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冉冉升起,標志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揭開了中國現(xiàn)代史嶄新的篇章。
短短的三年內,新中國經(jīng)受了軍事、政治、經(jīng)濟以及外交等方面的嚴峻考驗,取得了整頓經(jīng)濟秩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勝利,極大地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它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全世界宣示,年輕的人民共和國不僅完全有能力捍衛(wèi)國家獨立,恢復國民經(jīng)濟,而且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為下一步進行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向社會主義過渡作好了準備。
在國際上,隨著美蘇戰(zhàn)時同盟關系的破裂,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以蘇聯(lián)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相繼建立,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相互抗衡,使世界籠罩在“冷戰(zhàn)”陰云中。
第1課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課程目標:
講述開國大典的史實,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西藏和平解放。通過學生講述開國大典的史實培養(yǎng)其口頭表達能力和對歷史事件的概述能力;指導學生討論西藏解放的策略,培養(yǎng)其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或相關的影視資料,分小組講述開國大典的史實;組織學生討論中央解決西藏問題時,為什么要一面進軍、一面力爭和平解放,認識歷史問題特別是民族問題的復雜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了解開國大典具體史實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人民革命的歷程,體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句話的含義,明白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
簡介課本封面,引入新課。
回憶舊知。
從國旗或國歌導入。
討論:百年中國——19xx年的中國與xx年的中國在哪些方面有明顯的不同?百年巨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開國大典
教師簡要補充七屆二中全會的有關知識。
繪制圖表:填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為成立新中國做的準備工作。
課堂小繪畫:你能準確地畫出我們的國旗嗎?(1949年公布的《國旗制法》規(guī)定:國旗為紅色長方形,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紅旗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四顆,其中一星較大,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較小,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十分之一,環(huán)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
小議論:第一屆政協(xié)籌備會議期間,著名畫家徐悲鴻提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得到周恩來和其他與會者的肯定。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革命已經(jīng)勝利,新中國即將誕生,不應當再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如果選用這首歌作國歌,也要修改歌詞。后經(jīng)代表們討論,決定還是用原來的歌詞。
請議一議,為什么還要用原歌詞好?
材料分析: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
觀看《開國大典》錄像片段,交流感受,談談你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幕是什么?
模擬直播:如果你是一位在現(xiàn)場的記者,你會怎樣向人們介紹開國大典的盛況?
你能想象一下毛澤東當時的心情嗎?
你知道嗎:在開國大典上,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54尊禮炮齊鳴28響。你知道為什么要用54尊禮炮?為什么要連放28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