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阻器》教學設計
學習
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在電路中的符號,理解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2.會把滑動變阻器正確地連入電路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過程方法:在探究滑動變阻器使用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變阻器改變電阻的道理,激發學生的發明創造熱情。
學習重點
變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學習難點
正確連接與使用變阻器
教學方式
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
課型
問題探究
教具與
媒體
演示用電流表、干電池組、開關、導線若干、小燈泡、滑動變阻器、電阻箱、調光臺燈、半導體收音機一臺、電位器、投影儀。
教
學
程
序
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依據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5min)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電阻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導體中有一種阻礙電流的性質,我們把它叫做電阻。如果在某個簡單電路中,接有一個小燈泡,如何改變小燈泡的亮度呢?
老師連接實驗電路。并演示燈泡的發光情況。
啟發學生。
學生:連一個電阻。
〖師〗如果想讓燈泡的亮度不斷變化,該如何辦呢?
學生:連一個阻值可以變化的電阻。
【視頻1】演示滑動變阻器在聲音、亮度等方面的控制。它是如何改變阻值大小的?它的原理是什么?
今天我們就學習阻值可以發生變化的裝置──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板書課題)
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
(一)變阻器及其構造(10min)
1.變阻器:電阻大小可以發生變化的裝置。
2.變阻器的原理
【問題】(1)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有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
(2)利用這些因素如何改變電阻的大小呢?
(3)靠改變哪個因素改變電阻容易一些呢?
【結論】靠改變長度改變電阻的大小比較容易,其它的因素都比較麻煩。
學生觀察、思考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
用小實驗引入情景,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通過討論認識到改變長度的好處才好,不是教師強加的
3.變阻器的構造
(1)如何改變導體的長度呢?
(2)要增大導線電阻的可調范圍,該怎么做?
電阻線必須做得很長。
(3)如何使之小巧、輕便呢?
要將電阻線繞在絕緣瓷管上,并使各線圈間互不接觸。
(4)怎樣保證不互相接觸呢?
電阻絲外面要涂絕緣層。
(5)滑片滑動時又如何保證滑片與電阻絲接觸呢?
把滑片與電阻絲接觸地方的絕緣皮擦掉。
【觀察】大家觀察滑動變阻器的構造,重點看電阻線的繞法、絕緣皮的是否刮掉,滑片如何與電阻線連接的。
(6)電阻絲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為使變阻器的可調范圍變大,導線用電阻絲代替,它是用電阻率較大的合金線制成的,這種合金線又叫電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