的分類作準備
培養了學生觀察、思考、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對數分類討論的觀點
通過再分類培養學生樹立對立與統一的思考方法,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合作探究意識,總結、歸納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相反數的概念。
鞏固所說的知識
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考查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附板書設計:
2.1正數和負數(二)
1、有理數的兩種分類:
(1) (2)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情境教學導入新課,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主動去觀察、討論、交流、總結、歸納,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但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還缺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師在此方面還須努力挖掘這方面的素材,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知識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知識技能:進一步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熟練掌握正負數的表示方法,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毛
2、數學思考: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
3、情感態度:師生合作,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學習習慣。
重點:進一步理解正、負數及零表示的量的意義。
難點:理解負數及零表示的量的.意義。
課前準備
卷尺或皮尺
教學流程安排
活動1、復習正、負數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為進一步學習做好知識準備。
活動2、活動安排 使學生進入問題情境,加深對負數的理解。
活動3、舉例說明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4、鞏固練習 掌握正數和負數。
教學過程設計
活動1
1、 給出一組數,請學生說說哪些是正數、負數。
2、 學生舉例說明正、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師生行為及設計意圖
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讓一組同學任意給出一組數,另一組同學找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正整數?負分數?復習正、負數的定義。
活動2
1、各組派一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按老師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組獲勝。
2、分小組完成,用卷尺或皮尺量桌子的高度、桌面的長度和寬度,并將它們表示出來。(超出1米的部分用正數表示,不足1米的部分用負數表示。)
師生行為
1、老師說出指令:向前1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2步。學生按老師的指令表演。
2、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匯報完成的情況。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在活動中鞏固所學的知識。
活動3
問題展示
1、 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千克,小華體重減少1千克,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的增長值。
2、 20xx年 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 , 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 , 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 %, 中國增長7.5%,
師生行為及設計意圖
在學生已初步掌握新知識的前提下,由問題1 、2提高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4
1、 P6 練習
2、 總結:這堂課我們學習了那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3、 作業 P7習題1 .1 4、7、8
師生行為及設計意圖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交流、完成練習。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這里的練習可以分散進行。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節課所學內容。學生回憶、交流。教師和學生一起補充完善。教師要努力使學生自己回憶、總結、梳理所學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緊密聯結,完善認知結構。
學生課后鞏固、提高、發展。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2、能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
3、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
2、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三、教學過程
先回顧小學里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共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這樣做強調了數學的嚴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地感到了數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
材料: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先向你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身高1.69米,體重74.5千克,今年43歲.我們的班級是七(2)班,有50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7個,占全班總人數的54%?
問題1:老師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你能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數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嗎?(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總結: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
(觀察本節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從而引入了負數: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問題3:前面帶有“一”號的新數我們應怎樣命名它呢?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呢?(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正數和負數的表示.)
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
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
量,而且是同類的量.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
請舉例說明.
四、課堂練習:教科書第5頁練習
五、課堂小結:
圍繞下面兩點,以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進行:
1、0由于實際問題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所以要引人負數,這樣數的范
圍就擴大了;
2、正數就是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或在其前面加“+”),負數就是在以
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
六、作業
教科書第7頁習題1.1第1,2,4,5(第3題作為下節課的思考題。)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了解正數、負數的概念。
(3)會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理解負數的意義。
難點:正確區分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并會用正負數表示。
2、例、習題的意圖
通過補充的引例,復習回顧上一學段學習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和分數,然后通過觀察、分析P3的幾幅畫和圖表所列舉出的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通過分析正、負數與以前學過的整數和分數的區別與聯系,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例1為P5練習1,設置目的是強化學生對正、負數表示形式的理解。讓學生準確的認識和區分正數與負數。
在學生對正、負數的概念與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礎上,補充例2.例2是明確了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則與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并理解相反意義與數量的含義。進而利用課本P5觀察讓學生認識正、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的數量的意義和必要性。
補充例3是例2的延續,在不明確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的情況下,讓學生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通過例3的學習,訓練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理解、體會正、負意義的相對性,并恰當的用正、負數表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補充例4則是對例3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的加強,通過訓練,讓學生說出正、負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進一步培養學生正、負數的應用能力,逐步提升正、負數相對性和相反性的理解。
習題的設置是針對例題掌握情況的檢查。教科書p5練習(2)、(3)、(4)是針對例2而設置的。補充練習1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與數量的理解。補充練習2是對例3的掌握情況的檢查。
3、認知難點與突破方法:
對于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的理解,以及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是本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注意思維的層次,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數量指的是具體事物的多少。再分析是否是同一類事物,在是同類事物的基礎上確定是否是相反關系。強化學生分析的層次性。在操作上,通過大量實際生活材料的分析和例2的學習讓學生對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建立一定的感性認識,教師及時的.給予適當的歸納,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理性認識,最后通過練習1的判斷對錯進一步強化鞏固對概念的理解。
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過程中體現的正與負的相對性是另一個難點,通過例3的教學,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多角度認識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讓學生認識正、負的相對性,通過例4的教學強化進一步強化對正、負的相對性的理解。
二、新課引入
通過回顧小學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強調數學的嚴密性。
教師舉例: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是,身高1.71米,體重75.5千克,今年32歲,我們班有50名學生,其中男生23人,占全班總人數的46%,女生26人占總人數的53%。
問題1:老師在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試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分類方法分類。學生思考、交流后教師總結:整數和分數兩類。
問題2: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就夠用了嗎?
