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 教學設計示例
1。導入 過程:
引用圖片《“新華日報”登載周恩來為皖南事變的題詞》,提出問題:詞中的奇冤指的什么?發生在什么地點?你知道曹植的七步詩嗎?這里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含義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本課。
2。新課知識內容的學習指導和“探究”過程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本侵華方針發生了什么變化?對國民黨產生了什么影響?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總結:日本改變侵華方針,以政治誘降為主,使國民黨內發生變化,親日派的汪精衛集團公開投敵,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工具和幫兇;親英美派的蔣介石集團發生動搖,由積極抗日變為消極抗日,導致正面戰場的失利;由中共合作抗日變為不斷制造摩擦,導致反共浪潮迭起達到高潮。
①國民黨繼續抗戰和敗退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國民黨消極抗日的表現及南昌戰役、棗宜會戰的結果。介紹張自忠將軍的事跡,我們從張將軍身上學習到什么精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②皖南事變
皖南事變,是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是蔣介石集團為消滅新四軍蓄意制造的陰謀事件。(指導學生結合教材學習皖南事變的經過)
在皖南事變中,葉挺臨危不懼,指揮戰士們英勇抗擊頑軍。在新四軍處境危急的情況下,他不顧個人安危,下山與國民黨談判,隨即被無理扣壓。一代北伐名將、抗日英雄,竟遭到國民黨頑固派的卑劣暗算,一關就是五年。他在獄中堅貞不屈,與敵人進行了不懈的斗爭,寫下了著名的《囚歌》,表現了一個革命軍人的崇高氣節。葉挺于1946年3月獲釋,4月因飛機失事遇難。
皖南事變發生后,在國內外、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頑固派的罪行,進行堅決的斗爭,給予了堅決的回擊。(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兩則材料及相關小字,了解中國共產黨揭露國民黨破壞抗戰陰謀的情況及“重建的新四軍軍部組成人員”表)
(在教師指導下閱讀歷史資料)
國內很多愛國民主人士,也紛紛反對國民黨的倒行逆施。(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并分析皖南事變對抗戰產生了什么影響)
(學生互相討論,發表意見)
教師對學生的認識作簡單總結:通過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皖南事變是蔣介石背信棄義,消滅異己的一場陰謀,是蔣介石集團推行兩面政策的表現。其結果是削弱了抗日力量,做了日本侵略者想做而做不到的事。皖南事變,使蔣介石國民黨的地位下降,共產黨的地位提高。事實雄辯地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把中國引向光明,是中國人民的希望,是中華民族利益的忠實代表。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國民黨為什么消極抗日積極反共?
(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總結:首先,反共是國民黨的一貫方針,抗戰爆發后國民黨并沒有放棄這一方針;其次,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的政治誘降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人民武裝的發展壯大,是國民黨反共反人民的傾向增長,不斷掀起反共高潮;第三,根本原因是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
教師繼續引導學生分析國民黨反共為什么又沒有放棄抗日?
(學生討論分析,結果可參考難點分析)
③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教師通過本目的講述,讓學生了解中國的抗日的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歸納總結的過程
日本帝國主義對國民政府實施誘降政策后,對國民政府產生了重要影響,蔣介石一面與日軍進行秘密談判,一面集兵力于大西南、大西北,消極抗日。隨著敵后抗日根據地和人民力量的發展,國民政府的反共傾向增長,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主張使反共的浪潮起于各地。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皖南事變。皖南事變是國民黨反共的最高潮,它充分說明了國民黨代表大地主達資產階級利益,一貫堅持反共反人民的本質。
5。課后學生活動提示
請結合史實,為張自忠將軍寫一篇悼詞,作為清明節紀念活動的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