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2
學習目標:識記興中會、同盟會成立的時間、地點和性質;掌握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中國同盟會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導學過程:
自學指導一:
請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孫中山或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名。學生踴躍發言……
教師點撥:
孫中山是20世紀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人物,被尊稱為“國父”。
據統計,全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數千之多,比如:中山市、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學、中山公園、中山路、中山圖書館……。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實現了20世紀中國社會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
自學指導二 :
請閱讀課本36-37頁第一子目, 5分鐘后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孫中山領導成立了哪些革命團體?是什么性質的?同盟會的成立有什么意義?
2、同盟會的革命綱領和三民主義之間有什么關系?
教師點撥:
興中會是一個旨在武裝推翻清政府的團體出現的,是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同盟會革命綱領和三民主義的理解。
三民主義是對革命綱領的闡發和總結,是另一種表達方式。其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是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國主義的走狗-----滿洲貴族的專制統治,變半殖民地的中國為獨立的中國。特別注意理解“韃虜”的含義是指滿洲貴族統治者;“建立民國”是民權主義思想,就是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平均地權”是民生主義思想,就是通過改革土地制度,解決貧富分化。
自學指導三
閱讀課本37-38頁第二子目,結合圖片和課本小字,5分鐘后回答以下問題:
1、武昌起義是怎么爆發的?結果怎樣?
2、 你認為這場革命是成功還是失敗了?能說出理由嗎?
教師點撥:
1、武昌起義爆發和經過。
教法、學法:組織學生模擬表演起義爆發的場景,結合地圖口述起義的經過。
2、辛亥革命成敗評價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00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從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宣傳和辛亥革命后人民獲得的一些民主權利,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這一點從后邊將要學習的“辛亥革命后社會習俗的變化”
當堂訓練
1、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是
a.華興會 b.興中會 c.強學會 d. 同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