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文明禮貌的教案范文(通用7篇)
大班文明禮貌的教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聽老師講故事。
2、學習問好的禮貌用語,逐步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圖片(草地、香蕉造型的`房子、一串香蕉、山羊公公、白兔阿姨、猴子弟弟)
活動過程:
1、出示“香蕉兄弟”圖片,教師啟發幼兒:這是誰啊?它們要出去玩,會遇到什么事情呢?
2、教師邊操作圖片邊講述故事。
3、依次出示圖片,邊講故事邊根據故事內容提問,讓幼兒學說:“早上好”、“我幫你”、“我扶您”。
4、學用禮貌用語,鼓勵幼兒早上來園使用禮貌用語并學著關心幫助別人。
評價要求:
1、能夠安靜地把故事聽完。
2、能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特別提示:
幼兒能大聲地學用禮貌用語。
教師講述故事時語言要夸張、生動。
大班文明禮貌的教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別客氣”、“再見”、“對不起”等。
2、通過簡單的表演,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初步了解用語的小常識。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完整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過程
1、師生表演,師講解禮貌用語。
2、學生實際表演,完整表述禮貌用語及對話。
3、組織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4、師小結。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每個學生都有表演的機會。
。2)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很快接受了知識并會使用。
(3)師生互動效果佳。
。4)教具簡單,是借用學生的書本、筆等,學生易于接受,效果不錯。
大班文明禮貌的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5個小孩的搬家,發現新舊房子的人數變化,了解數量5的分合。
2、喜歡參加操作游戲,并愿意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結果。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人物和家具形象圖片若干
活動流程:
一、興趣導入:
觀察并認識房子里的5個人。
提問1:這個書里故事里面有什么?有幾個孩子住在里面呢?
幼:房子的里面和外面,5個人住在里面。
小結:原來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是不一樣的。這個故事講的是5個人從這要搬新家了!
二、5個小人搬家了,感知數量分合
1、猜測搬入新房的人數
猜測1:第一次搬家,有幾個孩子搬走了?為什么?
小結:5可以分成4和1,剩下4個,說明搬走1個。
猜測2:第二次搬家,新房里有幾個孩子了呢,你能猜出是哪幾個孩子搬走了嗎?
小結:5可以分成3和2,原來觀察的仔細,就可以記得牢,還能夠在這個游戲中玩得又快又好。
2、‘搬家’游戲
規則:5個孩子來搬家,兩間房子里都要有人,每一次房子里的人數不能重復。直至5的幾種分法都出現,就表示游戲成功。
口號‘五個小人來搬家,走走走,找找找,找到房子坐下來!
小結:運用交換的方法,可以快速獲得成功。數字5有4種分法。
3、游戲:“搬家”請閉眼
游戲規則:一名幼兒來擺放房子里人數的變化,通過舊房子的人數猜測新房子里的人數。(或搬動不同數量的家具)
小結:原來搬家時,搬動物品的數量越多,搬家的次數也越多,分合的種類也就越多。
三、6個小人來搬家
嘗試進行6個小人搬家的游戲,進一步發現數字越大分法越多。
活動反思:
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重視區域活動;顒咏Y束后,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做好記錄。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為主,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生關系。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大班文明禮貌的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并掌握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儀要求。
2、在活動中感受打電話的樂趣。
3、在模擬游戲、討論、操作等活動中鞏固禮貌待人的行為習慣,進一步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力和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活動重點:知道并掌握撥打、接聽、轉接電話的禮儀要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打電話的經驗。
2、視頻準備:電話禮儀示范表演。
3、圖片3種,電話機2部。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出示電話機。提問:"你給誰打過電話,是怎么打的?"請幼兒自由表達,并鼓勵幼兒上前嘗試和教師一起玩"打電話"游戲。
