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球》大班教案(通用9篇)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拍球是一項比較熟悉的運動,經常左右手拍球,還能開發左右大腦,使肢體各部位平衡。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認知發展水平,我們設計了此節活動《好玩的球》。在本節活動中,我們以玩球為切入點,通過讓幼兒玩球,正確掌握邊走邊拍球的動作技能,鼓勵幼兒大膽求異,培養發散性思維和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初步掌握邊走邊拍球的動作技能。
2.在行進拍球中,逐步提高控球能力。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拍球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籃球幼兒人手一個。
2.場地布置:起跑線、四把小椅子。
3.熱身操音樂。
活動重點:
掌握邊走邊拍球的動作技能
活動難點:
控制球的方位。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熱身活動
1.隨音樂進行全身運動。
(頭部運動--上肢運動--體側運動--腹背運動--體轉運動--踢腿運動--下蹲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2.隊列隊形的練習。
(4縱隊--8縱隊--4縱隊--2縱隊--左右分隊--圓圈--十字--4個小圓圈--4縱隊)
【分析】本節活動的重點就是玩球,以球操引入,開門見山,幼兒和老師手持籃球,在老師的帶領下,跟隨音樂,從頭到腳活動全身,老師的節奏由慢到快逐步幫助幼兒完成動作。不僅能夠起到全身運動的熱身效果,還能激發幼兒玩球的興趣。
基本部分
一、探索球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由玩球。
師:喜歡玩球嗎?怎么玩的?
【分析】通過提問,能夠調動幼兒玩球的積極性,在此環節中,幼兒自由探索球的玩法,教師隨機指導,重點是挖掘幼兒玩球的多種方法,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玩法,能夠了解到幼兒對球的掌握情況。比如:拍球的幼兒有多少?會拍球的幼兒有多少?等等。
2、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拍球方法。
師:你是怎么玩的?怎么拍球的?
【分析】通過觀察,教師有針對性的請幼兒展示拍球的動作,從而自然而然的引入今天的活動重點:邊走邊拍球。
3、老師小結,并引發幼兒邊走邊拍球的方法。
二、難點練習,重點指導邊走邊拍球的動作技能。
1、幼兒探索邊走邊拍球的方法。
師:怎么樣能夠邊走邊拍球呢?
【分析】引導幼兒探索邊走邊拍球的方法,教師隨機指導。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拍的又穩又好,有的小朋友拍的慢?
【分析】這樣的問題拋出,能夠激發幼兒發現自己拍球的方法及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找出問題,并且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關鍵。
小結:拍球時將球向前推一點,將球保持在自己身體的側面,步伐大小均勻。
【分析】通過幼兒問題的發現,在老師的梳理小結下,幼兒明白怎樣能夠邊走邊拍球的方法。
3、幼兒再次練習。并請部分幼兒、男孩、女孩分組示范自己的方法。
【分析】趁熱打鐵,是非常關鍵的練習方法,通過幼兒的個別站是,能夠激發幼兒邊走邊拍球的動力。
4、游戲:跟我一起拍球走
老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在場地內圍成大圓,變換路線邊走邊拍球。
【分析】教師的加入,場地范圍的擴大、路線的變換極大提高幼兒參與的樂趣。
三、游戲:拍球接力賽
【分析】檢驗動作的掌握情況,無疑,游戲是檢驗動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大班幼兒已經開始注重結果,比賽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通過競賽游戲,不僅增加了趣味性,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能增強幼兒的合作性和集體榮譽感。
1、討論:比賽怎樣能得第一?
【分析】這樣提問并不是為了激發幼兒獲勝的心態,更重要的是讓幼兒明白遵守規則、團結合作是比賽的關鍵,通過競賽,讓幼兒學會與人合作,不違反規則,從小樹立規則意識。
2、介紹比賽規則:聽口令一排一排的開始,從起跑線開始拍球到對面小椅子處,然后抱球站在小椅子后面。
3、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初步嘗試第一次比賽。
師:為什么會輸?原因是什么?
【分析】采訪輸的幼兒,引導幼兒找出問題所在,并嘗試解決問題。
4、總結經驗,再次進行比賽。
師:怎么樣可以在比賽中避免出現問題呢?
