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
問:你知道長江各段還有哪些名稱呢?
(放出cai課件的“名稱眾多”略講)
轉入二:學習一條河流最主要是要分析掌握它各段的特征。
(邊放cai課件《中國水系》邊問)
問: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響?
(學生回答:主要受氣候、地形、植被的影響)
問:長江所在南方地區的外流河有什么共同特征?
(學生回答:流量大、汛期長、無冰期、含沙量小)
老師講:很好!除這些特征以外,長江的上中下游還各有特征。
三、 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峽谷,多急流,多水能。
老師引入:首先我們來分析上游。指的是那一段?(各拉丹冬——宜昌)對!大家先來分析“長江干流剖面圖”。
(邊放cai課件“長江干流剖面圖”邊啟發學生讀圖)
問:剖面圖的橫坐標指什么?縱坐標是指什么?
(長江的長度,各流經地點的海拔高度)
問:算一算:長江上游的落差約有多少?
(總6621米,上游約6321米,占長江總落差的百分比?約為95%)
問:思考:為什么上游的落差這么大?
(因為從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流到第二階梯再進入第三級階梯,受地形的影響)
問:河水在穿山越嶺(橫段山脈和巫山)時會形成什么樣的特征?
(多峽谷急流)
問: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峽谷?
〔看一看〕虎跳峽、三峽的景觀圖,在地圖上準確找出位置。
(cai課件上相應放出)
〔聽一聽〕虎跳峽、三峽簡介(放cai課件三峽景觀與配音解說(附錄一))
(解說內容課前由學生在cai課件朗讀配好音)
〔轉入〕到中游后主要流經什么地形區?水流特點會怎樣?
〔學生活動〕請看中游干流的放大形狀,看“九曲回腸”——“多曲流”
問:為什么會形成“曲流”?
學生發言后老師講解:三峽急流河水沖入中游平原,在慣性作用下左搖右擺,形成曲流。尤其,從湖北的枝江——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磯,即“荊江”河段有“九曲回腸”之稱,特別是藕池口——城陵磯之間長247千米,而直線距離只有80千米。
問:這樣彎曲的河道對航運,對洪水的分洪有何影響?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暢,極易泛濫成災,因此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之說,今年的大洪災也是這段最危險。新中國成立之前,群眾稱之為“命江”。江漢平原上的荊江河段呈現“船在屋上走,人在水下行”的險情,荊江河段在枯水期,堤內水已經明顯高出堤外路面,倘到豐水期或是汛期,對兩岸人民的威脅可想而知。
問:有沒有解決辦法?
學生答后老師總結補充:裁彎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樞紐工程等,問:支流的特點又如何呢? ——多支流,多湖泊
〔啟發分析〕用雨帶的推移分析,這種南北對稱的支流分布對長江干流的水量有何調節作用?
學生回答后老師講解:誰還記得雨帶是怎樣推移的?南北支流進入汛期的時間同不同?洪峰會不會擠在一起?一般年份,南北不同時期進入汛期,洪峰錯開,從而削減洪峰,對干流的水量起著天然的調節作用。有些年份,南北支流同時漲水,特別是川江、漢江洪水一起襲來,中游的防汛、抗洪任務就十分艱巨。1988年就是如此。 長江中游是我國著名的稻米產區“魚米之鄉”,素有:“兩湖熟,天下足”之說。因此治理好中游的水患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