2、學習打電話的禮儀。提問"我們什么時候需要給別人打電話?"出示3張ppt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分別為:過生日打電話邀請好朋友、生病打電話向老師請假、過新年打電話給遠方的爺爺奶奶。請幼兒自主選擇圖片情境和同伴兩兩合作,進行打電話練習,并請幼兒上臺展示,師幼一起分析、總結三種情境下的基本電話禮儀。
3、學習接聽電話、轉接電話的禮儀。觀看視頻示范表演(內容:紅紅看書時電話鈴響了,紅紅就拿起話筒:"喂,您好。請問您找誰?你好,我找你媽媽,她在家嗎?"紅紅說:"請稍等,我馬上讓媽媽來接。"媽媽來接電話了,說:"你好!……再見。")讓幼兒回憶視頻內容,并練習學說:"喂,你好";"請稍等!"。組織幼兒與同伴討論:"假如要找的家人不在家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選用合適的方法轉告他人。最后幼兒和教師練習接電話,鞏固剛才所學。
4、利用圖片進行辨析和操作,鞏固并拓展電話禮儀經驗。
出示不同小圖片提出問題:"這些圖片中的小朋友接、打電話時有禮貌嗎?"引導幼兒說出:"當他人休息時不要打干擾電話;當對方要找家人接電話時,一定要主動轉達,而且不要隨便掛斷電話;特殊電話如119、110、120都不能隨便打。"接著請幼兒進行操作訓練:看看這些卡片上誰是有禮貌的小朋友?貼上電話禮儀之星獎花;并幫助卡片上的小朋友連上電話線。
活動延伸
1.日常生活:引導幼兒主動給生病在家的同伴打個電話,送去問候。
2.家園共育:讓家長鼓勵幼兒撥打好朋友電話、主動接聽電話,并使用禮貌用語。
大班文明禮貌的教案范文 篇5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們喜畸用器械進行體育活動,尤其對具有彈性的墊子情有鐘:在上面打滾,跑、跳、爬著玩,樂此不疲!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有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為調動幼兒參與墊子上運動的興趣,根據班幼兒年齡特點好而發展需要,我設計一節愉快的體育活動《好玩的墊子》。在活動中創設了形式多樣、有趣而富有挑戰的游戲,吸引幼兒參與,并通過墊子的不斷變化,鍛煉幼兒的運動技能,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增強幼兒戰勝困難,勇于挑戰的信心,充分體驗到"一物多玩"及運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墊子上游戲,鍛煉肌肉的運動技能,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重點)
2.能夠戰勝困難,勇于挑戰,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難點)
3.體驗人多力量,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一個墊子,哨子,背景音樂,紅藍發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
2.教師與幼兒一起隨著音樂做熱身活動,模仿各種小動物(圍著操場由慢到快,又快到慢的速度)。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請幼兒各自選取一塊墊子,在墊子上感受一下墊子的柔軟,請幼兒說說在墊子上的感覺。
2.幼兒在墊子上自由玩,發揮想象。
3.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墊子上的玩法,并示范動作。
4.教師與幼兒一起模仿幼兒示范動作,親密地與墊子玩耍。
5.請幼兒將所有的墊子擺成一豎排,形成"橋",幼兒依次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通過橋。
6.教師用身體擺成不同姿勢,設置障礙,讓幼兒想辦法"過橋"
7.教師依次抽調部分墊子讓"橋"變形,提示幼兒根據墊子的變化用助跑跳遠的方式過橋。
8.將幼兒的每個墊子拼成擂臺的模式,教師先進行示范,然后幼兒自由分成紅藍兩組分別進行"擂臺賽"。
9.紅藍雙方各挑選一名幼兒進行比賽,教師公布比賽結果。
三、結束部分:
幼兒到教師面前找一舒服的位置坐好同老師隨音樂一起做放松運動。
活動思:
1、器械運用的創性:膽地將常見的運動輔助器械--墊子作為本活動的主要運動器械,并貫穿、運用于活動的全過程,體現了"一物多用"、安全簡便的優勢。
2、幼兒活動的自主性:本活動改變了幼兒園體育活動較多的在教師的示范與口令下練習的現狀,給了幼兒充分的自主探索、活動的空間。幼兒在與器械、同伴、老師的積極互動下,各種玩法別出心裁,有效地擴展了運動思想,提高了運動興趣與能力。
3、活動過程的層次性:本活動由幼兒自發的好動好玩開始,逐步引導鼓勵幼兒去膽嘗試。在獲得初步的感性認識之后,通過變換墊子的擺放方式,增強活動量與活動難度,探索多種新穎特的鍛煉方法。活動由幼兒自發變為幼兒主動地學習,幼兒的潛能逐步發揮,不僅機體得到鍛煉,也進行了一次思維的體操。
大班文明禮貌的教案范文 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問候語。
2、愿意學習并使用問候語。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使用問候語。
教學難點:
學會問候語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處,比如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老師、同學等。那么,和不同的人相遇,該怎么打招
呼呢?禮儀小使者要出發了,我們趕快跟隨他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故事屋:熊小弟丟了什么?