【分析】每一次比賽結束,教師都要積極的組織幼兒討論,怎樣能夠避免在比賽中出現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重點動作技能(邊走邊拍球)幼兒是否掌握了。這樣,能夠讓幼兒的動作更加規范。
5、教師小結游戲
三、結束部分:通過游戲幼兒進行放松練習
游戲:大皮球
游戲兒歌: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拍兩拍,跳兩跳;拍拍拍,跳跳跳。(給皮球打起,呼、吸,呼、吸,給皮球打氣)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梁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愁不知怎么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么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橋?在古代人們用什么來建造橋梁的?小熊喜歡嗎?為什么?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么區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么橋?鋼筋吊橋的用什么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么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么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么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梁。
三、我們看了這么多橋梁,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么?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梁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梁。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后一起送給小熊。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秘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發現杯里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說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里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復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說:為什么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系,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系。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玩報紙,積極探索報紙的不同玩法。
2、能想辦法把報紙變成紙球,并探索出固定紙球的方法。
3、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
使幼兒具有一定的玩紙的經驗。
教具準備:
報紙、小簍子、彩色毛線、彩色橡皮筋、包裝袋、透明膠布、雙面膠、固體膠、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門、小籃球架、剪刀、小背簍。
活動過程:
1、自由玩報紙,積極探索報紙的不同玩法。
教師引導:
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報紙,我們要和報紙一塊兒做游戲。請你們每人拿一張報紙玩一玩,看看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誰玩報紙的方法多。
幼兒自由玩報紙。(折疊、拋、投擲、跨跳、頂在頭上玩等)教師與幼兒共同交流報紙的玩法。(幼兒把報紙放在地上,找張椅子坐下來)
2、探索報紙變紙球的方法。
教師引導:
剛才我們用報紙玩了很多游戲,有的把報紙折成小動物玩,有的把報紙向上拋著玩,你們想不想把報紙變成球來玩呢?用什么辦法能把報紙變成球呢?想變成什么樣的球?(能提供足夠的`報紙,接著,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門、小籃球架)我們帶著自己的球來玩一玩吧。
幼兒自由玩。教師巡回指導。
3、探索固定紙球的方法。
教師引導:
玩了這么長時間,看看你的紙球有什么變化。
幼兒:散了,不圓了。
教師:玩了一會兒,紙球就有點散了,沒有原來那樣圓了,那怎樣才能讓你的紙球變得緊緊的、圓圓的,更好玩呢?我們用什么來固定紙球呢?(教師出示材料)我們來試一試誰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兒探索固定紙球的方法。
4、師幼共同游戲:投籃。
教師引導:
剛才小朋友投籃的那個架子是不動的,很容易投。現在,我來當籃球架(老師把小背簍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誰有本領把球投進我這個小背簍中來,好嗎?
活動反思:
(一)崇尚簡約幼兒園科學活動的簡約化,是指對科學活動中的情境創設、資源選擇、活動組織、結構安排、媒體使用等各教學要素的精確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學活動變得更為簡潔、清晰、流暢、凝練、深刻。簡化后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意味著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探究操作,有足夠的空間展現自我;教師有足夠的機會促進生成,有足夠的時間研究幼兒。
1、材料簡單實用。
本活動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是幼兒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報紙,幼兒在折、團、固定紙球等活動中,建構了關于報紙的相關經驗,體驗到了探索、發現、獲得成功的喜悅情感。因此,科學探究應從幼兒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趣味和奧妙,這有利于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
2、過程簡潔明了。
課堂是幼兒學習、思考的場所,不是表現教師才藝的場所。教學的過程設計要簡單有效。簡單的設計可以給幼兒留下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發現和建構出新知。環節的預設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簡。本活動的教學環節簡單而清晰:自由玩報紙,探索報紙的不同玩法→探索報紙變紙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紙球的不同方法。這三個環節看似簡單,卻是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并對教材的重、難、疑點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擬定的一個大致框架。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發展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
2、幼兒愿意參加玩球的活動,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1、球寶寶做早操——熱身運動。
(1)教師提問:一星期有幾天?我們一起來做星期球操吧。
(2)幼兒每人拿一個球,隨教師的口令做球操,包括頭部、上肢、下蹲、踢腿、跳躍等動作。
2、設計球的玩法。
(1)教師提出任務:每個星期有五天上幼兒園,每天讓幼兒創編出不同的玩球方法,并知道怎么玩。
(2)教師每天要關注幼兒創編的情況,對于想不出玩法的幼兒,可以進行啟發,如想一想,身體的哪個部位還可以玩球?還可以幾個人一起玩?
