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來了教案(通用5篇)
客人來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知道如何熱情待客和有禮貌地做客。
2.能使用禮貌用語,與他人交往。初步與幼兒園其他老師產生親近感。
3.能大膽的用動作給客人老師表演歌曲內容。
4.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合作、分享精神。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擴大原有娃娃家的場景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通過學習歌曲《客人來了》和娃娃家等區域活動,了解到一些待客和做客的基本禮節。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在區域活動時為客人制作好水果沙拉、水果拼盤;砌好的茶水;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迎接客人老師們。
(引導幼兒向客人老師問好、請客人老師入座)
師:今天咱們班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你們高不高興?(幼:高興。)
師:你們想怎樣招待客人老師?(幼兒:)
師:咱們先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欣賞一個小幻燈片吧。
附故事:《熊貓的客人》
今天,熊貓請朋友來做客。篤篤篤。是誰來了,在輕輕地敲門?
熊貓開門一看,是小白兔來啦。小白兔說:熊貓,你好!熊貓說:你好!請進來吧!請坐,請坐。
熊貓端來一杯水,用兩只手捧著,說:請喝水吧!
小白兔用兩只手接過杯子,說:謝謝!謝謝!
嘭嘭嘭。是誰來了,把門敲的這么響?
熊貓開門一看,原來是小黑熊。
熊貓搬過一把椅子,沒等它說請坐,小黑熊已經坐在床上了。
熊貓端來一杯水,對小黑熊說:請喝水吧!小黑熊看也不看,說:我不喝,我要搭積木!
熊貓說:那我們一起搭小橋,好嗎?小白兔說:好。小黑熊說:不,我要自己搭房子!
于是,它拿了很多積木,一塊一塊地往上堆,堆得很高很高。
熊貓和小白土兔只好用剩下的幾塊積木,一起搭小橋。
嘩啦一聲,小黑熊搭的房子倒下來了,把熊貓和小白兔剛搭好的小橋也碰倒了,小黑熊哈哈大笑起來。
小黑熊回家了。小白兔也要回家了,它對熊貓說::熊貓,再見!明天請你到我家來玩!
熊貓高興地說我一定來!
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走過小黑熊的家門口,它想:要不要也請小黑熊明天到家里來做客呢?小朋友,你說呢?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熊貓的客人》
提問:
1.說一說哪位客人有禮貌?為什么?
。ㄐ“淄幂p輕的敲門;向主人問好;用兩只手接茶杯,并說謝謝不隨便拿主人家的玩具,愿意和大家一起玩;走的時候給主人說再見,并邀請主人明天到自己家玩。)
2.哪位客人沒禮貌?為什么?
。ㄐ『谛苁箘徘瞄T;沒有向主人問好;隨便坐在主人內的床上;主人請喝茶也不說謝謝隨便拿主人家的玩具,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還碰倒別人打的小橋,也不說對不起;走的時候不給主人打招呼,不說再見。)
3.小兔請小黑熊做客了嗎?為什么?
