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藝
第24課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藝[課標內容]
(1)了解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
(2)以科舉制的廢除和京師大學堂的開辦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發端的主要史實。
(3)知道魯迅、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魏源和嚴復思想的比較,提高學生比較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近代文學藝術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鑒賞分析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在介紹魏源和嚴復的思想時,結合鴉片戰爭和維新變法運動,分析為什么說嚴復是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說明社會思想的產生受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同時,聯系已學的有關民主共和的思想和新文化運動,初步了解西學在我國傳播的基本情況。
(2)要求學生收集有關文學藝術的作品、圖片,更直接地感知歷史。注意與前面已學的有關知識聯系,從整體上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對近代歷史發展進程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了解中國近代思想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認識到這一時期我國的文化既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又保持了自身特色,從而形成對祖國文化認同感,產生愛國主義感情。
(2)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先進知識分子立志圖強、勇于探索的精神,熱愛祖國、努力為國爭光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重點和難點]
重點:《海國圖志》
難點:《海國圖志》所體現出來的魏源的思想及其影響。
[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一、思想家魏源和嚴復
1、魏源和他的《海國圖志》
2、嚴復和他的《天演論》
二、新式教育的興辦
1、新式學校的興辦和學制的改變
2、近代后期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
三、文學藝術
1、魯迅的小說和雜文
2、小說家茅盾、巴金、老舍、周立波等的代表作
3、戲劇、音樂的杰出成就
4、繪畫的新發展
[小結]
聯系第23課的有關知識,歸納本課的知識要點,使學生對近代科技、思想、教育和文學藝術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作業]
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