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功率》導學案人教版
學生4: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說明:對學生提出的各種方案可能有問題或不完整,教師應鼓勵學生在交流中補充完善自己的認識。
二新課講解
一功率(約5分鐘)
教師: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時間均不相等時,如何來比較做功的快慢?
學生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思考:當做功多少和做功的時間均不相等時,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較做功的快慢,引出比值法。
教師提示:在前面我們學過:當物體運動路程和時間均不相等時,我們是怎樣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呢?
學生討論:
我們引入了速度用以比較單位時間里物體通過的距離。
而且采用比值法定義速度,其計算公式是:
教師:為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我們引入了功率,用符號p表示。
(板書功率的物理意義)
教師:請思考:大家能用類比的方法給功率下一個定義嗎?
學生:定義:物體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板書功率的定義)
二功率的計算:(約5分鐘)
教師:大家能類比速度得出功率的計算公式嗎?
學生:計算公式:
(板書功率的定義式)
教師:請一位同學正確地說出定義式中各個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單位。
學生:w→功→單位:焦耳(j) t→做功所用時間→單位:秒s)
p→功率→單位:焦耳/秒(j/s)
教師:焦耳/秒是一個復合單位,為紀念偉大的科學家瓦特。功率的國際單位:瓦特,符號:w。
教師:介紹瓦特生平。
【設計意圖】通過對瓦特生平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物理學史,進行人文教育,并學習這位偉大科學家為了科學精精益求精的鉆研精神。
常用單位:千瓦,符號:kw。
換算關系:1w=1j/s 1kw=1000w
(板書功率的單位及換算關系)
【設計意圖】用已知物理量速度的比值定義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使用該方法能夠進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對象的某些物理性質及變化規律,培養熏陶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三課堂例題(約10分鐘)投影
例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機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2)機械做功所用的時間越少,功率越大
3)相同時間,機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4)機械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5)機械做功越多,所用時間越少,功率越大。
例2. 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功率的基本單位是 。功率的公式是 。某臺機器的功率是800w,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
例3.甲、乙兩人爬樓梯,若兩人重力之比7:6,從一樓跑上三樓兩人所用時間之比為4:5,則甲、乙兩人功率之比為 。
例4.如圖是甲乙兩物體做功與所需時間的關系圖象,由圖可知(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無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