1、出示故事圖片,教師講故事。
2、學生討論:熊小弟丟了什么?
3、引導學生注意熊小弟沒有對身邊的人使用問候語。
4、思考:熊小弟要怎么做才沒有丟東西?使學生體會禮貌問候的重要性。
三、創設情境,角色互動
。ㄒ唬┱n件出示:小紅去上學時在家門口和媽媽打招呼的圖片
1、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個小女孩在跟媽媽打招呼
師:小紅正背著書包準備去上學呢!猜猜,這是什么時候?在哪里?誰能把這些連起來說完整?
生:早上,小紅背著書包去上學,在家門口跟媽媽說再見。
2、師:哪個小紅來跟媽媽打打招呼?
生:媽媽,再見。(揮手)
。ǘ┱n件出示:在學校跟老師打招呼的圖片
1、師:不知不覺,小紅來到了學校,老師也來了,快跟老師打招呼吧!
生1:(行隊禮)老師好!
師評價:可以看出你是個優秀的`少先隊員。他是用行禮的方式跟人打招呼,還有不一樣的方式嗎?
生2:(鞠躬)老師,早上好。
(三)課件出示:在學校跟老師、同學再見的圖片
師:不知不覺,就到了放學到時間了,小紅背著書包準備回家呢!
小紅對老師說:老師,再見。
師:小紅,再見。
。ㄋ模┱n件繼續出示圖片,學生討論:
1、見到鄰居或熟人該怎么問候?
2、去別人家做客時應該怎么做?
3、他人生日時,如何祝福與問候?
(五)交流反饋,教師小結:
出門和家人打招呼,說“再見”。
見到老師和同學,要問候。
放學和老師、同學們說“再見”。
見到鄰居或熟人問聲好。
去別人家做客,進門先問好。
他人的生日,主動說“生日快樂!”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說說你學會了使用哪些禮貌問候語?
大班文明禮貌的教案范文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參與意識,鼓勵幼兒能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意識。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訓練幼兒的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
1.紙、筆每人一份。
2.日常生活中進行常規培養。
活動過程:
一、教師問:“小朋友們好。”幼兒回答:“老師好!苯處煾吲d地說:“你們真有禮貌。現在我向小朋友提個問題,你們平時是如何講禮貌的`?”(幼兒發言時,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內容畫出簡示圖。幼兒說:“每天早晨第一次見到老師要鞠躬問早。”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小朋友來園問好的簡示圖。幼兒說:“小朋友應友好地在一起玩!苯處熢诤诎迳袭嫵鲂∨笥咽掷值暮喪緢D。
二、當幼兒對規則表達不清楚時,教師幫助幼兒理清思路,歸納總結。幼兒說:“小朋友摔倒,我把他扶起來!苯處煯嫵鲞@個情節的簡示圖,然后歸納為:別人遇到困難,我們應主動幫助。幼兒說:“不能爬欄桿。”教師歸納為:應主動糾正別人的錯誤行為。
三、有些規則幼兒說不出來,教師可先提出問題,然后讓幼兒討論,最后確定規則。教師說:“別人說話時,我們不能打斷人家的談話,但如果我們有急事非說不可,怎么辦?”討論后讓幼兒知道要先說:“對不起,打擾您一下。”教師再把此情景的簡示圖畫出來。教師問:“小朋友和別人游戲發生矛盾時,如果你認為你有理,怎么辦?”請幼兒討論,最后確定規則:如果游戲時兩人發生矛盾,要心平氣和地講道理。
四、請幼兒給整幅圖取個名字。教師定為:有禮貌的小人兒是我。幼兒取的名字只要不離開“講禮貌”的主題即可。
五、結束時,教師說:“請小朋友把這6條規則看圖說一遍,然后畫下來,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你在幼兒園是怎么做有禮貌的好孩子的。”(幼兒畫圖時,不要求和教師畫得一樣,只要能說明規則即可)
活動提示:
1.本次活動30分鐘。
2.本次活動應讓幼兒充分發言,在大家發言后再畫出規則圖示。
3.討論后的規則,可制成“圖表”掛在室內明顯處,作為“幼兒園小朋友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