引例:學生觀察前面的幾幅畫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討論這些帶有符號的數在實際中表示什么意義?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以前學的數已經不夠用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需要引進一些新的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表示生活實際中數量關系。
三、例題講解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上例中出現的這些數與以前學過的數的區別,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補充例1:(1)下各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2.5,0,-3.14,,120,-1.732
正數前面的+號通常省略。了解正負數形式上的區別(符號不同),形成中的聯系(在以前學習的非0整數和分數前加上符號)
問題3:在整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整數嗎?在分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分數嗎?使學生對正整數、正分數、負整數、負分數有初步的了解。
(2)指出(1)中的分數、整數。(為有理數的學習做鋪墊)
問題4:為什么要引出負數?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學生回答問題。(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
補充例2:用正、負數表式下列各量。
(1)若把上升5m記作+5m,那么下降5m記作。
(2)某人轉動轉盤,如果用+5表示沿逆時針方向轉了5圈,那么沿順時針方向轉了12圈表示為
(3)向南走5000米記作-5000米,那么向北走8000米記作。
學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意義相反。如向東的反向是向西,上升與下降,收入與支出。二是他們都是數量。
練習思考書P5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指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例子。(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的數量的理解程度。
補充例3:用適當的數值表示下列實際問題的數量。
(1)某地白天的溫度是30℃,午夜的溫度是零下10℃。
(2)某出租車在東西走向的大街上向東行駛3km,又向西行駛了5km.
(3)一商店在一小時內收入200元,又支出150元。
(4)甲公司本月的銷售額增長13%,乙公司本月的銷售額下降了2.9%
本例題是一發散性問題,沒有規定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所以先要指明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在解題中鼓勵學生的不同思維。比如: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反之,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進一步加深對正、負數相反性及相對性的理解。同時要明確,通常情況下,零上、增長、收入用正數表示,零下、減少、支出用負數表示。
補充例4:解釋下列各語句中表示各數量的數值的實際意義。
(1)七月份的物價比六月份增長了25%,八月份比七月份增長了-2.3%。
(2)經過綠化,我國沙漠化土地每年增長-4.5%。
(3)某倉庫上午入庫貨物-3500t。
(4)纜車上升了-78米。
(5)小紅這次考試分數比上次增加了+2分。
(6)盈利-300元。
分析:強調負數表示的是與其具有相反關系的量。(1)降低2.3%,(2)降低4.5%,(3)出庫3500t,(4)下降78米,(5)增加了2分,(6)虧損300元。
四、課堂練習: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能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2、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 別表示它們。
溫度計上的-2,0,3分別表示是么意義?
二、自主探究
(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xx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一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寫出這些國家20xx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10
正數與負數
【教學目標】
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是從實際需要產生的;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內容簡析】
本節是小學所學算術數之后數的范圍的第一次擴充,是算術數到有理數的銜接與過渡,并且是以后學習數軸、相反數、絕對值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本節的重點是通過熟悉的實例引入負數的概念,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能正確識別負數、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本節的難點。教學中要特別強調“0”的特殊身份,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分界點。教學中應多結合實例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流程設計】
一、情景創設
1.引導學生回憶小學學過的數,并回答小學學過的最小的數是誰?是否存在比零小的數?在小學遇到0-2、3-5這類題會算嗎?
2.你看過電視或聽過廣播中的天氣預報嗎?(可讓學生模擬預報)請大家來當小小氣象員,記錄溫度計所示的氣溫25°c,10°c,零下10°c,零下30°c。
為書寫方便,將測量氣溫寫成25,10,-10,-30,再如中國地形圖上的海拔標注數據8848.13,-155之類的數是什么意思?怎樣用數學來區分高出警戒水位1米與低于警戒水位1米呢?