4.你們到別人家去做過客了嗎?你們是怎樣做的?(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做客經驗)
5.故事中的主人熊貓是怎樣招待客人的?(引導幼兒說出:請進、請坐、請喝茶、請吃.、用兩只手端茶或食物給客人等等)
6.客人要走了,你們怎樣做?(給客人說再見,把客人送到門口,并說 請再來)
三、和幼兒一起招待客人老師。
1.師:現在咱們怎樣招待客人老師呢?(部分幼兒回答:)
2.請客人老師欣賞小朋友表演的歌曲《客人來了》。(鼓勵幼兒大膽的用動作給客人老師表演歌曲內容。)
附歌曲:客人來了
1=F 2/4
(6 5 2 3 ︳1 -)︱5 3 6 6 ︱5 -︱6 5 3 2 ︱1 -︱1 3 6 6︱5 1 3 ︱6 5 3 1︱
客人 來了,客人 來了,我請 客人 進屋 坐, 倒上 一杯
客人 要走了,客人 要走 了, 我送客人 到門 外, 點頭 把手
2 -︱6 5. ︱6 5.︱6 5 2 3︱1 - ‖
茶, 阿 姨 你 好! 阿姨 請 喝 茶。
招, 阿 姨 再 見! 阿姨 請 再 來。
3.鼓勵幼兒大膽地邀請客人老師到娃娃家入座,并用禮貌的語言和動作請客人老師吃區域活動時準備好的水果沙拉、水果拼盤及小食品,喝砌好的茶水。(使用禮貌用語,與他人交往。促進幼兒與其他老師產生親近感。)
4.客人老師要走時送客人老師到門口,并對客人老師說再見!歡迎下次再來等。(播放音樂客人來了在音樂中結束)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去小一班、小三班或大、中班做客,增強幼兒做客的感性認識,提升經驗。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客人來了應該咋么說怎么做,學會客人這首歌。在進行表演的時候,有點急,由于歌曲還沒完全學會,只會跟著老師或錄音機跟唱,因此,孩子們對歌詞還是不大會連貫的說。特別是“我送客人到門口,點頭把手招”念起來的時候比較拗口,老會在這里疙瘩住。在表演的時候的環節上,幼兒還是很積極的,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要求上來表演。
客人來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第一段的基礎上,欣賞學習歌曲的第二段。
2讓幼兒在會唱的基礎上加上第二段的動作。
3培養幼兒待人熱情,有禮貌的品質。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在熟悉歌曲第一段的基礎上,欣賞學習歌曲的第二段。
教學難點:讓幼兒在會唱的基礎上加上第二段的動作。
教學準備:教師編排情景劇,熟悉歌曲及動作。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進行拍手,訓練幼兒的節奏能力。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表演情景。骸靶∨笥眩銈兗襾磉^客人嗎?來了客人你是怎樣招待的呢?”(
請小朋友說一說!敖裉煊幸粋小朋友家也來了客人,你們看一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2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主人是怎樣招待客人的?并復習演唱第一段。
3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第一段歌曲,并引導幼兒欣賞教師表演動作。2遍
4教師請幼兒一起做動作。糾正個別幼兒的動作。
5教師提問:“小主人請客人進家等媽媽,媽媽回來了嗎?小主人是怎樣送客人的呢?”
6教師清唱第二段,引導幼兒聽清楚歌詞。
7教師演唱第二遍,并加上動作。
8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朗誦歌詞,并加上動作,引起幼兒的興趣。
9帶領幼兒進行演唱,重點示范演唱.|學會用輕柔的聲音進行演唱。
10引導幼兒邊演唱邊加上動作。
三:結束部分
教師請幼兒分組進行表演唱。
客人來了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曲調,會用自然地聲音唱歌。
2.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3.在表演過程中知道如何熱情待客和有禮貌地做客。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事先編排好的情景表演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平時你們去過別人家里做客嗎?別人也到過你家做客嗎?
2.現在,我們來看一段表演,請大家仔細看一看小姑娘是怎樣去別人家做客的,在自己家是怎樣做主人的,來招待自己的小客人?
二、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師:小朋友們看完了,客人來的時候她是怎么做的呀?
師:那她是怎么說的呢?
幼:阿姨請喝茶。
師:客人要走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師:那她是怎樣的一個小朋友呀?(有禮貌)
三、學唱歌曲
1.邊做動作邊范唱。
師:剛才我們看了客人來了,現在老師把客人來了編成一首歌,先聽老師來唱一遍。
2.引導幼兒跟著老師學唱。
3.引導幼兒跟著老師邊表演動作邊唱。
四、初步集體表演。
集體邊表演動作邊唱歌曲。
師:以后家里來客人了,小朋友是不是都知道該怎么做了呀!
