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讀圖教學》的設(shè)計與反思
2、以遼寧省為起始點,分別沿陸上疆界和海上疆界,依次說出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學生看中國政區(qū)圖圖回答,簡稱略)
3、北回歸線自東向西穿過的的省級行政單位依次是:(強調(diào)這是考試重點)
學生看圖回答: 中國臺灣、廣東、廣西、云南
4、分別找出長江、黃河干流依次流經(jīng)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
長江干流:(11個省)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
黃河干流:(9個。┣嗪、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
5、沿1200e經(jīng)線,自北向南經(jīng)過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
學生看圖回答:內(nèi)蒙古、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中國臺灣
活動題二
要熟悉我國各省行政單位的輪廓、位置等地理特征,可采用聯(lián)想記憶的方法,如山西省像平行四邊形,湖北省像大蓋帽,陜西省像一把鑰匙,山東省像一只老鷹等。請你想象一下,湖北省、廣東省、甘肅省、黑龍江省這些省區(qū)的輪廓各像什么?(看下列圖片a、b、c、d、e、f、g,思考回答)
學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聯(lián)想記憶,模擬成各種圖形、動物或人物,而不必按照教師的提示去想象或聯(lián)想,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第四步驟:中國行政區(qū)劃拼圖游戲:
利用“中國政區(qū)拼圖”作分組拼圖游戲(加分和獎勵)是適合八年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一種活動,也是一種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和興趣來識記省級行政單位名稱、簡稱和分布的好辦法。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圖形和位置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和競爭能力。例如,采取拼圖比賽、填圖比賽、各種搶答競賽等,寓教于樂,使學生盡快形成我國省級行政單位分布的空間概念和心中有地圖的境界。
活動題三:
1、 學生自己準備中國省級行政區(qū)劃拼圖板,或者用透明紙描繪省級行政單位圖,貼在白色硬紙板上,沿著省級行政單位輪廓線剪開(北京、天津、上海3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與相鄰的省連在一起),得到分。ㄗ灾螀^(qū))的28張小卡片。
2、將全班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同時將分散的省級行政單位拼合成一幅中國政區(qū)圖,教師用手表計時,并給小組加分。學生拼好圖后,先舉手,然后放在課桌上,由教師評定,看那一組拼的最快。并讓拼的快的學生充當“小教師”介紹經(jīng)驗,展示自己的個性才能,增強自豪感和自信心。
3、教師任意給出一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輪廓圖形或地理特征,同學搶答,說出這個。ㄗ灾螀^(qū)、直轄市)的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回答準確、速度最快的同學為優(yōu)勝者。(適當給小組加分和獎勵“小紅花”)
4、教師在投影機上或手拿舉起,隨意出示某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圖形,由同學拼出其周圍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看誰拼得最快。
課后教學反思和分析
34個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空間分布位置、相對位置、輪廓特征和行政中心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必須運用“中國政區(qū)圖”或“中國政區(qū)”投影片或教學掛圖,借助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利用課件教學,采取靈活多變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方法(如分組討論、拼圖、填圖比賽、搶答競賽等、),結(jié)合活動教材,進行反復多樣的讀圖、查圖、填圖、或拼圖練習,講與練有機結(jié)合,以學生練習為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主人翁地位,學會分享和合作,增強學生的理解記憶,鍛煉學生的讀圖、查圖、填圖、拼圖、用圖能力,在輕松、愉快中學習和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