二、新知探索
1.教師由以上實例歸納出正數與負數的`描述性概念。
像25,10,8848,大于0的數叫正數;像-10,-30,-155這樣在正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給出板書:
正數——大于0的數
負數——正數前面加“-”號的數(小于0的數)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說明:①負數前面的“-”號的讀法,“-5”應讀作“負5”;
②正數前面有時也可加上“+”(正)號,如將“5”寫成“+5”;
③“0”是第一個自然數,可看作正數與負數的分界點,“0”的內涵很豐富,它不僅僅表示沒有,在實際意義中,“0”是用來表示基準的數。
小資料:世界各國對負數的認識和接受也有一個過程。如1484年法國數學家曾得到二次方程的一個負根,但他不承認它,說負數是荒謬的數。1545年卡爾丹承認方程中可以有負根,但認為它是“假數”。直到1831年還有數學家認為負數是“虛構”的,他還特意舉了一個“特例”來說明他的觀點:“父親56歲,他兒子29歲,問什么時候父親的歲數將是兒子的兩倍?”,通過列方程解得x= -2,他認為這個結果是荒唐的,他不懂得x= -2正是說明兩年前父親的歲數將是兒子的兩倍。
三、范例共做
例1:所有正數組成正數集合,所有負數組成負數集合。把下列各數中的正數和負數分別填在表示正數與負數集合的圈里:
-11,4.8,+7.3,0,-2.7,-8.12
正數集合負數集合
例2:自己任意寫出六個正數與六個負數分別填入相應的大括號里:
正數集合{ }
負數集合{ }
注:由于正數和負數都有無數個,在表示正數和負數的集合中常加上省略號。
例3:規定向前走為正,兩個學生一組做游戲,如
甲:向前走2步乙:2
甲:向后走3步乙:-3
甲:-4乙:向后走4步
甲:0乙:原地不動
注:通過設計類似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四、鞏固練習
1.-10表示支出10元,那么+50表示
如果零上5度記作5°c,那么零下2度記作
如果上升10m記作10m,那么-3m表示;
太平洋中的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可記作海拔米(即低于海平面11034米)。
比海平面高50m的地方,它的高度記作海撥;
比海平面低30m的地方,它的高度記作海撥;
2.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正數都帶有“+”號
b.不帶“+”號的數都是負數
c.小學數學中學過的數都可以看作是正數
d.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數學測驗班平均分80分,小華85分,高出平均分5分記作+5,小松78分,記作。
4.某物體向右運動為正,那么-2m表示,0表示。
5.一種零件的內徑尺寸在圖紙上是10±0.05(單位mm),表示這種零件的標準尺寸是10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過標準尺寸,最小不超過標準尺寸。
五、小結提高
1.正數和負數表示的是一對相反意義的量,哪種意義為正是可以任意規定的。如果把一種意義規定為正,則相反意義的量規定為負。常將“前進、上升、收入、零上溫度”等規定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溫度”等規定為負;
2.正數是比零大的數,正數前面加“-”號的數叫負數。所有負數小于零,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六、課后思考
1.-a一定是負數嗎?
2.在月球表面,“白天”的溫度可達127°c,太陽落下后的“月夜”氣溫竟下降到-183°c,請問在月球上溫差是多少度?
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 篇11
《1.1正數和負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能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規定了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2. 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1.1正數和負數》同步練習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零 是正數不是負數 B、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C、零既是正數也是負數 D、不是正數的`數一定是負數,不是負數的數一定是正數
2、向東行進-30米表示的意義是( )
A、向東行進30米 B、向東行進-30米
C、向西行進30米 D、向西行進-30米
3、零上13℃記作 +13℃,零下2℃可記作( )
A、2 B、-2 C、2℃ D、-2℃
4、某市20 15年元旦的最高氣溫為2℃,最低氣溫為-8℃,那么這天的最高 氣溫比 最低氣溫高( )
A、-10℃ B、-6℃ C、6℃ D、10℃
5、 中,正數有 ,負數有 .
6、如 果水位升高5m時水位變化記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時水位變化記作 m,
水位不升不降時水位變化記作 m.
7、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義.
8、甲、乙兩人同時從A地出發, 如果向南走48m,記作+48m,則乙向北走32m,記為 ,
這時甲乙 兩人相距 m. .
9、某種藥品的說明書上標明保存溫度是(20±2)℃,由此可知在 ℃~ ℃范圍內保存才合適.
10、20xx年我國全年平均降水量比 上年減少24㎜,20xx年比上年增長8㎜,20xx年比上年減少20㎜。用正數和負數表示這三年我國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長量.
11、如果把一個物體向右移動5m記作移動-5m,那么這個物體又移動+5m是什么 意思?這時物體離它兩次移動前的位置多 遠?
12、某老師把某一小組五名同學的成績簡記為:+10,-5,0,+8,-3,又知道記為0的成績表 示90分,正數表示超過90分,則五名 同學的平均成績為多少分?
13、某地一天中午12時的氣溫是7℃,過5小時氣溫下降了4℃ ,又過7小時氣溫又下降了4℃,第二天0時的氣溫是多少?
《1.1正數和負數》同步練習含答案
19.體育課上,對初三(1)班的學生進行了仰臥起坐的測試,以能做28個為標準,超過的次數用正數來表示,不足的次數用負數來表示,其中10名 女學生成績如下:1、4、0、8、6、8、0、6、-5、-1.
(1)這10名女生的達標率為多少?
(2)沒達標的同學做了幾個仰臥起坐?
解:(1)這10名女生的達標率為8÷10 ×100%=80%.
(2)沒達標的同學做仰臥起坐的個數分別是23個和2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