(3)啟發幼兒左右兩手中的球可以交替著拍。
3、放松活動,教師點評活動的情況。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5
寶寶滾皮球
游戲功能:
1、幫助寶寶掌握滾球的基本技能。
2、鍛煉手的肌肉和身體的協調能力。
游戲材料:
積木或紙盒、皮球
游戲過程:
1、媽媽用積木或紙盒壘成一個小球門,告訴寶寶:"把球滾進球門里去!"
2、還可以指定其他方向讓他滾,如"把球滾到沙發那里去!"。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6
我和爸爸踢足球
游戲功能:
發展寶寶的腿部肌肉、平衡能力和空間感
游戲材料:
彩色吹塑球(球內有小鈴鐺一個)
游戲過程:
1、爸爸站在一側,雙腿稍分開,胯下當作球門。
2、讓寶寶站在爸爸對面,距離為1米。
3、爸爸用語言引導寶寶將球踢進"球門"。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孩子很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也很協調。而晨鍛時,他們對球類特別的感興趣,但大多數都選擇踢和扔。所以我想通過本次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發展,讓每個孩子學習到新的玩法,感受游戲的快樂。
參與人數:
30人
活動目標:
1、練習夾球跳,增強幼兒腿部力量。
2、發展身體協調性。
3、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與孩子相同、輔助材料(笤帚、木棍、報紙、球拍、水、方便袋、盒子、積木、易拉罐……)、音樂
活動過程:
聽音樂進入場地。
帶領幼兒練習自編球操:上肢運動,下肢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跳躍運動、
1、出示皮球,嘗試各種完法。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想知道它是什么嗎?(出示球),你們玩過嗎?怎么玩的?(幼兒討論)
現在老師給你們每人一個,你們玩出和平時不一樣的完法好嗎?(幼兒自由玩、教師參與到孩子中)。
教師隨時提醒鼓勵幼兒可以嘗試兩個、三個或多個小朋友一起玩。(發現創新玩法的小朋友教師要及時表揚)。
小朋友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玩球的方法,老師今天也帶來了一個新的玩球的辦法,你們想看一看,學一學嗎?
教師示范:把球夾在兩腿中間,然后跳起來,這叫夾球跳。大家一起玩夾球跳。
我們現在讓手里的小球休息一下,變成一個大球好不好?(坐在地上,讓孩子們把自己創新的玩法展示給大家看)。
2、出示輔助材料(易拉罐、盒子、球拍……)。
教師逐個介紹,然后讓孩子們用輔助材料和球玩,看誰的玩法多,誰用的材料多。
提出要求:小朋友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材料用完后放會原處,能做到嗎?(能)
3、游戲《運球》看誰用的材料多、運的快。
我們現在來做一個好玩的游戲《運球》,看哪個小朋友運的又快用的材料又多,好不好,準備好了嗎?
教師找幾個能力強的孩子說一說自己用的什么材料,怎么玩的等。
4、出示神秘禮物認識各種球。
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神秘禮物,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出示屏幕認識健身球、臺球、羽毛球等。
5、放松活動:聽音樂,編球操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讓孩子們回家找一找還有什么球?應該怎樣跟它做游戲等。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探索性的體育活動,探索球的不同玩法,球是幼兒最感興趣的體育器材,所以設計了這節課。這節課主要介紹夾球跳,游戲中,幼兒思維都比較活躍,可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練習夾球跳的時候沒能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場地,以至于幼兒們沒能很好的掌握技巧。我想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一如既往地關注幼兒的一些興趣點生成類似的一系列活動。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生活中有許多會滾動、跳動的物體,它給孩子們帶來了興趣。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球就是孩子們的最愛,因此我設計了《好玩的球》這一活動教案,讓幼兒在快樂中學會拍球,體驗拍球的樂趣,提高他們的活動能力。
【幼兒分析】
小班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單純機械動作,孩子很容易失去興趣。所以,要形式多樣的激發幼兒的興趣。(像配上兒歌、采用比賽的形式)等等。這樣不僅讓幼兒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興趣,同時對活動效果也有一定的推進。
【設計意圖】
通過創新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發散思維能力,使幼兒了解球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對球產生濃厚興趣和體驗一起玩球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創新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發散思維能力,使幼兒了解球的多種玩法。
2、培養幼兒對球產生濃厚興趣和體驗一起玩球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快樂轉轉轉》、《健康歌》磁帶、塑料球(每人一個)
2、筐子4個、小棍子2個、繩子1個、呼啦圈4個、手巾、
報紙、塑料袋、紙杯、易拉罐、(若干份)
3.一盆水、不同種類的球
【活動重點】
主要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發展思維的能力,并且使幼兒知道球有多種玩法。
【活動難點】
主要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發展思維的能力,并且使幼兒能體驗到一起玩球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老師放《快樂轉轉轉》歌曲,小朋友們來和老師一起做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們很累了吧!請你們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份禮物,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出示塑料球)
3、小朋友想玩嗎?(想)在玩球之前,老師有一個要求(小朋友要說一說你是怎樣來玩球的,才能玩塑料球)。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是最棒的!
