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口腔衛生教案(精選3篇)
大班口腔衛生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預防方法。
2.明白發生齲齒的原因及預防方法,很好地保護牙齒。
二、教學重點:
常用口腔保健知識
三、教學難點:
掌握口腔保健方法
四、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口腔疾病介紹
1.齲病是什么
。1)所謂的齲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日常飲食中的糖份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下,發生較為復雜的代謝活動,產生酸,停留在牙齒表面,侵蝕牙齒產生齲齒。
。2)如何發現齲。
齲病的初期,病人主要對過冷過熱的飲食產生酸痛感,當細菌繼續侵蝕,則會發展為牙痛,往往感覺為半邊臉頰疼痛。
。3)齲病的治療
服用止痛劑,對癥治療,遏制疼痛。
請專業的醫生診治,對因治療。
2.牙周炎又是什么
。1)牙周炎的形成
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等未能及時去除,導致牙周深層組織破壞,則可形成牙周炎。
。2)牙周炎患者的癥狀? ?疼痛、?酸痛、?牙齦紅腫、?自覺牙齒上升感,牙周炎早期會有牙癢感。
。3)牙周炎的治療,消炎,服用,消炎藥止痛,對癥治療。
二、常用口腔保健知識
、偎⒀
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上牙由上向下旋轉刷,下牙由下向上旋轉刷,上、下前牙里面要順牙縫刷,嚼東西的牙面應前后來回刷。為了把牙面刷的較干凈,必須選用刷頭小、毛軟而有彈性的保健牙刷。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有些食物嵌塞形成菌斑刷牙是難以去除的,最好用牙科探針輕輕剔出嵌塞食物,清潔菌斑。有人習慣用牙簽,但一定不要用力太大太猛,以免刺傷牙齦甚至造成齒槽骨吸收。
、谑冢⒁馐,飯后或剔牙后用溫水漱口可以把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殘渣漱掉。我國古代主張用茶水漱口,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茶含有氟,可以防齲齒,還含有鞣質,對防止牙齦炎也有好處。
③叩齒,可以增強牙齒支持組織健康,好像鍛煉身體一樣,也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清洗牙面。叩齒方法簡單,人人都可做到。它的方法是:閉著口唇,上下牙齒上下方向咬叩運動,每次叩一百余下,每天早晨配合刷牙進行,養成習慣。
、苎例l按摩,牙齦按摩可以促進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使牙齒支持組織的代謝增強,也就相應地增強了牙齒的抗病能力。牙齦按摩可以在口腔內進行,也可以在口腔外進行。在口腔內進行時,最好在早晚刷牙后做。將手洗凈,伸食指進入口腔內,壓在牙齒的唇頰面和舌面的牙齦上,然后自前向后做旋轉揉動。以后又由后向前旋轉,如此來回20次,以后在做再做另一側,然后做舌側。在口外進行時,將嘴唇閉上,用右手或兩手手指牙在上、下唇、腮部做揉捏動作,但注意力量要達到上、下牙齦,分上、下和前、中、后六個部位,每個部位各做20余次。
⑤咀嚼鍛煉
、拊缙谥委熢缙陬A防
課堂小結:了解口腔衛生,避免牙周疾病及齲齒的發生,使自己有潔白、健康的牙齒
大班口腔衛生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人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過程,會利于整體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過程,他們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齒有三種,門齒、犬齒和臼齒,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要保護好牙齒,利于身體健康。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觀察和已有經驗的的基礎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內部變化和牙齒形狀特征和分布的記錄,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
2、愿意與同學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觀察研究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認真細致的觀察牙齒的形狀特征。
2、愿意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學重點:
人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過程,會利于整體消化器官的工作。
三、教學難點:
能夠在觀察和已有經驗的的基礎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內部變化和牙齒形狀特征和分布的記錄,并能夠在不斷完善認識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補充完善。
四、課前準備:
兒童牙齒模型、饅頭、鏡子、
五、活動過程:
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發揮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樣工作的呢?
1、觀察口腔
請學生分別慢慢咀嚼一小塊饅頭,把他們的感覺說出來,從食物形狀和我們的感覺兩個方面觀察,并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饅頭會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時間內,食物可能在口腔中發生了變化。
體驗牙齒、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過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協調的工作方式。
要特別關注“安全問題”,在不能夠保證衛生的情況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實驗?梢宰寣W生在家中完成體驗活動,在課堂中進行匯報。
2、觀察牙齒
①觀察牙齒,討論牙齒的不同形狀,并畫牙齒分布排列圖,按形狀給牙齒分類及標名。
②討論牙齒的作用。知道牙起著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齒承擔著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食物由大變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體驗三類牙齒在咀嚼活動中的協調工作。
3、討論對牙齒的保護
、儆懻撌裁词侵溃x病牙)?
②通過課前調查,讓學生討論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時是怎樣護牙的?
(2)你覺得哪些壞習慣是會影響牙齒生長的?
、.以下是老師預設的問題。
。1)怎樣選牙刷和牙膏?
。2)在換牙時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發現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壞習慣?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4)如果發現你的同桌有這些壞習慣,你會怎么辦?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師生的對話交流,糾正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參與面也比較廣。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在真實生動的畫面前,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時改掉這些不良習慣,會產生怎樣的后果,而且,學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鍛煉與提高。)
4、作業
板書設計:
口腔里的變化
牙齒、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齲病牙
大班口腔衛生教案 篇3
重點難點:
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方面比較欠缺,缺乏自我服務的意識,而大班第一學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然后針對我們班幼兒在近階段的出現的飯后、點心后不會主動擦臉、漱口等現象,并根據我園近階段的要求,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利用請客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利用兒歌的的形式幫助幼兒了解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流程:
活動導人——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學習漱口方法——嘗試漱口——比比誰的牙齒最干凈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教師出示芝麻糖,讓幼兒品嘗)
“老師帶來的糖好吃嗎?哎呀,你們的牙齒怎么了呀?(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觀察自己的牙齒)。
2、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辦法。
3、教師總結:
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那誰在家里漱過口的,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范漱口)
4、請幼兒討論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確。
5、集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里。
7、照照鏡子,比一比,誰的牙齒最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