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摘取科學技術的明珠 教學設計
第1課 摘取科學技術的明珠 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知道我國在核科學技術航天技術以及農業科學和醫療技術方面在世界領先或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了解“863”計劃提出的背景涉及的領域;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課前分組收集我國方面的成就,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團結協作的能力;通過讓學生討論網絡技術給我 國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培養學生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 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建國以來,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領先或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 情感;通過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的突出事跡,進一步增強學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 國決心和信念。 【重點難點】 一、重點:我國核科學技術、航天技術及農業科學和醫療技術方面的成就;“863”計劃。 二、難點:科學技術成就中涉及的有關科技成果原理;航天事業的發展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意義;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來源:第一范文網] 【教法學法】 教師教法:講述法、活動法、歸納法、啟發引導法等; 學生學法:收集、整理資料;學會利用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歷史的方法 【授課時數】 1課時。 【授課類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研讀課標與教材,撰寫教案,準備相關歷史圖片,寫好閱讀提綱的小黑板。 學生準備:學生預習,收集有關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 【教具媒體】 小黑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今天的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國在很多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建國以來,我國所取得的重要科學技術成果。 學習新課: 第1課 摘取科學技術的明珠 一、兩彈的成功研制 (師問)世界上哪個國家最早使用原子彈?原子彈第一次在軍事上的使用是什么時候?作為愛好和平的中國,為什么要研制 和掌握核武器? (生答)美國最早使用原子彈,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投擲了兩顆原子彈,造成了幾十萬人的傷亡。20世紀50年代初,西方大國多次威脅,要對新中國事業原子彈,進行核訛詐,為了打破西方核壟斷和核訛詐。同時引用毛澤東“中國要是沒有原子彈這個東西,人家就要欺負我們”所 以中國決定發展自己的原子能事業。 (師導)請同學們閱讀,兩彈的成功研制一目,回答問題: 1、我國原子彈、氫彈實驗爆炸成功的時間?[來源:] 2、導彈的實驗經過? 3、我國能夠研制掌握核武器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意義?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教師作適當補充)①1964年10月16日, 中國在新疆進行了第一次核實驗,成功爆炸了相當與兩萬噸tnt炸藥的原子彈,這一天,是經歷過哪個年月的億萬中國人難以忘懷的一天,同日,我國政府 發表聲明:中國掌握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御打破核訛詐,中國任何時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僅兩年以后,1967年6月17日,我國在西部地區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知道"兩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