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戰略大決戰》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四場解放戰爭時期的著名戰例;重點引導學生從多重角度來了解和探討制勝因素及其作用。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識圖能力、概括能力、組織與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毛澤東等領導人的偉大膽略,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三大戰役、渡江戰役;
2.教學難點:通過學習,可以分析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三、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本節課的教法中以探究合作學習和直觀教學、史料教學等為重點。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2.學習方法:針對本課特點,我采取歸納法、比較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多種學習方法,旨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及新課進程
1.講授新課之前,發給學生學案,讓學生有目的的預習。學案包括學習目標、講解pk臺、自主歸納、三大戰役、課堂分析三大戰役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看影片回答、合作探究,通過對人民解放戰爭的學習你能得出怎樣的結論。
2.新課進程:學習研讀助學資料,根據動態圖講述三大戰役;結合課本,完成學案中歸納與總結的內容,分析出三大戰役勝利的原因;看短片,掌握渡江戰役的歷史意義;小組合作分析,理解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
(二)導入新課
利用背景材料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展示1948年的國共力量對比表,重在引導學生了解戰略決戰時機已經到來,中共中央抓住有利時機發動的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點: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
采用多媒體演示、史料教學等,通過生生與師生交流,激發學生展示自我。這兩個環節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概括能力、表達能力、歸納及分析問題能力。
1.三大戰役
(1)關于三大戰役的講解,我設置了“講述戰役”(展示幻燈片),讓學生借助課本知識和助學材料等講解你最感興趣的戰役的概況。每個學習小組共同研究一次戰役。
(2)這是我做的助學資料,包括三大戰役簡介和示意圖。(展示助學材料1關于三大戰役的簡介)
指導學生從起止時間、領導者、主要參戰部隊、殲敵人數、戰爭經過、作戰方針、歷史意義方面解說。
(3)在學生研究到一定階段之后,依次演示三大戰役動態戰略示意圖(展示幻燈片),通過演示讓學生形象地了解戰役經過和我黨及解放軍指揮員的運籌帷幄。
(4)指名學習小組代表發言,按照演示依次敘述三大戰役。
2.(展示幻燈片)這些環節要求學生對照三大戰役示意圖,結合助學材料講述三大戰役。
3.(演示幻燈片)接下來共同思考,平津戰役中黨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的好處。展示參考答案。
4.(展示幻燈片)用三大戰役的意義過渡,總結三大戰役。讓學生完成學案中“自主歸納”內容(5—8分鐘),然后出示“自主歸納”內容的標準答案,并請同學核對。這個環節要求學生完成關于三大戰役及其勝利原因的總結,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