活動反思:
我發現,上好一節音樂課并不是要讓孩子唱的有多少的動聽,動作做的要多少的標準,關鍵的還是要激發起孩子的興趣,不然再好聽的`歌曲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去演唱的話,上好課還是會忘得,我要學會培養寶寶們的興趣,讓他們真正的喜歡上音樂課。
客人來了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數學游戲,在游戲中感知5以內的相鄰數的實際意義。
2 、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之間的等差關系。
3 、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數字娃娃1—5,紅黃藍數字卡各一套,操作卡若干,小房間5個,自制糖果若干,呼拉圈3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題——游戲《學學做做》
看數字按老師的要求作相應的動作。如:看到數字4,按老師的要求學小狗叫4下。
二、感知相鄰數的排列關系及實際意義——《開火車》、《住房子》
1、《開火車》
師:今天有5個數字娃娃來做客,我們看看他們是誰?出示1—5的數字娃娃。
師:數字娃娃邀請5個小朋友來做游戲。請5個能力中的孩子每人手里哪一個數字娃娃。
師:排好對,快上車,我的火車就要開,嗚嗚......
5名幼兒依次排好隊
問:“你的兩邊是誰?”、“你有幾個鄰居?”。
師:我們住房子有鄰居,排座位也有鄰居,那么數字寶寶有鄰居嗎?有幾個鄰居?是幾和幾?
幼兒回答數字的鄰居。
小結我們給數字寶寶的鄰居起個好聽的名字,叫“相鄰數”。
2、住房子(進一步感知)
師:數字寶寶累了,我們把它們送到房間休息吧。
幼兒按老師的要求先送一個數字,然后找出它的相鄰數送進房間。
小結:相鄰數,真有趣,他們總是不分離。
三、感知相鄰數的等差關系——游戲《送糖果》
1、師:數字寶寶是我們的客人,我們要給他們送點糖果。不過有個要求,數字是幾就送幾塊糖。
請能力差的幼兒來送
2、師:數字2睡醒了,他走出房門,看到糖塊很高興,又看看他的相鄰數朋友也有糖塊,可是他們的數量不一樣,他想請小朋友告訴他這是為什么。
老師在版面上示范提問如下:
1 2 3
多多多
12 13 14
少少少
3 4 5
。▓D一)(圖二)(圖三)
讓幼兒充分感知2的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并讓幼兒口述出來。
3、3和4的相鄰數請幼兒在操作版上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個別交流。尤其是能力較差的孩子。然后請幼兒之間互相說說,讓孩子和孩子互動起來。
小結:每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都比他多一少一,真有趣啊。
相鄰數,真有趣,多一少一在一起
四、加深印象——游戲《找朋友》
交待游戲的玩法:把三個圈放在教室中間,把三種顏色的1—5數字卡分發給幼兒,便念兒歌便四處走,“相鄰數,真有趣,多一少一部分離。”,老師接著念3,(那3的幼兒趕緊站在圈里),3的相鄰數在哪里(4和2趕緊找同色的數字站在旁邊)
此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反思:
經過了小、中班的學習,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了《5以內的序數》、《5以內數的形成》等,幼兒有了初步的數與數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系的概念。幼兒對生活中的鄰居的關系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在區角游戲中,幼兒對操作中出現的相鄰數的練習都能夠完成,只不過沒有形成相鄰數這一概念(比如在“火車接龍”的游戲中,幼兒知道3號車廂應該放在2號和4號車廂的中間,5號車廂應該放在4號和6號車廂的中間)。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根據中班幼兒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初步發展的年齡特點,幼兒所要學習的知識和法則應避免由教師直接提示或者教授給他們,而是應該安排成幼兒在操作體驗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現,因此,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將活動設置成“數字寶寶來做客”為脈絡的情景,通過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盡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在學習相鄰數的過程中,讓幼兒自主尋找數字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的等差關系,為幼兒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
客人來了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學習待客禮節,會使用禮貌用語。
2、培養小主人的意識。
活動準備:
到小朋友家做客的經驗。
活動過程:
活動一、電話邀請。
設疑:如何邀請?邀請時說些什么?客人朋友什么時候來?怎么來?怎樣打電話?
活動二、招待客人。
1、師生共同布置教室。
2、招待客人時說些什么?怎么招待客人?除了給客人喝水,吃好吃的東西,還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讓客人高興?
3、你的客人朋友叫什么名字?長的什么樣?(幼兒看客人朋友的照片)你想了解客人朋友哪些有趣的事情?
4、找朋友。
5、幼兒相互交流。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熱情招待客人朋友的情感,鼓勵幼兒大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