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阻器》教學設計
【結論】變阻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導體的長度來改變其電阻的
4.變阻器的結構
5.變阻器的銘牌
變阻器滑片上還有一個銘牌,上面寫有“50ω 1.5a”是什么意思呢?“最大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為了防止燒壞變阻器,通過變阻器的電流,不能超過允許的最大值。
二、探究“怎樣用變阻器改變燈泡的亮度”(10min)
【提出問題】如何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燈泡的亮度呢?
【觀察分析】
(1)電阻絲什么位置的絕緣漆被刮去了?
(2)哪兩個接線柱問題的電阻是不變的?
(3)哪兩個接線柱間的電阻很小?幾乎是零?
(4)移動滑片時,哪兩個接線柱間的電阻隨著改變?向哪個方向移動時電阻變大?
【設計實驗】
(1)燈泡應該串聯在電路中,還是并聯在電路中?
(2)要控制燈泡的亮度,應該接哪兩個接線柱?
(3)閉合開關前,為保護電路,滑片應該處于什么位置?
(4)如何設計你的實驗電路圖?
【實驗操作并觀察現象】
根據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情況,先判斷滑片向哪個方向移動,電路中的電流會增大還是減小,然后再通過實驗判斷是否正確。
【學生交流】
(二)電阻箱(6min)
1.分類:旋盤式電阻箱、插入式電阻箱
2.介紹其構造并觀察練習讀數。
【動畫展示】
(三)課外拓展(5min)
【失誤中的發現—導電塑料】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一天,日本的一位科學家在實驗室里用常規方法,獲得一種具有金屬光澤的銀灰色薄膜。而按經驗,用同樣方法得到的應當是聚乙稀黑色粉末。他發覺得奇怪。于是就回過頭來檢查他的實驗過程有沒有差錯,結果發現添加的催化劑規定數量多出了1000多倍。但是,測試結果顯示這種產物確實是聚乙稀塑料,并且它能夠導電。就這樣,導電塑料在這次意外的操作中誕生了。
導電塑料兼具塑料和金屬的優點,密度比金屬小得多,不需要冶煉,也不需要在高溫條件下加工,而制取導電塑料的資源也十分豐富,造價低廉。因此,導電塑料的出現,將會給21世紀的材料科學帶來新的生機。
三、練習(略)
學生思考、交流、探究
初步學會觀察、分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觀察學生練習畫符號圖
帶著問題觀察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回答、討論
學生觀察、思考
學生讀數練習
學生練習
培養學生良好的發散思維和問題意識
有目的的觀察會大大提高觀察效果
由實物圖到符號,體現了建立模型的思想
培養任何裝置都有使用限度的意識
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
拓展學生的知識面