4、請小朋友把球的玩法告訴你邊上的小朋友們。
5、小朋友說的真是太棒了,想不想自己拿著球親自體驗一下球有多種玩法和樂趣。看老師這里給小朋友準備了這么多好東西。請小朋友拿著球輕輕走到老師這里。今天,你們就用這些材料來跟球玩一玩。看一看誰能把這些材料都用上,看看誰的玩法最多。
6、老師邊放音樂《健康歌》,小朋友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來玩球。(一定注意安全,玩過的要放回原處)
7、在玩球的過程中老師問一問小朋友球的多種玩法。音樂停止,現在呢?請小朋友趕快把你手中的材料放回原處,看哪個小朋友放得最快。
8、老師總結(小朋友真棒,有的用乒乓球拍打球的、有的把球放在水里的、有的用繩子綁球的、有的用易拉罐打球的、有的用報紙、手巾包球的等)。
9、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有的材料還在靜靜地躺著。哪個小朋友能大膽的給小朋友去試一試,看看球還能怎樣玩。(請個別小朋友試一試,并鼓勵他要大膽想象球該怎樣玩)。
三、結束部分:
你們是不是累了,為了鼓勵你們,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神秘的禮物。請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老師這里。老師出示不同種類的球。請小朋友說一說里面有什么內容,并說一說你還見過什么樣的球。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自由選擇喜歡的小球,到戶外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說一說小球的多種玩法。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好玩的球》,幼兒們都能體驗到一起玩球的樂趣。。在開始部分幼兒們做運動的過程中,幼兒們興趣都很高。尤其:國丁元、王增順、李佳慧個別年齡較小的幼兒,都能興趣非常高。
在選擇喜歡的材料來玩球時,幼兒們積極性非常高。但各別幼兒如:李鑫源、牟曉瓊小朋友,由于性格內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選擇材料,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需要加強練習這方面的知識,爭取面向全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全面發展。
《好玩的球》大班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玩皮球是小班孩子很喜歡的一種戶外活動方式,我們在進行了戶外體育活動——玩皮球”之后,我發現他們并不滿足于將皮球滾來滾去,他們興高采烈地玩出了許多新花樣,因此,我在此基礎上生成了小班健康活動——“皮球,真好玩”。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玩皮球的興趣。
2. 探究皮球的簡單的玩法。
3. 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 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 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難點:單手或雙手連續拍皮球的技能。
活動準備
戶外畫上大圓圈,皮球幾只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 隊列及口令練習。
2. 活動準備操(熱身運動)活動手腕,腳腕,膝蓋等部位,跟幼兒一起說兒歌邊做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引起幼兒的興趣導入新課。
2.跟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
3.出示大皮球,介紹游戲名稱,老師問“你會怎樣玩皮球?”
4.鼓勵幼兒自由的玩皮球,教師跟幼兒一起玩。
5.請幼兒介紹自己學玩皮球的不同方法,激發全體幼兒“玩皮球的樂趣”。
6.請個別幼兒示范拍皮球,教師會及時鼓勵,表揚。
7.鼓勵幼兒自由嘗試并提醒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1.活動以后跟幼兒一起收拾整理玩具對幼兒玩皮球的情況進行簡單的評價。
2.放松身體。
3.提醒幼兒體育游戲后要洗手。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體育活動,在玩皮球時,我主要采取的是單手和雙手拍皮球方式。如果多采取一些方法,可能孩子們的興趣更加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