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席卷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
1.什么是工業革命,說出工業革命的發展的兩個階段的開始時間、國成果及發展狀況?
答: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過度到大機器生產階段。
第一次: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
國家:英國、美國、法國; 其中英國最先開始且工業發明最多。
成果: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蒸汽機車(史蒂芬孫)、蒸汽輪船等。
意義: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第二次:開始于19世紀后半期。
國家:美國、德國等
成果:出現了電力工業;內燃機的創造與使用,新機器的出現;電訊事業的發展;石油工業、化學工業、汽車工業等得以興起,并在工業上占主導地位。
意義: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19世紀,人們對科學研究的態度是什么?在這一時期科學技術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態度:重視科學技術,并大力鼓勵科學研究。
重大突破:科學家們完成了通過燃燒煤氣、汽油、柴油等產生的熱能轉化為機械動力的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揭示了生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3.工廠最早出現在是什么時間?從19世紀后半期至20世紀初,工廠在生產方法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時間:18世紀70年代。
變化:標準化生產方法、流水線生產方法等
4.請分別說出整體世界最終形成的根本原因、必要條件、表現和時間。
根本原因:工業革命
必要條件: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出現。如鐵路、遠洋巨輪、電報電話等。
變現:①經濟上,世界基本形成了統一的市場,各國商品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流動。②交通方面,鐵軌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國發展起來。 ③人口流動加速,出現了海外移民的熱潮。④文化交流更加廣泛,工業文明的先進思想、科學技術、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傳播。⑤出現了一些世界性的體育活動,如奧運會等。
時間:20世紀初。
5.整體世界形成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是否相同?面臨這種狀況,亞非拉國家作了怎樣的抗爭?
不相同;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更加強大,而亞非拉國家更加落后,出現了野蠻與文明相交織的現象。
(海地經過長期的浴血奮戰,擺脫了殖民統治,成為第一個獨立國家;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
6.工業革命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試舉例說明。
消極影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侵略中國;強迫中國簽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領土,破壞中國主權,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使中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積極影響:西方先進科技成果和思想文化進入中國,使中國進入了工業文明時期,促進了中國近代化進程,改善了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如輪船、火車、汽車等的出現。
7.為了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維護中國的主權和探索中國的出路,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斗爭和探索?結果如何?
斗爭 : 鴉片戰爭中中國軍民英勇抗爭,打擊英國侵略者; 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官兵英勇作戰; 中國臺灣人民反對日本占領中國臺灣的斗爭; 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殖民者,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敗,敵我力量懸殊,又由于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等,斗爭以失敗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