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戰略大決戰》教學設計
5. 用三大戰役的共同作用過渡到總結三大戰役勝利的原因。這個問題學生同桌討論完成,視完成情況教師予以指導,展示參考答案。
渡江戰役:
(1)國民黨在三大戰役潰敗后,蔣介石于1949年元旦發出“求和”聲明,企圖假和平,作緩兵之計。不久和談失敗,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渡江戰役。
(2)給學生播放渡江戰役的一段視頻,形象生動地再現渡江戰役。(播放部分視頻)讓學生仔細觀察完成“看影片回答”。
(3)指名學生回答問題。
(4)這個環節播放渡江戰役視頻片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渡江戰役得出中共維護國家統一和完整的決心。
(5)總結渡江戰役的意義。
(四)合作探究,突破難點:解放戰爭的勝利的原因。
這個環節通過學生合作探究,小組討論分析的方法來進行。
1.給學生以指導。
(展示幻燈片)在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無論在軍隊、武器裝備,還是擁有地區和人口上都要大大優于共產黨,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是非常懸殊的,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軍隊伍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取得了最后的勝利,這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
引導學生從戰爭性質、人心背向、國家政權的性質、階級屬性、所代表的集團利益,以及與帝國主義的關系、國家職能(如政治、經濟等方面)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等幾方面進行分析。
2.視學生具體情況提供一些具體助學材料(展示助學材料),這個環節重在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資料一:1946年6月23日,南京發生下關慘案。6月中旬,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和上海學生和平促進會為反對內戰,聯合發起組成上海人民和平請愿團,推舉馬敘倫、胡厥文、雷潔瓊等11人為代表,以馬敘倫為團長,定于6月23日赴南京請愿。
當天上午,上海各界群眾5萬多人赴車站送行,當晚7時左右,請愿代表到達南京下關車站后,即被預伏的大批國民黨特務團團圍住,分別擁于候車室和西餐廳圍攻毆打。馬敘倫、雷潔瓊等多人被打傷住院。深夜,中共代表周恩來去醫院探望慰問。
資料二:蔣介石為了發動反人民的內戰,對內必須強化法西斯統治。蔣介石在1946年3月就制訂了一系列推翻政協決議的計劃,其中就是召開偽國民大會和通過偽憲法,借以欺騙群眾。按照政協決議,真正的國民大會,應當是在全國停止戰爭的和平環境中,由改組后的民主聯合政府召開。蔣介石既已發動全面內戰,也就肆無忌憚地破壞這項決議。8月13日,蔣介石宣布11月12日單獨召開國民大會。10月11日,國民黨軍隊進入張家口后,蔣介石被“勝利” 沖昏了頭腦,當天便發出了召開國民大會的召集令。11月15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開了偽國民大會。即國民黨六大。中國共產黨和一些民主黨派都拒絕參加這次大會。參加代表除國民黨外,只有兩個極右的黨:一個是漢奸汪精衛的食客曾琦的青年黨,一個是玄學鬼張君勱的民社黨。還有一小撮所謂的“社會賢達”。
資料三: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希望建立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民主主義國家。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妄圖繼續保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美帝國主義支持蔣介石,積極準備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
蔣介石為了獲得美國更多援助,竟大量出賣國家主權。1946年,國民黨政府同美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向美國全部開放中國的領空、領海和內河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