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席卷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
第六單元 席卷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
課目
每課子目錄
應該掌握的主要知識點
第一課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的興起
第一工業革命開始時間、主要發明、特點和對英國的影響
科學的世紀----19世紀
各國重視科學研究;大學成為科研重地;形成了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群體。(達爾文《物種起源》;內燃機發展的理論基礎)
工業革命的新階段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間、特點、主要發明、應用產業和影響
人在工廠
1840年前后的英國機器生產的工廠取代了手工工場
工廠有嚴格的勞動紀律和管理制度;出現流水生產線(福特)
第二課
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
地球變小了
1. 整體世界形成的必要條件;整體世界形成的表現
2.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時間------20世紀初
文明與野蠻相交織
1.整體世界形成過程對西方國家的影響---瓜分世界,進行殖民掠奪,控制和奴役著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對亞非拉國家影響----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危機嚴重;
2.文明----工業文明傳播到亞非拉地區,促進社會生活的變化
3.野蠻----西方國家對亞非拉地區進行野蠻的殖民侵略和掠奪
挑戰與回應
反抗斗爭獲得獨立------海地(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適應工業化改革--------日本(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
第三課
匯入工業文明大潮的中國
屈辱的歲月
1840—19xx年
1.1839年林則徐虎門硝煙及評價;英國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
2.1840-1842年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內容及影響
3.1894-1895年甲戊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內容及影響
19世紀末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劃分勢力范圍
1900-19xx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內容及危害
悲壯的抗爭
元里人民抗英(鴉片戰爭);關天培(鴉片戰爭),鄧世昌(甲戊海戰),徐驤(中國臺灣軍民抗日)
太平天國運動原因、領導人、性質、意義、失敗原因
師夷長技以制夷
1. 鴉片戰爭后地主階級代表對待西方的態度發生變化及原因
2.林則徐—中國西學第一人;魏源--師夷長技以制《海國圖志》
3.學習西方---洋務運動(時間、代表人、學習內容、結果)
從維新到革命
1.1895年公車上書拉開戊戌變法序幕(康有為、梁啟超)
2.維新派觀點與洋務派觀點的不同( p7i頁)
3.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教訓
孫中山(革命派)19xx年建立同盟會,19xx年發動武昌起義,史稱辛亥革命。19xx年中華民國成立。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局限分析。
第四課
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工業化和城市化
三大產業的出現,什么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什么是“城市病”
現代文明生活的源頭
工業化奠定現代文明生活基礎的表現:物質生活水平提高,追求合理飲食;醫學進步人均壽命延長;生活質量提高(洗衣機);婦女地位提高(三八婦女節);義務教育普及;大眾傳媒發展,;服裝休閑大眾化;交通方式革新;居房建筑鋼筋水泥化等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工業革命后西方社會的兩大主要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
2.工人爭取權利的斗爭—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
3.空想社會主義:法國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歐文(和諧公社)
4.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
第六單元 席卷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
應該掌握的主要知識點
第一課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